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煤窑安全问题调查研究.doc
《小煤窑安全问题调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煤窑安全问题调查研究.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煤窑安全问题调查研究以娄底市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重视安全思想教育、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等,促进了全国安全煤矿的好转。但由于煤矿的不可再生性;煤矿生产的高危险性;加上煤矿行业受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市场不确定因素多的制约与限制,全国煤矿多、死亡重、经济损失大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每一位政府官员、煤矿管理者、煤矿生产者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严峻性和提高安全生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一、小煤窑安全问题研究背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又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时期,煤炭需求旺盛,各类煤矿为了多产煤,忽视安全生产,甚至超能力生产,这
2、将导致煤矿事故频频发生。总体来说,原国有煤矿的生产能力具有安全保障;国有地方煤矿的生产能力基本具备安全保障;乡镇煤窑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虽然经过几年的治理整顿,乡镇小煤窑总体的安全保障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其装备落后,采煤方法原始,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官煤勾结的基本情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也是我国煤矿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一)全国煤炭业安全生产现状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支撑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建国五十多年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高居70%以上,其中76%的发电能源、76%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0%的民用商品能源、70%的化工原料都是煤炭提供的。2
3、007年全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6.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8%,煤炭消费量25.8亿吨,占能源消费结构的70.20%,同比增长7.9%。从图1.2和图1.3中可明显看出煤炭在我国能源中起支柱作用。 图 1.1 2003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数据来源: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天然气核电、水电等石油煤炭76.60%11.30%8.20%3.90%图1.2 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图天然气核电、水电等石油煤炭20.80%5.70%3.30%70.20%图1.3 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数据来源:世界能源网然而我国95%的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煤矿开采
4、属高危险的职业。总体上看,我国煤矿生产正走着一条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低回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安全问题仍然突出,矿难事故经常发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近日称:近年我国平均每7.4天发生一起特大煤矿事故,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我国煤矿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38.8%,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我国采煤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据统计,20012007年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289起。煤矿所面临的重大灾害事故相当严峻,造成的损失极其惨重。1.全国煤矿有关资料统计数据据统计,在19902007年间,全国煤矿共生
5、产煤炭258.19亿吨,共死亡105792人,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4.09。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共生产煤炭116.76亿吨,共死亡11633人,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0.99;国有地方煤矿共产煤炭42.90亿吨,共死亡15741人,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3.67;乡镇煤矿共产煤炭98.53亿吨,共死亡78418人,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为7.96。表1.1 19902007全国煤矿产量与百万吨死亡率统计表年度全国总计国有重点煤矿 国有地方煤矿 乡镇煤矿煤炭产量(亿T)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煤炭产量(亿T)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煤炭产量(亿T)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煤炭产量(亿T)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199010.586
6、5156.164.806861.432.009985.003.78483112.79199110.4454465.214.815081.061.9311966.203.70374210.10199210.6149424.654.814881.011.878434.503.9336119.20199310.7752834.784.474981.121.959574.904.3536978.50199412.5570165.154.385511.192.2210704.825.9549538.32199512.3363875.034.475171.162.1310454.905.7346608.1
7、3199613.7464044.674.695151.172.228934.026.1547347.70199713.2567535.104.676651.452.269314.135.7048158.44199812.2261345.025.004791.022.118053.765.1045758.60199910.4555185.304.704320.922.147773.733.18412212.9520009.8957985.865.367261.351.948424.342.69395214.69200110.8956705.206.187811.262.2510444.642.4
8、6364514.81200213.9369955.027.129041.252.6310233.384.18506812.12200317.3664343.718.308943.002.908813.006.1046617.61200419.5660273.089.198540.932.958162.777.4243575.87200521.1359382.0810.279560.932.945982.047.9243845.53200623.2647462.0411.257040.633.096111.988.9234313.85200725.2337861.4812.294750.393.
9、374111.229.5729003.03数据来源:19902005年国际煤矿安全研修班教材;20062007课题组整理2.煤炭年产量结构分析从煤炭年产量趋势图中可以明显看出19902007煤矿产量的发展变化趋势(图1.4)。国有重点煤矿煤炭产量从90年代末起高速增长;国有的地方煤矿煤产量变化不大,保持低增长;而乡镇煤矿煤产量总体呈现先上升而后逐年下滑,21世纪有快速回升的特点,虽然近年来增幅逐渐回落,但仍占全国总产量35%以上。图1.4 煤炭年产量统计图数据来源:19902005年国际煤矿安全研修班教材;20062007课题组整理3.年死亡人数结构分析乡镇煤矿为安全事故多发点,年死亡人数大大
10、超过国有煤矿总死亡人数,几乎达到了国有重点煤矿与国有地方煤矿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它的曲线变化牵动着全国总计死亡人数的波动(参见图1.5)。综合煤炭年产量来看,乡镇煤矿煤产量与其总死亡人数成正比。图1.5 年死亡人数统计图数据来源:19902005年国际煤矿安全研修班教材;20062007课题组整理4.百万吨死亡率结构分析乡镇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波动最为明显,19982000年间几乎呈直线上升至趋势线的最高点,在2001至2003两年中又迅速回到7.61,此后持续下降(见图1.6)。2007年全国平均死亡率为1.485,同比下降207.2%。这说明只要下大力气狠抓安全生产,安全形势是可以好转的。同
11、时图中还暴露出地方煤矿牵动全国百万吨死亡率的走向,乡镇煤矿应该是治理与整顿的重点对象。图1.6 百万吨死亡率统计图数据来源:19902005年国际煤矿安全研修班教材;20062007课题组整理(二)煤矿开采安全管理相关政策我国小煤窑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安全生产体系并不完善,特别是煤矿生产更是矿难频发,形势严峻,为保障国家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和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2005年8月2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凡已经投资入股煤矿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一个月内必须撤出投资。同年8月29日,中纪委、监察部、国资委、国家安监总局联发通知指出
12、:“对逾期没有如实登记撤出投资或者隐瞒事实真相、采取其他手段继续投资入股办矿的人员,一经查出,一律就地免职,然后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中国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把坚决打好小煤矿整顿管理的攻坚战划定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4、5月份,全国已经关闭了六千家小煤矿;第二阶段是从2006年5月开始到2007年上半年,继续整顿关闭,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通过的产业政策,坚决淘汰那些落后的小煤矿;第三阶段,是从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靠管理强化,为小煤矿建立管理制度,提升小煤矿管理水平,使那些符合产业政策、保障职工安全、合法的煤矿存在下去。从政府相继出台的政策中我们
13、可以看出国家对小煤窑整治的决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底双峰县由原来的65个煤矿只剩下30个,关闭了35个;洪山、蛇形山两镇原有39家现在只有18家。此次整顿大大降低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煤矿业向着良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小煤窑安全生产调研湖南省是我国南方主要产煤省份之一,娄底市是湖南省主要产煤市之一,尤其以乡镇小煤窑为主,小煤窑占比近80%。小煤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有水快流”发展观点的产物,其装备落后、采煤方法原始,矿难频频发生,国家曾严厉打击。由于2007年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投资过热,使得煤炭供应特别紧张,煤炭价格的急剧上涨,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矿主铤而走
14、险,小煤窑死灰复燃。这迫使人们不得不对小煤窑的存在重新思考,重新定位,着力解决和处理好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一)小煤窑安全生产现状1.安全设备、安全管理投入不足通过走访娄底市雁子冲等几家已被勒令关闭的煤矿,我们了解到小煤窑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安全问题及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娄底市小煤窑矿点多,规模小(平均单井年生产能力约为6万吨);加上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层厚度、倾斜角变化大,导致内部构造复杂多样,存在顶板、瓦斯、煤尘、水害、火灾等安全隐患。(2)在煤矿矿区基本建设上,存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矿区设备简单、生产工艺落后的情况,大多数煤矿都采取巷道式采煤
15、,手镐落煤的方式。简陋的矿区建设不能够保障生产安全,无法提供一个高效、安全的生产环境。(3)在煤矿安全设备上,装备水平较低,抗灾能力差,大多数矿井没有按照规定装备瓦斯抽放系统,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装备不全。由于小煤窑多为私人小煤窑,大多数矿主只注重短期效益,安全投入很少,普片存在矿井通风、防火、防水、防瓦斯、防毒,防尘等安全设施没能达到要求;煤矿使用的安全设备、器材、仪表、防护用品也存在没有达到行业安全标准的情况。(4)在管理上,煤矿未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不少小煤窑在有瓦斯突出、冲击的条件下从事采掘作业;超能力、超强度或超定员组织生产的情况常有发生。未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
16、老井积水等情况而组织生产;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设备、工艺等等。2.安全教育成效不大从我国目前的煤矿工人安全教育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特别是小煤窑普遍存在安全生产教育匮乏的问题。就娄底市的煤矿来说,自2005年中国的“整顿煤矿安全生产年”以来,该镇对当地的小煤窑进行整顿并进行严格的安全监督检测,许多小煤窑都被勒令关闭,正常运作的小煤窑也被要求加大对矿工安全教育的投入。政府规定每家煤矿每月须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对本工作地点的安全隐患进行揭露并要求整改,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或取消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期间,我们走访了忠心、单家等几家煤矿和相关安全教育培训中心,从他们的工作台帐上来看,培训的内容较全面,
17、对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和行为的征兆、发生地段、状况的排除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们说,在对矿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他们还会结合各自煤矿的生产特点、地形进行讲述。矿工培训考试试卷的答卷情况也较好,从答卷情况看,矿工对一些基本的安全技术素质已掌握。尽管政策让我们看到希望,但成效并不大,矿工自保、互保、联保能力不强,由安全教育的缺陷带来的事故还是大大存在。3.合同签订不规范从我们在娄底市的小煤窑获取的劳动合同书看,它所涉及的内容很齐全,严格按照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要求制定。但据调查,已签定的合同只是填写了合同类型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然而有关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
18、害防护等和矿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条约却是空白。更没有提到出了事故后,该如何处理,怎么赔偿。据一位知情者透露,小煤窑也会按照规定给矿工上保险,但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象征性地上几个。再加上矿工的流动性非常大,说不定明天就去别的地方了。所以,这些工作不稳定的人一般都不会签订劳动合同。综合上面所提到的现象,反应出以下几个问题:(1)矿工的安全意识不够强,注意力还只停留在工资报酬这一块;(2)合同不完整,矿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出了事故找不到依据为自己辩护;(3)合同仅是形式化,无法对矿主起到限制的作用,对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很不利;(4)矿工素质较低,不懂得合理地利用合同维护自己的权益,保障自己的安全
19、。(二)小煤窑存在生产安全问题的原因1.地方利益(1)突显政绩的需要娄底市各地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煤炭资源,人们急切地要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地方官员更是迫不及待,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自己的政治资本。由于地方干部任职不长,这就必然造成有些地方领导为了在任期内积累更多的政绩资本,就把煤矿当成了政绩的突破口。某些乡镇领导认为,整顿和关闭非法小煤窑会影响地方财政,造成地方财政困难和影响自己的仕途。因此地方政府没有彻底关掉小煤窑的动力,只要不是来自上面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一般的做法是风声紧时象征性地“关掉”一些小煤窑,风声一过又网开一面。(2)周边就业的需要由于资金和机械硬件的限制,小煤窑的正常生产
20、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这恰恰给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村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掌握了井下工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就可投入到工作中。大量就业机会的产生大大缓解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压力。因此,周边村民不希望小煤窑被迫关闭,断绝经济来源。(3)当地居民、企业对煤炭的需求尽管现今阶段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但煤炭至今仍是最主要的生活燃料。近年,能源供不应求,娄底市的高速发展使得工业企业对煤炭的需求大涨,尤其是娄底市涟钢、冷钢、顺鑫钢铁3大钢铁企业对焦炭需求大,对当地煤炭的依赖性非常大,这就是娄底市地方煤矿的煤产量在全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的原因。2.个人利益由于小煤窑的投资不大,一个年产上万吨的煤矿,按目
21、前正规管理所需,一次性投入在200万元左右,甚至更低。如经营得当,不发生安全事故,一般当年投资,当年便可收回,且有盈利。据调查,目前娄底市蛇行山镇立新的煤炭约为600元/吨,斗笠山的煤炭为700800元/吨,而当地的吨煤成本为200元左右,吨煤利润均在200%以上。其投资成本之低,利润之巨,投资效益之高,吸引着各种各样的人物染指煤炭生产,这也是小煤窑禁而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目前投资该行的主要人员是:(1)从事其它行业致富的私企老板(2)各级党政干部(3)拥有资源的当地村民一个小煤窑的存在,往往是私企老板出资金,少数干部入干股,当地资源拥有者出资源这样的一种结构。更有不堪者,一些“神通人物”以“
22、购买雷管炸药”、“打非不炸井”等作为入股的资本,直接参与非法生产。一些村组干部更是充当“地方诸侯”,打着发展当地经济、解决当地就业为幌子,支持、保护、参与小煤窑开采生产。而实际情况,真正属于当地村民投资所办的煤井,仅占总数的10%,50%以上的小煤窑股东或者大股东均来自其他地区。当地村民充其量是一个出卖苦力的“炭古老”。煤炭开采产生的大量利润,绝大多数注入了投资者的腰包。3.安全意识淡薄从我们走访了解的情况来看,在安全教育上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主要归根于地方政府监管不力,部分矿主违规生产以及矿工安全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这几大原因。(1)地方政府监管不力,不能对安全教育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督促。政
23、府虽然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但由于安监工作落实不到位,不能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如果煤矿安全监察部门都不重视各煤矿的安全生产,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相关技术人员对培训教育的重视力度,同时也会降低矿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另外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自身体系也不完善,缺乏资深培训员,不能科学组织培训工作、因人施教。(2)部分矿主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淡薄、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煤矿的负责人不能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高度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政府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一些利益熏心的矿主,忽视安全生产教育,为了赚钱利用培训时间进行生产,甚至在安全条件未达到的情况下还要求矿工下井。(3)矿工的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窑 安全问题 调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