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doc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0篇】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理解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粽子是用_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的糯米,中间有一颗_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1)在横线上填入表示颜色的词语。粽子是用_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的糯米,中间有一颗_的枣。 (2)照样子,写词语。例:又黏又甜 又_又_ 又_又_ (3)这段写了粽子的_。(填序号)味道 做法 做法和味道 (4)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在端午节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如_。 【答案】(1)青青;白白;红红(2)大;红;细;长(3)(4)赛龙舟、插艾叶 【解析】
2、2阅读短文,完成填空,没学过的字写拼音。 世界多美呀 母鸡蹲(dn)着孵(f)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它看见天空蓝湛(zhn)湛的,树木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chn)澄的。 原来世界(sh ji)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1)全文共_段,写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_。 (2)照样子从文中找出词语。 黄乎乎、_、_、_(3)小鸡是
3、怎样诞生的? 【答案】 (1)4;黄乎乎、黄色、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2)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3)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解析】3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这段话描写的是一幅_的图景。 (2)第二句中描写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分别与前一句中的_、_、_和后一句的
4、_、_、_相照应。 (3)这段话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的修辞手法。 (4)这段话中的哪些景物是想象的? 【答案】(1)春(2)桃树;杏树;梨树;桃儿;杏儿;梨儿(3)比喻;排比(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解析】【分析】(1)、(2)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小柳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文中第二自然段说明小枣树很谦虚。(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即使比喻,有是排比。(4)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表现在文中往往就是比喻的
5、修辞。想象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点评】(1)、(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阅读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羊妈妈收菜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
6、“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1)短文主要写_带着_到_去收菜的事。 (2)读一读,选一选。 根 叶子 果实西红柿的_好吃,萝卜的_好吃,白菜的_好吃。【答案】 (1)羊妈妈;小羊;菜园(2); 【解析】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1)用“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文中描写春雨声音的词语是_。 (3)小鸟正在争论什么问题? 【答案】 (1)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2)沙沙沙沙沙沙(3)春雨到底是什么颜
7、色的。 【解析】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梨花像雪一样洁白、透亮,桃花粉红粉红的,像小姑娘的笑脸,芍药花红艳艳的,像一片晚霞。那门前的月季有红的、白的、黄的,像彩灯一样,把人们的眼睛都照亮了。(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梨花像_,桃花像_,芍药花像_,月季像_。(2)门前的月季有_、_、_三种颜色。 (3)春天里,还有哪些花开了?试着写几种。 【答案】 (1)雪一样洁白透亮;小姑娘的笑脸;那门前的一片晚霞;彩灯一样把人们的眼睛都照亮(2)红的;白的;黄的(3)水仙花、玉兰花、迎春花 【解析】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
8、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1)选文中划线的“文具的家”里都有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 (2)写出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仔细_ 伙伴_(3)第二自然段中,“_”可以看出贝贝对文具的爱护。 【答案】 (1)铅笔,橡皮,转笔刀。(2)认真;朋友(3)仔细检查 【解析】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小壁虎说:“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1)从“爬呀爬”可以看出小壁虎( )(多选) A.爬了很远B.爬得很慢C.爬得很快(2)小壁虎是怎样向燕子借尾巴的?用“_
9、”画出相关语句。从小壁虎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很_。 (3)燕子要用尾巴_,所以_(有 没有)把尾巴借给他。 【答案】 (1)A,B(2)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有礼貌(3)掌握方向;没有 【解析】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说:“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野牛拦住大伙问,大伙都说没看见。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1)大象为什么跟着跑( ) A.大家跑,他也跟着跑。B.他看到“咕咚”来了。(2)是_(谁)最先听到“咕咚”的声音的。 (3)你认为大象做得对吗?( ) A.不对,他不应该没弄清情况
10、就跟着跑。B.对,安全是最重要的。【答案】 (1)A(2)兔子(3)A 【解析】10读一读,做一做。 他们走到小河边。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小公鸡说:“我也去。”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正在水里捉鱼,忽然,听见小公鸡喊救命。他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条 声 只一_小鸭 一_小河 一_喊叫(2)小鸭子是怎样救小公鸡的?( ) A.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B.让小公鸡跟在自己的后面。(3)小公鸡为什么
11、要谢谢小鸭子呢? 【答案】 (1)只;条;声(2)A(3)因为小鸭子救了小公鸡。 【解析】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树。 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小袋鼠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一个皮口袋。”不一会儿,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堆肥料。 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小象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长长的鼻子。”小象跑到小河边,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得湿湿的。 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
12、。(1)照样子,写词语。 又跳又笑 又_又_ 又_又_(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_树坑 _肥料 _泥土_小手 _课文 _手工(3)读短文选一选,填一填。 皮口袋 长鼻子 尖嘴巴小野猪用_拱出树坑,小袋鼠用_运肥料,小象用_给树浇水。(4)用一句话来夸夸三个小伙伴吧。 【答案】 (1)高;大;白;胖(2)挖;运;培;拉;读;做(3);(4)三个小伙伴团结合作,困难就被克服啦,佩服你们! 【解析】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z)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
13、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b)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应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1)楚王初次见到晏子的态度是_,可以从_、_词语中看出来。 (2)“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的意思是:_。 (3)文中画线的三句话,可以用三个成语概括,请选择。A摩肩接踵
14、 B拂袖成云 C挥汗如雨第句:_ 第句:_ 第句:_(4)找出文中描写晏子的表情、神态的句子。(5)简要说明晏子在解释自己为什么来楚国时所有的推理过程。 【答案】(1)看不起;瞅;冷淡(2)齐国就没有一个个子高的人来出使我国(3)B;C;A(4)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他故意笑了笑。(5)先说自己国家有规定,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既然楚国认为我下等,那么等于承认楚国自己是下等国。这种反讽很厉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解析】【分析】(1)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
15、语境灵活作答。从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可知楚王初次见到晏子的态度是看不起,可以从瞅、冷淡词语中看出来。(2)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的意思是:齐国就没有一个个子高的人来出使我国。(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拂袖成云 。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挥汗如雨。街上的行人望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摩肩接踵。(4)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
16、,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故: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他故意笑了笑。(5)依据课文内容,先说自己国家有规定,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既然楚国认为我下等,那么等于承认楚国自己是下等国。这种反讽很厉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4)了解什么是神态描写,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5)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是雪人。冬天来了,我又出现了。 小朋友们喜欢我,常常和我在一起玩。
17、 天气很冷,小鸟飞到我这里来,站在我的头上,对我说:“朋友,你不觉得冷吗?”我说:“我不怕冷,只怕热,太阳一出来,我就会不见的。” (1)这篇短文_个自然段。 (2)雪人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雪人是在_出现的。 (3)谁常常和雪人在一起玩?常常和雪人在一起玩。 (4)小鸟飞来,站在雪人的什么地方?小鸟飞来,站在雪人的_。 (5)找出雪人说的话。 (6)“太阳一出来,我就会不见的。”这里的“我”指的是_。 (7)太阳一出来,“我”会怎么样?太阳一出来,“我”会_。 【答案】(1)3(2)冬天(3)小朋友们(4)头上(5)我不怕冷,只怕热,太阳一出来,我就会不见的。(6)雪人(7)不见的 【解析】1
18、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识鸟 我住在山里,清早,将醒未醒的薄冥间,窗外林间的鸟语渐次进入我的意识。凭着它们各不相同的叫声,我识得了不同的鸟,有一只鸟居然会这样叫:“滴地滴地嘟,滴地滴地嘟”五字一拍,音韵奇特,既高深又单纯,一只聪明欢快的鸟。我惊讶地怔住细听,它却戛然而止。 鸟的音符只有不多的几种滴、嘟、咯、咕、叽、喳、啁、啾,拼起音来,却婉转曲折,变幻多姿,极是含情达意。情侣的喃喃,夫妻的依依,母子的切切,至伙伴的交谈,合众讨论,都有足够的语言。鸟之语,是它们那小脑袋里流泻的灵光。 谁知道鸟儿有多聪明?它斜掠过你的头顶,短暂驻足于你的窗前,对你的生活它心明眼亮。聊斋上说,有县官召懂鸟语的道士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 一年级 下册 语文 课外阅读 专项 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