鞣花酸的电化学研究毕业论文.doc
《鞣花酸的电化学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鞣花酸的电化学研究毕业论文.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1 引言31.1 鞣花酸的简介31.2 鞣花酸的生理作用31.2.1 鞣花酸的抗肿瘤、抗突变和抗癌性31.2.2 鞣花酸的抗病毒和抗菌活性41.2.3 鞣花酸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51.2.4 鞣花酸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保护活性51.2.5 鞣花酸的抗增殖活性61.2.6 鞣花酸的其他生理作用61.3 鞣花酸的制备61.3.1 植物中提取61.3.2 化学合成71.4 鞣花酸在化妆品中的运用71.4.1 与蛋白质、多糖、生物碱的结合能力71.4.2 防晒作用71.4.3 保湿作用81.4.4 抗皱作用81.4.5 美白作用81.5 课题选择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思路92 实
2、验仪器、试剂及方法102.1 实验仪器102.2 实验试剂102.3 实验方法113 实验过程123.1 鞣花酸在碳糊电极上大范围扫描123.2 pH值对鞣花酸循环伏安峰的影响133.3 富集时间对鞣花酸循环伏安峰的影响133.4 扫描速率对鞣花酸循环伏安峰的影响133.5 不同扫速下测量鞣花酸A1峰峰电流133.6 不同pH下鞣花酸紫外光谱扫描133.7 鞣花酸的微分脉冲扫描144 结果与讨论154.1 鞣花酸电化学参数的确定154.1.1 pH的选择154.1.2 富集时间的选择154.1.3 扫描速度的选择154.1.3 扫描电位的选择154.2 鞣花酸的电化学表征154.3 小结20谢
3、辞21参考文献22鞣花酸的电化学研究摘 要:鞣花酸(ellagic acid)是没食子酸的二聚衍生物,也是一种多酚二内酯,广泛存在于各种软果、坚果和其它植物组织中。它不仅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而且更多的是以鞣花单宁、苷等缩合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鞣花酸单体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抗癌与抗肿瘤、抗增殖和抗病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作用。因此,天然氧化剂的氧化机理是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且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在石蜡-石墨碳糊电极(CPE)上考察鞣花酸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鞣花酸在生理pH介质中的
4、电氧化呈现4个氧化峰,可能分别与其4个羟基的氧化相对应。电氧化过程在CPE表面同时受到吸附和扩散作用控制,以扩散为主。第一个氧化峰随扫速变化的关系表明,其第一步氧化过程遵守电化学-化学-化学(ECC)机理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氧化中间体通过串联化学步骤先后转化为具有较弱氧化性的次级中间物和没有电活性的最终产物。通过对鞣花酸DPV的测量,得到电分析鞣花酸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度等相关信息。关键词:鞣花酸;固体碳糊电极;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Electrochemical study of ellagic acidAbstract: Ellagic acid, a dimerization deriva
5、tive of gallic acid, is a polyphenol dilactone. It is widely present in a variety of soft fruit, nuts and other plant tissues. It can not only exist in free form, and more in condensation forms such as ellagic tannins and glycosides. It has various beneficial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due to its polyp
6、henolic nature with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y and antioxidant, antitumor, anti-proliferative and antiviral properties. Therefore, the oxidation mechanism of natural antioxidant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life science and food science and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worldwide. In this thesis
7、, the electrochemical redox process of ellagic acid was studied at paraffin wax-graphite carbon paste electrodes (CPE) using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 (DPV).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ellagic acid in the physiological pH medium showed four anodic peaks in the
8、CV curves, probably corresponding to the successive oxidation of four hydroxyl groups of ellagic acid. The oxidation process was controlled mainly by diffusion, and to a smaller extent by adsorption. The effect of scan rate on the first oxidation peak showed that the initial oxidation of ellagic aci
9、d followed an electrochemical-chemical-electrochemical (ECC) mechanism the oxidation intermediate with stronger oxidizing activity was chemically converted into a next intermediate with less strong oxidizing activity and then to the final product without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The linear range an
10、d detection limit were obtained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ellagic acid by DPV.Keywords: Ellagic acid; Soli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Cyclic voltammetry;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1 引 言1.1 鞣花酸的简介鞣花酸(ellagic acid)又名四羟基联苯二酸二内酯,为没食子酸的二聚衍生物,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4H6O8,其结构为1:鞣花酸不仅能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而且更多的是
11、以缩合形式(如鞣花单宁、苷等)存在于自然界2。鞣花酸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呈蓝色,遇硫酸呈黄色,Greiss-meger反应呈阳性,还易与金属阳离子如Ca2+结合。纯鞣花酸是一种黄色针状的晶体,其熔点大于360,密度为1.67g/cm3。它不溶于醚,微溶于水和乙醇,100mg乙醇中仅能溶解20mg的鞣花酸。鞣花酸可溶解于碱和吡啶。天然的鞣花酸存在于各种软果、坚果等植物组织中3-4。1.2 鞣花酸的生理作用由于鞣花酸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它们普遍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对其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5。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研究鞣花酸及其衍生物报道,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鞣花
12、酸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6-7。但在我国,对鞣花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仅限于对鞣花酸及衍生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简单的实际应用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文献报道。研究发现,鞣花酸有着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在国外已经被允许作为食品抗氧化剂使用8。1.2.1 鞣花酸的抗肿瘤、抗突变和抗癌性鞣花酸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捕捉自由基的能力,可以抑制多环芳香烃、黄曲霉毒素和芳香胺等引发的癌变,啮齿动物试验表明,它能够抑制肺、肝、皮肤及食道等部位由于化学诱导产生的癌变。鞣花酸能和致癌物的活性代谢形式结合成无害的化合物,以使其不能和细胞DNA 结合,其作用相当于致癌物清除剂9-10。Sayer11等研
13、究表明,鞣花酸通过占据苯并芘喃二醇环氧化合物的空间有利位置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此共价化合物由于芘喃的活性基团环氧环已被打开而无致癌活性。此外,鞣花酸对于多环芳香烃二酚环氧化物的诱变作用的抑制活性比阿魏酸、绿原酸及咖啡单宁酸高2个数量级。许多实验都表明鞣花酸具有抗肿瘤和抗突变作用。小鼠和人组织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鞣花酸对多种肿瘤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结肠癌、食道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和皮肤癌效果十分显著12-13。此外,鞣花酸也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断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诱导凋亡、抑制NF-B,AP-1和JAK-STAT激活途径、抑制血管生成、抑制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和抑制环氧化酶-2的活性W
14、endy ASmith14等(1998)发现鞣花酸对乳腺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通过鞣花酸干扰,150mol/L的叶绿酸,苄基异氰酸酯,奥替普拉,金雀异黄素能使DBP(肽酸二丁酯)DNA加合物降低75以上,因此鞣花酸可能通过与酶无关的途径抑制DBP-DNA加合。鞣花酸可能的抗癌机理包括以下四种15-17:抑制致癌剂的代谢活性,鞣花酸可以抑制多环芳香类化合物如苯并吡喃,亚硝基化合物如N-亚硝基苄基甲胺和黄曲霉素B1转换成诱导基因的物质;解除致癌物的毒性,通过动物实验,鞣花酸可以通过刺激体内一些酶的活性比如GST而解除某些致癌剂如苯并芘的毒性;清除致癌物,鞣花酸可以与致癌剂的活性代谢物结合形
15、成无害的化合物,从而使得致癌剂不能与细胞DNA结合;占据DNA上可能与其它致癌物或其代谢物反应的位点,鞣花酸通过与鸟嘌呤O6位置的反应可以阻止它的甲基化。从而抑制N-甲基N-亚硝基脲和鲑鲸DNA结合。尽管在很多研究中鞣花酸都表现出具有抗化学诱变致癌的作用,但是也有文献18-19对它的抗癌作用甚至对它的DNA加成化合物的形成提出了疑义。Hayatsu20等认为,鞣花酸的4个羟基团有较强的亲核性,易与生物体内的亲电子代谢物发生较强的亲核作用,而亲电子代谢物不能与DNA发生反应,因而这种亲核作用可能会将鞣花酸从生物体内移走,从而阻碍鞣花酸起抗癌作用。另外,食物中的鞣花酸在体内的吸收也是有限的。例如,
16、给小鼠口服鞣花酸发现只有少量被吸收,这就阻止了机体组织与足够高浓度的鞣花酸接触而使之不能有效的作为一种体内抗癌剂。1.2.2 鞣花酸的抗病毒和抗菌活性鞣花酸对人类HIV,HBV,小鼠疱疹病毒,鸟的成髓细胞瘤的逆转录病毒都有抑制作用。Euu Hwa Kang21等用C57ML/6小鼠即在金属离子诱导作用下产生的HBeAg转基因小鼠(HBeAg-Tg)。C57ML/6和HBeAg-Tg在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水平上对HBeAg有耐受性,在体内和体外都不产生相应的抗体,只产生了微量的细胞因子,减小了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当用鞣花酸以5mg/kg体重的量灌喂小鼠,能有效地阻止由HBeAg
17、引起的免疫耐受性。Blumenberg22发现每天给老鼠喂食剂量为50mg/kg的鞣花酸,45天后仍没有对老鼠表现出显著的毒性。而Girolami23发现静脉注射剂量为0.2mg/kg的鞣花酸对人体无毒害作用。鞣花酸对不同种类的细菌对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它可以保护伤口免受入侵细菌的感染,也可抑制溃疡。B.Thiem24等研究了鞣花酸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鞣花酸具有中等的抗菌活性。1.2.3 鞣花酸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鞣花酸中含有四个酚羟基,它们很容易被氧化,因此鞣花酸可以保护其他物质免被氧化25。在哺乳动物中,鞣花酸对线粒体和微粒体中的脂质体过氧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利用鞣花酸的抗氧化活性
18、,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丝裂霉素和过氧化氢对人体细胞的损伤,还能抑制多种致癌剂如多环芳香类化合物的形成,因此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Anup Sricastava26等研究表明,鞣花酸对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并且呈现出浓度依赖关系。若从IC50值来判断,它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与槲皮素相当,比叔丁对甲氧酚强。IC50表明鞣花酸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的也比槲皮素高,而叔丁对甲氧酚没有超氧自由基清除活性鞣花酸也是一种优良的羟基自由基和氧化亚氮清除剂。此外,鞣花酸对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抑制活性比槲皮素和叔丁对甲氧酚都高得多。它的金属离子螯合活性也呈浓度依赖关系。总之,从D. Hamiltonii
19、27分离出来的鞣花酸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槲皮素和叔丁对甲氧酚相当或者更高。1.2.4 鞣花酸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保护活性鞣花酸是一种天然多酚,可以在体外保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免受尼古丁诱导的细胞和DNA损伤。Adluri Ram Sudheer等研究了它对尼古丁诱导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在尼古丁对照组中用鞣花酸处理后脂质过氧化指数,DNA损伤程度,核小体数量都有显著的提高。在尼古丁对照组中不再具有抗氧化活性,而用鞣花酸处理后又可以使其恢复抗氧化活性,其抗尼古丁毒性与N-乙酰基半乳糖相当。鞣花酸和N-乙酰基半乳糖在它们的有效剂量时对正常淋巴细胞不产生任何损伤
20、。以上结论表明鞣花酸今后可以被开发用来作为尼古丁诱导的基因毒性调节物。1.2.5 鞣花酸的抗增殖活性鞣花酸具有一定的抗增殖活性,Jack N.Losso等通过研究鞣花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用鞣花酸处理正常孵育的细胞后,ATP的生物发光强度增强了约18.21。相反,浓度为1.1009mol/L的鞣花酸在重建的细胞外基质中能抑制HUVEC管的形成和增殖,同时鞣花酸也显示了对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28。1.2.6 鞣花酸的其他生理作用鞣花酸与金属的络合物具有止血的功能,可作为止血剂使用,临床上也可以用它来分离血浆。另外,鞣花酸已被应用于血液凝血因子的研究以期
21、发现影响凝块或血栓的形成因素。此外,鞣花酸还具有镇定剂和降压剂的功能。在哺乳动物体内,鞣花酸和它的衍生物对线粒体、微粒体中的脂质化合物的过氧化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农业上,鞣花酸能抑制昆虫的生长,当其浓度为147ppm时即可达到50的昆虫生长抑制率,这使得鞣花酸有望成为一种安全的生物农药。1.3 鞣花酸的制备由于鞣花酸不仅能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而且更多的是以缩合形式(如鞣花单宁、苷等)存在于自然界29。所以在自然界中存在含有鞣花酸的物质,可以通过对含有鞣花酸的物质进行提取来制备鞣花酸。鞣花酸也可以直接合成得到。1.3.1 植物中提取在自然界中,葡萄、乌桕、红木莓等物质中均含有鞣花酸,因此可以从这
22、些物质中提取出少量的鞣花酸。葡萄压榨成汁,长期放置会形成黄色或红色的结晶沉淀,沉淀经膜过滤器过滤后悬浮于水中,悬浮液再次过滤,并用水和甲醇洗涤除去杂质,最终得到产物鞣花酸;乌桕枝条经风干粉碎后,用85的工业乙醇回流提取,合并浓缩液并溶于水,依次用正丁醇、乙酸乙酯萃取,最后得到的乙酸乙酯萃取液以氯仿一丙酮混合溶剂为淋洗剂,反复经硅胶柱层析淋洗,得到8种鞣花酸及其衍生物的组分。从上述物质提取均可得到高纯度的鞣花酸,但是由于受原料中鞣花酸含量的限制,而且工业流程相对复杂,所以实际意义不大30。1.3.2 化学合成鞣花酸可以通过鞣花单宁的分解得到,鞣花单宁在加热条件下酸解、纯化得到鞣花酸,此种方法的产
23、率相对较高(约40)。然而原料的酸解过程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存在危险因素。且耐酸设备价格昂贵,不宜工业化生产;鞣花酸也可以通过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酯在过氧化物酶的氧化作用下制取,但由于原料没食子酸或没食子酸酯的制备过程比较复杂,且过氧化酶催化剂也需要精制纯化,因此目前较少用这类方法进行鞣花酸的生产;以五倍子为原料,加入适当蒸馏水在65左右浸取得到单宁酸。单宁酸经碱化、氧化、酸化处理最终得到产物鞣花酸。研究表明,五倍子中单宁酸质量约为70,即以五倍子为原料,鞣花酸产率可到35左右。我国五倍子资源丰富,利用五倍子制备鞣花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1。1.4 鞣花酸在化妆品中的运用32-33鞣花酸具有独特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鞣花酸的电化学研究 毕业论文 鞣花酸 电化学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