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论文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定量评估模型.doc
《建模论文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定量评估模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模论文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定量评估模型.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定量评估模型摘 要本文首先对文化、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概念作了适度阐述,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定量评估原理,构建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设置了相应的影响因子权重,得到如下概念模型。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对行为文化影响力(50%)旅游繁荣支持度(40%)参与度(36%)传播度(24%)对精神文化影响力(40%)认知度(40%)交融度(30%)环境文化建设度(30%)对物质文化影响力(10%)文化贸易影响度(100%)在计算影响因子指数时,本文采用相对比较法,大部分指数较充分地利用了上海世博会期间的相关数据,并与其它时间段的相应数据综合计算。
2、旅游繁荣支持度的计算主要参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人数;参与度的计算主要考虑自愿参与、网络参与和组织参与;传播度主要结合信息的传播与发布、旅游对文化的传播、个人及社区活动文化的传播和企业文化的传播计算;认知度的计算主要与入A区参观的总人数有关;交融度的计算主要选择文化活动作参考物;环境文化建设度的计算主要利用环境保护投资、城市绿化面积和废气排放总量的数据拟合;文化贸易影响度的计算粗略的认为与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地区和组织数目有关。本文的亮点为比较合理地给出了容易准确衡量的影响因子,而且在影响因子指数计算时相关数据考虑比较充分。文章最后对模型进行了适度的评价。关
3、键词:上海世博会、中国文化、影响力、定量评估、拟合1、问题的提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要求选择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2、上海世博会简介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上,中国上海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为顺利筹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在中央层面成立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织委员会。组委会是上海世博会的领导机构,由
4、中央相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共24家成员单位组成。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是执委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具体负责世博会的筹备、组织、运作和管理。上海世博土地储备中心(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世博会所需用地的储备、开发、租让、回收和后续利用。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世博会场馆建设、商业化运作和场馆的后续利用。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是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共184天。截至2010年4月28日,参展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共有246个,其中国家190个,国际组织56个。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为主题,在主题下设有五个副主题:“城市
5、多元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和重塑”、“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世博会活动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博览会展示。世博园区划分成五个功能片区,用A、B、C、D、E的编号标识,每个功能片区的平均用地面积为60公顷,其中A、B、C三个功能片区分布在浦东,D、E两个功能片区分布在浦西。100多个展馆的展示是世博会的主要内容,几乎每天都有开馆日活动,内容非常丰富。第二类是文化演艺活动。世博会期间,每天将安排近百场次的各类文化演艺活动,总量将达2万多场次,再加上参展者在各自展区内举办的活动以及开幕前后举办的活动,数量十分巨大。第三类是世博论坛。期间将举办1个高峰论坛、6个主
6、题论坛和若干场公众论坛1。3、文化与中国文化概述对文化涵义的理解离不开几点,即文化内容是人类创造物与社会现象,非自然物与自然现象;文化形式或要素包括了物质、行为、制度、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或物质、行为、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文化核心是价值观,来自传统的积淀和群体的认同;文化的所有者与享用者属于群体,其中民族是最基本的文化单元。通常对文化包括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文化指人类对世界的改变,包括人对自然、社会、自身的改变,不论是显形的还是与隐性的,也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所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狭义文化指人类精神,与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对而言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但在日常
7、生活中,文化一般通常包括“掌握与运用文字能力(或接受教育)的程度”、“形象思维领域”、“价值观”、“风俗与传统”四个含义,需要在不同语境中做相应理解。在旅游活动中,需要从地理学角度对文化进行广义的理解,即文化是人对自然、社会、自身的改变。在西方世界兴起之后,中国、日本、印度和俄罗斯是世界上四个最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活动与西方媲美的国家。但近代以来,印度、日本和俄罗斯的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西化的命运。惟有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息,至今尚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铸造新的文化辉煌,以从根本上扭转数百年来一直是西方文化单向传播的局面,是历史赋予中国的一项神圣使命。时下,中国正在改
8、革开放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在这一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人群命运发生根本改变的、人类历史亘古未有的社会大变革中,中国文化完全能够在自我反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固有的历史资源及世界文化资源,不断进行自我生长、自我代谢与自我创新。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辉煌历史的国度,各个时期都留下了灿烂的文明。上海世博会作为一次世界科技文化交流的盛会在向世人展示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可以说,上海世博会为世人认知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也为提升文化贸易、繁荣文化旅游市场、建设环境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契机。4、影响力概述影响力无处不在,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
9、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捧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把影响力用到你的身上。在众多的影响力中,社会影响力无论是主体内容还是运行方式都是比较复杂和更值得探讨的。社会影响力是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和法制手段在特定方向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也指一定历史或自然改变后人或社会的状况。在主体内容上,社会影响力可以分为文化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宗教影响力、人物影响力和事件影响力等。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是事件影响力。事件影响力中的事件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因此有时事件又被称为历史事件。事件影响力也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历史事件影响力。有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10、改变了历史的发展方向,有些则是阻碍了历史的正常发展,如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突发事件影响力,它大都具有危机的特质,或者说具有向危机事件转化的潜质,在一定意义上突发公共事件也叫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如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是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其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恶劣。三是重大事件影响力,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发生的社会意义突出、活动规模较大、历史影响深远的制度、活动会议等,具有可预见性、可掌握性,往往带有政府组织行为性质。显然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是重大事件影响力。
11、在运行方式上,社会影响力主要有上下垂直影响、横向平行影响和复合型影响三种类型。其中复合型影响表现为:在社会影响力的作用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方式、多种因素共同综合作用,很难绝对找出单一的、纯粹的影响作用方式。也就是说,社会影响力的作用过程往往有垂直层面的上行和下行影响,也有横向层面不同形式、特点的同时代各类型主体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就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复合型社会影响力。从垂直影响来看,既有世博会对政府的上行影响,如对中国文化贸易政策的推动,也有对普通民众的下行影响,如普通民众通过参观世博会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从横向平行影响来看,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
12、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扩张,社会各种类型信息主体之间的横向平行影响越来越大。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网络媒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在世博会的影响力下得到了进一步的交融,中国环境文化在世博会的影响力下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是多种方式、多种因素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很难绝对地找出单一的、纯粹的影响作用方式2。5、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定量评估模型5.1、数据来源和数据统计文章中数据全部来源于互联网。经数据统计得:附件1 历届世博会累计参观人数和日平均参观人数(本表数据来源于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附件2 上海市主要年份城市绿地情况
13、统计表(本表数据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供)附件3 主要年份环境保护投资统计表(本表数据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提供)附件4 主要年份废水排放总量统计表(本表数据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提供)5.2、符号说明世博会月平均旅游外汇收入:世博会月平均国内旅游收入:世博会月平均国内旅游人数:世博会月平均入境旅游人数:09年月平均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9年月平均国内旅游收入:09年月平均国内旅游人数:09年月平均入境旅游人数:参与度b=0.10+0.55+0.35网络参与度:组织参与度:自愿参与度:传播度c信息传播与发布指数:旅游对文化的传播度:个人及社区活动的传播度:企业文化传播平均指数:认知度:入A区参观人数
14、:入A园参观总人数:交融度:e环境文化建设度:f环境保护投资度:城市绿化面积度:废气排放度:200i年环境保护投入实际值: (i=3,4,9)200i年环境保护投入预测值: (i=3,4.9)200i年城市绿化面积实际值: (i=3,4,9)200i年城市绿化面积预测值: (i=3,4.9)200i年废气排放实际值: (i=3,4,9)200i年废气排放预测值: (i=3,4.9)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T上海世博会对行为文化的影响力:T1上海世博会对精神文化的影响力:T2上海世博会对物质文化的影响力:T3文化贸易影响度:h5.3、模型建立5.3.1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定量评估原
15、理评估,是指依据某种目标、标准、技术或手段,对收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其效果和价值的一种活动,其评估报告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书面材料。 “评估”是人类最基本的、司空见惯的活动之一。 “评估”是一种最常见的行为,差异只在于评估行为的有意与无意、科学或不科学而已。有人自觉地认识到了,正确地进行“评估”;而有人是不自觉地、盲目地在进行“评估”罢了。“评估”与“管理”、“决断”等行为一样,是普遍存在、习以为常、最易被忽视而需要人们正视的一个课题。重大事件影响力评估是一种相对水平评估,目前没有标准评估方法。某一重大事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的评估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值得研究和探索。如
16、前文所述,文化形式或要素包括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因此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定量评估原理是: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是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影响大小。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指数等于对中国物质文化影响力、行为文化影响力和精神文化影响力的相对水平的加权平均值,等于参与评估的影响指数的加权平均值。5.3.2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定量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定量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为对物质文化影响力、对行为文化影响力和对精神文化影响力。针对上海世博会这一特定重大事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评估,我们认为上海世博会对中
17、国文化的影响力定量评估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即影响因子)应满足以下条件:可比性、多样性、文化性、影响性、世博性(意指与世博会有关)。我们取二级指标为:认知度、参与度、传播度、交融度、文化贸易影响度、旅游繁荣支持度、环境文化建设度。(见表1)表1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定量评估概念模型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对行为文化影响力(50%)旅游繁荣支持度(40%)参与度(36%)传播度(24%)对精神文化影响力(40%)认知度(40%)交融度(35%)环境文化建设度(25%)对物质文化影响力(10%)文化贸易影响度(100%)虽然权重的设置主观性比较大,但我们认为在一级指标中,重大事件对行
18、为文化的影响力应大于对精神文化的影响力,也大于对物质文化的影响力。在二级指标中,旅游繁荣支持度、参与度和传播度相比较,因为世博会的参观性较强,所以旅游繁荣支持度应该占较大的权重;认知度、交融度和环境文化建设度相比较,由于环境的建设更多的与国家“软实力”有关,考虑到目前的“软实力”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我们认为环境文化建设度应占较小的权重。5.4、模型求解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对行为文化影响力50%+对精神文化影响力40%+对物质文化影响力10%即上海世博会对行为文化的影响力=旅游繁荣支持度40%+参与度36%+传播度24%即上海世博会对精神文化的影响力=认知度40%+交融度35%
19、+环境文化建设度25%即上海世博会对物质文化的影响力=文化贸易影响度即5.4.1、旅游繁荣支持度旅游和文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旅游对文化有传播作用。旅游者到异国他乡旅游,目的之一就是学习和了解当地文化,与此同时,又将自己本国、本地区或本民族的文化带给旅游目的地居民,因此,旅游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另一方面,旅游对文化有保护作用。文化是一种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对象,因此,一个国家、地区、社会以及当地居民为了发展旅游业,为其经济和社会服务,就必然十分重视对其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世博会为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一个国家举办世博会,受益最直接的就是旅游业。
20、2010年上海世博会巨大的游客数量,毫无疑问地给上海及整个中国内地的旅游业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世博会将提升上海旅游地的新形象,使上海成为举世闻名的国际型大都市。世博会作为高度密集型的会展活动,将聚集世界各国政界、商界、文化传媒界等各方人士,使许多不了解中国,较少接触中国文化的朋友借世博会机会能亲临上海,从而增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到目前为止,从数量的角度来研究旅游业的繁荣程度还比较少,而定量分析某个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则更少为了。按照文5的观点,旅游繁荣支持度是从定量的角度来综合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人数的一个指标。为了定量分析上海世
21、博会的举办对旅游业的影响力,我们引进旅游繁荣支持度的指标,它描述的是世博会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影响程度。在假设国内游客到国内其它地区变化不大和国外游客到国内其它地区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又由于目前还没有国外游客到国内其它地区的统计数据,因此我们按照往届世博会上举办国外的参观世博会的游客至少35%的数量有到举办国内其它地区进行旅游计算。由于我们更侧重考虑中国文化通过世博会对国外旅客的影响,因此我们假设上述四个方面(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人数)对旅游繁荣的影响权重设计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旅游人数=30:20:20:30。因此我们有如下的旅游
22、繁荣支持度的计算公式:即目前世博会官方网站公布的入园人数并没有区分游客是来自国内还是来自国外,我们按照国外游客占5%,国内游客占95%,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消费按1:3来计算。由文3有表2 世博会入园参观人数(按月)统计表 (单位:万人)游园人数日均入园5月人数6月人数7月人数8月人数4738.2837.614586803.271309.551378.481245.83表3 世博会零售额(按月)统计表 (单位:亿元)累计零售额5月额售额6月零售额7月零售额14.8241255.94752709.38854132.91表4 世博会旅游收入(按月)统计表 (单位:亿元)累计旅游收入5月旅游收入6月旅游
23、收入7月旅游收入351.007487.3467130.5321133.1286表5 世博会5-7月旅游人数和收入(按月)统计表5月6月7月世博会国内旅游人数(万人)731.901168.6151214.623世博会入境旅游人数(万人)71.3775.6674.933世博会国内旅游收入(亿元)80.7592123.6606126.1973世博会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元)6.58757.07426.9313表6 09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按月)统计表09年月平均国内旅游人数(万人)09年月平均入境旅游人数(万人)09年月平均国内旅游收入(亿元)09年月平均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元)841.667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模 论文 上海 世博会 中国文化 影响力 定量 评估 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