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惑与出路.doc
《社会学论文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惑与出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惑与出路.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惑与出路 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惑与出路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惑与出路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惑与出路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 要:加快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队
2、伍不稳定等因素成为了制约专业化建设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辅导员队伍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困惑,提出了课题研究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路。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困惑与思路;课题研究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3-0018-02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和改进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多元文化、多样化的生活追求和大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给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课题,也对高校学生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走专业化的建设道路是适应这种变化的客观要求。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的困惑1.非专业化存在(先职业后专业)的困惑我国高校中目前尚未有一个专门培养适应高校辅导员岗位群的专业。高校学生辅导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人际
4、交往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这一岗位对于从业者的要求之高,就连目前大家认为最为接近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也很难完全胜任这一角色。而目前我国各高校辅导员队伍绝大多数都是从本校毕业的高才生或其他高校引进的一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中聘任,也有极少数是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的,虽大多数经过了上岗前的培训,严格意义上来说,仍处于一种先有职业后才专业的非专业化存在状态,在一些人心目中高校辅导员成了一个“人人均可得而从之”的职业。而高校的辅导员工作直接服务于学生,从业后也很难真正意义上脱产进修,这样就使得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陷入了一种两难的选择。2.杂与专的
5、困惑高校辅导员直接与大学生打交道,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乃至交友、爱情等都是他们要关心和关注的,要为他们进行科学的引导,除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主要包括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如果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必须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及发展的趋势,那么,高校的辅导员则必须掌握众多领域的相关知识,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杂家。杂家如何才能成为专家这是高职辅导员面临的第二个困惑。3.职业与事业的困惑据在2005年4-5月连续举办的三期“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的学员调查资料显示,高校辅导员存在着严重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
6、年龄结构方面,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状况是平均年龄为30.1岁,最大年龄为54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年龄段在41-50岁以上的占8%,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92%,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62.1%。在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占8.3%,中级职称占34.6%,初级职称占57.1%。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从业者相当部分人只是把从事辅导工作当作是一个跳板,而把它真正当作事业来经营的人数量太少。在强调“学科或专业为龙头”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依然难有专业或学术上的认同,这是辅导员在职业选择上面临的困惑。二、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认识辅导员目前只是一个热门的职业,尚无完整的学科专业,因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就必
7、须突破定势思维,不能以纯“学科专业”的概念看待辅导员的专业,而应按“综合专业”的方向抓好专业化建设。也就是说要先博后专,专向发展。辅导员要在所有方面均成为行家里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在掌握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知识,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之后重点在某一(或某些)方面作出较深入的研究,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则是现实可行的。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重点是要抓好以下三点:第一,抓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建设。为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的“用非所学”的矛盾,必须重视辅导员的岗前培训、职后培训,实现原有知识与能力与所需知识能力的有效糅合与链接,形成新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学习是人进步的阶梯,辅导员虽然每天面对的都是学生,但每一个学
8、生都是不同的,有着各自的情况与特点,辅导员思想僵化,必然导致工作缺乏创新,时间久了,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造成自身上进心的缺失。第二,引导辅导员要学会地开展研究工作。辅导员要每天面对学生大量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要学会排除干扰静心研究学生工作,找出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共性,把握规律,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研究工作,能促使辅导员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是辅导员提高专业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第三,建立辅导员职业队伍。辅导员是教师,也是干部,从辅导员队伍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高校管理人才队伍有利于发挥人才的优势,提高高校的管理工作水平。如果辅导员把从事辅导员工作仅当作是工作中的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学 论文 高校 辅导员 队伍 专业化 建设 困惑 出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