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历及医疗文件的书写实训课件.ppt
《中医病历及医疗文件的书写实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病历及医疗文件的书写实训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临床技能实训 中医病历及医疗文件的书写,一、病历的意义,1.病历是重要的临床诊治资料 病历是保证病人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先决条件之一,也是复诊、转诊、会诊等的重要资料。病历书写不准确、不及时,往往是造成误诊、误治的重要原因。,一、病历的意义,2.病历是解决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事故的事实依据 病历是解决医疗事故和纠纷、判定法律责任等事项的一种事实依据。我国有关处理医疗事故的办法规定,患者可复制有关病历作为证据使用。,一、病历的意义,3.病历是考察医院管理水平、考察医务人员学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病历书写的质量,直接反映医务人员的学术水平和工作态度,它既是考察医务人员工作质量、态度和业
2、务水平的重要依据,也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病历建设是医院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病历的意义,医院的所有临床工作人员以及病人,均须对病历资料十分珍视,慎重保管,不可丢失。病历书写训练有助于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也是培养中医临床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科学态度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临床工作者必须训练的基本功。,一、病历的意义,4.病历是中医临床科研所不可欠缺的基础材料 病历是临床科研的宝贵资料,通过对大量病历内容的统计分析,可总结极有学术价值的科学资料。医案可提供诊断治疗、转归预后、流行病学、医学史等多方面资料,对研究各种方剂、药物的作用、主治、配伍、剂型等都有重要价值。,一、病历的意义,5.病历是临床
3、医生重要的参考读物 古代病历蕴涵着名医的学术思想与经验,给我们以启迪,其秀美的文笔可丰富中医词汇,可供借鉴,病历可训练辨证论治的技能,培养知常达变的本领。,一、病历的意义,6.病历是学习中医的重要资料 病历是中医教学中理论联系临床最有价值的资料,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指导学生书写病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学生临床实践的重要步骤之一。,张孝骞,“通常在书写大病历的这个阶段是至为重要的,要通过它形成一种终身不改的习惯,即在诊务繁忙之中也能如条件反射般运用,在诊治过程中不遗漏任何要点。这种训练是短暂的,稍纵即逝,一旦丧失良机,就无法再补,切不可等闲视之。”,
4、二、沿革,病历又称医案、方案、脉案、诊籍、病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其中包括病人的一般资料、病情(症状、病因、脉象、舌象、其他体征等)、诊断(含病机分析、预后转归等)、治疗(含治法、方药、服用法、其他治疗、医嘱、注意事项等),是病人的诊疗档案。,二、沿革,公元前167年汉代名医淳于意,使用病历回答汉文帝所询问的诊疗情况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淳于意所治疗的25个病历,其病历格式包括姓名、身份、病史、症状、诊断、治疗和疗效等内容。既有成功之例,也不讳失治之情。,二、沿革,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记载了90例病历作为论说的佐证,可谓是我国第一部医案专书。喻嘉言的寓意草载有“议病式,所列项目较全,可谓中医
5、病历书写的雏形。,二、沿革,1953年卫生部将中医的诊籍、医案、病历等,正式定名为“病案”。1982年拟定了中医病历书写格式和要求,二、沿革,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医病案书写规范,此规范分中医病历书写通则、中医病历的统一名称、中医病历的排列顺序及项目注释、中医病历书写格式、中医各科情况书写要点及病历举例等五大部分,详细规范了中医病历的书写要求。,二、沿革,200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委托有关专家对中医病案书写规范进行修定、完善,形成了新的中医病案规范,作为全国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及临床医师的中医病历书写和管理的标准。,二、沿革,2002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中西医结
6、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包括门(急)诊、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将“病案”定名为“病历”,二、沿革,2010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一章 基本要求 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第二条 中医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望、闻、问、切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第三条 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第四条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
7、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第五条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第六条 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相关标准、规范执行。要求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第七条 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第八条 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
8、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第九条 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第十条 病历书写中涉及的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其中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与证候诊断。中医治疗应当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第十一条 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
9、,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第二章 门(急)诊病历书写内容及要求 第十二条 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急)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第十三条门(急)诊病历首页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第十四条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初诊病历记录书写
10、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中医四诊情况,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初诊病历记录,科别 时间主诉:病史:主症发生的时间、病情的发展变化、诊治经过及重要的既往病史、个人史和过敏史等。体格检查:记录生命体征、中西医检查阳性体征及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特别要注意舌象、脉象实验室检查:记录就诊时已获得的有关检查结果。,诊断: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与证候诊断)西医诊断:处理:(1)中医诊治:记录治法、方药、用法等。(2)西医治疗:记录具体用药、剂量、用法等。(3)进一步的检查项目。(4)饮食起居宜忌、随诊要求、注意事项。医师签名:,复
11、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中医四诊情况,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复诊病历记录,(1)前次诊疗后的病情变化、药物反应、上次检查后送回的报告单的主要内容,特别注意新出现的症状及其可能原因;体格检查可重点进行,复查上次发现的阳性体征、注意新发生的体征,扼要记录;简要的辨证分析、补充诊断、更正诊断(2)各种诊疗措施的改变及其原因。(3)同一医师守方超过3次后需要重新誊写处方。(4)三次没有确诊或疗效不佳者,必须有上级医师的会诊意见。上级医师的诊疗意见应详细记录,并经上级医师签字负责 医师签名:,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第十五条 门(急
12、)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急诊病历,时间具体到分钟主诉:患者急诊就诊的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病史:主症发生的时间、病情的发展变化、诊治经过、重要用药名称及详细用法、重要的既往病史、个人史和过敏史等。体格检查:记录生命体征、中西医检查阳性体征和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舌象、脉象实验室检查:记录就诊时已获得的有关检查结果。诊断: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与证候诊断)西医诊断:,急诊病历,处理:(1)有关急诊检查项目及结果。(2)中医治疗:记录立法、方药。(3)西医治疗:记录各种诊疗措施,药物治疗要具体记录用药名称、药物规格、用量、用法等。(4)如有急诊抢救,要记录采用的抢救措施、
13、实施时间、用药及剂量、使用方法等。(5)向家属及时交代病情并记录家属的意见,必要时请对方签字(6)饮食起居宜忌、护理原则、随诊要求等。医师签名:,第十六条 急诊留观记录是急诊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院观察期间的记录,重点记录观察期间病情变化和诊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实施中医治疗的,应记录中医四诊、辨证施治情况等。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门(急)诊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按照住院病历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执行。,中医临床技能实训 中医病历及医疗文件的书写,住院病历书写,入院记录 姓名:出生地:性别:常住地址:年龄:单位:民族:入院时间:年 月 日 时 婚况:病史采集时间:年 月
14、日 时 职业:病史陈述者:发病节气:可靠程度:,住院病历书写,主诉: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现病史:起病情况:发病时间、地点、起病缓急、前驱症状、可能的病因和诱因主要症状、特点及演变情况:要准确具体地描述每一个症状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伴随症状:描述伴随症状的有关情况。结合中医“十问”,记录目前情况。诊治情况:如果入院前经过诊治,应按时间顺序记录与本病有关的重要检查结果及所接受过的主要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应记录药物名称、用量、用法等)及其使用时间、效果。诊断名称应加引号。如果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同时发病,应分段记录。注: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其他疾病情况,可在现病史后另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病历 医疗 文件 书写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