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综述汇编课件.ppt
《课标要求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综述汇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要求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综述汇编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标要求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综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关雎(秦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魏风),根据上述两首诗,指出诗经句式、语言、创作风格方面的艺术特点。,一、诗经楚辞 各领风骚(笔记),1、诗经(1)概况: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孔子整理编订,风:民间歌谣(精华部分),雅:贵族饮酒演唱乐歌,颂:宗庙祭祀演唱乐歌,(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
2、实感极强。,(4)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2)内容,中国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是社会生活的写照,以下诗句引自诗经,谈谈其中折射的历史现象。,“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私田的出现。,反映了分封制下土地国有制和周王与诸侯的关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宗子维城”。,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制度。,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A“风”是东周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时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以
3、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 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A,一、诗经楚辞 各领风骚(笔记),2、楚辞(产生于战国),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为官之时,建议楚怀王革新政治,遭到守旧贵族的谗言诽谤,被免官流放汉水之北。楚怀王死后,屈原又被流放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悲愤绝望,投汨罗江而死,传说这一天为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就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从离骚看屈原:从离骚看楚辞特点:(句式、语言、风格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离骚,采用楚国方言,多用语气词“兮”,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感情,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修身洁行的高尚情操,一、诗经楚辞 各领风骚(笔记),2、楚辞(产生于战国),(2)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多用语气词“兮”,易于表达感情,具有浪漫主义风格。,(3)离骚的地位:创楚辞体裁,开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源头。,(1)代表作:屈原的离骚,诗经、楚辞并称为“风”、“骚”,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据说是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是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为什么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对此下列分析最全面
5、的是()A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在文学上创造出诗歌体裁楚辞B他的诗歌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C热爱祖国,具有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爱民精神,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D其爱国爱民的精神和在文学上的突破成就,D,一位同学说:“春秋的楚辞,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诗经是其代表作。”他的话违背历史事实的有()A1处 B2处 C3处 D4处,B,202BC,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统治者借鉴了秦暴政而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出现“文景之治”清明局面,在汉武帝时期达到极盛。此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很发达,丝绸之路就是非常典型的
6、代表。公元9年,王莽篡夺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结束。不久之后发生了绿林和赤眉大规模农民起义,新朝灭亡。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朝政黑暗,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割据称雄。公元220年曹魏建立,东汉灭亡。,一、诗经楚辞 各领风骚(笔记),3、汉赋,(1)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司马相如上
7、林赋,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为仰慕蔺相如,改名司马相如。他在景帝时辞官周游各地,遇到了才女卓文君,并一见钟情。两人就私奔到成都,日子过得很辛苦,能卖的也都卖了,勉强开了家酒馆。后来司马相如的岳丈卓文孙给了他们大量的财物,司马相如本人也受到了汉武帝的中用,生活富裕起来。结果司马相如喜欢上了一个美女,卓文君写了一首白首吟给司马相如。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剪剪。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司马相如看后痛改前非,两人和好如初,一直白头到老,两人的爱情也被传为佳话。,
8、二、唐诗宋词 流光溢彩(笔记),1、唐诗,(1)繁荣原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南北的文化交流和中外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2)唐诗的发展概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二、唐诗宋词 流光溢彩(笔记),王勃、陈子昂,边塞诗:高适、岑参;田园诗:王维、孟浩然;“诗仙”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诗圣”杜甫:“三吏”“三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外国人 Tang 灰常喜欢唐诗,对李杜诗篇更是到了痴迷成狂的境地。他能够随口吟唱李杜的诗歌,Tang 通过研究,
9、发现李白的诗总是让人浮想联翩,杜甫的诗读着让人潸然泪下,风格不同主要是二人性格不同,你认为呢?,李诗:浪漫主义风格,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手法夸张,想象丰富,意境深远。杜诗:现实主义风格,深沉忧郁,忧国忧民,悲壮凝重。,风格不同的原因: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两人的性情不同 两人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10、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白居易自幼聪慧,十五六岁时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9岁时进士及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要求 知道 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 综述 汇编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