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情况调查.doc
《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情况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情况调查.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热吾汗买提库尔班 20103800 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工(二)班 2012.5.31 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情况调查 -以维吾尔族为例考核要点分值分布文献学习选题概念化操作化抽样方法调查过程调查结果结论格式1051010510202010导言【摘要】: 社会适应能力差已成为当前许多大学生的一个通病,直接影响初次涉世大学生的各项能力水平的发挥。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处事原则、方式及态度等方面与就读地区有很大差异,民族学生文化适应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和实践也显得越发重要。尤其是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人才培养是当前一个崭新课题。【社会背景
2、及研究的意义 】: 在西部大开发旗帜之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来内地上大学, 我所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针对的是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与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她们大学之前授课语言类型的不一样他们分为四个类型,也就是民考汉,民考民,实验班,内高班。民考汉指的是从小学开始用汉语授课的学生,在语言方面跟汉族同学基本上没什么差别。民考民指的是大学之前完全是用本民族语言授课的,来内地以后他们一般困难特别大。实验班指的是来内地之前用汉语和本民族语言结合起来,就是用双语授课的学生。内高班指的是从高中开始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重点高中上高中,她们一般都有一定的汉语基础。我调查的基本上就是第四种,就是内高班,因
3、为在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当中他们的比重最多。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处事原则、方式及态度等方面与就读地区有很大差异,民族学生文化适应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在内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当进入以汉族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环境时,面临着诸多的不适与挑战: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相对偏远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来到内地,这就使他们面临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差异;由于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又使他们面临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问题。这种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不同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冲击和碰撞,对每一位预科生来说,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紧张和困惑,进而使他们对包括生活习俗、语言、人际交
4、往、民族认同、民族意识在内的文化作出适度调整,亦即文化适应问题。目前,来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上述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和实践也显得越发重要。尤其是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人才培养是当前一个崭新课题。【参考文献】: 万明钢等人对藏族大学生的民族与文化认同进行了调查研究;李萍的对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跨文化学习、生活的几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王华军对用蒙语授课“民考民”大学生在京文化适应状况及教育对策进行了研究,等等。【概念化】:在本调查报告中 内地:指的是非民族自治区,也就是主要汉族人居住的,以汉文化为主的的一些地方。少数民族大学生: 是指是指
5、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已被用汉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招录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操作化】 本调查以天津市的一些高等院校及天津理工大学,中医药大学,科技大学,常见学院等等学校的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配额抽样调查,研究对象主要是大一大二学生。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人际交往状况、学习生活、饮食习惯、经济状况、民族文化和其他生活等方面,共计20道题。对学习生活适应、饮食适应、自然环境适应、语言适应、新的节日庆祝方式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经济生活适应等七个维度的所有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和对有关数据进行交叉分析。为确保调查的可靠性,此次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答卷。发放调查问卷 56份,收回42份,其
6、中有效问卷50份。 数据统计先对所有的有效问卷进行编码,然后根据每份问卷的编码用SPSS16.0录入数据,并对所有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和对有关数据进行交叉分析。【研究方法 】 1.研究方式:社会调查。 2.研究性质:应用性研究。 3.研究目的:了解在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情况,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分析找出解决方案。 4.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和访谈 5.调查对象:在内地上学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主要是大一大二学生。授课语言类型内高班学生为主。 6.抽样方式:配额抽样。 通过统计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下: 性别 * 年级 Crosstabulation 年级Total大一大二性别男Count151
7、126% of 性别57.7%42.3%100.0% of 年级55.6%47.8%52.0% of Total30.0%22.0%52.0%女Count121224% of 性别50.0%50.0%100.0% of 年级44.4%52.2%48.0% of Total24.0%24.0%48.0%TotalCount272350% of 性别54.0%46.0%100.0% of 年级100.0%100.0%100.0% of Total54.0%46.0%100.0%主题【调查过程及调查结果 】: 本调查从学习生活适应、饮食适应、自然环境适应、语言适应、新的节日庆祝方式适应、人际交往适应
8、、经济生活适应等七个方面,对在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适应进行调查。1、学习生活适应有关学习生活适应的调查主要围绕被调查者对内地学习生活总体适应感受展开的,由一道题目组成,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 你在所在城市学习生活感觉累不累 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很累12.02.02.0比较累1530.030.032.0一般3264.064.096.0不累24.04.0100.0Total50100.0100.0 从表1可以看出,6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感觉一般,基本上能适应;但是3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还是感
9、觉到很累,她们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状况并不是很理想;还有很少一部分同学感觉不类或者很累,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前学习基础个不同,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很正常的。2.饮食适应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生长环境不一样,并且宗教因素等他们的饮食习惯跟内地人有大的差别,所以他们来内地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饮食适应问题。关于饮食适应的调查, 由三道题目组成,统计结果见表2、3、4。从表2中可以看出,4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所在城市的饮食条件较差,4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在城市的饮食条件一般,4%的很差,只有1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在城市的饮食条件较好。表2,你在所在城市的饮食条件状况 FrequencyPercentVa
10、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较好510.010.010.0一般2142.042.052.0较差2244.044.096.0很差24.04.0100.0Total50100.0100.0 表3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饮食条件的看法,显然,5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饮食条件不满意,希望继续改善;2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学校饮食条件一般,希望有较大改善;2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学校已是条件还好,基本没困难;0%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饮食条件很满意。可以看出学校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的饮食条件不够完善。表3,对学校饮食条件的看法 FrequencyPercentV
11、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学校饮食条件还好,基本没困难1020.020.020.0学校饮食条件一般,希望有较大改善1326.026.046.0学校饮食条件差,继续改善2754.054.0100.0Total50100.0100.0 表4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的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饮食习惯对参加班级活动的影响。从表中可以看出5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对参加班级活动有影响,但自己能处理好;34%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对参加班级活动影响较大;1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对参加班级活动影响很大;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对参加班级活动基本没有影响。 表4
12、,饮食习惯对参加班级活动的影响 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影响很大612.012.012.0影响较大1734.034.046.0有影响,但我能处理好关系2550.050.096.0基本没影响24.04.0100.0Total50100.0100.0 总之,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饮食适应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并且这个不适应对他们的其他生活的影响也特别大。哥哥高等院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食条件的重视程度较低。3.自然环境适应自然环境适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来内地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如果适应不了自然环境,它将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并影响到
13、学生最重要的学习生活。在本方面设计的题目总共就一道。分析结果如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7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能适应所在城市的气候;1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感觉很好,没有遇到不适应;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感觉一般,但总感觉不适应;0%少数民族大学生感觉不好,由于水土不服生病过。表5,适应气候情况 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很好,没有遇到不适应918.018.018.0好,基本能适应3774.074.092.0一般,但总感觉不适应48.08.0100.0Total50100.0100.0 总之,在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自然环
14、境适应情况比较乐观,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4.语言适应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的工具,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适应是融入内地生活的重要方面。本模块总共一道题。从表6中可以看出5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水平一般,但不影响适应所在城市;26%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水平很好,有助于适应所在城市;16%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水平一般,有时会影响我适应所在城市;2%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水平不好,因此不能适应所在城市;2%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即使汉语水平有很大改善,适应所在城市情况不会有明显变化。表6,汉语水平与适应该城市的关系 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
15、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我的汉语水平好,有助于我适应所在城市1326.026.026.0我的汉语水平一般,但不影响我适应所在城市2550.050.076.0我的汉语水平一般,有时会影响我适应所在城市816.016.092.0我的汉语水平不好,因此不能适应所在城市24.04.096.0即使我的汉语水平有很大改善,我的适应所在城市情况不会有明显变化24.04.0100.0Total50100.0100.0 总之,在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水平对他们的适应有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5.新的节日庆祝方式适应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当离开家到内地时,就面临一个新
16、的节日庆祝方式,由于节假日时学生最想家,最感到失落的时期,所以适应新的节日庆祝方式是非常重要。本模块由围绕三个题目题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分别以下表7、8、9。第一道题是,传统节日在该市庆祝情况打分(满分10)。从表7中可以看出7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打的分数小于4,2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打的分数大于等于5.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传统节日所在城市的庆祝情况很不理想。表7,传统节日在该市庆祝情况打分 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Valid0714.014.014.021020.020.034.03918.018.052.041122.
17、022.074.05612.012.086.0648.08.094.0724.04.098.0812.02.0100.0Total50100.0100.0 当问及打分大于等于5(认为庆祝情况较理想)的被调查者(13人)的“庆祝情况较理想的原因原因是?(可多选),表8是13人的作答结果统计。表8,认为传统节日在该市庆祝情况较理想的原因 Pct of Pct ofCategory label Code Count Responses Cases自己适应能力好,可以适应新的节日庆祝方式 1 1 4.5 7.7自己很乐观,能调整好心态 2 2 9.1 15.4与朋友一起庆祝 3 9 40.9 69.2
18、与同学一起庆祝 4 7 31.8 53.8学校组织庆祝活动 5 1 4.5 7.7与所在城市的亲戚一起庆祝 6 2 9.1 15.4 Total responses 22 100.0 169.2 从表8中可以看出,认为传统节日在该市庆祝情况较理想的学生当中40.9%学生认为其原因与朋友一起庆祝,31.8%学生认为其原因是与同学一起庆祝。 当问及打分大于等于5(认为庆祝情况不理想)的被调查者(37人)的“庆祝情况不理想的原因原因是?(可多选),表9是37人的作答结果统计。 表9显示,认为传统节日在该市庆祝情况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学校不组织活动,没有节日气氛,学校不放假,还有无法跟家人庆祝等四个方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地 少数民族 大学生 融入 情况 调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6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