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审评名茶鉴别名茶选购名茶贮存课件.ppt
《名茶审评名茶鉴别名茶选购名茶贮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茶审评名茶鉴别名茶选购名茶贮存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篇 名茶鉴评,名茶审评名茶鉴别名茶选购名茶贮存,7.1 名茶审评-评茶用具,审评盘亦称茶盘或样盘,是审评茶叶形状用的。一般是用无气味的木板制成,上涂漆,最好白漆,盘的一角开一缺口,便于倒出茶叶。规格有两种,长、宽、高分别为23厘米、23厘米、3厘米和25厘米、16厘米、3厘米,正方形的筛转茶叶比较方便,长方形能节省平台面积。,7.1 名茶审评-评茶用具,审评杯用来泡茶和审评茶叶香气,瓷质白色,杯盖上有一小孔,在杯柄对面的杯口上有一小缺口,呈弧形或锯齿形,使杯盖盖着横搁在审评碗上仍易滤出茶汁。标准审评杯高65毫米、内径62毫米、外径66毫米,杯盖上面外径为72毫米,下面内径为61毫米,容量1
2、50毫升。我国审评毛茶用的审评杯,容量为200或250毫升,审评乌龙茶用的钟形带盖的瓷盏,容量为110毫升。,7.1名茶审评-评茶用具,审评碗白色瓷碗,用来审评茶叶汤色和滋味,毛茶的审评碗容量为200或250毫升,成品茶审评碗容量为150毫升.,7.1 名茶审评-评茶用具,叶底盘审评叶底(浸泡叶)用,木质叶底盘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长、宽、高分别为10厘米、10厘米、2厘米;12厘米、8.5厘米、2厘米。此外还有一种长方形白色搪瓷盘,盛清水漂看叶底。,7.1 名茶审评-评茶用具,此外评茶用具还有茶秤、砂时计或定时钟、网匙、茶匙、汤杯、吐茶筒、烧水壶等。,7.3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茶叶品质是多
3、种成分的综合表现,而目前任何物理和化学分析,都只能表现某种因子的关联性,而不能作为确定茶叶品质、级别、价格的依据。目前世界各国对茶叶品质的评定,都依据感官审评完成。茶叶感官审评是指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判断茶叶品质好坏的方法,主要针对茶叶品质、等级、制作等质量问题进行评审,具体包括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项,简称“五项因子”,但商业上对成品茶的检验将外形一项拆分成条索、整碎、净度、色泽四项,所以被称“八项因子”。,7.1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通用型茶叶感官审评程序为:扦样把盘评茶,干评:条索(造型)、整碎、净度、色泽湿评: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7.1
4、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扦样:由于茶叶具有相当的不均匀性,因此,需要扦取能代表一批茶叶的样茶。把盘:俗称摇样盘,将茶叶放入样盘中,双手拿住样盘的对角边沿,左手拿住样盘的倒茶小缺口,用回旋筛转的方法使盘中茶叶分出上、中、下三层。先看面张茶和下身茶,然后看中段茶。,7.1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干评一种是筛选法,把150-200克茶叶放在茶样盘,使茶叶分层,让粗大的茶叶浮在上面,中等的在中间,碎末在下面,再用右手抓起一大把茶,看其条形、整碎程度。二是直观法,把茶样倒入样盘后,再将茶样徐徐倒入另一只空样盘内,这样来回倾倒2-3次,使上下层茶充分拌和,能代表茶样的原始状态,不受筛选法易出现的种种干扰(如筛
5、选技巧、时间、速度、用茶量、抓茶数量等)误差,能较正确而迅速地评定外形。,7.1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开汤一般红、绿、黄、白茶,取3克,投入审评杯以沸水充满,加盖,5分钟后将杯内茶汤滤入审评碗内。开汤后应先嗅香,看汤色,再尝滋味,后评叶底。,7.1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嗅香气一手拿住已经倒去茶汤的评审杯,另一手半揭开杯盖,靠近杯沿用鼻子轻嗅或深嗅。香气审评包括香型、异味、高低、持久性等内容。审评香气,最适合人闻茶香的叶底温度是45-55oC,超过60oC就烫了,低于30oC就低沉,对烟气一类异气就难以鉴别。,7.1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嗅香气应以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进行。热嗅辨别香气正常与否
6、及香气类型及高低;温嗅辨别香气的优次;冷嗅了解香气的持久程度。嗅香过程最好是2-3秒。,7.1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看汤色又称水色、汤门或水碗。易受光线强弱、茶碗规格、容量多少、排列位置、沉淀物多少、冲泡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主要审评茶汤的色泽、亮度。茶汤的色泽变化很快,特别是在冬天,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明显变深,因此,在10分钟内观察汤色,较能代表茶的原有汤色。看汤色还要考虑不同季节的气温、光线等因子。此外,叶绿素与茶汤色泽无关,决定茶汤色泽的主题是茶多酚。,7.1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尝滋味取一汤匙吮入口中,用舌头循环打转,动作要快,主要因为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并不相同,舌中部位对滋味
7、的鲜爽度判断最敏感,舌尖、舌根次之;舌根对苦味最敏感。在评茶时,应根据舌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其长处。,7.1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影响审评滋味的结果的因素茶汤温度:最适宜温度是45-55oC,如高于70oC就烫,低于40oC就显迟钝,涩味加重,浓度提高。茶汤数量:最好是4-5毫升,多于8毫升感到满嘴是汤,难以在口中回旋辨别,少于3毫升觉得空。,7.1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吸茶汤的速度:吸茶汤要自然,若速度快,易使齿间食物残渣吸入口腔,增加异味感。舌的姿态:把茶汤吸入后,舌尖顶住上层门齿,嘴唇微张,舌稍向上抬,使汤摊在舌的中部,再用口慢吸入空气,茶汤在舌上滚动,连吸2次气后,辨出滋味,即闭上嘴,
8、在鼻孔中排出废气,吐出茶汤。审评滋味按浓淡、强弱、爽涩、鲜滞及纯杂等评定优次。,7.1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评叶底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漂盘中,观察其嫩度、匀度和色泽的优次。用手指按叶底的软硬、厚薄、平突、壮瘦,用眼睛看芽头含量、叶张卷摊、光糙、色泽及均匀程度等。,7.1 名茶审评-评茶程序,茶叶品质审评一般通过上述干茶外形和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的综合观察,才能正确评定品质优次和等级价格的高低。各个品质项目不是单独形成和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综合审评结果时,应作仔细的比较,然后再下结论。,7.1 名茶审评-评茶术语,干茶形状评语适于条索长形茶的评语:细紧、紧秀、紧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茶 审评 鉴别 选购 贮存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