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论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异化现象及其原因.doc
《社会主义论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异化现象及其原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论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异化现象及其原因.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异化现象及其原因 李琳张彩霞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610225摘要:我国现阶段仍处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仍然是社会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我国在现阶段仍会存在一些异化现象。随着当代现代化的深入,以马克思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物化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中所遇到的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异化;发展一、异化、异化劳动的概念及其形式 异化最早出现于德国古典哲学术语。许多哲学家于马克思提出异化概念之前便对之进行探讨研究。马克思克服以往异化理论的片面性,从人的劳动出发,首次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在马克思看来,所谓异化,是指在在一
2、定的条件下,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用以表达主体向客体转化的关系。异化必须是“人自己造成的对自己的否定”,而不是来自外部世界。所谓异化劳动就是指人类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反过来成为了统治和支配人们的一种外在力量。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重要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种形式:1.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这是从生产结果上看,劳动产品的异化或物的异化。2.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这是从生产过程上看,生产行为的异化。3.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其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4.
3、人同人相异化。这是前三种异化形式的必然结果,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 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异化现象我国现在仍处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仍然是社会的基础,所以仍然会出现劳动的异化、物化。劳动及其产物不属于劳动者,且成为与劳动者相对立的一种异己的力量,这就是劳动异化。劳动异化首先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异化,公有制本质上是不会产生劳动产品的异化的,这种异化形式在雇佣劳动的私有企业中最为明显,劳动产品不属于劳动者而属于私企老板。劳动异化还表现在劳动过程的异化。劳动者因为外在压力而劳动,他在劳动过程中不是感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主义 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异化 现象 及其 原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