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性恋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研究.doc
《女同性恋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同性恋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研究.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女同性恋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研究中国性科学2007年5月第l6卷第5期TheChineseJournalofHumanSexualityMay,2007Vo1.16No.5?学术论着?女同性恋性另lJ认同和身份认同研究栗晓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些女同性恋生活史和感情史的访谈,对她们的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她们最初性别意识是在男性一女性的性别社会化框架中正常进行的,当意识到自己爱的是同性时,她们的性别认同开始出现障碍.同性恋意识越早,性别认同障碍越早.反过来,性别认同越定型,同性恋身份认同越困难.已经肯定自己同性恋身份的女同性恋往往以中性行为来
2、折衷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冲突,从而求得心理平衡.但即使如此,根深蒂固的二分性别框架也极大地影响了她们的家庭生活,以至于她们仍然按照传统异性恋家庭男女角色分工框架来定义她们同性家庭的角色分工.【关键词】女同性恋;性别认同;身份认同StudyonthegenderidentityandlesbianidentityoflesbianL/XiaolwngDepartmentofSociology,PekingUnivensity,Beiing,100871China【Abstract】Theresearchstudiestheprocessofgenderidentityandlesbianiden
3、tityoflesbianbyinterviewingwiththreelesbiancasesontheirlifehistoryandemotionalhistory.Lesbianginitialgenderconsciousnessisnormallyshapedinthemalefemaleframeofgendersocialization.Theirgenderidentityisimpededwhentheyrealizetheyfallinloverwithgirlsbeingthesamegenderwiththem.Theearlierthelesbianconsciou
4、sness,theearliercomestheimpedimentofthegenderidentity.Inturn,genderidentityaffectslesbianidentity.Thefirmerthegenderidentity,themoredifficultislesbianidentity.Lesbianusuallyactneutrallytoreconcilethemaleroleandthefemaleroleinordertogetpsychologicalbalance.Ingrainedmalefemaledichotomyaffectstheirfami
5、lylifeSOimpressivelythattheydefinetheirhomosexualfamilyroleintraditionalheterosexualroledivision.【Keywords】Lesbian;Genderidentity;Lesbianidentity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Y,她是一名女同性恋,对此她并不忌讳.我们熟悉之后,她告诉了我圈子里很多事情.最让我好奇的是,很多女同性恋爱人之间互称老公老婆,那么做”老公”的人是把自己看作男性还是女性?有一种说法是,女同性恋多半是些像男人一样的女人,这样的”男人婆”是不正常的,是她们在缠着”正常”的女人.真的如此吗?似
6、乎她们给人的印象就是如此.对此说法和看法,Y鄙视不已.Y非常女人,但她也是”老公”,这更让我迷惑.一方面认为自己是女人,另一方面却又做另外一个女人的老公,难道是在男人角色和女人角色之间来回转换吗?不同情【作者简介】栗晓红(1977一),女,河南林州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和城乡社会学研究工作.景下扮演不同角色?一般来说,男女角色是彼此以对方为参照界定的,而人的内心都有追求一致性的需要,无法忍受两种相反的角色行为.她如何兼而有之?女人,老公的内涵似乎都需要重新思考.我对女同性恋的性别认同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决定多访谈几个女同性恋,看她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性别,认同什么性别.1理论框架1
7、.1李银河教授关于同性恋的研究李银河教授比较早地关注国内同性恋现象,她的实证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1998年出版的同性恋亚文化和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两本书中.前者集中于同性恋主题上,实证资料主要是来自男同性恋人群;后中国性科学2007年5月第16卷第5期TheChineseJournalofHumanSexualityMay,2007Vo1.16No.5者讨论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一个章节谈到了女同性恋的性和感情.在同性恋亚文化一书中,作者专门讨论了男同性恋性生活的”角色问题”,认为性行为中的角色和性别角色要区分开来.性行为中的角色指性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和被动地位的行为的分工,这个角色分工和男女社会性别
8、角色分工并不必然是一致的,即主动一男性(别),被动一女性(别),完全可能出现四种交叉类型:主动一男性,被动一男性,主动一女性,被动一女性.作者着重指明,在男同性恋性活动角色中被动的人并不必然是阴柔的女性化的男人,而完全可能是非常阳刚的男人,而且,性活动中主动和被动角色是经常互换的.这个观察对于女同性恋群体适合吗?在女同性恋的家庭生活中,”老公”的角色是指性行为中的主动还是日常生活中男性行为?在该书中,作者提出了”同性恋身份的自我认定”概念.同性恋身份的自我认定意味着承认,认可自己的种种同性之间感情和行为,这些感情和行为和社会化要求的感情和行为显然不一致.女同性恋在其成长历程中,认同女性对同性恋
9、身份认定产生什么影响?反过来,如果认定自己是个爱女人的同性恋者,这又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会产生什么影响?从直觉上来说,认定了同性恋身份,女人爱女人本身就是对社会上正统的男人爱女人的背离.作者后来在分析中认为,身份认定有两种:一种是无师自通,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与同性的性行为;一种是他人引导,在他人引导下逐渐学会并走向与同性的性行为.然而,我以为,作者混淆了身份自我认定和同性性行为习得是两个根本不同的过程和概念.通过以上阅读思考,以下三个概念进入了我讨论和思考的范围:性行为角色,性别角色,同性恋身份的自我认定.性行为角色是性活动中的角色分工.性别角色是一个更加具有社会学意味的概念,社会根据生理特征划分出
10、两种明显的社会性别类别,男性和女性,并且有一整套的规约男性/女Jl生行为的社会规范,引导他们表现各自性别角色的激励和惩罚制度.个体从出生就开始了自我认同的过程,性别认同是自我认同中一个非常基本的要素.同性恋身份的自我认定是认同自己爱同性(生理性别)的事实,并在内心接受之.1.2女性主义理论女I生主义一般都倾向于社会建构论.社会建构论是对汇集在”建构”旗帜下的多种理论的统称.这些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将某些行为归属于男性或者女性只是一种社会习惯,社会性别既非内在的,又非固定的,而是与社会交互影响的结果,它会随着文化和时间的不同而改变.社会性别是由社会建构的,是社会和符号的产物;更有一些极端的社会建构
11、论者认为,生理性别也非天生的,也会受到环境改变.劳丽蒂斯(TeresadeLauretis)主张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分开,”一个人并不必然因为具有某一性别的身体就会具有隶属于这一性别的一整套社会属性.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威蒂格(MoniqueWittig)提出,”女同性恋在生理性别上属于女性,但是在社会性别上却不属于女性,她们不同男性恋爱,不同男性结婚,不同男性发生性关系,对男性没有性的欲望.她们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人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并不总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说明人的主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完整的整体,难以简单归类.”女性主义同性恋研究者后来提出酷儿理论,主张解构男女性别划分结构,不存
12、在固定的性别分类,性别是多种的.女性主义理论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崭新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视角.李银河打破的是性行为角色和性别角色的关联,女性主义要求打破一切关联,社会建构的生理性别一社会性别一性倾向一性气质一性活动角色的一致性都要打破.具有女性身体的人不必然要表现社会要求的女JI生角色行为,同时,也不必然一定对男性才有性兴奋和性兴趣,而且也不必然是阴柔的,在性活动中不必然是被动的.这种自然而然一致性的想法是一致性社会规范在我们心里的内化.而社会规范是社会建构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总之,打破一切禁忌,打开一切生活的可能性.在这个框架下看来,并没有什么男性和女性的截然区分,对同性恋的说明也不能在男性一女J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女同性恋 性别 认同 身份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