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论语》正式ppt课件.ppt
《名著导读《论语》正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导读《论语》正式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1,一、孔子其人,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在的女子在尼丘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h)和母亲颜徵在
2、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伏尔泰、康德。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孔子、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
3、,5,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人,身通六艺者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艰难的童年,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诞生于鲁国昌平乡内“尼丘”山的一个山洞中(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孔子因“尼丘”而名“丘”,字“仲尼”(“仲”表示排行老二)。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19岁的孔母无法在孔家立足,带着孔子回到了娘家曲阜城内阙里,过着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青壮年时期,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
4、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周游列国时期,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政治上的辉煌,孔子51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中都宰”,政绩卓著。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晚年时期,近70岁,孔子回到鲁国。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但政治上得不到重用。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孔子因求仕得不到重用,乃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孔子一生
5、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14,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15,二、孔子思想,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16,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
6、是孔子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合称为“四书”。,语录,门人,再传弟子,大学,中庸,孟子,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另: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 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
7、世有“”之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罗大经鹤林玉露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19,论语是先秦儒家语录体典籍,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共二十篇。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和方法等。,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20,1、治国思想(政治思想),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
8、有四年多。,仁的内容,一.血缘亲情之爱:即孝悌”,这是“仁”的内涵的核心.二.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把父母子女之爱推广到一切人.三.个人品性:时时以“仁”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久而久之,即可以转化为人的内在的品质和性格.四.理想境界:孔子最称道的个人品德莫过于“杀身成仁”,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则是“天下归仁”.五.仁和礼: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具有道德理性自觉的仁人,其行为才能自觉地守礼或合乎礼。,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
9、向往的“大同”理想。,思想主张一言以蔽之:克己复礼以为仁。,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2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这里指一个字;行:奉行;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强加。,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26,孔子强调为政者首先必须端正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纵
10、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莫(m)春者,春服既成,冠(gu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风乎舞雩(y),咏而归。”,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28,2、教育思想,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29,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兴办私学,启发式教学,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31,孔子论学习,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教无类。,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
11、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33,3、处世思想,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35,孔子论人生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 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的乐趣。贤德啊,颜回!”,“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1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38,孔子的价值观,各尽其能,各司其职该做则做,不做则休克制自己,控制欲望孝顺父母,尊敬兄长,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39,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两者的头衔孔高于孟,设有孔庙却无孟庙,同样出身贫贱,父亲皆早亡,但人们却赋予孔子“高级”的出身。,三、孔孟之比,儒家圣人宗旨相同,关注教育言传身教,轻松愉快,凡事紧张,性恶来自先天,人性本善,高度重视,忽视,闲雅热忱
13、从容,直率,相对安宁,战祸不断,孔子象西游记中的唐僧,温和儒雅,慈悲为怀,孟子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率性张扬,正气凛然,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44,四、孔子的影响,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45,1、对中国的影响 2、对全世界的影响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并影响着全世界各地。,孔子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46,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
14、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颁奖辞】,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47,孔子及儒学的命运,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48,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
15、合时宜。当时民间一般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49,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 董仲舒,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所谓“六艺”,就是过去读书人必备的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子孙后代。,、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 书籍里
16、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之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罗大经鹤林玉露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北京孔庙,台北孔庙,山东曲阜孔庙全景,山东曲阜孔林,山东曲阜孔府,山东曲阜祭孔,孔子诞辰9月28日,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58,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府一角,二堂内景,三堂内景,后堂楼内景,圣府大门,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59,孔庙鸟瞰图 孔府大门,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60,孔庙,全称至圣庙,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心。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于孔
17、子故居立庙祭祀,这是孔庙最早的雏形。汉代以后由于历朝对孔子的尊崇,孔庙规模也越建越大,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奥。,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61,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经受了一次空前严峻的时代性考验。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要对,历史的孔子及其学说进行重新认识,将它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出来;要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进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根本改造。,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
18、,62,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开的批林批孔大会,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63,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64,万名网民大调查超过44%网民常看论语,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65,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
19、:“日本自古以来就收到孔子的巨大影响,获益颇深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这些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步做出了贡献。”,巧言令色 一言以蔽之 三十而立 温故而知新 既往不咎 一以贯之 见贤思齐 文质彬彬 三思而后行 是可忍,孰不可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举一反三,出自论语的成语,论语名句集锦,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20、君子乎?(论语学而)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上)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上)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同上),论语名句集锦,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同上)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同上)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上)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论语名
21、句集锦,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上)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1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19.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填入相关名句:,1.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
22、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_,_.,论语名句解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71,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7.如切如磋,如
23、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72,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4、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73,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25、。”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2023/3/30,名著导读论语,74,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名著 导读 正式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