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含水介质中地下水课件.pptx
《不同含水介质中地下水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含水介质中地下水课件.pptx(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隙水特点:水量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均匀,连续性好。在孔隙含水层中打井,均能获得地下水。孔隙水一般呈层状分布。同一含水层中的孔隙水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并具有统一的地下水面。,第1页/共79页,赋存于不同空隙中的地下水特征与地质环境有关(一)典型地区洪积扇的形成(二)典型地区洪积扇沉积物的分带性(由扇顶扇缘(前)的分带性(三)地下水的特征具明显的分带性,一 洪积物中的地下水,第2页/共79页,(一)、典型地区洪积扇的形成,集中的洪水流出山口堆积而成,第3页/共79页,(一)、典型地区洪积扇的形成,地形地貌地形高,陡(扇顶)地形低缓(扇缘)水动力条件水流集中分散 流速快(高能区)慢(低能区),第4页
2、/共79页,(二)典型地区洪积扇沉积物的分带性(由扇顶扇缘(前)的分带性,砂砾石带,粗粒沉积交错带,黏性细土带,第5页/共79页,(三)、地下水的特征具明显的分带性赋存,透水性(K)好 差 水位埋深深 浅渐深(或承压)赋存 深埋区 溢流区 下沉区,第6页/共79页,(三)地下水的特征具明显的分带性补给与排泄,补给好差 流动交替大,交替快 V小,交替慢 排泄径流排泄蒸发排泄,第7页/共79页,(三)地下水的特征具明显的分带性水化学,形成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 矿化度(TDS)低 中高 成分与类型HCO3 SO4 Cl,第8页/共79页,(三)地下水的特征具明显的分带性动态与均衡,动态变幅 大小 均
3、衡整体、统一的均衡区 景观(环境)缺水区 泉,沼泽 盐渍化区,第9页/共79页,青海湖 哈尔盖河及其洪水期携带的砾质沉积物,河流的搬运作用,经由经常性河流所沉积下来的。,二、冲积物中的地下水,第10页/共79页,上、中下游沉积特点,第11页/共79页,青海湖哈尔盖河河流粗粒沉积物,第12页/共79页,河流沉积物与洪积物相比:经常性水流作用的结果 河流是线状或带状分布的,横向与纵向差异大;在冲积平原区往往发育有多条河流,呈交织状、发生改道且长期作用 冲积平原砂层的几何形态特征冲积物的特征,从垂直河流横向切剖面来分析(郑州黄河中下游为例):,郑州剖面,第13页/共79页,A-A,B-B横切剖面砂层
4、多为小透镜体C-C,D-D纵向剖面砂层可以延伸很长,冲积平原中的河道变迁及砂层的几何形态,第14页/共79页,第15页/共79页,一、郑州黄河中下游剖面水文地质剖面,在冲积平原上,古河道与现代河道,地势最高,沉积颗粒较粗的砂,向外,随着地势变低依次堆积亚砂土、亚粘土,在河间洼地的中心部位则堆积粘土。由地势较高(堆积粗粒沉积)的现代与近代古河道,到地势低洼(堆积粘性土)的河间洼地,显示着良好的微地貌岩性地下水分带。,亚粘土,细砂,粉砂,第16页/共79页,二、古河道河间洼地:地形与岩性,古、现代河道 河间洼地 地形高低 岩性(粒度)粗细,第17页/共79页,三、古河道河间洼地:地下水赋存、补给与
5、排泄,地下水埋深深浅 补给条件好差 排泄径流蒸发排泄,第18页/共79页,三、古河道河间洼地:地下水化学特征,水化学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 水型HCO3 Cl 矿化度(TDS)低 高,第19页/共79页,湖积物的特征及其地下水,属于静水沉积。特征:颗粒分选良好,层理细密;岸边沉积物颗粒较粗,向中心逐渐过渡为细粒物质;能够构成含水层的粗粒物质,一般延展较远,在剖面中多呈较稳定的层状。,随地形、气候、湖的规模不同,湖积物的结构及粒度均有变化,1、湖积物的特征,第20页/共79页,三、湖积物的特征及其地下水,典型湖泊沉积物的分带特征,1、湖积物的特征,第21页/共79页,2、湖积物含水层的补给,1)现
6、在湖泊周围与湖水有水力联系。从含水层中取水使其水位降落低于湖水位时,湖水即成为含水层固定的补给源。和傍河取水的情况相似。2)湖泊已经消失,仅遗留下湖泊沉积,这跟遗留古河道的情况相似。,三、湖积物的特征及其地下水,第22页/共79页,四、滨海沉积物中的地下水,三角洲沉积:河流注入海洋时,水流分散,流速顿减,河水所携带的泥砂在入海口附近沉积下来。,第23页/共79页,三角洲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青海湖布哈河现代三角洲(远眺),第24页/共79页,四、滨海沉积物中的地下水,三角洲沉积物特征:属于海陆交互沉积物,主要岩性为细沙和粉细砂。地下水的赋水性差潜水受海水影响,含盐量高,矿化度高滨海区有些深层的承压
7、水,其含水量丰富,水质良好。,第25页/共79页,黄土是特定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物 在我国西北部广泛、大面积分布,西北部地区又是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基本上无常年性河流(或地表水),地下水水量也不丰富。赋存于黄土孔隙与裂隙中的地下水是当地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五、黄土高原的地下水,第26页/共79页,黄土特征:厚度大,结构疏松,粉土含量大于60%,含钙质结合,呈棕黄,微红,棕黑色。黄土形成时期:第四纪中、下更新世(Q2与Q3黄土),五、黄土高原的地下水,第27页/共79页,五、黄土高原的地下水,黄土杖地,(一)黄土地区的地貌形态塬、梁峁,黄土杖(撑)地,1隔水基岩;2下中更新世黄
8、土;3上更新世黄土;4地下水位;5示意地下水流线;6降水入渗;7蒸发;8泉;9井,第28页/共79页,山西黄土地区实景照片,黄土杖地,黄土塬、梁,黄土塬上,第29页/共79页,黄土塬潜水等水位线示意图 据黄河中游地区水文地质研究小组,19781长期采水孔;2季节性采水孔;3民井;4下降泉;5潜水等水位线;6黄土冲沟;7地下水流向,西峰塬黄土(Q)渗透系数随深度变化曲线,第30页/共79页,(二)黄土高原的地下水特征,塬中塬边(杖地)水位埋深中 大较小 补给有利于不利于 排泄弱较强,强 水化学溶滤浓缩 矿化度中矿化度大 有利打井取水区为塬中心,或边坡地带,第31页/共79页,二、黄土高原的地下水
9、特征,塬中塬边(杖地)水位埋深中 大较小 补给有利于不利于 排泄弱较强,强 水化学溶滤浓缩 矿化度中矿化度大 有利打井取水区为塬中心,或边坡地带,第32页/共79页,思考题,1)在洪积扇地区,从山前到平原区,含水层的结构、渗透性和地下水运动特征如何变化?2)山前冲洪积扇中地下水从山前向平原具有盐分增多的分带现象,试分析其原因。3)黄土的垂向渗透系数远大于水平渗透系数,试分析一下这对黄土高原地下水的影响。,第33页/共79页,六、冰川沉积物中的地下水,冰川分布:高纬度区和低纬度的高山区冰川沉积物:刨蚀冰床及两侧的产物、冰川在运移中所携带的大小石块沉积物大小混杂,分选性差。冰川沉积物中的地下水特征
10、:在不同的地形地貌下,形成洪积物、冲积物及湖积物中的含水层。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可作为优质的地下水水源。,第34页/共79页,裂隙水,一裂隙水的特点,二风化裂隙水,三成岩裂隙水,四构造裂隙水,第35页/共79页,裂隙水:赋存于坚硬、半坚硬岩石裂隙中的重力水。特点:(1)埋藏和分布具有不均一性和一定的方向性有的地方打井有水,有的地方无水(2)基岩裂隙含水层的形态多种多样裂隙水含水系统的迭置与独立(3)明显受地质构造因素控制地质构造发育地带是富水地段(4)水动力条件比较复杂KXKY,裂隙水特点,第一节裂隙水的特点,按含水裂隙的产状脉状裂隙水层状裂隙水,当岩层中张开裂隙比较密集均匀且相互连通时,其中
11、水的分布较为均匀,性质上与孔隙水接近。,第36页/共79页,(1)埋藏和分布具有不均一性和一定的方向性(2)基岩裂隙含水层的形态多种多样裂隙水含水系统的迭置与独立(3)明显受地质构造因素控制地质构造发育地带是富水地段(4)水动力条件比较复杂KXKY,裂隙水的特点、裂隙水含水系统,第37页/共79页,二、风化裂隙水,风化裂隙一般在地面以下数米至几十米,因此所形成的地下水主要为潜水。风化裂隙水的含水性主要气候、岩性和地形影响。1.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干燥而温差大的地区:风化裂隙大而张开,含水量大,且随深度增加而水量减少。湿热地区:特别是风化强烈的地区以化学风化为主,泥质次生矿物和化学沉淀物常常充填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同 含水 介质 地下水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