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课件.ppt
《分子生物学-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染色体与,DNA,?,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基因组和染色体,?,DNA,的复制,?,DNA,损伤与修复,?,重组和转座,第一节,核酸的分子结构,1869,年,J.T.Miescher,发现,核素,(,muclein,),?,米歇尔在作博士论文时要确定淋巴细胞蛋白质,的组成,不想却发现了一种既不溶解于水、醋,酸,也不溶解于稀盐酸和食盐溶液的未知的新,物质,最终证实这种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便,将它定名为“核质”。后由瑞典著名生化学家,阿尔特曼建议将“核质”定名为“核酸”。,?,1885,1900,年间,,Kossel,、,Johnew,、,Levene,证实核酸由,不同的碱基组成。
2、其最简单的,单体结构是碱基,-,核糖,-,磷酸构,成的核苷酸。,1929,年又确定了,核酸有两种,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另一种是核糖核,酸,(RNA),。,Phoebus Levene,这五种碱基的结构如图,?,核,酸,分,子,中,还,发,现,数,十,种,修,饰,碱,基,(,the,modified,component),又,称,稀,有,碱,基,,,(unusual,component),。它是指上述五种碱基,环上的某一位置被一些化学基团(如甲基化、,甲硫基化等)修饰后的衍生物。,DNA,中的修饰,碱基主要见于噬菌体,DNA,,,RNA,中以,tRNA,含,修饰碱基最多。,?,戊
3、糖,:,?,RNA,中的戊糖是,D,核糖,,?,DNA,中的戊糖是,D,2,脱氧核糖。,?,D,核糖的,2,所连的羟基脱去氧就是,D,2,脱氧核糖。,?,核,苷,(,nucleoside),:,由,D,核糖或,D,2,脱氧,核糖与嘌呤或嘧啶通过,糖苷键连接组成的化合,物。核酸中的主要核苷,有八种。,?,核苷酸,(nucleotide),:核苷与磷酸残基构成的化,合物,即核苷的磷酸酯。核苷酸是核酸分子的,结构单元。核苷酸中戊糖上的所有游离羟基均,可与磷酸形成酯键,但生物体内多数核苷酸的,磷酸连接在核糖或脱氧核糖的,C-5,上,形成,5,-,核苷酸。,?,DNA,分子中是含有,A,、,G,、,C,
4、、,T,四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RNA,分子中则是含,A,、,G,、,C,、,U,四,种碱基的核苷酸。,5,磷酸腺苷的结构式,?,含,有,1,个,磷,酸,基,团,的,核,苷,酸,称,为,核,苷,一,磷,酸,(,NMP,),含有,2,个磷酸基团的核苷酸称为核苷,二磷酸(,NDP,),有,3,个磷酸基团的核苷酸称为,核苷三磷酸(,NTP,)。如,AMP,是腺苷一磷酸,,GDP,是鸟苷二磷酸,,CTP,是胞苷三磷酸。,DNA,的一级结构,?,四种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形成多聚脱氧核,苷酸链,即,DNA,。,?,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
5、排列顺序及其连接方式。,?,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有严格的,方向性,前一个脱氧核苷酸的,3,-,羟基(,-,OH,)下一个脱氧核苷酸的,5,-,磷酸形成,3,,,5,-,磷酸二酯键,从而构成一个没有分支,的线性大分子,其两个末端分别是,5,-,末,端(游离磷酸基)和,3,-,末端(游离羟,基)。,?,寡核苷酸(,oligonucleotide),:这是与核酸有关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术语,一般是指二至十个核苷酸残基,以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线性多核苷酸片段。,?,但在使用这一术语时,对核苷酸残基的数目并无严格规,定,在不少文献中,把含有三十甚至更多个核苷酸残基,的多核苷酸分子也称作寡核
6、苷酸。,?,寡核苷酸目前已可由仪器自动合成,它可作为,DNA,合,成的引物(,primer),、基因探针(,probe),等,,核酸链的简写式,?,字符式:,?,用英文大写字母缩写符号代表碱基,,?,用小写英文字母,P,代表磷酸残基。,?,核酸分子中的糖基、糖苷键和酯键等均省略不写,将碱,基和磷酸相间排列即可。,?,简写式中出现就视为,DNA,链,出现则视为,RNA,链。,?,以,5,和,3,表示链的末端及方向,分别置于简写式的左,右二端。,?,5,p,p,p,p,p,p,p,p,p,3,DNA,5,p,p,p,p,p,p,p,p,p,3,RNA,?,此式可进一步简化为:,?,5,p,3,5,
7、p,3,?,上述简写式的,5,末端均含有一个磷酸残基(与,糖基的,5,位上的羟基相连),3,末端含有,一个自由羟基(与糖基的,3,位相连),若,5,端不写,则表示,5,末端为自由羟基。,?,双链,DNA,分子的简写式多采用省略了磷酸残基,的写法,在上述简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条互补链,(,complentary strand),即可,链间的配对碱基,用短纵线相连或省略。,?,5,3,3,5,?,线条式:在字符书写,基础上,以垂线(位,于碱基之下)和斜线,(位于垂线与之间),分别表示糖基和磷酸,酯键。,?,斜线与垂线部的交点,为糖基的,3,位,,斜线与垂线下端的交,点为糖基的,5,位。,DNA,的一
8、级结构,?,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NA,顺序(或序列)是这一概念的简,称。由于核苷酸之间的差异仅仅是碱基的不同,,故可称为碱基顺序。,?,DNA,分子中不同排列顺序的,DNA,区段构成特,定的功能单位,这就是基因,不同基因的功能,各异,各自分布在,DNA,的一定区域。,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1),主链,(backbone),: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主链有二条,它们似“麻花,状绕一共同轴心以右手方向盘旋,相互平行而走向相反形成双螺旋,构型。主链处于螺旋的外侧,这,正好解释了由糖和磷酸构成的主,链的亲水性。,所谓双螺旋就
9、是,针对二条主链的形状而言的。,?,(2),碱基对,(base,pair),:碱,基位于螺旋的内则,它们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键与主链糖基相连。同一,平面的碱基在二条主链间形,成碱基对。配对碱基总是,A,与,T,和,G,与,C,。碱基对以氢键,维系,,A,与,T,间形成两个氢,键。,?,(3),大沟和小沟:,?,a,核苷酸间磷酸二酯键的,走向决定多核苷酸的方向,,一条从,5,-3,,一条从,3,-5,。,链间有螺旋型的凹槽,其中,一条较浅叫小沟,一条较深,,叫大沟,,?,b,大分子物质可到大沟中识别信息,主要是蛋白质结合的,部位。,?,c,小沟可进入水分子,维持,DNA,结构的稳定性
10、。,?,(3),大沟和小沟:,B,型,DNA,仅,仅,是,众多,DNA,双螺旋,构象中的一种。,在外界条件的改,变下,双螺旋的,构象也会改变。,双螺旋结构的构象变异,?,DNA,的构象现已知有,:A,,,B,,,C,,,D,,,E,,,L,,,P,S,Z,9,种。,?,引起,DNA,双链构象改变有以下因素:,(,1,)核苷酸顺序;,(,2,)碱基组成;,(,3,)盐的种类;,(,4,)相对湿度。,P-DNA,DNA,结构的多态性,?,A-DNA,和,B-DNA,结构的多态性,?,1.,在溶液中,,DNA,为,B,型,当水合的,B-DNA,脱水,或由于,加入乙醇或盐而使水的活度降低时,就转变为,
11、A,型。,?,2.,B-DNA,中,,2-,脱氧核糖的构象出现了变化,使同股多核,苷酸链中相邻磷酸基间的距离缩短,0.1nm,,使每匝螺旋的碱,基对数由,B-DNA,的,10,(溶液中为,10.5,)转变为,A-DNA,的,11,。,?,3.,在,B-DNA,中,碱基对集中于螺旋轴,在,A-DNA,中,碱基对,向大沟方向移动了,0.5nm,,从而改变了,B-DNA,的外形和沟的,尺寸。由于大沟、小沟是,DNA,行使功能时蛋白质的结合位点,,所以由,B-DNA,变为,A-DNA,后,Pr,对,DNA,分子的识别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4.A-T,丰富的,DNA,片断常呈,B-DNA,,若,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生物学 遗传物质 分子结构 性质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