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导入新课,图一京剧舞台上的曹操图二史书上的曹操,学习目标,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2.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新课探究,目标导学一:官渡之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班门弄斧,有借无还,三国知多少,周瑜打黄盖,,关公面前耍大刀,,刘备借荆州,,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知识抢答:,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是谁?,罗贯中,刘备、关羽、张飞,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 奴,刘 璋,刘表,袁术,张鲁,袁绍,曹操,假设同学们是东汉末年的老百姓,面对这种
2、艰难的生活状况,你们的愿望会是什么呢?,十万人,三四 万人,曹 操,袁 绍,公元200年,官渡,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分析:,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经济上:开荒屯田。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重用人才。,袁绍败,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曹操 胜,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目标导学二:赤壁之战,曹操、刘备、孙权的势力分布,曹操,刘,孙,孙、刘联军,刘,刘
3、,刘,刘,赤壁之战,曹军,二十万,五万,赤 壁 之 战,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和曹操,以少胜多,孙刘联军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分析赤壁之战,孙刘联军 胜,曹操败,组成联军,战略得当采用火攻,战术得当利用气候、地理条件,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229年,孙权称帝,五国建立,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目
4、标导学三:三国鼎立,直接原因:赤壁之战根本原因:魏、蜀、吴三经济、军事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曹魏重视兴修水利,蜀锦行销三国,三国的治理与开发,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进 步,倒 退,小组辩论大比拼,课堂小结,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袁 绍,曹 操,官渡之战,曹 操,孙刘联军,赤壁之战,魏,蜀,吴,三国鼎立,随堂训练,1.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的相同点是()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都有孙权参加 都采用了火攻 都是以少胜多 都是军阀之间的斗争A B C D,D,B,2.三国时期的建业是今天的()A洛阳 B南京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鼎立 年级 历史 上册 16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