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论文.doc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基于小组工作方法的探析佛善村小学 闫秀捧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教育及科技等各个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样一个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的迁移表现出了家庭个体成员的单一外出逐步变成了以夫妻为核心的举家外出,即是家庭化流动。邵泽慧:北京市流动儿童超过50万, 20070128160999.htm.这直接导致中国城市中出现了另一个数量日益庞大并且正在快速增长的特殊的社会群体流动儿童。由于城市文化及生活方式与农村(文化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这使得流动儿童很难较快的融入城市
2、生活,甚至会在城市生活了多年之后仍然会存在对城市产生恐惧和不适应等城市适应问题。流动儿童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城市文化及生活方式在短期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平衡;陌生的城市环境、城市的排斥及马路上飞驰的车辆增加了他们对城市的恐惧感,并使其大脑中产生无意识的城市排斥感。由于流动儿童大都是随其父母入城,其自身并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及经验,加上父母左右着他们的生活空间。这种种因素,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社会化非常不利。甚至,在不良环境影响下会使部分流动儿童走向违法犯罪的反社会道路。如何才能让流动儿童更快更好的适应并且融入到城市生活,这对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个棘手的难题。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规
3、模不断壮大,其给城市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并越显突出。例如流动儿童教育不公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给城市管理者很大舆论压力;聚居区城市卫生环境差;社会治安秩序不佳(社区盗窃、打架斗殴增多等);增加了城市的就业压力、交通压力、居住压力及环境压力。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流动儿童生活的环境也很恶劣。他们生活的地方大多是城市中的城中村,这里社会环境差,基础设施几乎为零,治安较混乱,基本不具备社区功能,这也是使流动儿童更难较快的融入城市生活的一个客观因素。笔者在一次城中村走访中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在道路拥堵狭窄、街面垃圾狼藉、建筑密集破旧的城中村,三五成群的衣着破旧的流动儿童或在河边玩水捕捉鱼虾,或者玩着乡村传统
4、娱乐游戏,还有七八岁的孩子领着年幼的弟弟妹妹在脏乱的社区中漫无目的的闲游,甚至有十三四岁的孩子在游戏厅、麻将室和不健康的录像厅玩耍。这样的成长、社会化环境对天真活泼的流动儿童们是极为不利的。在随机访谈几名流动儿童后,得知原来他们其实不适应城市生活,他们羡慕城市孩子有很多玩具,有较多零花钱,有漂亮的书包文具,周末父母能陪伴他们,带他们逛公园,父母给他们请家教或者送他们上辅导班等等。流动儿童羡慕的同时,他们内心愈加自卑和看低自己,他们这种生活处境实在令人担忧。人具有对群体的依赖性,他们在城市适应过程中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困难,这在流动儿童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一、国内研究状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
5、大中城市农民工群体的日益扩大,流动儿童的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庞大。这些孩子生活在杂乱狭小且破旧的生活环境,在设施不全、师资力比较薄弱的学习环境中备受歧视地学习,这同城市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环境中,流动儿童能否正常快乐地成长、学习及社会化?他们的在适应城市过程中在行为和心理上存在哪些困难?他们究竟能否真正的适应城市?要多久才能适应?这些问题成了很多国内外学者继农民工问题之后另一个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当前,我国学者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学及人口学角度,从社会化、社会排斥、社会融合、社会资本、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社会分层与社会网络、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等视角加以研究
6、,李晚莲.关于流动儿童社会支持问题的研究综述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兰州学刊.2009,(03):131134.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流动儿童心理研究 包括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自卑、抑郁、孤独感及学习挫折感等心理问题,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的作用及应对措施或建议; 2社会认同 研究流动儿童对迁入城市的认同和老家认同的比较,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心理科学.2010,33(04):910912.3家庭环境对流动儿童的边缘化(地域边缘化、心理边缘化及生活环境边缘化)产生的
7、影响及如何优化家庭环境;彭瑛,易群,李珊.家庭环境与流动儿童的边缘化问题.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4):2628.4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的阶段理论 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进行了探讨,在经过深度访谈后得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呈现三种类型:U型、J型、水平型,在对比了三种过程类型后,提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理论,即四个阶段: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刘杨.流动儿童城市使用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3):1015.然而,尽管我国学者的研究比较全面了,但是研究却主要集中于采集样本,然后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生活
8、、学习、心理、社会文化等存在的问题)的描述,缺乏对如何促进流动儿童更好更快的适应城市的方法或方式的研究。基于笔者长期对流动儿童及流动人口聚居社区的一线服务,认为流动儿童群体普遍存在以下特征:生活方式同一性、行为的亲密性、心理依赖性及城市适应问题同质性。流动儿童普遍存在的特点为小组工作介入其城市适应问题提供了可能。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是比较灵活的助人方法,它可以分为很多种,如治疗型小组、发展型小组、同质性小组等等。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基于笔者长期的社区服务,在与流动儿童的交流观察及走访社区后,了解到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适应不良表现:1城市文化的不适应 这
9、方面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城市文化下的行为规范和观念。流动儿童以前生活在纯朴、简单和相对落后的乡村文化下的农村。在那里,生活节奏慢,人们之间非常真诚,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而城市里生活节奏快,人们的“性”观念比较开放,很多青年男女在大街上手拉手,甚至做出更亲密的动作。另外,城市人的日常行为规范包括了饭前饭后洗手,碰见熟人握手,送高价礼品等等。而在乡村则不太讲究这些。2生活环境不适应 由于家庭收入不高,很多流动人口选择租赁租金非常低廉的城中村民房。因此,流动儿童大都居住在城中村。他们居住的空间狭小,通常一家三口或者五六口就生活在一两间不足十平米的房间。城中村的 “三合一”( 居住、厨房、经营场所三个功能
10、合一) 、“多合一”及“小作坊”较多,社区中有些空间还是城市小商品和货物生产、加工、储存的集散地,且生产环境恶劣,安全生产条件较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城中村社区环境差,例如:建筑规划不合理,社区内街道狭窄,交通拥堵,排污系统老化,生活污水在街面横流,垃圾随处可见;社区文化功能不足,社区内麻将室、台球室、录像厅及游戏厅等非常多,甚至有不少色情场所。相反,在农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民风淳朴。两种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流动儿童生活在条件很差的城市环境中令他们感觉不适应。3学习环境不适应 因为户籍的限制及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流动儿童大多就读于城市中的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普遍
11、存在着办学条件差(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不科学、办学规模小等特点。随着国家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的公立学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上都逐步得到了优化和加强,办学条件优于城市民办学校。4人际关系不适应 流动儿童入城后,几乎断绝了以往的人际关系网络。在新的环境中,他们必须尽快的重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然而,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碰壁”,他们在重建人际关系网络时会与城市儿童接触和交往,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城市儿童常常会表现表现出对城市儿童的鄙视、排斥和极重的利益关系,这给流动儿童的重建人际关系网络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也因此,他们在重建人际关系网络时会更倾向于流动儿童这个群体。5心理
12、恐惧 笔者在长期的社区服务中,通过跟流动儿童的交流得知,较多年龄不一的流动儿童都在上下学回家的路上或在社区内玩耍时被社会青年“拔毛”(抢劫之意)、辱骂及殴打。由于城中村社区治安不佳,城中村容易出现拐卖儿童的事件。社区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很多流动儿童时常到工地和江边玩耍,容易出现溺水、扎伤等安全事故。因此,流动儿童对城市在心理上产生害怕和抵触等情绪。三、本文的理论视角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自然资源、历史及政策等主客观原因,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差距。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了能挣更多的钱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而选择了大量入城务工,这些流动人口我们通常叫农民工。他们为了让子
13、女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让子女真正“跳出农门”,以后能摆脱农民工的悲惨命运,尽管他们的家庭收入很低很难支付城市教育的高额费用,他们还是在自己稍微稳定之后选择将子女接到所在的城市来上学。这就使得城市流动儿童迅速增加。伴随时间的匆匆流逝,很多流动儿童开始感受到他们受到城市的排斥和歧视,这给他们的城市适应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迥异于乡村的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及某些缺乏针对性的软硬件教育环境,给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带来了重大障碍。张秋凌,屈智勇,邹泓.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的访谈报告.青年眼睛.2003,(09):9395.长此以往,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心理问题,
14、如孤独感、自卑感、学习受挫、自我认同低下等。吴兴慧.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除”的时间.社会与科学.2004,(09):5660.同时,无形中这个群体产生了对城市一切事物(城市人、环境及文化等)的排斥和抵触心理。为了更好的帮助流动儿童更好更快的城市适应,本文将引用国外最有影响力的过程理论Lysgaard提出的U型理论和刘杨等学者提出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过程理论。(一)U型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在新文化环境适应过程将经历一个U型轨迹:最初感到适应很容易,接着就会经历一个危险期,感觉适应起来很困难,会感到孤单和不愉悦,最后又回复到适应的状态,开始整合到新的文化环境中。此理论
15、强调了人在新环境中会经历一个适应过程。刘杨.流动儿童城市使用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3):1011.尽管有学者不同意此理论,并提出了J型论观点,但是在很多学者的研究中却论证了U型论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同时也论证了J型论的存在。本研究基于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的一线服务最终决定选用U型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视角,并将其作为小组工作开展的目标路线理论来源。(二)城市适应过程四阶段理论中国刘杨等学者在通过质性研究基于对U型理论、J型理论及水平线型理论的论证并提出了中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四阶段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兴奋与好奇、震
16、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刘杨.流动儿童城市使用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3):19.它较以往的研究更全面和清晰,是本土化的文化适应理论,对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和提共服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该理论各个阶段的特点及时间如下表1刘杨.流动儿童城市使用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3):19.:表1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表阶段次序阶段名称阶段特点可能经历的时间1兴奋与好奇心理层面上,表现出兴奋与好奇等情绪状态,感觉城市中的一切都很新颖和不可思议。几天2 震惊与抗拒心理层面上,表现出孤单、害怕等情绪,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
17、感到震惊和失望;社会文化层面,在人际关系、语言、学习等外线行为上均呈现出不适应状况。,几天1年3探索与顺应随着时间的变长,心理层面不再有强烈的思乡情绪,孤独害怕等情绪慢慢变少,个性上慢慢变得开朗;社会文化层面,开始学习当地语言及生活习惯,并探索如何与人交往,开始初步适应新环境。1年2年4整合与融入心理层面,表现高兴、舒服心境,个性变得开朗、自信;社会文化上,重构人际关系网络,学习进步并趋于稳定,语言及生活习惯基本上与当地趋同。两年至适应为止(三)人在环境(情景)中此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服务对象所处困境中的原因分析。它强调个人所遇到的困境是个人与环境的不良互动所导致的。在本研究中,主要引用人
18、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的以下关系:个人必须适应环境;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作为能动的个体,人类行为也能够一定程度的改变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更大一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重视从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去剖析其较难适应城市生活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人在环境中是本文研究和开展小组活动过程中的总则。四、研究路线本研究基于对流动儿童社区服务的经验总结及以全新的服务方法小组工作的介入。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几乎没有从小组工作作为研究方法的。为了探析小组工作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主要采用了实地调查、文献法、观
19、察法和深度访谈法,以收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相关信息。实地调查、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是贯穿整个小组工作的始末的,在小组成立前收集资料为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提供可行性依据,在小组工作中采用这三种方法收集信息也是服务于小组活动的策划,并为评估小组活动效果和服务质量提供详尽参考资料。以下是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研究方法文献法实地调查法观察法深度访谈法服务于活动方案策划、执行检 验评 估方案可行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方案实效性推 动小组发展推 动小组目标和成员目标实现图1 技术路线图五、小组探索(一)组建小组的背景小组所在C社区是郑州市众多改造城中村之一。C社区位于城郊结合部,那里交通比较混乱,人
20、口密集,且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内农贸市场、日用商铺、诊所、学校及理发店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这个社区中近三分之二的居民为外来流动人口,他们从事的职业大都为建筑工地工人、旧物回收、小摊贩、拾荒者等许多人看不起的工作,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他们基本上早出晚归,忙于生计,这就必然导致忽略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与城市中普通家庭投入子女教育的时间和精力相比远远不及。他们对子女教育的观念也没有从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转变过来,他们认为只要能让子女吃饱穿暖、能供子女上学就是尽了其抚养和教育的责任,甚至认为当孩子犯错或忤逆父母的意思时对孩子拳打脚踢也是家庭教育,而忽视与子女交心。社区的性质
21、(城中村)及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得社区丧失了部分社会服务功能,如社区教育功能、文化功能等。在长期的观察及访谈后,了解到C社区中流动儿童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而且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例如踢毽子、跳绳、玩泥巴、弹玻璃珠等。流动儿童中很大一部分孩子喜欢在江边(里)玩耍,在交谈后才知道江里有吸引他们的“活宝”大龙虾、乌龟及鱼儿,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他们用零用钱买捕捉工具及诱饵。社区娱乐设施不健全,他们不能接触到城市新型娱乐方式,因此他们任然习惯于家乡的传统娱乐方式。这对他们的生活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二)小组活动设计模型小组是一个小团体,小组的性质决定了小组系列活动的方向。在设计小组活动时,需要考虑小组成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动 儿童 城市 适应 问题 社会工作 介入 基于 小组 工作 方法 探析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