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3.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生态涪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13.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生态涪陵.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生态涪陵摘要一个具有人文文化底蕴的生态式现代城市,必然是一个依法规划和治理的城市。且能不断打造城市“人文的魂”保留城市“人文的记忆”和养护城市“人文的绿” ,使人与自然、城与自然相谐相趣、相映相辉。 关键词 生态式现代城市 人文魂 人文记忆 人文绿一、 构建生态城市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人文文化和理念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竞争的一个新的领域。人文文化和人文环境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来得迫切,人文文化,人文理念的产业属性、经济属性和软环境属性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理性的正视。由于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不同历史时期和多种人文文化,人文理
2、念的载体,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辐射渗透力越来越广,可以说是拉动整个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要求发展城市,经营城市、扩张城市和打造城市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仔细观察和考量,我们的涪陵给人们的印象像一个“世界工场”,显得越来越“水泥钢筋化”、“高楼化”, 街道今天修明天补,人车相拥相堵现象日益严重,不够实在的人文关怀、生态塑造和绿色养护。历史证明,现代城市的繁荣的确会给人类带来许多便利,但这一切是要付出代价的,湿地河流干涸、鱼虾断绝、森林萎缩、土地荒漠、淡水短缺、空气污染、酸雨肆虐、大气层的破坏等等,这些代价不仅仅是对我们子孙的欠债,也使我们眼前的幸福难以长久维持。事
3、实上城乡的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一样,也是一个民族持续的生命线。现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就是毫无节制地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所造成的直接恶果是生态链的失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随意破坏。庆幸的是,这些已经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警觉,不少人都不约而同地大声疾呼,提出了“绿色”和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党中央也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我们祖先早就存有不少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观点,有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和谐社会、自然和生态的观点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去采撷。难怪西方著名的哲学家罗素会说:“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若不借鉴一向被我们轻视的东方智慧,我们的
4、文明就没有指望了。”的确,我们应该谦逊地潜心下来真正研究一下中国传统的人文文化,从文化生态学、环境学和绿色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人文理念中有着丰富而又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深邃论述,这些论述对构建生态式的现代化城市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借鉴作用。二、生态城市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制定科学的、符合城市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总体规划,是最大的节约。“我们在城市规划层面就十分注重节约的理念和生态的保护,特别是园林绿化方面的规划。” 在规划方面,我们政府要根据城市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科学合理地规划各种城市绿地和园林景观的定性、定量、定位,让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绿地,在功能上互相
5、补充、相辅相成,在数量上最大限度地满足综合功能的需要。生态建设项目,都是严格按照规划内容实施,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多头建设等现象。 生态涪陵的建设应资源节约利用、改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强化设计、完善管理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节约型绿化发展。一是划定生态控制线,将近一半的土地面积划为基本生态控制地区,禁止城市建设占用;二是将部分自然生态用地适当改造为郊野公园如:南湖至万福小区;三是“以绿护地”,恢复植被。目前,大多城市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能源供应紧张,因此,在园林绿化中要采用并推广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同时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推广耐干旱植物种类。通过在园林绿化中开发、
6、应用和推广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技术,以技术进步促进园林绿化的节约。在园林绿化设计上,以发挥最大生态环境效益为目的,倡导绿地建设向自然生态转型,推广种植生长快、绿化效果好的乡土树种和乡土花木运用。此外,城市绿化中要优化植物配置,减少人为拔草、修剪、施肥作业,降低人工管养成本。实现园林绿化管养的企业承包、专业化管理、公开招投标和末位淘汰等改革,节约了管理费用。 如何协调好人与园林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是城市生态系统建立的重要的内容。“既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城市人口,一味贪大,去挤占城市的绿化空间,也不能为过度追求生态作用而把城市园林搞成林业。” 城市的园林绿化要围绕区域发展、市民健康这一主题来进行。在居民小
7、区周边修建若干的近邻公园,在不破坏山体植被的情况下,建一些登山路径和休闲园地,方便市民锻炼。在设计上,兼顾园林景观效果及人的个性需要并重的原则,在保证景观和谐的前提下,不拘形式,手法多样,水体、喷泉、雕塑小品等交叉使用,使市民在城市园林绿地中体味回归自然的感觉。环境优先生态优先。面对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增大的挑战,要确立环境优先、生态优先的城市建设发展观念。如果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那么森林为“绿肺”、湿地为“肾脏”、河流水系为“血液脉”,发挥森林、湿地以及河流水系的生命功能至关重要。一方面保护城市中自然山坡林地等生态资源,同时尽快采取措施恢复和保护自然山林,构建城市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 破
8、解土地制约的难题,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新建或改造城市绿地过程中,应营造出多种类型植物混交的趋于自然的稳定的植物群落,恢复当地植被群落及物种多样性。还要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向建筑索要绿色空间,通过多层次绿化,形成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提高城市绿化,增强绿地的生态功能,降低后期管护成本。三、构建生态城市,要寻找城市的人文魂 山是城之魂,水是城之灵,文是城之韵,人是城之本。韵味决定品位,一个城市的韵味源于文化,品位出自内涵。所以,我们的城市只有不断地积淀文化,丰富底蕴,才可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推进绿色宜居特色城市建设,必须注重保护历史文化。一是要保留城市记忆。在“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实施合理的
9、商业化运作,采取适当规模拆建的开发方式,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保留积淀历史人文的老街、民居和文物单位。二是要挖掘城市特色。城市规划建设要有自身的特色,布局、风格都要有所新颖,避免“千城一面”。要打造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维护好城市尺度和轮廓线,增强城市的文化身份和特征,避免城市景观变得生硬、浅薄和单调。我们涪陵乃榨菜之乡,古巴国之地可以在广场或宏声大道做榨菜文化和巴文化宣传。三是要保护城市文化。城市改造中要减少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避免文化遗产的背景环境出现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趋势。在城市改造、建设的同时,要更加突出“生态砖”“文化瓦”等理念建设城市,增强人
10、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四是要塑造城市精神。城市发展要注重树立积极的文化生态和人文精神,摒弃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倾向,减少“形象工程”、“标志性建筑”等,深化文化传统的认知,不断塑造时代精神。1.打造人文景观。科学合理打造城市中心区、社区景观等的建筑设计、建筑色彩、空间布局、建筑密度、园林艺术;保持良好的市容市貌,维持城市背街小巷在城市空间布局、园林艺术、环卫保洁、路面完好。设计独具特色的城市标志、节点、通道、边界等意向要素,处理好新旧建筑在色彩、尺度、形体、质地等方面的协调辉映;从城市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考虑城市所在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培育文化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气质,是一个城市品
11、格的象征,城市发展只有注重文化的发掘和延伸,才会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今后的城市建设要注重城市的文化建设,让市民尽可能多的享受到文化建设的成果,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深入发掘城市的文化底蕴,建设一批文化精品工程,培育和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特色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力。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把历史文化与生态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将诗情画意引入园林。将公共艺术与园林绿化进行有机结合,提高文化内涵,提升艺术品位,丰富艺术景观,让“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交相辉映,使人们在游览休息的同时,在思想、品德甚至心灵上受到震撼,得到美的熏陶与享受。四、打造生态城市要规制好“人文的矩” 孔老夫子早就有一
12、句名言,这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个“矩”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和法则,对一个城市来说就是要有长远的规划和长远建设的蓝图,这种规划和蓝图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基本法规、规章依据,有的城市总体规划和蓝图甚至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表决。通过表决审议城市规划,显然就有法规或规章的性质。因此,总体规划和蓝图一旦确定,就要依据规划和蓝图的要求去操作、去运行、去建设,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去变更规划或人为地去破坏规划。总体规划和蓝图管宏观、管整体、管长远、管未来,好的规划和蓝图是龙头是好的生产力,也是好的经济效益和好的经济速度,因为它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劳动,节省
13、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拆建成本。我们涪陵经常东挖西补,市民怨声载道。如果规制好了这个城市“人文的矩”,“依法去治理城市,依法去规划城市”,这些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法”同样是不可逾越的“矩”,一个城市好的“矩”可以管上百年。“矩”,归根到底是人文的东西,正如法的许多基本原则,也是人文道德上的普遍性原则,也是一种人文理念的抽象概括。但不管是法律、法治也好,道德、德治也罢,都是人文精神的一种高度抽象和概括。就是入世以后的中的不少规则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世界标准的人文精神和理念的追求。它的许多基本规则,既是法律规范,也是道德人格的基本要求,诸如公平交易、诚实守信、透明度和非歧视性等原则,就是我国民法典中许多原
14、则都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民法典有共通之处,可以说这些原则从世界范围内更深层次上蕴含着道德人格的要求。这是从宏观上说的,从微观上来讲,实际上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这种标志性建筑不在于她的“高、大、全”,而在于凝结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法律、音乐、美术、雕塑等人文智慧和人文结晶,她应该是这个城市的人文的“魂”,有的需要一二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有的甚至要建上百年,也绝不是我们以往“多、快、好、省”带有政治性“献礼”的产物。 既然这“矩”寄寓了人文精神、人文理念和道德人格要求,那么,又说明这个“矩”不完全是呆板的、机械的,而是鲜活的、常青绿的,是能与世界建筑前沿理念同步发展
15、的。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几乎世界各城市,不管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市,建筑观念、建筑风格、建筑模式、建筑项目等都日趋多样化,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也复杂多变,但有两点恐怕始终不会变,那就是以人文的理念构建生态式现代城市或规制好城市“人文的矩”,这是整个世界共通的法则。一个好的城市总体规划就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品,就是一部大型的交响乐,它能巧妙地把建筑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机地统一起来,既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又不乏现代气息或生态走向。它能运用丰富的群体组合形式创造接近自然的绿色生活环境,把均衡布局、进退有序、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环境和虚实有度、节奏鲜明的建筑空间环境交融在
16、一起;甚至还把城市的交通、路灯、给水、排水、供气、供电、电讯等管线像人体的血脉一样组合起来,一环扣一环地穿梭于建筑、自然和人文的空间环境之中,由此构成一个多元的适合人居的和谐综合体。 五、建设生态城市要建立长效机制 1.加强宣传教育。要开辟专题专栏,以建设绿色宜居特色城市为主线,突出重点,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组织宣传报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建设公益林基地,在全社会形成“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文明新风;积极开展“园林化小区、园林化单位”等创建活动,把个人与集体的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人文素质。各级各部门和单位要利用固定标语、警示牌、宣传栏等方式教育职工;充分利用报刊、板报,
17、撰写文章,结合各自实际,解读城市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营造宜居氛围。宜居环境要综合考虑城市中的干群关系、城乡关系、警民关系、贫富关系、社区关系,营造城市的宜居氛围。要加大信访事件的调查办理力度和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力度,积极化解社会各个层次之间的矛盾。要充分发挥广电、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介的积极效应,集各界之志,聚全民之力,共奏城市的和谐宜居旋律,努力建设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适宜人居的生活环境、利于创业的工作环境。 3.完善监管机制。一是充分利用社会监督网络,为公众参与绿色宜居特色城市建设创造条件;二是大力推行城管部门监管责任制,及时纠正破坏绿色和宜居环境的人和事;三是全面实施宜居城市考核,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并与年终考核奖励紧密挂钩。联合国曾有这么一句口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充满着和平、和谐、希望、尊严、健康和幸福的家园”,这也是我对“生态城市”最为认同的一种理解。今后,我们的“生态涪陵”将更加宜人宜居宜业,处处祥和与美丽,GDP是绿色的,公众是文明的;我们的涪陵一定会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城更美。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携手,奋发努力,我们生态式现代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会早日实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