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特色优势的思考.doc
《关于新形势下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特色优势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形势下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特色优势的思考.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新形势下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特色优势的思考 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政党制度具有形成过程中鲜明的历史特色和结构上突出的功能特色。进入新时期,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和新任务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自身建设的优势与不足,我国政党制度需要进一步发挥其特色的优势,优化各项功能,完成历史交给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政党制度;特色;优势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43-03 从中国第一个政党的产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再到在这一制度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事业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中国的政党制度已经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进入新时期,面对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执政党与参政党的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优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是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要问题。 一、新形势下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环境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面临国际和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的政党制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一)新时期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机遇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不断发展。进入新世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发布,为
3、这一制度在新时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2007年,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的发布,对我国的政党制度进行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阐述。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进行了新的部署,也使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出小康社会的显著标志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中共十八大又对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行了新的部署,提出努力完成“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
4、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艰巨任务的目标。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会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一方面,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分配方式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分化等问题,成为了影响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希望自身权利得到保障的政治诉求愿望也愈发强烈,政治参与热情逐渐高涨。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能够整合各阶层利益,有效表达合理诉求,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共十八大指出
5、,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要“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我国政党制度可以统筹和兼顾各方面利益,表达各阶层需求,全面充分调动社会群体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对实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政党制度强调共存和包容,具有显著的“和而不同”的特点,注重协商和民主,尤其是各党派间良好的亲密友党关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由我国政党制度合作、协商等理念而派生的保障稳定的政治环境、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构建社
6、会民主化等功能也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起到了必要的促进作用,使我国的政党制度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环境下显现出重要的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要条件。中共十八大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新的部署,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党际关系保证了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的有效进行,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7、的重要内容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新时期中国政党制度要继续加强和完善这一重要内容,保障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中共十八大同时指出,要“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这对中国政党制度进一步发挥政治协商的作用,尤其是对各民主党派进一步提高参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要求下,执政党和参政党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能力,发挥作用,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局面。 (二)国内外形势变化对中国政党制度的挑战 在我国政党制度迎来进一步发展时机的同时,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也使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际方面,在
8、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存在着不同的政党制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速,地区间的竞争趋势也愈发明显。西方国家为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一直极力将其自身的文化价值推广成为所有国家的普遍价值,将其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鼓吹成为最科学和民主的制度,同时对其他国家的民主制度进行抨击。在苏联解体后,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形成了多党制的政党制度,这使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同时,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加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西方国家试图以价值观念灌输的方式对我国进行西化,阻碍和影响我国发展的意图也愈发明显,其以西方的民主观念对我国的民主制度进行全盘否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 国内方面,我
9、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没有变。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一方面,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出现使社会阶层的结构日趋复杂,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等各阶层间的利益差距逐渐扩大,某些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都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了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阶级和阶层基础的巩固;另一方面,在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下,国内某些自由主义者否认我国政党制度的合法性,试图以我国政党制度的改变作为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切入点,为我国政党制度进一步地发展带来了严重阻力。 二、我国执政党与参政
10、党建设现状 对于我国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政党制度特色优势的进一步发挥,除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执政党和参政党自身建设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执政党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的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有效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问题,永葆先进性,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但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2004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11、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中共十八大也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新形势下 发挥 中国 政党 制度 特色 优势 思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6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