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ppt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级宏观经济学,主讲:王小龙,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1.个体行为、价格制度与经济福利局部均衡 假设:(i)完全竟争的经济系统(ii)消费者在某种商品q与所有其他商品m之间选择(iii)q的价格为P(iv)m的价格为1,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选择:Max U(q,m)s.t.I=pq+m最优解:,=市场需求函数:P=D(Q),Q=,n个同一消费者需求量相加:,=单个消费的需求函数 P=d(q),I=pq+m,厂商,利润最大化选择:,最优解:,=单个厂商的供给方程:,p=MC(q)=s(q),=市场供给函数:P=S(Q),竞争性均衡,个同一厂商供给量相加:Q=,什么是经济福利?,消费
2、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金额减去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金额。,生产者剩余:厂商实际获得的货币金额减去实际支付的货币成本。,=,社会总经济福利:SW(Q)=CS(Q)+PS(Q,社会福利最优化条件:最优化:Max SW(Q)=CS(Q)+PS(Q 最优解:D(Q)=S(Q),结论:完全竞争经济的竞争性均衡会导致社会福利 最大化。(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竞争性均衡结果),=微观市场失效:垄断(包括自然垄断)外部性 公共产品 不完全信息,价格制度的缺陷与社会福利损失,结论:微观市场失效,导致资源配置扭曲,从而造成 社会损失。,=对宏观经济调节的缺陷:市场经济不能通过价格制度平滑地自我调节。,例:
3、19291933大萧条,指标,国家,结论:市场经济不能平滑地自我调节,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从而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凯恩斯革命:(i)由于价格(工资)粘性,经济不能自我平滑 调节。(ii)通过政府实施稳定政策可以防止经济波动及 衰退。=标志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2.宏观经济学:对经济中众多个体行为的总体结果的研究,定义: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 的总体趋势。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 原因及其内在关系。如,总产出、总就业水平和 平均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收支或汇率的 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总量。,宏观经济总量模型的建立:,说明:(
4、i)对研究对象简化是建立一个有用经济模型的前提。(ii)过分简化的经济模型会导出错误的结论。(iii)每一个模型只适用于解释特定的一类经济现象或 经济生活的某个侧面。,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内生变量在模型之内决定。,外生变量:模型给出的作为既定的变量,不能由模型本身决定。,例:均衡价格模型(以某正常商品市场为例),作为外生变量的消费者收入的减少=市场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内生变量价格和交易量由()变为().,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依据,结论:总产出,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以及国际收支等指标能反映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四
5、大宏观问题:,()总产出()长期经济增长问题:例:()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商业周期,即经济短期波动问题 例:()商业周期的形成原因()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3)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4)短期总产量水平的决定,(B)失业 例:(1)失业水平的决定有素(2)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3)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C)物价水平例:(1)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2)通货膨胀的成本,(D)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就业 水平和价格水平,第三节 宏观经济模型的微观基础,问题:宏观经济学如何保证宏观经济模型中的总体行为变量同 众多家
6、庭和企业的基本行为相吻合呢?换言之,如何为 宏观经济理论寻找微观基础?,解决方法:(1)选择典型的企业和家庭分析其微观行为(2)将典型企业和家庭的行为复合为总量行为(?)(3)利用宏观经济数据检验模型中总量行为的可靠性,困境:宏观经济学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 例:典型家庭消费,但由于不同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难以加总得出总消费,图示:,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总产出的衡量:国民收入核算体系,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支出流量循环模型,模型:,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一年)在其地理边界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市场价值 的总和。,核
7、算方法之一:支出加总法,即将国内生产总值视为对所有 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总支出。=GDP=家庭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净出口,注:(i)家庭对新住宅的购买归入投资支出类(ii)企业新增存货归入投资支出类,可视为企业对 自己产品的购买。,核算方法之二:增值法,即将国内生产总值视为 所有厂商对商品价值贡献的加总。,说明:,结论:最终需求价值=所以企业对商品价值贡献之和。,核算方法之三:三部门收入加总法,即将国内生产总值视为 所有经济主体收入的加总。,(1)居民收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工资+资本收入=居民消费(C)+居民储蓄,(2)企业收入=折旧金+未分配利润=企业储蓄,(3)政府收入=
8、直接税+间接税-转移支付=政府净税收(TA)=,总产出的其他衡量指标 定义: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国内居民在一定时期所 获收入的总价值。,注:(i)GDP核算一国边境内要素总收入,而不管收入 归哪国居民。(ii)GNP核算一国居民的收入,而不管收入来自哪国。,GNP=GDP+来自国外的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GDP+从国外获得净要素收入(NFP)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个人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红利+政府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所得税,国民收入(NI)=NNP企业间接税,第二节 物价水平的衡量:价格指数定义1:名义国内生
9、产总值=按当年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计算 的国内生产总值。,定义2:通货膨胀=一国物价水平持续而普遍的上涨。,问题:假设一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那么到底是由通货膨胀 引起还是商品和服务实际数量增加而带来的?,解决途径:(i)利用价格指数的变化衡量物价水平的变化(ii)利用真实国民生产总值衡量实际总产出水平,1.价格指数,定义:利用一组不变权值,相对于基年计算 的一国当年N种商品 和服务的加权平均价格,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计算方法:,假设:(i)有N种商品,在t年度和基年的实际消费数量均为:,(ii)基年和t年度N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t年度的消费价格指数:,例:,2.隐式GDP价格平减指
10、数和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定义1:t期真实国内生产总值(Q)=按基期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 格计算的t期国内生产总值.,定义2:t期隐式GDP价格平减指数,即,计算方法:,第三节 失业的衡量:失业率,定义:失业=想工作而没有得到工作。,失业者:(i)正在找工作者(ii)暂时下岗者(iii)正等待去一个新单位报到者,奥肯定理:一国的失业率与其实际GDP具有负相关关系.,美国数据:GNP相对于潜在GNP每下降3%,失业率将上升1%。,第四节 宏观经济学中的流量和存量,定义1: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取值的经济变量定义2:流量=在一定时期取值的经济变量,流量-存量关系之一:资本存量与投资,当期期末资本存量=上期
11、期末资本存量+当期净投资,即,流量-存量关系之二:财富与储蓄,当期期末财富存量=上期期末财富存量+储蓄,即,流量-存量关系之三:净国际投资头寸与经常项目,定义3:净国际投资头寸(NIIP)是一国向他国贷款的净存量,=NIIP0表明该国为净贷款方或净债权国,NIIP0表明该国为净借方或净债务国,定义4:经常项目(CA)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向他国的净贷款,=CA0 表明该国借出资金,CA0 表明该国借入资金,两者的关系:,流量-存量关系之四:净债务存量与赤字,第五节 跨时期选择理论中的现值与预期概念,1.现值,定义:现值指未来收益的当期价值,例:每年利息为R的无期债券未来收益的现值为,2.预期,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 宏观经济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