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与农民非农职业获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网络与农民非农职业获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题 目: 社会网络与农民非农职业获取 姓 名: 周 芳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社会学 班 级: 社会41班 学 号: 2214117 指导教师: 狄金华 职称: 讲师 2007年 6月 29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社会网络与农民非农职业获取社会学专业学生 周 芳 指导老师 狄金华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相关方面的社会网络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自社会网络的概念提出以来,西方学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证研究,使得该分析理论趋于成熟。大量研究证明,亲属在社会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社会网络视角的分析中,职业转换是最常被纳入的议题,其中被考察最多的群体是农民
2、工。许多学者调查显示,农民工多为利用非正式社会网络获取职业地位。然研究者们对农村内部农民的职业转换问题缺少关注。关键词:社会网络;职业获取;农民工Social Network and the Activities of Farmers on Accessing into Non-farming Jobs Student majoring in Sociology Zhou FangTutor Di Jinhua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the relevant aspects of the soc
3、ial network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system are summed up and concluded. Since the concept of social networks proposed, the Western scholars on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e theory makes toward maturity.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relative social networks play
4、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conversion is the most common occupational into the question, which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largest group of migrant workers. Many scholars survey shows that for many farmers for the use of informal social network access to career st
5、atus. However researchers of rural farmers within the occupational conversion problem are lack of concern. Keywords: Social network; Occupational acquisition; Migrant workers 社会网络研究通过对关系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揭示社会结构,是目前为止对结构研究最有力的工具,其独特之处在于可以深刻揭示社会结构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研究职业获取行为,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研究视角,也是该领域研究中关注的一个重点。我国研究
6、者们在职业流动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然而其中的大部分研究都将调查对象局限在城市务工农民和下岗职工上,对农村地区的研究尚不足够。一、社会网络的概念“社会网络分析”是西方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出现20世纪30年代并在最近二十多年里得到重要发展,是研究社会结构的最新研究范式和视角,其实证能力在社会学理论中具有独到之处。著名的人类学家布朗是最早开始关注“社会网络”概念的学者,他在对社会结构的关注中,以非技术的形式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思想。1但是,在布朗的研究中,网络的焦点在于考察文化如何约束群体内部成员的行为,而没有考虑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且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则更为复杂。因此,在“社会网络”的概念
7、提出之后,研究者们开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数学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构建布朗的“社会结构”概念,思考社会生活的“结构”和“网”,探讨各种网络概念(中心势、密度、结构平衡性、结构均衡性、块等),“社会网络”一词渐渐步入学术殿堂。253-56经过多年的发展,学者对社会网路这一概念已经形成统一的认识,虽然学者们在各自的研究中对其进行不同的表述,但含义大抵相同。社会网络是指由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325-26其构成要素包括社会行动者和行动者之间关系。表现在图形上,网络由多个点(社会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
8、组成,因而其最简洁的表示就是点和关系,复杂的网络模型都是由此而来。212-13一般而言,网络分析不仅研究社会网络本身,而且研究人们的社会行为如何受到社会网络的制约。社会网络按性质划分可分为多个类型,社会支持网络便是其中之一。从一般意义上说,社会支持指人们从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财务支持和精神支持是个人社会支持的两个重要方面。4132而支持网络即是指各支持者依照其相互关系组成的网络。二、国外社会网络研究在社会网络研究范式在国外发展的70多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总体而言,可以以1978年为界将它分为两个阶段。在这一年出现了标志社会网络正式出现的两个事件:国际社会网络分析网正式成立
9、;社会网络杂志正式出版。254(一)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社会网络研究理论的形成时期,自30年代布朗提出“社会网络”的概念之后,许多研究者对此表示出兴趣,纷纷加入理论研究行列,对该研究理论的丰富和成熟做出了努力,其中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的贡献最为显著。社会网路分析的先驱来自于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研究心理疗法能在多大程度上用于揭示“择友关系”的结构,他创立了社会计量学,发明了“社群图”。除此之外,温勒也研究群体行为,并提出“场论”;海德提倡认知心理学,重在研究“结构均衡”。美国人类学家霍桑的著名实验是首次运用社群图法对现实人群关系进行的研究,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沃
10、纳的“扬基城”试验和“旧城”研究。20世纪50年代,巴恩斯首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加拿大女心理学家博特(R. Bott) 受其影响,开始关注主体网,并测量出了网络的“关联性”。除此,曼彻斯特大学在这一领域的代表还有纳德尔和米切尔。而哈佛的贡献则主要在于对“块模型”和多维量表的出现。530-55(二)第二阶段70年代社会网络思想已经成熟,此后社会网络研究更加复杂和深化,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学者们更注重经验研究。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在社会网络结构研究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他提出“弱关系的强度”假设,认为弱关系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纽带关系,而强关系维系着组织的内部关系。6格氏修正波兰
11、尼对嵌入性的二元论定义,还提出嵌入理论,以信任和交易成本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组织结构形成的因素。 2204-208林南扩展和修正了“弱关系假设”,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他在该理论中指出,由于不同阶层的人资源相似性低,且常为弱关系,人们要获得自己不拥有的社会资源,即追求工具性目标时,弱关系的利用是实现阶层地位转移的重要途经。7他还从社会资本的获取入手研究嵌入性,认为社会资本是从嵌入于社会网络的资源中获得的,它植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8 怀特的市场网络理论,认为市场是从社会网络发展而来的。李的“堕胎主义者研究”考察女人如何获得关于禁止堕胎的信息,对其网络关系结构进行了定性分析。博特(E. Bur
12、t)用他的结构洞理论对组织内权利的运作以及升迁的过程做出十分有价值的理论贡献。管理学者魁克哈特提出强连带优势理论,分析了情感网络如何带拉非正式影响力,进而影响了许多组织行为。9在社会网络理论深入发展的阶段,研究者们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难以在本文中一言概之。但正是由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使得社会网络分析范式不断成熟,成为现今学界关于结构研究的最有力工具。三、国内社会网络研究(一)非“社会网络”概念的社会网络研究上世纪80时代,我国学者边燕杰在研究引入了西方“社会网络”的概念。但在此之前,我国社会学家们就已经对农村社会的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对我国乡土社
13、会的社会结构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具体体现在“差序格局”理论上。费先生指出,我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即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关系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他用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来形容这种以己为中心的乡土关系格局。10而林耀华先生则在金翼中形象地指出,“我们日常交往的圈子就是像一个用有弹性的橡皮带紧紧连在一起的竹竿构成的网,这个网精心保持着平衡。拼命拉断一根橡皮带,整个网就散了。每一根紧紧连在一起的竹竿就是我们生活中所交往的个人,如抽出一根竹竿,我们也会痛苦地跌倒,整个网便立刻松弛。”这就显示了我国传统社会中社会网络对于人们的依附作用。1
14、1虽然不是以社会网络分析为视角,但是费林二位对我国农村社会细致的观察,使得其著作中深入揭示了农村社会网络的特点。而学者们利用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对此所作的研究就更多了,并且多集中于社会支持网络。(二)社会网络分析1988年边燕杰依据天津的调查研究提出“强关系假设”,认为社会网络在该地区不再是信息桥,而是一张人情网,行动者之间人情关系的强弱与一方获得另一方照顾的可能性呈正相关,而信息的获得则成为了人情关系的副产品。这一理论假设的提出使得 “社会网络”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此后很多学者都纷纷据此展开研究。12张文宏和阮丹青1996年的城乡居民社会支持网研究表明:亲属在城乡居民社会支持网中都发挥
15、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事和朋友的精神支持比财务支持作用大;在农村,邻居在财务支持和精神支持两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4121999年张文宏和阮丹青、潘允康的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农民的社会网是以高趋同性、低异质性、高紧密性为特征的,而血缘和姻缘关系在社会网中仍然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13刘军关于法村的研究显示:一些支持关系主要是亲属,其次是邻居和朋友,这些成员之间联系紧密;2128在资金方面,借款关系主要发生在强关系之间,而贷款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不是强关系,资金支持网络的社会嵌入性很强。2208-210在情感支持方面,刘军的研究结论与张文宏不同,他认为,情感问题求的助方式与其性质有关,而并非单一
16、的支持对象。刘军对张在研究中提出的关于配偶精神支持作用弱的解释提出质疑,并且表示法村男女相对平等,其研究结果也符合现状的解释。2175-180张其仔在研究中认为,朋友、兄弟姐妹和亲戚关系的强度相比之下强于其它网络,可以归入强网名下。328-29赖蕴宽研究发现,配偶和父母发挥着最重要的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功能,在财务方面亲属的作用更趋边缘化和专门化。14李沛良等比较香港和北京发现,两地的个人支持网络的构成模式十分相似,具体表现为近亲在提供所有类型的社会支持时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15阮丹青比较大陆和台湾发现,亲属在讨论网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台湾更甚;在非亲属网络中,大陆发挥重要支持功能的是同事,在
17、台湾是朋友。16张友琴则在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中提出,家庭支持是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基础和主体,但细分之下存在城乡差异。17唐钧等的调查发现,除了正式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外,由家庭、亲属和社区组成的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或社会互助网络是贫困家庭赖以生存的另一个重要支柱。18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对“社会网络”概念的引进时日不长,但却由此开展了丰富的研究。从结论上看,各学者所得研究结果却不尽相同,归其原因可能与研究设计和调查地点的不同有关。然而学界这种各执己见的状态,由于缺少权威的理论整合而使得现有的大量研究难以进一步展现其价值,则实为一件可惜之事。 四、社会网络与职业获取(一)国外的求职研究职业转换是最常被纳
18、入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的议题,格兰诺维特对此进行了开创性研究。9早在1973年,特兰诺维特对劳力市场的找职与转职做了许多讨论,提出“弱关系的强度”假设。格氏指出,强关系是群体内部的纽带,由此获得的信息重复性高,而弱关系是群体之间的纽带,它提供的信息重复性低,充当着信息桥的角色。而弱关系假设就是指弱关系发挥着提供非重复性信息的桥梁作用。使用弱关系谋求职业流动的人,正是由于了解到非重复的更有价值的信息,才获得了向上流动的机会。19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把资源取得当作中介变量,以社会网络解释了找职成功。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以社会资源为表现形式,在个人资源之外对地位获得起着显著的作用,即社会资本从接触和动员嵌入
19、性资源两方面增加了获得交好地位的机会。20 这些研究成果给我国学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调查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社会网络”的概念引进我国后,研究者们以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对城市地区的转职问题,特别是农民工职业流动问题的研究颇多。(二)我国转型期的求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城市体制内职工下岗日益严重、市场化对劳动力市场影响进一步扩大的情况,对“就业”和“求职”过程的关注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边燕杰在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强关系假设”之后,继续对该课题进行研究,于1999年和张文宏研究证明了强关系假设在市场转型过程中的持续效力,验证了体制洞假设,并部分证实了市场化假设、权力维续假
20、设和机制共存假设。21转型时期,社会网络的作用从人情网向信息桥逐渐转变,并随着劳动力配置市场化而不断凸显,但是权力维续假设使得这一结论得不到横向推广。彭庆恩的研究表明关系资本是农民包工头地位获得的决定性因素。22张宛丽的研究表明,非制度性因素社会网络关系在转型社会对地位获得起了重要的作用。23李路路研究发现,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其企业成功的影响超过“体制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作用。24苏春燕的论文证明,社会网络是转型期下岗女工使用最为频繁的求职途径。赵延东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通过社会网络途径实现。他认为,社会网络作用突出,主要因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全建立。25(三)农民工的职
21、业流动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我国劳工职业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目前尚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各方面有待完善,从职业流动的职业机会选择来看,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源积累,从流动过程来看,缺乏良好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大量调查显示,农民工职业获取受制于劳工市场的非制度化,大多通过非正式网络获取,在农民工生活和交往的整个过程,这种社会网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农民工在使用关系网络时属于工具理性而并非“文化习性” 的倾向。多位学者认为,市场化的变革和农民职业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网络的依赖。26翟
22、学伟关于关系强度与农民工求职策略的研究表明农民外出打工主要是依赖自己的亲属和老乡的社会网络。但是他不同意格拉诺维特强关系和弱关系的划分,而是认为网络中可靠的信息才是职业获得的关键。信息是建立在关系信任的基础上的。翟从中国社会文化的角度提出,农民求职的关键问题不是信息的多少和重复与否,也不是关系的强弱,而是信息是真是假,如何保证自己不受欺骗,提出了:“强信任关系”和“弱信任关系”概念,认为研究中国农民工在流动中的求职过程,首先是研究谁是最可能依赖的人的过程。27项飚对浙江村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在其发展中处于关键环节的“关系”。 他提出建立一个稳定关系的实质意义在于建立双方的制约,作者称之为“锁住”
23、,即对于对方的惩罚和纠正的能力。亲友圈、生意圈相锁相叠,构成社区的整体秩序。进而认为农民工的流动,并非从一套先于他们存在的社会体系进入到另一套先于他们存在的社会体系,而是在流动中改变这些社会体系,形成新的社会体系。与翟的研究不同的是,他认为信任在关系中的作用只是它的表现。而人们感觉到的信任乃是“锁住”的表现。28李汉林等的调查结果认为,农民工交往和社会支持由强关系构成;一部分人经过城市再社会化扩展了弱关系。29渠敬东认为农民工的社会网络是围绕着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同质关系构成的,其中信任是这一网络的基础和枢纽。他也发现农民工进入和融入城市存在两个阶段:生存阶段围绕着强网展开;发展阶段利用弱关系信
24、息、机遇和资源。30除此之外,王春光通过对聚居在巴黎和北京的温州人的长期观察发现,社会网络不仅是温州人传递流动信息的媒介,而且是他们流动得以实现的重要机制。 31刘林平通过对深圳“平江村”湖南平江人的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研究了关系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理性运用逻辑。调查表明:平江人到深圳发展,主要是利用通过社会网络获得社会资本。32311-328作者还从动态、多维、相互联系与竞争的视角,将关系分为强、弱、弱强和强强四种类型。32294-298五、总结社会网络研究是结构研究的有效视角,能深入研究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是独特的分析工具。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许多细致的研究,使得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25、的逐渐丰富和完整,并将该分析范式成熟运用于经验研究,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资本获取等多个重要领域。研究者们通过多次调查研究,证实了亲属在社会网络,特别是其中的支持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并对亲属关系进行细分,全面了解各种亲属在社会网络中的支持特点;验证了非正式网络关系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确定了强关系的强支持力;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研究,解构其职业变换行为的实现途径,深入探讨了转型时期劳工市场特点下非正式网络作用的发挥。然而,在该研究领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研究设计和调查地点不同,研究者们的结论难以整合,使得社会网络研究尚处于并较松散的局面。其次,对于职业获取方面的研究,我国目前多局限于城
26、市范围内,而对农村内部的情况缺少关注。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归纳可以看出,学者们的关注点一直停留在农民工转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对象上。对农民工的研究虽然与农村社会有所关联,但是他们进城务工后的行为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农村内部的状况。而今,“三农”问题的重心是加大对农村的发展,滞留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的职业非农化问题成为一个关注点。在规范化、制度化的劳动力市场空缺的农村地区,农民如何利用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关系实现职业转换,关系到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民经济收入增加的实现。然现有研究中,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还不充足。参考文献:1 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M.潘蛟,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7、出版社,1999:32.2 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张其仔.社会网与基层经济生活J.社会学研究,1999(3).4 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3).5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 Granovetter 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8(1):136.7 Lin N.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J. Co
28、nnections,1999(1):41-44. 8 林南.社会资本:争鸣的范式和实证的检验J.香港社会学学报,2001(2):52-53. 9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4. 10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25.11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4:2.12 边燕杰. 中国城市的职业、阶层和关系网J.开放时代,2005(4):98-101.13 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J.社会学研究,1999(2):108-110.14 Lai Gina. Social
29、Support Networks in Urban Shanghai J.Social Networks,2001(23):41. 15 张文宏,李沛良,阮丹青.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J.社会学研究,2004(5):24.16 Ruan DC.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ersonal Networks in Two Chinese Societies J.Westport,2001(1):35. 17 张友琴.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城乡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4):11. 18 唐钧,朱耀垠,任振兴.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网络J.社会学研究,1999(5
30、):31.19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nes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3):39.20 Lin N. 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 in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J. Sage Publications, 1982(4):121.21 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31、:77-80. 22 彭庆恩.关系资本和地位获得J.社会学研究,1996(4):53-63.23 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6(1):52.24 李路路.私营企业家的个人背景与企业成功J.中国社会科学,1997(2):134-146.25 赵延东.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J,社会学研究,2002(4):15. 26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的流向J.社会学研究,2003(3):52.27 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J.社会学研究,2003(1):1-11.28 项飚. 从“浙江村”到中关村J.中国企业家,2000(6):60-61.29 李路路,李汉林. 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与行动方式J.东南学术,2000(2):18-23.30 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C/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庄-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98-215.31 王春光.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0(3):88. 32 刘林平.关系、社会资本和社会转型深圳“平江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