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以青海为例.doc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以青海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以青海为例.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以青海为例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以青海为例孙健摘要:建构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保障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举措.以青海为例,西北民族地区基于民族性,欠发达性等区域特征,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中还面临着诸多困境,需要提出完善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理论加以破解.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理论中图分类号:C9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338(2011)O20o5905作者简介:孙健,男
2、,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基础理论.农村公共文化是在特定的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之上,以农村居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区的文化.地域差异,民族差异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实现形式.西北民族地区的广大农村区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之一,经济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分布不均衡,文化教育资源缺乏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决定了这一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完善途径.一方面在于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当地农村居民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报刊书籍的文化需求,提供文化学习,休闲娱乐的
3、场所;另一方面也是力图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弥补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落后带来的文化认知差距,消弭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带来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文化鸿沟,使得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同样能够接触,接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既有利于丰富西北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的精神生活,亦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一,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征西北民族地区主要是指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甘肃省和青海省.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看,西北民族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从民族构成和宗教文化看,西北民族地区世代居住着汉,藏,回,维吾尔,蒙古
4、等民族,宗教信仰主要有伊斯兰教,藏传佛教,道教等,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和底蕴,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与内地大部分地区有较大差异.因而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建构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9YJC630190)的阶段性成果.59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征.其一,自然条件限制了基础设施建设.西北民族地区地域广大,大部分地区属于草原,戈壁滩,人口密度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是这一地区的主要特点.因而,农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有别于其他地区以村落为单位建设的模式,因地制宜,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适当减少基础设施建设
5、数量,而增加人口较为分散地区的建设数量.其二,人口构成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样性.西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了很大比例.依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新疆为60.25%,宁夏为36%左右,甘肃为8.69%,青海为46.32%,牧区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具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在农牧区教育水平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宗教信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教育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应适应当地人们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其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单一.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落后,市场力量和第三部门发展还处
6、于起步阶段,难以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同时,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相对其他地区亦比较滞后,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发展的意愿较少,吸引其他地区社会组织参与本地公共服务建设的主动性比较欠缺,政府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者,同时也是管理者,监督者,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责任监督界限模糊,绩效管理难以落实.二,以青海为例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世代居住着汉,藏,回,撒拉,土,蒙古等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悠久;传统文化在各民族内部凝结为强大的凝聚力,聚合着民族的群体和民族成员.同时,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青海文化._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
7、社会的全面发展,农牧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也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经过十五,十一五期间的全面建设,青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全省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2%;文化共享工程全省已建成基层服务点61个,县级分中心覆盖率已达100%,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服务网点;建成600余家农牧书屋;已经完成及将要完成的乡镇文化站达到330余家,并且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文化下乡,文化入户,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类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能力显着提升,省,州,县广播影视中民族语言节目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建成了连通省,州,县的三级民族语言类宣传服务网络.
8、然而,在肯定青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就的同时,众多关注青海公共文化建设的学者和官员提出了近乎一致的看法:投入不足,管理机制滞后,人才缺乏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瓶颈j,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现行的政府文化机构设置导致政府在文化服务过程中不得不陷入机构主义所带来的一系列体制困难.f6政府一方面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一方面又无法脱离政绩考核体系的桎梏.场馆建设,群众文艺活动是政府文化机构考核的主要指标,而场馆建设和群众文艺活动主要依靠财政部门的拨款.近年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如十一五期间,青海文化新闻出版系统基础
9、建设总投入资金11.108亿元,是十五时期投入的17倍,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1.362亿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600多万元;文化进村人户工程4350万元;送书下乡工程309万元;农牧家书屋工程6100万元;文化基础设施装备工程1920万元.从总量上来看,近几年来,国家和青海省政府投人到青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资金总量是相当可观的,但青海农村地区仍不能从根本上走出公共文化建设屡遭经费紧张,设施闲置,活动缺失的困境.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匮乏.自2002年我国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青海大部分县级财政经费紧张,运转困难,财政收入只够用于维持政府公务人员工资,而用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资
10、金比较匮乏:绝大多数乡镇文化站常年没有活动经费;地方广播电视台自办广播和电视节目覆盖面大多限于县城附近;乡镇广电站设施老化,缺乏维修资金致使许多地区重新成为盲点地区.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资金大部分投入到外部建筑上,没有预留运行保障资金,地方也无力负担运行保障资金.由于缺乏后续资金,60已建成的文化设施有相当一部分只是停留在外部建筑物的使用上,至于内部图书资料的购置以及文体器材和影视设备的配备等,却往往投入很少.由于资金配套不到位,保障机制不健全,文化设施无法正常使用,各种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时间一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基本功
11、能弱化,数量减少,或被挤占挪用,甚至成为空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买得起马配不起鞍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青海的农村地区,使得公共文化设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产出效果不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主要有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仅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一项,国家对青海的补助自十一五以来达到1.3亿元.尽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但调查数据显示,农牧民希望获得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和现实供给仍存有较大差距,农牧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不太满意的比例高达48.4%,很不满意的比例达
12、到13.1%,仅有11.6%的农牧民对当地开展的文化活动感到很满意.(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难以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各级政府应当按照本辖区民众的实际需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才能满足民众不同的文化诉求.但在我国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通常需要自下而上才有效的公共服务表达机制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矛盾.就公共文化服务而言,县乡两级政府是主要的供给主体,但由于本级政府财力有限,服务内容主要围绕中央和省级政府所确定的项目进行,以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支持为主要目标,而此类服务又多受评比,达标等涉及政绩考核等因素的影响.发掘本地特色文化,开展民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则缺乏
13、必要的激励机制和财力支持.一则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诉求缺乏特殊对策.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独特的传统文化,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适应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需要,应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点.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财力上的困难,具有民族特色的电视节目制作,民族语言出版物的发行等存在着经费不足,人才紧缺的现象.虽然我国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地方也积极争取国家投资项目,但中央的许多项目都需要地方政府予以资金配套支持,而实际上,青海大部分县级政府根本无力承担配套资金,从而导致项目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二则弱势群体的文化诉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北 民族地区 农村 公共 文化 服务体系 完善 青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