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doc
《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设计: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 简述中国的读者群体摘要: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网络文学的介绍;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群体的需求与偏好的调查;青年读者群体的研究;老年读者群体的研究;特殊残疾人读者群体的研究;中国读者群体的未来。The introduction of classical literature,modern literature,network literature;students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ader group needs and preferenc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young readers group
2、;old reader groups;special handicapped person reading group;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ader Group.目录一.按文学作品类型分类 (一).古典文学的介绍4 (二).现代文学的介绍7 (三).网络文学的介绍8二.按群体类型分类 (1)高校学生读者群体11 (2)青年读者群体13 (3)老年读者群体14 (4)特殊残疾人读者群体17三.中国读者群体的未来发展18一.按文学作品类型分类(一).古典文学的介绍中国的古典文学实际上是指自秦朝至清朝末期产生的一些文学作品,它包
3、括许多内容,例如作家,文学作品,文学笔下表现的历史事件,文体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学的运动以及流派和产生的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考据,研究等。它与中国古代文学史有点类似,按文学史的习惯来分度话,可以划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中国的古典文学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大量文章脍炙人口,中国古典文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上不可多得的宝贝。从当初科举制度的正式废除,使新世纪的中国人才的选拔方式和培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世纪的新式教育,在为新中国造就着大批知识分子的同时,也为21世纪的文
4、学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作者队伍和读者群体,正是这批接受过新式教育的读者群体有力地支持与促进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02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并进而构成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步入中国古典文学的殿堂已成为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梦想,它是世界文学宝库经典中的经典,吸引着大批的读者走进它,了解它,并发扬它的艺术魅力。从新中国恢复高校的考试开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渴望对中国古典文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他们又常常没有时间,或没有老师辅导,加上目前大多数学校基本上都是采用古代的文学史教材,这些教材有些内容太多,太深,有些又太简洁,都不适合文学爱好古典文学的
5、读者使用,这些情况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不少烦恼,为方便这些读者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古典文学的魅力,出版界近几年来,也都相继出版了好几种中国文学史辅导性读物,但有的读物涉及内容太少,不足以概括整个文学史,有的设题虽多,却又过于简单,往往语焉不详,并没有很清楚仔细的概括出古典文学的特点,有的又太文学史,几乎变成了文学史教材的缩本,还有的虽然采用的形式调理比较清晰,但是在回答问题时又篇幅过长,缺乏必要的层次提示,读者往往很难把握其中心思想,更不用说透彻的了解它了。读者应慎重选择古典文学类的书籍来阅读,一本好的中国古典文学书籍应该既避免各家的短处,又兼有各家的长处,书籍中设题合适,答问清楚准确,并尽可能的具有
6、新意,才能吸引读者,不少文学类的辅导读物大多数与现行的高校文学史教材的写法一样,按年先后编写,以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近代四阶段历史顺序为四编,每编下再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理论等文学来编排。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真实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文化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史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它丰富的表现形式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几千年来,中国古典文学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又中国古典文学,二者相辅相成,使传统文化具有更深刻的影响力。例如诗经内容非
7、常丰富,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500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其内容记叙了自周始祖后裔出世到武王灭商的许多传说和历史。反映社会丧乱,描写战争苦难,指责现实,反映统治阶级腐朽,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矛盾的诗歌,如大雅中的“桑柔”揭示了动乱之中人民流离失所死伤离散的悲惨情景。反剥削,反压迫代表作有魏风中的伐檀 硕鼠描写爱情和婚姻。反映了恋爱生活里所有的喜怒哀乐,忧喜得失,悲欢离合。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阶段,中国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原始民族,他们的巫术活动孕育了文学的雏形。在这数千年历史的洗礼下,中国古典文学沉淀出一篇篇诗赋,一首首词曲,一出出戏剧,一部部文学著作。洗尽铅华的它们,惊艳了时光,温柔
8、了流年,在物欲横流的今日,依然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神秘的历史传说,厚重的时代背景绽放出奇光异彩。为了表达我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了解它的发展史,弘扬中国古代文化,让更多的读者从认识古文学到爱上古文学,再到提高民族自豪感。我们应该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学素养,真正的走近中国古典文学的殿堂。(二).现代文学的介绍现代文学就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等新的文学载体,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
9、手段上,都有新的创造,逐渐形成了现代文学的特点。中国现代文学史以革命历史为背景,并包含多种创作方法,大大加强了文学与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文学约束,按照生活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现代中国社会的真实状况,它打破封建旧思想,旧文学的枷锁,促进思想的解放,促进文学的现代化。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曾经指出,现代文学的产生是顺应社会的要求,它已白话文为基础,成功的从古典型转向现代型。它兴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得到快速发展,以新中国的成立为转折,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两个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延续。可以说,现代文学既不同于古典文学是对古时候的探索,或者说感兴趣
10、;又不同于网络文学是新世纪信息化社会日益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一起成长的,它同时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诞生。现代文学的读者群体的范围可以说是非常广泛的,单就它以白话文为基础进行创作而摒弃了封建文言文而言,新时期的我们都支持着白话文的发展,都勉强算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支持者与践行者。而今天的现代文学又在慢慢进步,它的读者群体没有严格的界限,只要是爱好文学作品的朋友们,我相信没有不读过现代文学作品的。(三).网络文学的介绍网络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其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规定。它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手段来表现。具有多样性等特点,
11、发表在网络上的内容既可以是博文,帖子等文体,也可以是类似与传统文学那样的作品。由于网络的便捷迅速,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大大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使上网看东西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速度之快,已经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意料。据国家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超过2亿读者,而网络小说更是组成了网络文学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已成功吸引了大批高学历用户。市场调查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在中国网络文学小说用户中,大学本科和专科学历人群已成为核心群体,分别占45.7%和30.0%,硕士以及以上学历者占6.8%,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共占17.5%。网络小说的
12、流行,究其原因与当前民众阅读方式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显示,2010年,我国18周岁至70周岁国民中,有23.0%的人有过手机阅读的经历,比以前增加了大约8.1个百分点。3.9%的人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比以前增加了大约2.6个百分点,18.1%的国民使用过网络阅读,比以前大约增加了1.4个百分点。据调查,在使用手机阅读的读者中,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读者喜欢看的都是网络小说,而传统的文学作品只占三分之一。可见网络小说的兴起,对众多的爱好阅读的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开放的网络创作与发表平台,更适合年轻人的自由表达,使其更加大众化,平民化,更是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创建了平台。许多读
13、者会更喜欢看根据自己喜欢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络文学用户调研数据显示,大约有79.2%的网络文学用户愿意看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43.3%的用户愿意购买网络文学实体出版的书籍,37.8%的用户愿意玩网络文学改编的网络游戏。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学将会成为一条高效率的产业链。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文学阅读成为一种新的日渐兴盛的阅读方式,网络文学创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从而也吸引了大量爱好文学的读者。如今的网络文学早已备市场所接受了,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网络文学至今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力,它给中国文学史上又添了崭新的一页,给了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简述 中国 读者 群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