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山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首山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山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doc(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矿井概述及井田特征11.1 矿井概述11.2 井田地质特征21.3 煤系地层及煤层特征5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72.1 井田境界72.2 井田工业储量102.3 井田可采储量11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33.1矿井工作制度13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3第四章 井田开拓15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154.2确定井田开拓方式164.3 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234.3开采水平的设计264.4 采区划分304.5 井底车场304.6 开拓系统的综述36第五章 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375.1 采区概况375.2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395.3 开采巷道和生产系统
2、545.4 采区车场设计及硐室585.5 采区采掘计划61第六章 矿井运输与提升636.1 概述636.2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646.3主要巷道运输设备的选择646.4矿井提升676.5副井提升设备的选择72第七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747.1矿井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747.2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767.3矿井通风阻力计算807.4扇风机选型817.5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85第八章 矿井排水系统888.1概述888.2排水设备选型888.3水仓及水泵房948.4排水技术经济指标96第九章 技术经济指标97参 考 资 料99感 谢100第一章 矿井概述及井田特征1.1 矿井概述1.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3、首山一矿位于邯郸市西约17公里,武安市康二城镇东南1.0Km处,中心坐标东径1141819,北纬363910,行政区属武安市康城镇管辖。井田中部有邯郸长治铁路通过,本矿铁路专用线在康城火车站与之接轨,专用线长度1.5 Km;井田中部有邯郸武安公路通过,井田北部有319国道通过,运输条件十分便利。图1.1 首山一矿交通位置图1.1.2 企业隶属关系及性质首山一矿为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公司下属二级单位,属国有企业。1.1.3 地形与河流井田地表位于紫山与鼓山之间的丘陵地带,区内地势南北两侧高,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仅在东南侧有季节性的车网口小溪,流向北北东,汇入牛叫河,由矿井排水,天气降水汇合而成
4、,流量很小。1.1.4 气象与地震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据武安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年降水量最高为1026mm,年蒸发度一般为2100mm。气温42.5-19.9,年平均12.6。冻结期自12月初至次年3月初,最大冻结深度410mm。最大积雪厚度150mm。最大风速22.7m/s,平均2.7m/s,风向以东北、北北东、南居多。区内雨季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70%以上。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1.1.5 井田内建筑物井田内从南向北村庄有停泗头村、高河村和陶庄村。工业场地主要建筑物可分为三部:生产系统、辅助生产车间、行政管理及生活福利建筑等。1.2 井田地质特征1.2.1 井田地形与煤系地
5、层概述井田地表位于紫山与鼓山之间的丘陵地带,区内地势南北两侧高,标高+276.6m,中部地势低,牛叫河最低为+120m,相对高差160m。陶一煤矿井田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统和上统、二叠纪、三叠纪及第四系。a. 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以巨厚厚状灰色、深灰色纯灰岩、褐黄色花斑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地层厚度170m左右。b. 石炭系(C)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主要白灰色巨厚层状石灰岩及浅灰色铝质泥岩组成。含一层不可采薄煤层,局部含透镜状赤铁矿。地层厚度1331m,平均20m。石炭系中统太原组(C3t):为海陆交替相沉积的泥质岩、碳酸岩和碎屑岩。主要由深灰色、灰色粉砂岩、泥岩
6、及灰色中细粒砂岩组成。其中夹有68层石灰岩,本组地层含煤514层,主要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有6、8、9煤层。地层厚度112153m,平均120m。下石盒子组(P1x):由灰绿、深灰和带紫花班状粉砂岩又浅灰色铝质泥岩组成。地层厚度4187m,平均厚度68m。c. 二叠系(P) 山西组(P1s):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由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和浅灰色中细粒砂岩组成,含煤28层,中下部1、2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地层厚度4983m,平均67m。上石盒子组(P2s):由灰、深灰、紫灰花斑色粉砂岩和浅灰、灰白色砂岩组成,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总厚度420647m,平均厚度517m。石干峰组(P2sh):由绿
7、灰、紫灰色中细粒砂岩与紫色粉砂岩相间交替沉积,以粉砂岩为主。总厚度165276m,平均厚度237m。 d. 三叠系(T)岩性以薄厚层状紫色、灰紫色及紫红色细粒砂岩为主,夹粉砂岩薄层或粉砂岩透镜体。地层厚度大于550m。e. 第四系(Q)由冲洪积的砂质粘土、粘土及砂、砾石组成,地层分布不均,厚度变化大。地层厚度021.96m。1.2.2 井田地质构造(1)断层:井田范围内落差大于50m的断层有2条。即F3、F4,均为高角度正断层。F3断层:井田东侧深部边界断层,走向N25E,倾向SE,倾角70度,落差3570m,南部第13勘探线处落差最大。F4断层:井田西侧浅部边界断层,又称半个山断层,走向N2
8、0E,倾向NW,倾角70,落差135m310m,由南向北落差变小,地表断层迹象明显。(2)褶曲:规模较大的褶曲有鳌子山东背斜和半个山背斜,均位于井田西侧平行F4断层发育,前者在井田北部,走向N30N20E,轴长2.5Km;后者在井田南部,走向N30。E,轴长3Km。1.2.3 井田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首山一矿位于邯邢水文地质单元南单元的康二城亚单元的东部。该单元的北部边界分布在紫山岩体一带,其地表分水岭即为该单元的北部边界;西界以紫山鼓山断层为界;东界以奥陶系石灰岩顶界面标高-1100 m为界;南部边界分为两段,南部西段以双玉泉断层为界,东段以胡峪断层为界。一是第四系松散砂卵砾石孔隙
9、含水层,二是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组,三是石炭系薄层石灰岩及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2)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地表冲沟发育,平时主要排泄上游矿坑水,水量在50300m3/h之间,雨季为上游地区大气降水排泄通道。a. 含水层特征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含水层(I)该层是由厚层状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组成。本层总厚度约为550m,分为峰峰组、磁县组和马家沟组三组八个层段。本区奥灰含水层岩溶发育极差,富水性较弱,奥灰水属深埋藏滞流型。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41 L/s.m,渗透系数为0.12m/d,水质类型为HC03-S04-Ca型,观测水位标高为108.6m。大青石灰岩含水层()岩性为中厚层状的隐晶
10、细晶质石灰岩,局部夹燧石条带,层位稳定,平均厚度6.24m。钻孔单位涌水量介于0.0150.138L/s,m,渗透系数介于0.0241.82m/d;水质类型以HC03-S04-Ca-Mg型三为主,属富水性弱中等的含水层。观测水位标高108.92m。伏青石灰岩含水层()岩性为灰色隐晶质石灰岩,层位稳定。揭露厚度1.206.53m,平均厚度4.50m。钻孔单位涌水量介于0.1650.405L/s.m,渗透系数介于4.3611.77m/d。水质类型以HC03-S04-Na-Ca型为主,属富水性中等的含水层。水位标高124.53161.82m。野青石灰岩含冰层()岩性为隐晶质含泥质石灰岩。局部相变为泥
11、岩及粉砂岩,沉积不稳定。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11L/s.m,渗透系数为0.366m/d。水质类型以HC03-S04-Ca-Mg型为主,水位标高141.75142.74m之间。该层属富水性较弱的含水层。2#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V)岩性为中细粒结构、泥硅质胶结长石石英砂岩,局部相变为粉沙岩。其平均厚度为11.96m。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550.269 L/s.m,渗透系数为I.958m/d。水位标高为156.12156.96m。该层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局部为中等富水性。下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粒结构、泥硅质胶结石英砂岩。层厚为1.6544.26m,平均厚度22.30m。钻孔单位涌水
12、量为0.742 L/s.m,渗透系数为7.13m/d,水质类型为HC03-S04-Ca.Na型,水位标高为170.1lm,该层具有中等富水性。上石盒子组二段底砂岩含水层组() 岩性为中细粒结构、泥硅质胶结石英砂岩。层厚为1.6544.26m,平均岩性为一套粗中粒结构、泥硅质胶结石英砂岩,厚度5.4064.60m,平均厚度20.25m。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274 L/s.m,渗透系数为1.40m/d,水质类型为HC03-S04-Ca-Mg型,水位标高为163.4165.3m。该层具有中等富水性。 b. 隔水层特征井田内各含水层之间均存在有一定厚度并且有良好隔水性能的隔水岩层。奥陶系石灰岩顶至9煤
13、层底板间距离为21.6540.66m。其间岩性由砂质泥岩、铝质泥岩、粉砂岩组成。具 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大青石灰岩()与伏青石灰岩()间距为28.4241.09m,平均为 33.98m,岩性60为泥岩、粉砂岩,同时还有厚度不等的岩浆岩侵入,结构致密坚硬,增强了两含水层之间的隔水能力。伏青石灰岩()与野青石灰岩()间距为34.5360.77m,岩性以粉砂岩、泥岩为主,同时也有厚度不等的岩浆岩侵入,均具有较好的隔水性能。野青石灰岩()与2煤层顶板砂岩(V)间距为21.8847.14m,平均为36.10rn,岩性中粉砂岩和泥砂岩占60以上,亦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2#煤层顶板砂岩(V)与下石盒子组底砂岩
14、()平均间距为50.99m,岩性中粉砂岩占62,这些厚层粉砂岩亦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下石盒子组底砂岩()与上石盒子组二段底部砂岩()间距为 121.60184.50m,平均为149.36m,岩性中粉沙岩、泥岩和铝质泥岩占50 60,这些厚层的泥岩,铝质泥岩起到了很好的阻隔水作用。c.地表水体与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区内地表水体一般不与其下伏各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各含水层之间均有一定厚度的隔水岩层。含水层水位各不相同,说明其无水力联系。但在遇到断层、陷落柱等特殊情况下,仍会发生水力联系。大青灰岩含水层与奥陶系含水层水位标高比较相近,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d. 充水因素分析综上所述,山西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毕业设计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