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颗粒LED等离子体激元耦合光提取结构研究.doc
《金属颗粒LED等离子体激元耦合光提取结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颗粒LED等离子体激元耦合光提取结构研究.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金属颗粒LED等离子体激元耦合光提取结构研究摘要随着半导体照明行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作为半导体照明产品中的核心组成部分LED芯片,其研究与生产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LED芯片的亮度和可靠性不断提高。在芯片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器件外量子效率一直是核心内容,因此,如何提高光提取效率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就LED器件中光提取效率提高途径问题,着重介绍了一种新的光提取结构金属颗粒表面等离子体,通过在发光材料表面建立金属纳米颗粒结构,在出射光激发下金属表面将产生等离子体,这些等离子体可吸收介质材料发光光能而发生振荡,再通过其他的结构或手段将这部分能量重新转化成光能辐射出去,进而提高LED器件的光提取效率。本
2、文一方面介绍了LED及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利用仿真的手段着重研究了金属纳米颗粒的周期(占空比)、尺寸以及不同材料对金属纳米颗粒等离子激元提高LED出光效率的影响,同时也仿真了该结构下不同偏振方向的出射光对光提取的影响。关键词:LED;等离子体;吸收;光提取效率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miconductor illuminance, as the core components of semiconductor illuminanceLED chips, its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technol
3、ogy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ts brightness and reliabilit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LED chips. the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has been the core content and, therefore, the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is crucial.This article prove a way to enhance the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o
4、f device, by a new structure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of metal.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 then, on the metal particle surface ,the output beam excitate the plasma, these plasma can absorb the luminous light of dielectric material oscillate. By other structure or means, th
5、is part of the energy can re-converte into light energy and radiate out .thus, this way can improve the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This article, firstly, will introduction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surface plasmon of the metal particles and LED. On the other hand ,by using tools of sim
6、ulation, we simulate different metal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cycle (duty cycle),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different materials to improve the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and then simulate the impact of the different emitted light polarization direction。Keywords: LED; Plasma; Absorb; Light extractio
7、n efficiency 目 录第一章绪 论1第二章 LED及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基本理论32.1 LED及提高其出光效率的几种途径32.1.1 LED的发光原理32.1.2 LED的优势42.1.3 LED面临的主要问题42.1.4 提高其出光效率的几种途径72.2 等离子振荡的概念102.3 表面等离子体的生成112.3.1 表面等离子体的产生条件112.3.2 表面等离子体的激发方式122.4 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应用142.5 金属纳米颗粒等离子体的消光特性152.5.1 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激元共振152.5.2 单个金属颗粒的光学特性162.5.3 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消光特性及其影响
8、因素172.6 本章小结18第三章金属颗粒LED等离子体激元耦合光提取结构研究193.1 Rsoft 简介193.2 模拟不同金属颗粒的等离子体激元模式提高LED出光效率263.2.1 金属纳米颗粒分布周期对其提高LED出光效率的影响273.2.2 模拟不同尺寸金属颗粒的等离子体激元结构提高LED出光效率293.2.3 模拟不同材料金属颗粒的等离子体激元结构提高LED出光效率323.2.4 出射光偏振方向对银颗粒的等离子体激元结构提高LED出光效率的影响333.3 总结343.3.1 对已完成工作的总结343.3.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34参考文献35外文资料37中文翻译44第一章 绪 论发光二
9、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是一种电致发光的光电器件。早在1907年开始,人们就发现某些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在正向导通时有发光的物理现象,但生产出有一定发光效率的红光LED己是1969年了。到今天,LED已生产了50多年,回顾过去,它己茁壮成长。各种类型的LED、利用LED作二次开发的产品及与LED配套的产品(如白光LED驱动器)发展迅速,新产品不断上市,已发展成不少新型产业。展望将来,还期望更进一步地提高。众所周知,目前能源危机、温室效应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困扰着我们,改变人们的能源获取方式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已经成为当前世人的共识。目前在世界电力的使用结构中
10、,照明用电约占总用电量的19%1。各国发展的水平不同,照明用电所占比重也有所差别,但是照明耗能已经成为了各国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照明节能问题也就成了各国政府及专业人员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LED作为新型高效光源,特别是白光光源(适用于一般照明)的发展对于大幅度降低照明用电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降低电能消耗增长速度,进而减少新增电网容量的费用,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减少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及其他污染物。因此如何制造出高效能的LED以使其早日取代现有的照明光源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并越来越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这些年来,随着半导体照明的不断深入发展,作为半导体照明产品中的核心组成
11、部分LED芯片,其研究与生产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芯片亮度和可靠性不断提高。这使得在LED芯片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器件外量子效率的提高成为了核心内容,因此,如何提高光提取效率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就LED器件中光提取效率提高途径问题,着重介绍了一种新的结构金属颗粒LED等离子体激元耦合光提取结构。 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就是局域在金属表面的一种由自由电子和光子相互作用形成的激发态倏逝波。在这种相互作用中,自由电子在与其共振频率相同的光波照射下发生集体振荡。这种表面电荷振荡与光波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具有独特性质的金属表面等离子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
12、s)。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电磁场局限于介质表面,依靠改变导体表面的性质,可以改变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性质,这就为研制新型的光子学器件提供了的途径。同时,SPPs理论在亚波长领域的应用解释了很多传统光学难以解释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扫描近场光学显微技术的发展,使直接在材料表面观测SPPs变为可能,这极大促进了表面激元的研究。随着SPPs及SPW(Surface Plasmon Wave)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各种结构的器件的成功制作,其在光学各领域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在解决了一些经典光学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金属亚波长结构的增透效应在超分辨率纳米光刻、高密度数据存储近场光学等领域的应用大放光彩。
13、另外,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的按结构不同大致分为金属薄膜型和金属纳米颗粒型。本文着手于将金属颗粒等离子应用于LED光提取,着重研究不同结构的金属颗粒表面等离子体提高LED的出光效率,并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结论。主要内容有:首先,着重介绍了LED及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基本理论知识其中包括LED的发光基本原理、优势、提高LED为量子效率和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金属纳米颗粒结构制备、消光特性等的介绍。帮助读者建立起关于本课题的基本知识框架。然后,通过利用仿真软件Rsoft,模拟研究金属纳米颗粒的周期(占空比)、尺寸以及不同材料对金属纳米颗粒等离子激元提高LED出光效率的影响,同时也仿真了该结构
14、下不同偏振方向出射光对出光效率的影响,并得出来相应的结论。第二章 LED及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基本理论本章将简单介绍关于LED及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一些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LED的发光基本原理、优势、光提取途径的介绍和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金属纳米颗粒结消光特性等的介绍。2.1 LED及提高其出光效率的几种途径2.1.1 LED的发光原理LED,即半导体固态照明采用发光二极管,其核心是PN结,所以它具有一般PN结特性,即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和击穿特性。在正向电压下,如图2-1所示。 图2-1 LED的发光原理PN结正偏,外加电场减弱PN结内建电场的作用,打破了载流子扩散与漂
15、移的动态平衡,使得载流子的扩散作用大于漂移,即大量的电子从N区扩散到P区,P区大量的空穴扩散到N区,进而在P区和N区形成非平衡载流子,这些非平衡载流子在各自的区域与区域内的平衡多数载流子复合,并以光子的形式辐射能量,就形成了发光,这就是LED的基本发光原理。另外,光子的能量,其中为PN结材料的带隙宽度,由此也可以看出对应于不同的材料结构,LED所发光的能量不同,对应的光子波长不同,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对于制作发不同颜色光的LED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LED的发光效率是是评价一个发光器件优劣的重要指标,决定的该器件是否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而对于不同的发光材料也有着不同的发光效率,所以正
16、确的选择LED的发光材料也是当今LED研究的重要内容。2.1.2 LED的优势LED作为新型光源,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了LED照明和LED显示两个大类,其中LED照明主要包括各类灯具的应用,LED显示则包括LED显示屏和液晶LED源的应用。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1.节能:LED灯具功耗低、光效高,比日光灯节约电量约70%80%;2.寿命长: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寿命超过5000小时,理想状态下甚至可达10万小时以上,相当于连续点亮n年,并且性能稳定,5万小时光衰仅为30%;3.环保:不含汞等有害物质、可回收再利用,无红外和紫外线辐射(因此可避免招惹蚊虫);4.人眼舒适度高:由于LE
17、D为恒流驱动,因此不存在闪频问题,能很好地保护眼睛;5.外形尺寸灵活:单个LED尺寸小巧,可随意组合形成发光模块,实现与建筑的有机融合,达到只见光不见灯的效果;6.安全性高:LED使用低压恒流电源供电,工作电压低,十分适合在公共场所和某些特定作业场合使用;7.适合做大屏幕:LED色彩丰富饱满、演色性强,可用红绿蓝三色元素调成各种不同的颜色,显色效果极佳;而且LED可控性强,可实现多变、逐变、混光效果,亮度和色彩动态控制容易,可实现色彩动态变换和数字化遥控控制;8.适合做液晶屏背光源:LED亮度高、发光均匀并可调;而且LED驱动响应快,达到纳秒级;此外,LED还有便于单点维护的优点。2.1.3
18、LED面临的主要问题自从1962 年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红光GaAsP发光二极管由通用电器公司制作成功,发光二极管开始显示出它在发光器件市场中的地位。在20世纪70 年代初,虽然当时的发光二极管只有大约0.1%的发光效率,红光发光二极管就已经广泛应用在计算器和电子表的显示等场合。自从1991 年Nichia公司和Nakamura3公司等成功研制出掺Mg的同质结GaN蓝光LED后,GaN基LED 得到了迅速发展。GaN基LED以其寿命长、耐冲击、抗震、高效节能等优异特性在图像显示、信号指示、照明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来还有可能代替白炽灯、荧光灯,实现人类照明史上的又一次革命。L
19、ED作为一种光源,衡量它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光电的转换效率。目前,商用白光LED的发光效率只有7080lm/W,其发光效率与荧光灯相比还比较低。表2-1给出了不同年份LED的发光效率,可以看出近30 年来LED的发光效率提高了250 倍以上。随着LED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提高GaN基LED 的发光效率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表2-1不同生产年份LED 的发光效率比较4年份材料发光效率(lm/W)1970GaAs0.6P0.40.21973GaP:Zn,O302005AlInGaP,InGaNSiC50提高LED发光效率的两个基本出发点是提高其内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由于工艺和技术的成熟,已经可
20、以制备内量子效率达到70%80%的GaN基LED。因此,通过提高内量子效率来大幅度提高LED发光效率已没有很大的余地。半导体照明LED关键技术之一也就是如何通过提高外量子效率来提升其出光效率。对于一个LED,它的外量子效率可用公式(2-1)表示: (2-1)式中,是内量子效率;是LED的光提取效率。由于非常低,所以LED内量子效率与外量子效率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一般来说,高质量LED的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而它的外量子效率却非常有限。因此,通过提高内量子效率来大幅提高LED发光效率已经没有很大的余地。半导体照明LED关键技术之一也就是如何提高外量子效率即提高其出光效率。出光效率,即衡量实
21、际有多少辐射从器件发出,是众多LED所面临的关键问题。降低LED光提取效率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半导体材料本身对光的吸收2.在半导体材料与空气界面,由于折射率差引起的全反射损耗。由于半导体材料本身对光的吸收是不可避免的,下面主要分析由全反射引起的损耗,普通的LED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从下至上依次是:衬底,N区,用于发光的有源区,P区,最上面是P电极和N电极。有的材料的LED还需要在P区上加电流扩展层(如GaN基LED)。图中,是介质的折射率,是空气的折射率,是入射角,是折射角。图2-2 LED结构示意图其中光提取率是由光学的折射定律所决定的,光线从根据光学折射定律,光线从光密物质(如芯片
22、)向光疏物质(如空气)时,根据折射公式: (2-2)因此当折射角=90,即=1达到全反射条件,设全反射的临界角为,则根据式(2-2)可得: (2-3)空气的折射率,当介质为InGaAsP时,其n1=3.3,则=17.6。也就是说LED内只有锥角为17.6的光锥内的光可以射出LED,如图2-3所示。图2-3 LED全反射光锥示意图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LED的光提取效率成为提高LED外量子效率的关键。下面详细介绍目前国际上提高LED外量子效率的几种方法。2.1.4 提高其出光效率的几种途径1、生长分布布拉格反射层(DBR)结构在2000年N.Nakada5等人使用分布布拉格反射器DBR (Di
23、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来提高LED的外量子效率。其LED的结构如图2-4所示,作者在衬底和有源区之间制作15对的GaN/AlGaN布拉格反射层。能够将射向衬底的光反射回表面或侧面,可以减少衬底对光的吸收,提高出光效率。其DBR结构直接利用MOCVD设备进行生长,无需再次加工处理。其反射率R与材料折射率以及布拉格反射层对数N的关系由以下公式6给出: (2-4)其中和分别是空气的折射率和介质的折射率,和是低折射率材料和高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可见两种材料的折射率差越大,反射率越高。在一定的情况,反射率随着对数N的增加而提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随着层数的增加,难以控制在D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颗粒 LED 等离子体 耦合 提取 结构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