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沪教版(五四制)新版七年级下册《黄土高原地区》教案汇总.doc
《地理沪教版(五四制)新版七年级下册《黄土高原地区》教案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沪教版(五四制)新版七年级下册《黄土高原地区》教案汇总.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土高原地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黄土高
2、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图导图练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课前准备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在我国有这样一个地形区,有人这样描述它:1.从飞机上看上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4.黄河穿过,成了地地道道的黄河。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个地形区吗?(黄土高原)讲: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黄土高原游览一番吧!板书:黄土高原地区二、新课学习展示课下搜集的黄土高原地区的资料和图片。(使用“学乐师生
3、”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在“授课”活动中展示。)(一) 黄土广布 土层深厚展示课件指导读图: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教师小结: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讨论:请同学看课本第88页阅读材料,分组讨论,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教师归纳总结: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
4、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教师可给学生作简要介绍,详见备课资料)。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阅读教材89页阅读材料总结: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
5、祥地之一。过渡:我们从电视片和课本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二)水土流失 沟壑纵横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及教材内容讨论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米一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25吨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土高原地区 地理 沪教版 五四 新版 年级 下册 黄土高原 地区 教案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6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