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教馆网络环境下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doc
《中央电教馆网络环境下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教馆网络环境下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课 题 类 别 学 科 分 类 教 育 信 息 技 术 课 题 名 称 网络环境下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赵 军 负责人所在单位 镇 江 市 实 验 小 学 填 表 日 期 2006.2 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一、本人自愿申报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本人认可所填写的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申请审批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
2、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课题申请审批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遵守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修订)及相关实施细则的规定。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
3、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4恪守学术道德。在研究过程中,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在成果发表时,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在成果分享时,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在成果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在成果署名时,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挂名。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规划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6遵循科研规范。课题研究名称、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申请书和立项通知书相一致。若有重要变更
4、,向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并征得同意。7明确课题研究的性质。遵守研究成果先鉴定后发表的要求。发表时在成果文本封面显著位置标明“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字样,课题名称和类别层级应与课题通知书相一致。涉及政治、宗教、军事、民族等问题的研究成果,经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公开发表。8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9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或主要承担者,本人完全了解中
5、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权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申请人(签章): 年 月 日填 表 说 明一、请按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修订)的
6、有关规定,以计算机文本格式,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二、本表报送一式六份,其中一份原件,五份复印件。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每份单独装订,报送一式五份。三、封面右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需要填写,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申请人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四、本表所附活页,供隐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五、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机构(部门)或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咨询。六
7、、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诺信誉保证,加盖公章后上报。七、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通信地址:北京 复兴门内大街160号016信箱 邮政编码:100031 联系电话:(010)66490945 (010)66490946。传真电话:(010)66490946电子邮件:ktb网 址: http:/(中央电化教育馆)数 据 表 填 写 注 意 事 项课题名称 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课题类别 请选项填写,限填写1项。例如:A重点课题 重点课题 B.青年课题 C.一般课题学科分类 系指课题研究所属学
8、科范围。请填写: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类型 请选项填写,限填写1项。 例如: C综合研究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担任导师 系指申请人本人担任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情况,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例如: A博士生导师 A.博士生导师 B.硕士生导师 C.未担任导师工作单位 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全称填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请选项填写,限填写1项。 例如: A北京市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E.河北省 F.山西省 G.内蒙古自治区 H.辽宁省 I.吉林省 J.黑龙江省 K.江苏省 L.浙江省 M.安徽省 N.福建省 O.江西省 P.山东省 Q.河南
9、省 R.湖北省 S.广东省 T.湖南省 U.海南省 V.广西壮族自治区 W.四川省 X.贵州省 Y.云南省 Z.西藏自治区 1.陕西省 2.甘肃省 3.青海省 4.宁夏回族自治区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属系统 系指申请人单位的属性。请选项填写,限填写1项。 例如: A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 A.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 B.其他高等院校 C.教育部直属单位 D.其他科研机构 E.中小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幼儿园等) F.军事机关及院校 G.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H.其他 联系电话须填写课题负责人的电话号码。主要参加者 必须真实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不参加本课题研究工
10、作的单位领导、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预期成果 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请选项填写,最多限选报3项,其中必须包含研究报告。 例如: A专著 D研究报告 A.专著 B.译著 C.论文集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 G. 其他课题名称网络环境下建构个性化学习平台,促进主发展的研究关键词网络个性化自主性学习课题类别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类型B应用研究负责人姓名赵军 性别女民族汉出生日期1967 年8月 4日行政职务校长专业职务中学高级研究专长信息技术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学士担任导师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江苏省所属系统E小学工作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小学电子信箱 zj
11、sx通讯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中山东路25号邮政编码212003联系电话(区号) 0511 (单位)4439143 (家庭) (手机)13505282263身份证号321102670804242主要参加者姓 名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 作 单 位崔旗兵1973.12小学高级教师信息技术专科镇江市实验小学蔡亮1975.10小学高级教师信息技术专科镇江市实验小学霍超1978.10小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专科镇江市实验小学张韦1983.11小学一级教师综合实践专科镇江市实验小学林璐1977.8小学高级教师语文教学本科镇江市实验小学刘甜1982.12小学一级教师语文教学专科镇江市实验小学郜晔文1981
12、.12小学一级教师综合实践本科镇江市实验小学张明宏1970.11小学高级教师数学教学专科镇江市实验小学徐微1977.11小学高级教师数学教学本科镇江市实验小学庄玲1979.12小学一级教师数学教学专科镇江市实验小学周敏1981. 3小学一级教师综合实践本科镇江市实验小学蔣希慧1984.6小学二级教师综合实践专科镇江市实验小学预期最终成果C论文集D研究报告G专题网站预计完成时间 2008 年 12 月 一、数据表 1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课件圆的周长张明宏二等奖光明日报社省教育学会04.7浅谈教师信息素养的
13、培养张明宏一等奖中央教科所04.9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性学习张 韦发表镇江教育05.5浅谈多媒体技术使用中的误区及改进对策张明宏二等奖中央教科所04.7合理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刘 甜二等奖中央教科所04.7利用网络优势 构建德育平台霍 超一等奖省教育学会05.4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崔旗兵二等奖中央教科所04.7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刘 甜三等奖中央教科所04.6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九五”规划以来承担的研究课题课 题 名 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 准 单 位完成情况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性学习模式省级课题2000.3省电教馆已结题小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省
14、级立项1998.10省规划办已结题小学生利他品质的培养研究省级课题2001.9省少工委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2 四、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国家教育部及时做出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作为“第四媒体”存在的电脑和网络,已演绎成信息时代的主角,一个以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学习化社会
15、正朝人类走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也成为不少学校研究的重点内容。我校是江苏省实验小学,省电教实验学校,教学设施一流,每个班级均建成多媒体网络教室,并通过教育信息网接入Internet。目前学校正着手建设数字化校园,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如果研究取得进展,不仅可以为我校师生服务,更可将我校乃至全区的优质资源进行辐射,并逐步向社会开放,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构建一个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传递信息、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上的独特优势,使学生的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协作争鸣、
16、张扬个性。个性化学习平台包括资源库建设系统、教师备课系统、自主学习系统。在个性化学习系统中分有登录模块、知识呈现模块、资源集成模块、学习工具模块、在线测试与在线作业模块、实时自由讨论区和专题讨论区模块、学习过程记录、查询模块。整个平台结构管理如下图所示。2.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个性化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利用“个性化学习平台”教学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一、 个性化学习平台下校本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的所有因素中,人是关键的因素,教师是关键的因素,“受教育者须先受教育。” 培训内容: 1更新观念,树立锐意改革的理念。 2调整和改进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要学习和掌握现
17、代教育技术的有关知识及技能。如熟练操练计算机,熟练运用网络,制作网页,简单课件制作等能力。 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以此来正确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培训措施:1集体备课电子化2业务学习论坛化3教学研究微格化4教师培训的网络化二、个性化学习平台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1拓展教学内容,扩大课程选择,调整课时设置,丰富教学资源。2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主要模式。演示、讲授形探究模式。通过媒体的演示及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完全自主探究练习课模式。课中教师完全放手,以学生独立上机探索为主,在学习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练习进行巩固,延伸性练习达到知
18、识的掌握及技能的形式。 在教师指导下质疑、查询新授课模式。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年段或知识难度较大的内容,可在教师指导下,质疑提出问题,利用网络查询进行解疑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 互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通过“问题解答”和“教师信箱”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助合作学习。教学基本流程:登录登录类似于学籍管理系统。主要是提供给学习者、教师一个身份认证和权限认证的功能。在这个模块中系统为登录的用户注册并自动给出账号,对于登录过的用户,当输入账号和密码后,进行身份确认,根据身份的类型转入相应的界面。 知识呈现主要是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其中有电子课文、电子教案、学习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 电教馆 网络 环境 建构 个性化 学习 平台 促进 学生 自主 发展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