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变化题型归纳.doc
《压强变化题型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变化题型归纳.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压强变化计算题型归纳题型1 柱体的切割、液体的抽取(或倒入)1在柱形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切割: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2 在柱形容器中抽取(或加入)液体:某一深度(体积或质量)。3在柱形固体切去一部分,同时在柱形容器的液体中抽取(或加入)液体:某一深度(体积或质量)。A B 例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质量为千克,底面积为米2,分别装有体积为5103米3的水和深度为米的酒精,(酒精=103千克/米3)。求: 水的质量m水。 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A。 若在两个容器中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h后,两容器中液体对底部的压强相等,请计算出h的大小。例2、如图所示,
2、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米,容器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 若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求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现往容器甲中加水,直至与乙容器中的液面等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196帕,求液体乙的密度液。 例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20千克的圆柱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已知甲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底面积为米2;乙的密度为103千克/米3,底面积为米2。 求:圆柱体甲的体积V甲。 求:圆柱体甲对水平面的压力F甲、压强p甲。 若要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小明、小红和小华分别设计了
3、如下表所示的不同方法。请先判断,_同学的设计是可行的;再求出该方法中所截去的高度h(或体积V或质量m)。 同学设计的方法小明分别在甲和乙上部,水平截去相同的高度h。小红分别在甲和乙上部,水平截去相同的体积V。小华分别在甲和乙上部,水平截去相同的质量m。甲 乙例4、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米和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千克。求:(1)物体B的密度。(2)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和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V的取值范围。AB题型2
4、在柱体上加物体、向“柱形容器”的液体里加物体1. 将一物体A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液体中(液体无溢出)、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2. 将一实心物体A分别浸没于甲、乙液体中(液体无溢出)。例5、如图所示,底面积为S1的均匀圆柱体A和底面积为S2的圆柱形容器B(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知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B中盛有重为200牛的液体。 若A的体积为510-3米3,求A的质量mA。 若B的底面积为410-2米2,求液体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PB。现将质量为m,密度为的甲物体分别放在A上面和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液体求溢出),当圆柱体体A对桌面压强的变化量与液体对B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时,求
5、B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液。例6、如图,边长为米均匀正方体甲和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容器高米,内盛有米深的水。正方体甲的密度为5103千克/米3。求: 甲的质量。乙甲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现分别把一个体积为3103米3的物体丙放在正方体甲上方和浸没在乙容器内的水中,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恰好为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的倍,求物体丙的密度。题型3 将柱体切割后浸入液体中1将柱形物体沿水平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容器的液体中。2将柱形物体沿竖直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容器的液体中。例7、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圆柱
6、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足够高、底面积为6S,其内盛有体积为4103米3的水;乙的底面积为S,所受重力为G。求甲中水的质量。甲乙乙求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乙。现沿水平方向在圆柱体乙上截去一定的厚度,并将截去部分放入甲的水中,乙剩余部分的高度与容器甲中水的深度之比为h乙h水为32,且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水对甲底部的压力,求乙的密度乙。例8、如图所示,薄壁柱形容器甲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S,内盛有质量为4千克的水。求水的体积V水。 甲 乙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若圆柱体乙的体积为V乙,密度为4水,现将其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并将截去部分浸没在甲容器的水中(水不溢出),使水对容器底部
7、压力的增加量F水等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乙,求乙截去的体积V。(用字母表示)例9、如图所示,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实心圆柱体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容器高为4h,底面积为3S,内盛有深为3h的水;圆柱体乙高为5h,底面积为4S。乙甲 若甲容器中水的体积为410-3米3,求水的质量m水。 若h等于米,求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现沿竖直方向在圆柱体乙上切去底面积为S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竖直置于容器甲的水中后,自然静止沉在容器底部,此时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容与切去后的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乙之比为5:8。求圆柱体乙的密度乙。题型4 在容器里加物体(要判断液体有无溢出)1把柱体(正方体、长方
8、体或圆柱体)甲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2把实心均匀的小球(或物体)浸没在柱形容器液体中。3把实心均匀的小球(或物体)浸没在两柱形容器液体中。例10、如图所示,质量为千克、底面积为4102米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盛有米高的水。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求容器中水的质量。若将一个体积为8103米3的实心均匀物块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水未溢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恰好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求物块的密度。例11、一质量为千克的薄壁平底柱形容器,放在面积为1米2水平桌面上,容器的高为米,内装1千克的水,水深为米,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3米2。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桌面受到的
9、压强;(3)若将一体积为610-4米3,质量为千克的金属小球轻轻浸没在水中,求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例12、如图所示,高为米、底面积为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装有重为牛、深度为米的水。米A米B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若容器重为牛,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容。现将底面积为米2的实心圆柱体B竖直放入容器A中,水恰好不溢出,此时容器A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p容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p水的2倍,求圆柱体B的质量m。例1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酒精103千克/米3)若甲容器中水的体积为210-3米3,求
10、水的质量m水。求乙容器中米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甲乙现有物体A、B(其密度、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在物体 A、B 和容器甲、乙中各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放入容器中后(液体不会溢出,液面足够高),可使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p液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p容的比值最小。求该最小比值。 例14、如图所示,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盛有质量为m的水、乙盛有质量为3m的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3S、5S。(酒精103千克/米3) 求甲容器中质量为2千克水的体积V水。甲 乙 求乙容器中,米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 为使容器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且两容器内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需
11、将一实心物体A浸没于某一液体中(此液体无溢出),求物体A的质量mA与密度A。例1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千克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2102米2和1102米2。容器A中盛有米高的水,容器B中盛有质量为千克的酒精。(酒精103千克/米3)求:A水酒精酒精B容器B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容器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块,若将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酒精中后,两液体均未溢出,且两液体各自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甲、乙的密度甲、乙之比。例16、如图所示,有一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装有水。现将一只质量为2千克的实心小球浸没在容器的水中,水不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压强 变化 题型 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