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研交流精品ppt课件(人民(精).ppt
《历史: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研交流精品ppt课件(人民(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4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研交流精品ppt课件(人民(精).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历史:第课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研交流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3),第四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主要内容:1、李贽的反正统意识2、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3、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4、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5、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本课内容概述,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天崩地解”的社会大变革,明覆亡的惨痛事实,对以华夏文明为自豪的士大夫,形成巨大的冲击。伴随着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文化学术界首先掀起了一场推
2、陈出新的思想浪潮和文化大繁荣,传统儒学的地位发生动摇,思想遭到质疑。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儒学思想,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也对近代启蒙思想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1、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明王朝的灭亡对士 大夫阶层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亡国之痛,败家之仇,使他们认真反思明亡教训,开始对 中国封建社会的痼疾进行反省并著书立说。2、明清王朝更替时的暂时权力真空,使得当时 的思想自由具备了适宜的政治环境。在旧的权 力失落,新的权力尚未实现全面控制之际,思 想的发展也就得到了难得的幸运机会。,3、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
3、,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 视野,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于 是,明末清初出现了一股新的学术思潮。4、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 现和发展,而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 主义萌芽发展。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商业经济发展,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重科学讲实际,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 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想。,“反正统意识”的李贽,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祖与父两辈都从事商业活动,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晚年被明政府迫害入狱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一、明末、反正
4、统意识的,李贽,(1)人物生平简介:,哪些思想可以反映出李贽是一位“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呢?体现李贽思想的著作有哪些?,请你分析,资料:,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明李贽:续焚书,材料一“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此自然之力,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也。”材料二“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概括李贽的观点,
5、材料1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性”,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材料2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鞭挞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材料三: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李贽还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问:上述两段文字主要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李贽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反映了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他提出人皆有私,揭露道学先生的虚伪,反映了其反对宋明理学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和
6、对纲常礼教的揭露、批判。,(2)李贽的代表作: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1、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道学”先生,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2、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4、主张男女平等,(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强调个性发展、思想自由,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顾炎武亭
7、林先生,黄宗羲梨洲先生,王夫之船山先生,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是明清之际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与自然科学家。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曾参加浙江南明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鲁王政权失败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险些被清政府捕去,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黄宗羲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是在1663年写成的一本的著作,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因此被清政府长期列为禁书。,1.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材料:,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甘脑,离
8、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主要思想:,(1)批判君主专制;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
9、清初思想家、史学家,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2、主要思想:,(1)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深刻揭露官僚士大夫的腐败(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3)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顾炎武亭林先生,材料一 有亡
10、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材料二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顾炎武日知录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归纳、评价顾炎
11、武的观点。,观点:“众治”。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和友人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后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闭门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四、王夫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历史 明末清初 思想 活跃 局面 教研 交流 精品 ppt 课件 人民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