对品牌联合战略的思考.doc
《对品牌联合战略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品牌联合战略的思考.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对于企业品牌来讲,品牌联合成为国内乃至于国际市场新一轮的竞争焦点。而品牌联合战略继而成为近几年发展的一种品牌经营策略,在企业实践中不断地应用。它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实施品牌联合战略,从而使企业之间达到双赢的经营效果。本文主要是对企业品脾联合战略的进一步思考,首先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品牌联合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同时对品牌、品牌联合及品牌联合战略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包括国内学者对品牌联合战略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实施品牌联合战略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总结成功实施品牌联合战略的关键因素。结合著名企业实施品牌联合案例进行分
2、析,进一步发现品牌联合战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加以个人见解,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在品牌联合过程中能够更全面的完善战略要求,怎样选择联合对象及联合的范畴,从而制定出正确的联合战略决策,来达到联合的共同目的。 关键词:品牌;品牌联合;联合战略;企业共赢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brand joint becomes a new round of competition focus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to the corporate bran
3、ds. Also, the brand joint strateg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s a kind of br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been shipped in the corporate practice. It provides a chance for enterprises to win grea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rand joint strategy, the
4、enterprises can achieve the win-win business. In this paper, the joint strategy will be further considered. First the author briefly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brand join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it, and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brand, the brand joint and the co-branding strateg
5、y, including the study of status quo from some domestic scholars about the co-branding joint.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generated by imple menting the co-branding strategy and the risks of it, and sums some key factors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bran
6、d joint strategy. At end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s some famous enterprises co-branding cases and analyzes them in order to find mor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co-branding strategy. And then the author provides some personal insights for business managers to perfect development requires in
7、the co-branding process, and shows managers how to choose the joint objects and areas. So managers can make the more correct decisions on the strategies of co-branding and achieve the common purpose of the joint. Keywords: Brand; Brand joint; Joint strategy; A win-win business between the enterprise
8、s 目录摘要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研究的目的22.研究的意义2(三)研究的内容2二、相关概念及理论2(一)品牌2(二)品牌联合31.品牌联合的概念32.国内品牌联合研究现状43.品牌联合的分类5(三)品牌联合战略61.品牌联合战略的概念62.品牌联合的竞争优势63.品牌联合战略存在的风险84.品牌联合战略遵循的原则105.品牌联合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11三、品牌联合战略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13(一)品牌联合战略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方式141.企业与同行的联合142.企业与经营商的联合143.企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合14(二)品牌联合战略案例分析151.索尼与爱立信的品牌联
9、合152.万达集团与海尔集团的品牌联合17(三)我国企业品牌联合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91.模糊了联合营销与品牌联合的概念192.忽视品牌建设203.不能从战略的高度对待品牌联合战略204.“积木拼凑”现象严重20四、结论21(一)品牌联合战略的关键问题21(二)品牌联合战略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11.立足于科学长远的预期制定品牌联合战略212.从战略的高度正确选择联合的对象213.结合优势推出联合品牌224.新品牌名称必须简练清晰225.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与义务23参考文献24致谢25对企业品牌联合战略的思考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品牌成为国际市场新一轮竞争的
10、焦点。可口可乐、微软、IBM、英特尔、索尼、保洁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成为市场最活跃的因素,不断引导各行各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而对于企业要想在21世纪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的优势和占据主导地位,必须努力的提高品牌的价值和声誉,以高质量的品牌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经营战略上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着认识到,要达到这一些效果,要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更好的发展和生存,就要创新。因此在品牌化的市场上,一种新型的、更有魅力的品牌经营方式正在产生,并且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强大的生命力,这就品牌联合经营战略。通过强势品牌与在其他领域的强势品牌联合,来创造出高于自身
11、优势的竞争力,以此来达到“1+12”的协同效应。品牌联合战略最早应用于酒店行业,由于品牌联合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品牌联合的使用开始向各个行业发展。1986年,在信用卡领域,大陆航空(Continental Aidines)和内陆银行(Marine Midland Bank)首次推出联合的品牌信用卡。1990年3月,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联合世界银行(Universal Bank)推出联合信用卡时,没人能预见它在信用卡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当人们还在质疑电话公司是否能胜任信用卡业务时,联合品牌信用卡却在9个月内赢得了5200万用户,之后引发了一系列选择联合伙伴发行联合信用卡的热潮。同年万事达
12、(MasterCard)首次使用联合品牌。1993年,威士(Visa)和万事达两家的联合品牌信用卡已占领了美国信用卡市场的1/4份额,而且联合品牌信用卡还在以每年60% 的速度增长。从零售业到高科技的航空、计算机行业,品牌联合开始展露头脚。Intel更是凭借与各大PC厂商联合推出Intel Inside的品牌战略,成为品牌联合(Ingredient Co-Branding)的成功范例。目前,使用品牌联合行为的企业在美国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继品脾联合在美国取得极大的成功后,欧洲、澳大利亚的企业也逐步使用了品牌联合战略,以进行市场渗透或谋求扩张,品牌联合的使用逐渐呈现出不均衡的全球化趋势。品牌
13、联合不再局限于推出新产品和服务,出现了使用品牌联合作为企业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索尼一爱立信、柯尼卡一美能达以及戴姆勒一克莱斯勒是使用品牌联合形式建立合资企业的典型代表。(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的目的针对新型模式的品牌战略,品牌联合战略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本文通过对企业实施品牌联合战略的思考,其目的主要在于根据相关资料和相关理论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品牌联合战略的真正内涵,了解品牌联合战略的优势所在和存在的风险问题,通过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完善品牌联合战略,从而使企业之间品牌的联合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达到双方联合的预期目的。2.研究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对企业品牌联
14、合战略的思考,通过本文的阐述,其研究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本文聚焦于对企业品牌联合战略的思考,通过相关理论的阐述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得出一些结论性的问题和建议,从而提示企业在品牌联合时可以知道究竟哪些品牌联合更容易成功,品牌联合对参与联合的品牌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参与联合的品牌在联合中各自扮演了何种角色等。这样对品牌联合战略更好地实施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希望为品牌联合战略的发展与实践做出贡献。其次,通过本论文的写作,丰富了自己品牌联合战略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的强化本人对品牌联合以及品牌联合战略的认识,通过对品牌联合战略的简单思考,加深对品牌联合战略的理解。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提高了
15、学习搜集资料、快速帅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三)研究的内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对企业品牌联合战略的思考。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为品牌联合中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介绍了品牌、品牌联合及品牌联合战略,包括国内品牌联合研究、品牌联合分类,同时分析了品牌联合战略中存在的优势与风险,品牌联合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成功的关键因素。第三部分主要针对品牌联合战略在企业中的应用,结合相关的企业品牌联合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品牌联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是通过以上各部分的研究和思考得出的一些结论,通过对品牌联合战略的思考提出几点建议。二、相关概念及理
16、论(一)品牌品牌是在整合了先进生产力要素、经济要素条件下,以无形资产为主要经营对象,以文化为存在方式,以物质为载体,具备并实行某种标准与规范,以达到一定目的为原则,并据此设定自身运动轨迹,因而带有显著个性化倾向的、具备优势存在基础的相关事物,它是由精神、物质、行为有机融合的统一体。由此可见,品牌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指人、事物、组织、产品等等。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品牌往往是指产品或与之对应的经营实体等狭义的概念。美国市场营销委员会对它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识或其组合,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美国管理协会的定义:经营
17、者或经营集团的产品与服务基于与其他竞争者有所区别而赋予之名称、术语、记号、象征、设计、抑或它们的组合运用。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从本质上说,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的允诺。总之,品牌是一种标志,是一种象征,是一种口碑、一种品位、一种格调,是消费者与产品有关的关键性体验。本文所论述的品牌联合的概念基于上述的狭义的品牌概念。(二)品牌联合1.品牌联合的概念品牌联合(co-branding)也被叫做品牌联盟或联合品牌,是指两个以上拥有不同关键资源的企业或品牌,在彼此的市场上有某种程度的区分,但为了彼此的利益,结成战略性联盟,交换或联合利用彼此的资源,合作开展营销活动,以创
18、造出共同的竞争优势。莱斯利德车纳托尼教授在其著作品牌联合中对这一概念中做了如下阐述“品牌的打造是为了增加价值,品牌联合是对它的证明,尤其是当目标是确保所产生的实体价值比组成部分的价值更大的时候。这包含了怎样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理想观点以及孕育革新性的利益群组的创造力。它使战略定位成为首要任务,然后考虑两个参与者如何重新排列它们的价值链来获取预期价值以及共同利用其回报。”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具有优势互补关系的企业或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最先联合起来,实施品牌联合,它们共同研发新产品、共享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客户提供整合后的更为细致和系统化的服务,从而降低了经营风险,增强了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竞
19、争能力。例如,在美国,福特公司使用 Coach 牌皮革做林肯轿车的内饰,还有很多制造商,例如凌志,使用美国 Bose 音响产品。在这两个情况中,汽车制造商使用了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高质量信誉的著名品牌作部件,就在汽车广告中极度强调了汽车的特优级定位。与此类似,捷豹(Jaguar)在英国使用康纳利(Connolly)皮革作汽车内饰,也是因为它高质量的品牌形象。在 IT 领域,微软初出茅庐时就将“WINDOWS”与久负盛名的PC 厂商 IBM 公司的电脑结合,实行联合营销, 英特尔公司在和个人计算机制造商的交易中也完美地阐释了品牌联合的概念。他在其产品质量已是众所周知的情况下,仍应用了全力打造品牌的
20、战略,并和客户签订品牌联合的约定,约定包括共同促销和对产品提供广告支持等。这种做法使英特尔公司的产品区别于其他同类制造商的产品,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品牌,不但产品可以卖出极高价格,而且提高了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效抑制了来自行业中其他厂商的竞争。2.国内品牌联合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对品牌联合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初露锋芒。以下简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范秀成和张彤宇(2003)在论跨国公司的联合品牌战略一文中对联合品牌的类型、联合品牌的风险与优势和联合品牌战略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品牌联合战略的形成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第一,合作企业应了解消费者对双方品牌的感知程度;第二,要分析双方产品及
21、品牌的和谐性;第三,双方要提供自身的优势资源来参与合作;第四,品牌联合合作协议的签订;第五,确定恰当的合作期限。他们还根据南非学者Abratt和Motlana提出的顾客导向型联合品牌战略模型,把品牌的契合度加入到模型当中,提出了联合品牌战略的形成过程。许基南(2005)立足于经济学的角度,以两个企业品牌之间的联合为研究对象,运用库诺特模型,对品牌联合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解释。结论表明,品牌联合之后的总利润大于两个品牌单独竞争时的总利润,表明了品牌联合具有的经济学意义。李莉在经济研究导报2007年第10期一篇浅析品牌联合文章中指出,品牌联合是现行比较流行的合作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
22、求。但是,我国品牌联合战略发展没有一个清晰的构架,品牌资产的特殊性使合作受挫的几率也很大。根据现实市场合作案例,分析品牌合作的关键,根据品牌联合的程度划分等级以及关注品牌联合中的风险防范,对企业在实践中运用品牌联合有所裨益。李小英(2009)在其博士论文中研究了消费者对合作品牌的态度是如何向联合品牌转移的,并且研究了转移的路径。提出了消费者将品牌态度转移至联合品牌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以品牌属性方式转移至联合品牌上;第二种以品牌情感的方式转移至联合品牌上。吴芳(2010)等人研究了契合度对消费者对品牌联合态度的影响,她以Keller的品牌联想模型出发,进一步构建了联合契合度的维度,并通过实验设计
23、检验了各维度对联合品牌评价的影响。其维度为:产品属性、功能属性、情感属性、品牌个性属性、使用者形象。前两个维度为产品功能互补性,后三者为品牌形象一致性。得出了产品互补性越高消费者对联合品牌评价就越高,品牌形象一致维度同样对联合品牌评价有显著正向影响。3.品牌联合的分类不同的品牌联合类型可能对品牌联合的效应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此学者对品牌联合的类型也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与总结, 我们发现学者们主要从基于合作品牌本身和基于合作品牌之间的合作关系两个角度对品牌联合类型进行了研究。(1)基于品牌联合的角度Fang 和 Mishra 认为,根据参与联合的两个合作品牌所处的产品类别是否相同,可以
24、将品牌联合分为同类品牌联合和异类品牌联合;而根据合作品牌的质量高低不同则可分为高质量品牌联合、低质量品牌联合以及混合质量品牌联合。Lafferty,Goldsmith 和Hult 按照合作品牌的性质将品牌联合分为企业品牌之间的联合、企业品牌与非营利组织的联合以及企业品牌与名人之间的联合,并指出企业品牌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联合正成为一种流行的现象。Voss 和Gammoh 根据品牌联合中合作品牌的数量将其分为三品牌联合(或多品牌联合)与双品牌联合。Washburn,Till 和Priluck 则根据合作品牌的品牌资产高低将品牌联合分为高资产与高资产品牌的联合、高资产与低资产品牌的联合以及低资产与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牌 联合 战略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