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20062007年稻纵卷叶螟在赣榆县大发生,这主要是五(3)代稻纵卷叶螟发蛾高峰期长、发蛾量高、繁殖代次多、残留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天敌控制能力低造成的。
2、据此,提出准确测报、科学用药、治前控后的防治对策。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江苏赣榆中图分类号 S435.1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147-02赣榆县地处苏鲁交界,隶属苏北沿海地区,自2003年以来,稻纵卷叶螟在我县水稻上连续大发生,20062007年是2003年、2005年以来的又一个大发生年,未治田块稻纵卷叶螟危害形成的白叶率达100%。1发生特点1.1迁入早20062007年稻纵卷叶螟迁入第1峰分别在7月18日、7月11日。系统田赶蛾资料表明,2006年、2007年四(2)代稻纵卷叶螟累计蛾量分别是1 912.5头/hm2、3 2
3、62.5头/hm2。峰期较常年早,迁入量较常年多,四(2)代稻纵卷叶螟成虫都能经过繁殖并过渡到六(4)代,成为水稻穗期的虫源,致使六(4)代稻纵卷叶螟成为水稻上的主要危害代。近几年稻纵卷叶螟迁入期明显提早。1.2峰期长2006年系统田赶蛾,8月13日进入五(3)代发蛾始盛期,8月20日达发蛾高峰日,为6.465万头/hm2。五(3)代累计蛾量为30.75万头/hm2,8月19日田间调查,系统田有卵140粒/百穴,有幼虫60头/百穴;大田有卵177.8粒/百穴,有幼虫6.7头/百穴。8月25日田间调查,系统田有卵90粒/百穴,有幼虫(2龄)100头/百穴,卷叶率为2.5%;大田平均有卵73.3粒
4、/百穴,有幼虫6.7头/百穴,五(3)代属大发生。六(4)代稻纵卷叶螟9月2日为发蛾高峰日,峰期持续到9月20日,发蛾高峰日持续近20d,实属罕见。六(4)代累计蛾量为79.07万头/hm2,据9月5日田间调查,系统田有卵12.5粒/百穴,有幼虫425头/百穴,卷叶率为17.7%;大田有卵8.3粒/百穴,有幼虫58.3头/百穴,卷叶率为1.83%,六(4)代在本地为大发生。2007年,五(3)代成虫8月9日达最高峰,为14.33万头/hm2,蛾峰一直持续到9月10日,长达30d,五(3)代稻纵卷叶螟发蛾高峰期之长、发蛾量之高在我县属历史罕见,达特大发生级别;六(4)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更为复杂
5、,从8月21日起田间蛾量逐日大幅上升,到8月31日达16.35万头/hm2,9月1日、2日下降到10.24万头/hm2、8.93万头/hm2;至9月3日、4日、5日分别达到23.81万头/hm2、23.34万头/hm2、22.80万头/hm2;而到9月6日、7日又突然下降到8.78万头/hm2、5.76万头/hm2,之后一直到9月21日都在7.50万头/hm2上下波动,峰期达20d,为多年来罕见。近几年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发蛾盛期延长。1.3范围广稻纵卷叶螟常年在本地呈间歇性局部发生,东部沿海海头、宋庄、罗阳等乡镇稻田虫量大于西部城头、欢墩、班庄等乡镇的稻田虫量。自2003年以来我地稻纵卷叶螟都达
6、到了大发生水平,漏治田水稻白叶率接近100%。20062007年稻纵卷叶螟发生覆盖面明显比常年广。1.4危害重常年稻纵卷叶螟危害造成水稻减产一般在1成以内,重的田块在20%左右。20062007年漏治田稻纵卷叶螟危害减产46成,重的达82.5%。由于这2年稻纵卷叶螟发生量特大,其危害损失也明显重于常年。2大发生原因分析2.1迁入量大20062007年,由于受虫源地发生重、基数高的影响,本地四(2)、五(3)代迁入量很大。20062007年在7月中旬都有1个明显的稻纵卷叶螟成虫迁入峰,又分别在8月20日、8月9日各有1个较大的迁入峰;而常年只在8月18日左右有稻纵卷叶螟迁入现象,且迁入量明显低于
7、20062007年的水平。据定点调查,常年五(3)代田间蛾量在8 100头/hm2以内,高的年份在1.095万头/hm2左右,而20062007年五(3)代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分别达6.465万头/hm2、14.33万头/hm2。这2年稻纵卷叶螟迁入量明显高于常年的水平,加重了稻纵卷叶螟在本地的危害。2.2繁殖代次多20062007年由于迁入早,稻纵卷叶螟能在本地成功繁殖3个代次,使六(4)代也成为主害代;常年稻纵卷叶螟只能繁殖2个代次,主害代是五(3)代。据多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自然繁殖每增加1个代次,其危害虫量上升62.27.3倍。这2年稻纵卷叶螟主害代在五(3)代的基础上,又增加
8、了虫量基数更大的六(4)代,使稻纵卷叶螟在水稻上的危害程度明显上升。2.3残留基数高20062007年四(2)稻纵卷叶螟迁入危害期间,由于田间虫量少,农户思想麻痹,防治不力,导致残留虫量较高,为下一代的发生提供了大量本地虫源。2006年五(3)代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好的田块,百穴残虫6.7头,卷叶基本未见;而防治效果差的田块,百穴残虫达200头以上,卷叶率在40%左右。这2年由于前期稻纵卷叶螟防治不力,残留基数高,导致主害代稻纵卷叶螟防治难度加大,从而使危害程度加重。2.4气候条件适宜稻纵卷叶螟的迁入一般需存在垂直气流;否则难以降落。20062007年的78月,本地垂直气流强烈,过程性降雨多,雨
9、量大,雨日多,对四(2)代稻纵卷叶螟多频次、不间断的迁入十分有利;2006年8月68日、2007年8月711日期间再次出现较大的过程性降雨,稻纵卷叶螟再次迁入本地,且迁入量较大。另外,20062007年8月持续低温阴雨,对四(2)代稻纵卷叶螟卵的孵化也十分有利。这2年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四(2)代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存活,从而为后期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2.5寄主品种有利近年来,种植的水稻品种较多、栽培方式复杂,水稻品种间生育期长短相差较大,并普降暴雨,雨量达176.6mm,水稻倒伏面积达2 866.7hm2,致使水稻病虫害大流行。上述原因导致了20062007年水稻生育进程推迟,生
10、育期参差不齐,无效分蘖多,后期植株偏嫩,从而更有利于稻纵卷叶螟产卵,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存活与危害。2006年水稻生育期间长期连续阴雨,水稻病虫害严重,2007年由于8月1920日台风“韦帕”在我县登陆,风力1012级,内陆风力12m/s,全县卵与低龄幼虫存活,加重危害。2.6天敌控制能力下降近年来,有的农民不能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在水稻上大量、重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导致水田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据调查,水田捕食性天敌如蜘蛛、赤眼蜂等越来越少,赤眼蜂的卵寄生率已在10%以下。天敌数量的减少,使天敌控制能力下降,也是稻纵卷叶螟持续猖獗原因之一。3防治对策3.1准确测报测报是防治的前提和基础,做到灯
11、下调查与田间调查相结合、查虫与查卵相结合、系统田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掌握准确虫情,及时发布植保信息。2006年六(4)代稻纵卷叶螟防治示范田(用2次药)结果表明,严格按预报结果用药防治的,卷叶率1.83%;未按预报时间防治的,卷叶率22.5%。总之,在稻纵卷叶螟防治上,只有准确测报,才能保证防治效果。3.2科学用药在做好测报工作,加大防治技术措施宣传力度的同时,要选准农药品种,提高用药质量。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的发生流行趋势,提出水稻病虫总体防治意见,综合用药。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875 g/hm2+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750g/hm2+40%毒死蜱乳
12、油1 200g/hm2,对水750kg/hm2喷雾。田间用药喷雾要均匀、雾滴要细。用药量不能盲目加大,以免产生药害。严禁使用1605、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农药。选准药剂品种、提高用药质量,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份防治工作的关键。 3.3治前控后在稻纵卷叶螟迁入早、发生量大的年份,应采取“治前控后”的策略。在四(2)代迁入早、迁入量大、发生条件适宜的年份,要重视四(2)代的防治工作,这可有效地控制本地虫源基数,更能降低六(4)代的发生量和危害程度,减轻水稻穗期病虫防治压力。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13、: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14、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
15、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7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