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制备.doc
《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制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材料毕业论文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制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制备 学 院: 应用技术学院 专 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 名: 张小姗 指导教师: 张来祥老师 2011年 6 月 1 日聚乙稀接枝马来酸酐的制备张小姗(青岛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 山东 青岛)摘要聚乙烯它本身具有比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因而被作为通用塑料广泛的应用。采用溶液接枝与反应性挤出接枝来制备PE-g-MAH。对接枝与未接枝、接枝率不同的接枝物分别进行拉伸与压缩及冲击性能测试,比较得出力学性能最佳的方案。实验表明:与普通聚乙烯比较,被接枝后的聚乙烯一般采用干法和湿法但是接枝马来酸酐聚乙烯只适合干法,利用搅拌机和高速混炼机并加入分
2、散介质进行充分混合加强其分散性,从而能有效提高PE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同时保持了聚乙烯基体的刚性,通过实验也能进一步说明马来酸酐含量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聚乙烯、 接枝率、性能测试AbstractPolyethylene it itself has better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processing properties, they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a general-purpose plastic. By solution grafted and rea
3、ctive extrusion grafted to preparation PE - g - MAH. Docking branch and not graft copolymerization, grafted rate of different graft is stretched and compressed respectively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test, and impacts that optimal mechanical property solutions. Experiment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ord
4、inary polyethylene, be grafted the polyethylene generally adopted after dry and wet but grafting maleic anhydride polyethylene only suitable for dry, using blender and high-speed mixing rubber machine and join scattered media are fully mixing strengthen its dispers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5、the PE material tensile strength, bending strength and impact strength while keeping the polyethylene matrix rigidity, through experiment could also further shows with maleic anhydride content in the dispers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s. Key words Polyethylene, graft
6、 rate, performance testing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目录摘要2关键词2目录4引言51. 相容剂在聚合物中的分散61.1相容剂简介及作用机理61.2反应型相容剂及其特点71.3反应型相容剂的作用71.4反应型相容剂的作用原理81.5高分子接枝物的常用制备方法82. 实验准备部分92.1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机理92.2原料配方设计102.2.1原料配方设计的相关说明102.2.2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化学接枝制备方法132.2.3 聚乙烯接枝买来酸酐的挤出接枝制备方法132.3化学接枝接枝率的测定132.3.1接枝率的测定方法132.3.2标准溶液的配制132.3.3、标准溶液
7、的标定142.4 PE-g-MAH制备的各部分主要原理及注意事项142.4.1 原料的分散与混合142.4.2 原料挤出造粒152.4.3 注塑制件162.4.4 性能测试162.4.4.1 拉伸性能测试的方法原理及操作要点162.4.4.2 弯曲性能测试的实验原理及影响因素172.4.4.3 冲击性能测试的相关原理173 实验部分183.1实验原料183.2实验设备183.3实验步骤:183.3.1 混料183.3.2 挤出造粒193.3.3 注塑制件193.3.4 性能测试203.3.4.1 拉伸性能测试20结果22谢辞23参考文献24附录26引言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以及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聚
8、合物材料的应用也是在不断的扩大,以此对聚合物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的要求高功能化、优性能化、较高机械性能化、高应用化。这使得先前单一的聚合物材料以及普通的聚合物材料已经不再能满足我们的生产生活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全新的新型合成复合材料已迫在眉睫,而它的投资大、周期长、而性能并不一定理想向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世界上合成树脂及塑料的现年产量目前已超过1亿吨,以聚乙烯和聚丙烯为主的聚烯烃占塑料总产量的35%。聚烯烃它有价格低廉和加工容易的优势,聚乙烯等通用塑料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作为通用塑料来使用,如果对目前所发现的聚烯烃塑料品种进行改性,会使这一量大,使用领域以及适应领域比较广的各种塑料材料在综
9、合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等多个方面达到甚至超过某些实用性工程用塑料的指标,对促进高分子材料学、塑料工业学的发展都必定会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对于以聚乙烯和聚丙烯为主的的聚烯烃类是典型的半结晶材料,在常温或静态下,其无定形区链段可运动性使材料具有较高的韧性,而在高温或高应变速率下,由于所吸收的冲击能量不能及时传递,材料就会显示出较好的韧性。聚烯烃塑料工程化实质上所涉及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常温、静态状态下聚烯烃的刚性,但不损害它的韧性?怎样才能提高低温或高应变下的韧性,但不损害其本身的刚性?以接枝等化学改性方法为主的研究方法已成为聚烯烃塑料工程化研究的主流工程。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石油、化学
10、工业以及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合成树脂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它不仅会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同样也会污染我们的环境伤害我们的身体。因此合理利用合成树脂是非常重要,作为塑料专业的大学生我们更要了解,所以我们要懂得它作为新型材料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我们通常说的高分子接枝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构成的多组分体系。大多数聚合物通常为互不相容的分离体系。因此,聚合物的共混是尽量使不相容体系尽量接近比较相容体系。其相容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在彼此不相容体系中加入相容剂。通常是在聚合物共混体系中加入所谓的第三组分,相容性较好的体系是如何由原来使本来相容性不怎么好、根本不相容的聚合物组合
11、成,并获得较优良的性能。而这些第三组分的加入能增加某些高聚物共混体系相容性的,通常称为共混体系的相容剂。我们所说的相容剂,广义说是指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组分都有很优良的相互容解性与粘合性,可降低界面的表面张力,增加两种、两种以上高聚物质之间相容性的物质。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将不同含量的马来酸酐分散在聚乙烯基体内,选用适当的表面处理剂和相应的活化方式,提高马来酸酐在聚乙烯中的分散性,防止二次凝聚,造成制品的局部缺陷。这样,一需要测出不同的接枝率,二需测出其不同的性能之间的差距。经过试验之后,加入不同量的MAH的制件的力学性能有何变化?通过对其性能进行比较的研究,从而得出接枝后的聚乙烯性能是
12、提高还是降低,以及得出变化程度。对不同工艺方法下制得试样进行实验测试,分析在不同填料和马来酸酐含量不同制件的冲击强度和力学强度有何不同,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最后得出结论。1. 相容剂在聚合物中的分散1.1相容剂简介及作用机理一般来说高分子接枝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构成的多种组分体系。通常所说的大多数聚合物为互不相容的分离体系。因此,聚合物的共混是指使一些不能相容体系尽量接近相容体系。其相容技术的关键是在不相容体系中加入适量合适的相容剂。也就是说在高聚物共混体系中加入适合的第三组分,使本来相容性较差、不相容的聚合物组合成较好的体系,并获得较卓越的性能。而这些能增加某些高聚物共混体系
13、相容性的第三组分,通常就是我们所称作的共混体系的相容剂。我们所谓的相容剂,广义说是指与两种高聚物组分、两种以上都有较好的粘合性,可降低表面张力,从而达到提高两种、两种以上聚合物相容性的目的。在聚合物共混过程中, 相容剂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容易得到均匀的共混产物; 另一个是通过改善聚合物体系中两相的性能, 增加相界面间的彼此黏合力, 并具有稳定的性。相容剂分子,具有能与共混物组分中进行物理的、化学的结合的基团, 从而能将不相容、部分相容组分变得相容。 由于相容剂种类繁多、 制造方法也较多, 产品的结构不一致,所以不同相容剂在聚合物共混物中的作用机理也是完全不同的。对于相容剂的增容作用本质上说是
14、借助于分子间的键合力来实现的,可以起到类似于油分散于水中所用的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相容剂之所以能将两种不相容的聚合物组成塑料合金,是因为在其分子中含有分别能与两种聚合物中的集团进行物理或化学结合的缘故。本次试验主要涉及的是反应型相容剂,接下来会对反应型相容剂的特点及作用进行详细的介绍。1.2反应型相容剂及其特点我们所说的反应型相容剂是类似于偶联剂的一种试剂,其高分子链中含有能与共混物中的聚合物发生反应的反应性基团,因为,在其与聚合物共混时伴随着化学反应。反应型相容剂的优点是添加极少量的相容剂就可产生比较明显的效果,成本低;缺点是有可能产生副反应,使共混物的性能降低,同时对混炼和成型条件要求很高。
15、常见的可发生反应的基团对有酸酐与氨基;环氧基与酸酐;咪唑啉与羧基;异氰酸酪与羧基;酰基内酰胺与氨基:碳化二亚胺与羧基基、金属盐。 目前已开发出来的相容剂很多,而常用的反应型高分子相容剂有如下的几大明显优势: (1)在烯烃与苯乙烯体系的树脂中一般采用共聚法来引入羧酸者居多。 (2)添加量少,效果明显,成本低。 (3)反应型接枝共聚物能用的相容剂较多,而嵌段共聚物所能用的相容剂却占的比例比较少。 (4)尼龙与聚烯烃或苯乙烯系列树脂共混应用较多的是反应型高分子相容剂。 (5)副反应较多,能会影响高分子聚合物合金的性能和质量,成型条件不易控制。(6)应用广泛。不仅使聚合物合金具有共混组分的优良性能,还
16、可以增加或改善某些性能。1.3反应型相容剂的作用反应型相容剂的作用可分为三点:1)与本身带有反应性基团的高聚物发生反应。 2)通过与加入带反应基团的聚合物发生增容作用如某些接枝共聚物PPcMAH、PP-eAA(聚丙烯接枝丙烯酸),也可以通过磺化PS锌盐使PS+PPE硝化EPDN锌盐共混物通过生成链间盐的反应达到增容的目的。3)加入低分子化合物,促进生成共聚物的相容化,举例说明甲苯磺酸可使PETPA66共混体系来进行增容,而对于磷酸二苯酯可使PA6来进行增容;PA66塑料合金增容,通常呢带环氧基、氨基的硅烷偶联剂是可以作为PEPA66塑料混合增容的相容剂。1.4反应型相容剂的作用原理含有一些能和
17、混和物组分起化学反应的官能团的高聚物反称为应型相容剂, 它们适合于那些相容性较差、带有很容易反应的官能团的高聚物之间的增容。 我们所谓的反应性的增容主要有: 外加反应型相容剂、共混物组分反应相容剂; 使混合的高聚物部分官能化,并通过相互反应,以达到增容的目的。反应型相容剂是一些基团,这些集团具有反应活性,是其有增容效果的关键,马来酸酐、 环氧基是通常所见的反应活性基。这些反应相容剂和聚合物发生共混的时候伴有热、 力的双重作用的放生, 同时组分之间发生反应, 从而达到增容的目的。1.5高分子接枝物的常用制备方法 高分子接枝物常用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熔融接枝和固相接枝等。具体如下(1)熔融接枝. 研究
18、者使用最多的化学接枝方法通常是熔融接枝法。反应是在双螺杆挤出机特是MAH 在非极性的聚烯烃中的溶解度有限, 受此影响, 熔融法实质上并非均相的接枝方法。所有反应体系一般有两相, 即单体的聚合物相、单体相。单体溶解度在两相中的分配,是受单体、 引发剂的类型、 反应温度控制的,在高引发剂、高单体浓度,单体在聚合物中的扩散,是控制反应速率的步骤3、4。对于设备,密炼机转子、挤出机螺杆,剪切引起的聚烯烃和反应单体相界面的更新,混合方式、混合强度直接影响接枝反应、其它副反应。相同条件,双螺杆挤出机的接枝率比单螺杆挤出机、密炼机都要高高 5 。将单体、 引发剂、 聚合物进行混合后投料, 也能提高接枝率等
19、6、7 。Hu 等 8用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研究PP GMA 体系, 则是通过停留时间分布来关连加工工艺参数(转速、 加料速度)跟接枝率的关系。溶液接枝。溶液接枝法,就是在接枝过程中首先将基体树脂溶解在适当的有机物溶剂中(通常为二甲苯或甲苯),然后再接枝。该反应过程温度较低,降解程度较低,副产物少,MAH的接枝率和利用率相对较低。一般包括常规溶液接枝与超临界溶液接枝两种方法。(2)固相接枝。非均相化学接枝。最早关于固相法的研究论文为L ee 等 9 与传统的溶液法、熔融法相比, 固相法具有反应温度低、通用性大、 后处理简单。研究的单体有(甲基)丙烯酸10、11、12、13及酯 14 以MAH
20、为主 14 。近年来国内对采用固相法进行化学接枝的研究也逐渐增多15、16、17、18、19。固相法以接枝PE 为主, 聚合物采用粉状料, 粒径越小,利于增加接枝率7 。反应过程中, 高聚物有非常优良的流动性。它是一种局部改性的方法, 它一般发生在聚烯烃的结晶面、无定形区域 20,接枝反应所用的PE 等规度越高, 相同条件下得到的接枝率越低7 。这种方法制出的产物作为体系的相容剂时, 在提高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比熔融法制备的制品有相同的效果, 但是某些条件下会达到更好的效果21。通常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可加入少于聚合物含量20 (w t)%的溶剂作为界面剂,不仅利于接枝反应的进行,还有利于反应散热
21、。苯、 甲苯、二甲苯为通常所用的界面剂。Rengarajan 等22 还选用多官能团的(异)氰脲酸三烯丙酯(TA IC)为催化剂, 用来增加、稳定自由基, 降低接枝反应活化能。催化剂作用越大15,引发剂浓度越高。(3)此外还有辐射接枝法、 高热接枝法、 悬浮接枝法、流化态接枝法。2. 实验准备部分2.1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机理 很多反应历程目前来讲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体系,不同研究者,提出的机理有很大的不同,有时我们所提到的,最终产物的结构上也是不一样的。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这就是通常被我们称谓的反应历程。有机过氧化物比偶氮型引发剂 23、24、25、26脱氢能力高。当不存在反应单体时,甲基
22、、亚甲基脱氢后,会趋于交联;次甲基,由倾向于裂解。因此过氧化物引发剂存在,接枝反应有副反应发生,跟聚合物种类有关。聚丙烯容易降解,聚乙烯比较容易交联,乙丙共聚物两者兼有,随引发剂的增多,发生程度随之增加。单体的加入,能使副反应减轻27,28。单体量少时,各副反应28.29.30.31。何者为主,取决与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引发剂的种类、浓度、单体种类。熔融法,反应温度高,副反应多。常加入的助剂:(a)针对MAH体系,提出的含氮、硫、磷的电子给体型助剂,作用被认为是接枝过程产生高活性、激基缔合物被阻碍,使得副反应的发生程度大大降低。但是同时他在减少的时候产生了一不良后果,体系的节支率也是降低很明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分子材料 毕业论文 聚乙烯 接枝 马来 酸酐 制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