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科学和技术课件.ppt
《历史上的科学和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的科学和技术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讲 历史上的技术与科学历史地理解技术与科学,教学重点:古希腊罗马的科学和技术 中国古代的技术与科学近代科学革命和近代技术革命李约瑟问题近代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远古的技术和科学,原始社会中,技术的萌芽石器工具的创造和使用弓箭、人工取火、制陶、冶金原始宗教万物有灵论70%的技术原型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古希腊古罗马的科学和技术,古希腊罗马的科学自然哲学的猜测科学的特定历史形态自然哲学的内容:万物的本原问题物质结构问题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几位“科学家”,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位科学家毕达哥拉斯开定量研究之先河巴门尼德的世界静止的世界赫拉克利特的世界生成着的
2、世界亚里士多德方法论;古代科学集大成者阿基米德物理学之父;杰出的工程师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与公理法托勒密地球中心说的集大成者盖伦提出灵气说,自然哲学的特点,直观性辨证性思辨性,古罗马的技术,建筑技术水利技术交通技术农业技术,两大传统的形成与分立,学者传统科学活动的社会氛围工匠传统技术活动的社会规范,中国古代的技术与科学,古代中国的技术四大发明农业技术精耕细作水利技术都江堰医疗技术望闻问切、针炙技术建筑技术园林;桥;木塔制造加工技术冶金;茶;丝;陶器;船,古代中国的科学,古代中国有科学吗?“有”派“李约瑟问题”“无”派“李约瑟问题”是“伪问题”,古代中国科学的四大体系,农学“四大农书”;贾思勰齐民要
3、术;徐光启农政全书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古代中国科学的四大体系,天文学天学:“天人感应”北极星-皇帝盖天说浑天说张衡的“浑天说”;祖冲之大明历;僧一行测量子午线算学九章算数,其他科学成就,化学:炼丹术与火药的史诗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国的狄德罗”的手工业和农业的百科全书,中国科学的性质实用科学,功利性经验性实用科学,古代技术与科学的特征,古代技术的特征“经验技术”形态强调技能与悟性古代科学的特征“经验科学”形态未曾独立,混杂于哲学、巫术等之中,第六讲 近代科学的产生,一 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黑暗的”中世纪不黑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地理大发
4、现文艺复兴:两种传统走向融和达芬奇宗教改革: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对科学的需求,二、近代科学革命,“大宇宙理论的革命”“哥白尼革命”天体运行论(1543):哥白尼的日心说挑战托勒密的地心说伟大的科学思想的巨大的精神价值伽利略和布鲁诺的积极宣传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天空立法者,地上运动理论的革命”近代物理学的诞生,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的地上运动理论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和分析方法的结合使用,“小宇宙理论的革命”血液循环理论挑战盖伦的“灵气说”,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塞尔维特的“唯一血液”论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1628年,牛顿力学的创立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天地之间是统一
5、的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成为科学的历程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社会对科学的反应科学的社会建制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德国柏林科学院科学教育情况科学对社会的作用,近代科学的性质,“理论科学”形态实验科学:以实验为基础分析科学:以分析为核心定量科学:以数学为手段获得独立发展,逐渐建制化,三、近代的科学思维方式,思维方式革命性的转变猜测实验定性定量思辨分析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形而上学机械论唯心主义,第七讲 解读李约瑟问题,再见“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当代科学、伽利略时代的新哲学或称实验哲学只产生于欧洲文化,而非中国文化或是印度文化中呢?”“
6、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15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另一个难题:古代中国有没有科学?三个难题的性质:哲学问题+历史问题,在李约瑟之前(1),任鸿隽: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魏特夫: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竺可桢: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徐模:中国与现代科学,在李约瑟之前(2),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科学停滞原因的分析,国人的解读,陈立:我国科学不发达原因之心理分析唐君毅:中国科学与宗教不发达之古代历史的原因金观涛:文化背景林毅夫:“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范岱年:关于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讨论,国外学者的观点,
7、科恩H F:为什么科学革命绕过了中国?席文: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是否没有发生?山田庆儿:中国科学的思想风土,李约瑟本人的理解,1 中国哲学本源于有机唯物主义哲学2 中国文化以经验主义为主导3 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官僚社会结构4 中国的“士”阶层的价值取向5 中国重视发明家和革新家6 中国的科技发展按部就班,梁漱溟的观点,文化早熟之中国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的理解,“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受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旧生产方式的束缚而未能突破;而近代科学之所以能在欧洲产生,根本原因就在于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首先在欧洲产生。”小农经济、封建专制、鄙薄科技、妄自尊大、闭关锁国
8、“也可以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内部去寻找原因”独立性、保守性、排他性,其他一些观点,1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占主导地位2 中国儒家文化重伦理(人人)轻物理(人自然)4 科举制度重文轻理中国是文官制度占主导地位5 中国人模糊思维6 中国“实用理性”占主导地位 3 古代科学与近代科学有本质区别,关于“科学与社会”主题的进一步思考,1“内因外因”的思考模式内因的思考科学目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共同体 外因的思考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影响2“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思考模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属于社会意识,有一定的、甚至有时是很强的相对独立性,但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决定,第八讲 近代技术与科
9、学的发展,一、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工具机革命:织布与纺纱之间的矛盾运动织技术与纺技术的相互促进:凯伊1733飞梭惠特1733滚筒纺纱机哈格里沃斯1765珍妮机阿克莱特1768水力纺纱机克伦普顿1779Mule卡特赖特1785水力织布机动力机革命:瓦特蒸汽机的产生纽可门的发明1712瓦特的改进和创新1784对瓦特机的 改进和完善制造机革命:莫兹利1794发明移动刀架1797年发明车床,二、19世纪:科学的世纪,星云假说:康德拉普拉斯地质演化说:赖尔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焦耳;克劳修斯从分子原子论到元素周期律:道尔顿;门捷列夫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遗传学说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电磁感应理
10、论:法拉第;麦克斯韦麦克斯韦电磁学通论(1873),三、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科学发展的特点演化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进入科学经典科学建立,完成第二次科学大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建立自然辩证法,四、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革命通信照明动力莫尔斯发明电报;贝尔发明电话;西门子发明发电机;爱迪生发明实用的灯泡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奥托与煤气机;戴勒姆与汽油机;狄塞尔与柴油机,近代技术发展的特点,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科学走到技术的前面,出现“科学的技术”新技术形态;更加重视器物和科学知识的应用,技能技巧(art、techne)等处于次要地位科学与技术相联系,两个词联用才开始有了社会基础,逐渐成为社会时
11、尚,科学和技术与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第九讲 现代的自然科学,一、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序幕晴朗的物理学天空远处的两朵“小乌云”“以太风”实验黑体辐射实验三大发现X射线(伦琴)1895放射性(贝克勒尔;居里夫妇)1896电子(汤姆生)1897,二、科学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爱因斯坦与相对论对“以太风”实验的理论解释相对论的成功与现代科学方法宇观世界规律的发现量子力学的创立和发展普朗克的量子论对“黑体辐射”实验的解释爱因斯坦的光子论玻尔德布罗意海森堡薛定谔,三、现代科学的全面发展大科学时代,微观世界探索:21世纪的一堆“乌云”“反物质”;夸克幽禁宇观世界探索
12、宇宙大爆炸学说宏观世界探索大陆漂移假说板块学说分子生物学的创立和发展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人类基因组勘察工程,混沌科学的创立和发展经典科学的第三次反动,老三论的产生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新三论的产生协同学、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现代科学的性质,理论科学的高级形态“大科学”综合性、辨证性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建制或社会事业中的一员,四、现代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大统一思维方式;辨证思维方式科学前沿的哲学挑战“夸克幽禁”;宇宙大爆炸;生命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现代科学的伦理问题核能研究;克隆人研究;人类基因组研究,五、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技术革命的特点“科学技术革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上 科学 技术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8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