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毕业论文.doc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毕业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社会保障下的农民工依法维权问题 专 业: 法 学 年 级: 11 秋 学 号:1132101251352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 论文完成日期2013年12月目 录一、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作用1二、社会不少侵犯农民工权益现象1三、农民工权益受损问题2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体系不够完善4五、农民工自身应如何依法维权5六、对农民工维权的建议9七、参考文献12浅谈社会保障下的农民工依法维权问题【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当下农民工在劳动过程中对于自身权益的依法维护是社会争议的问题。本文意在浅谈社会对于农民工用工保护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发生争议时
2、农民工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保障。【关键词】 农民工 依法 维权一、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建设都离不开农民工的劳动。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重要的领军群队,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发展中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现代化经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尊重他们的劳动,更要在社会保障下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社会不少侵犯农民工权益现象农民工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同时也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部分。不少侵害农民工的现象屡现不鲜。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原因:
3、(一)劳动关系不够稳定:农民工与企业签订合用的比例比较低,不少人缺乏签订合同的意识与概念,只一味干活。多数非公企业与农民工只是口头协议为主,随时招用随时解聘。(二)劳动报酬低:农民工往往从事最苦最脏的活,与此同时却得不到相应的劳动报酬,缺乏薪金的标准制度,多数存在于企业用人单位的口头定夺。(三)工作时间长:农民工工作时间长,一般都在10小时左右,建筑、餐饮等行业的工作时间多为12小时,因此,现社会频繁出现连续工作的现象,没有规定的作息时间,一切围绕工程进度执行,日夜劳作。并且农民工得不到国家法定的假日。(四)职业危险性大:农民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只能选择技术要求低、工资待遇低、劳动条件差、
4、劳动时间长等城市居民不愿选择的职业,如建筑工、矿工、化工等 范康,农民工维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发展论坛,2007年第7期;。三、农民工权益受损问题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认识不清,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不断遭到社会侵权问题的困扰。具体说来农民工的权益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的人身财产权益问题,二是社会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三是社会政治权利缺失的问题。1、人身财产权问题 历来我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在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对劳动力的过度重视造成了农业人口过多,这给发展市场经济带来了廉价的劳动力,同时也为不规范的市场经济随意侵害廉
5、价劳动力创造了条件,这种侵害现在已经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农民工就业的企业大多设施简陋,环境恶劣,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有些企业甚至让他们在有毒的、污染的环境中工作,并采取轮换的办法,使其在尚未发病时被打发走以逃避责任。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伤致残人员近70万。其中农民工占大多数。农民工从业人数较高的煤炭生产企业,每年因事故死亡6000多人。工伤和职业病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即使如此,尽管国家采取了追讨工资专项行动,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前清后欠现象仍较普遍 余红,中国农民工考察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2、 社会保障权利缺失
6、由于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以及城市政府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目前大部分用人单位还没有为农民工进行社会保险登记,不给农民工买社会保险,农民工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的情况下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没有保证,绝大多数农民工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的农民工群体完全是市场选择、自发形成的。但在原有的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改变的情况下,农民工的职业地位并没有因为市场地位的确立而得到强化,反而受到原有身份和户籍的制约,无法完成其身份市场化的转换。同时,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歧视。随着农民工在城市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城市对农民工的认
7、识正逐步深化。但是,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现象仍然存在,不少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仍然存在着自卑感和差距感。二是农民工子女得不到良好教育。城市学校入学的户籍体制使很多农民工子女不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既使能够进入学校学习也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这使得农民工的负担加重。三、休息休假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证。农民工普遍反映劳动超时现象严重。不少个体、私营及涉外企业经常让员工加班加点,即使国家法定节假日也不放过,法律规定的加班时限及报酬对这些企业来说形同虚设,根本不按照国家的规定制度执行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3、 政治权利缺失 在政治权利方面,他们离开农村就
8、很少参与本村的选举,实际上,他们离开村庄实际上也等于放弃了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经调查,比例是72.2的人表示进城以后从未参加过家乡的选举。放弃了家乡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且他们自己觉得,既然在城市生活,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应该有权利参加城市社区管理,但是他们农民的身份却不能参加城市的选举,在生活的社区没有相应的政治权利。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机制体系不完善 虽然在现有的社会体系中,国家颁布了许多关于劳动者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维护劳工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现行的劳动法、工会法、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但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与社会矛盾日益突
9、出的问题,有关的现行劳动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更新。尽管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条文,但还没有专门处理农民工问题的机构,农民工一旦出现问题,往往自己解决,乱投医。目前,多数农民工外出就业时还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有的虽然签订了书面合同,但劳动合同不规范,给农民工维权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在政治和法律上,对于农民工的不公平认识和待遇,存在沿袭多年的“城乡分割”观念与传统。农民工维权体系缺失的还有重要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从事不稳定的行业,随时面临失业的危险,而且没有社会系统的救助和支持。农民工权益受损,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既包括户籍制度、法律体系、教育管理和媒体报道等外因,也包括农民工自身原因。2004年1
10、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要求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以及不合理的限制;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完善对农民进城就业的职业介绍服务;做好对农民工的咨询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培训工作 贾俊玲,劳动法学(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P46;。五、农民工自身应如何依法维权(一)提高自身素质,学法懂法用法。国家的立法本意是要化解劳资矛盾,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但强势企业与弱势员工力量对比悬殊,本来就不平等。面对劳动合同法和强势企业的种种招式,广大员工必须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相关法律,做到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增
11、强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利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旦发生争议纠纷,要及时请工会维权或者聘请律师代理,寻求法律援助。 (二)依法签定合同,维护合法权益。 (1)入职前,先签约。能签定书面合同的,就不搞口头约定;能签定劳动合同的,就不签定聘用合同或者劳务合同。因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不同,前者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发生工伤、工亡等劳动关系纠纷适用劳动法律,待遇较高,赔偿数额较多。 (2)签约时,劳动者对工作内容、地点、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拥有知情权。用人单位不得设定担保或者收取抵押金,也不得扣押身份证或毕业证书。合同中如出现“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法学专业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