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安陵煤矿31采区设计.doc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安陵煤矿31采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安陵煤矿31采区设计.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Huna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Safety & Technology设 计 题 目: 安陵煤矿31采区设计 学 生 姓 名: 专 业 班 级: 矿山安全技术与监察0601班 指 导 老 师: 系主任(院长): 评 阅 人: 2009年05月目 录前 言III摘要IV第一章 采区概况及采区地质特征11.1 采区概况:11.2 采区地质特征11.3 构造31.4 水文及瓦斯:41.5 储量计算:51.6 存在的问题:5第二章 采区地质、工业和可采储量62.1 采区地质、工业和可采储量计算6第三章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7第四章 采区巷道布置84
2、.1设计的原则和要求84.2方案设计84.3方案比较10第五章 采煤方法及工艺115.1开采要素115.2采煤工艺115.3采面移溜方法12第六章 采区参数及区段的划分146.1 采区倾斜长度计算146.2.采煤面斜长的确定146.3.区段斜长、标高及区段数目的确定:14第七章 采区生产系统157.1运煤系统157.2运料及排矸系统157.3通风系统:157.4排水系统187.5供水系统197.6供电系统197.7液压系统197.8通讯系统197.9供风系统20第八章 采区准备方式218.1采区准备期工程量见218.2上山贯通方式及顺序22第九章 安全措施239.1采区通风、防尘及瓦斯事故的防
3、治239.2 防顶板措施249.3 提高回采率措施259.4提高煤质措施259.5防水259.6防火259.7其它26第十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7结束语28参考文献29附图 图一 31采区煤层综合柱状图图二回采工作面支护布置示意图图三31采区通风系统图四31采区A-A线剖面图图五31采区方案二B-B线剖面图图六安陵煤矿-51线图前 言本矿井设计是根据湘煤集团湘永煤业公司安陵煤矿的地质资料进行编写的。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数据和图表都是以安陵煤矿的地质资料、地形地质图、底板等高线图、综合柱状图等为依据,严格按照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本设计是在本人的努力及指导老师的辅导下完成的,设计注
4、重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是老师的悉心辅导和个人努力的结果。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注重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学习,尽量做到技术上优越、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设计主要分为九大部分:采区概况及采区地质特征、采区地质、工业和可采储量、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采区巷道布置、采区参数及区段的划分、采区生产系统、采煤方法、采区准备方式、安全措施结论。设计在内容上以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主线,力求在阐明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开采方法进行开采。由于本人学识水平有限,资料收集不全,本设计中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在此恳请各位老师提
5、出宝贵意见,进行批评指正。并感谢对本次设计提出宝贵意见和帮助的老师及实习矿井广大工程技术人员! 2009年5月摘 要本设计是以安陵煤矿31采区的地质资料为基础,在指导老师和矿里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设计规范要求设计。本设计以理论联系实际,重点针对该矿井31采区的概述及采区地质、采区境界及储量、矿井工作制及井型服务年限、井田开拓、采煤方法、井下运输、采区提升、采区通风与安全、采区排水、动力供应及照明、采区主要技术经济等方面开展的,对同类矿山开采具有一定得指导意义。关键词采煤方法、采煤工艺、运输、通风、排水。 第一章 采区概况及采区地质特征1.1 采区概况:31采区为安陵矿
6、井27采区的延伸水平,即矿井东南翼第三水平延伸的第二个采区。东南起于中央石门1线,西北止于51线,走向长约600m;上起-160m水平煤层底板等高线,下至-260m水平煤层底板等高线,倾向长约120160m,平均147m,面积约84000。其上27采区内2165工作面正在开采。本区对应地表主要为山地及农田,地面最低标高119.2m,最高标高239.8m,大部标高140m左右,开采最小垂深一般在270m以上,开采对地表影响较小。1.2 采区地质特征 1.2.1 地层概况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上段6、7煤组,现将其岩性从上到下分述如下:(1) 中粒砂岩:浅灰灰白色,薄中厚层状,层理复杂,水
7、平至缓波状层理为主,次为交错层理,斜交层理,成份以石英为主,含少量长石及其他暗色矿物,局部地段含较多绿泥石,层面含云母片。平均40m(2) 粉砂岩: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水平缓波状层理,含细沙岩条带。层面见大量植物化石及碎屑碎片,局部见完整的大羽羊齿化石并夹煤屑和炭质包裹体,厚018m,平均2.0m。(3) 6煤:黑色,块状,局部粉末状,半金属光泽,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厚0-4.5m,平均1.42m。(4) 粉砂岩: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夹细砂岩条带和菱铁矿条带,局部见完整的植物化石及碎片,厚02.5m,一般为1.2m。(5) 细中粒砂岩:灰灰白色,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及断续缓波状层理
8、,成分石英为主,次为长石,云母,暗色矿物,硅泥质胶结,层面偶带绿色,夹薄层粉砂岩,厚6.85-35m,平均30m。(6) 粉砂砂质泥岩:灰深灰色,薄层状,波状缓波状层理,夹薄层细砂岩条带及菱铁质条带,厚04m平均2.0m。(7) 细砂岩、粉砂岩互层:细砂岩,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缓波状层理,成分石英为主,次为长石,硅泥质胶结;粉砂岩,灰深灰色,薄层状,水平缓波状层理,间夹细砂岩条带和菱铁质条带,厚23.446m,平均30m。(8) 粉砂岩或砂质泥岩:深灰色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水平缓波状层理沿层面见植物化石碎片,厚05m,平均3.5m;(9) 7煤:黑色,块状,局部粉末状,半金属光泽,亮煤为主
9、,暗煤次之,含砂质包裹体。煤层结构一般简单,局部复杂,煤厚平均在06.35m之间,平均煤厚1.1m,煤厚度变化很大,不稳定。(10) 粉砂岩或砂质泥岩:灰色,薄层状,水平至缓波状层理,厚0.55m,平均为3.0m。(11) 细中粒砂岩:灰灰白色,中厚层状,水平至缓波状层理,成分石英为主,次为长石,云母,夹薄层粉砂岩,厚6.85-30m,平均20m。1.2.2 煤层概况:本区内主含煤两层,即6、7煤层,其中6煤层为本区内主采煤层,7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且煤层结构较复杂,6煤层结构一般简单,局部复杂。7从现27采区揭露情况看,6、7煤层只在1 14 13线附近煤层赋存较好,而-51线与51线附近煤层
10、赋存较差。从钻孔揭露情况看,在31采区水平内除5002钻孔在标高-170.09m位置见7煤煤厚为5.32m1次外,已无其它钻孔在本区深部控制。从现-160水平巷道揭露的情况看:-160东南三石门见6煤二次,煤厚分别为2.0m、2.0m;见7煤一次,煤厚为0.6m。 -160东南三石门底板巷内见6煤二次,煤厚分别为2.0m、0.2m;见7煤三次,煤厚分别为5.0m,1.5m,1.5m。在2963-3工作面一侧山内, 见6煤煤厚点分别为1.6m、4.5m、3.0m;在2963-3底板巷内, 见6煤三次,煤厚点分别为3.1m、3.0m、1.5m。在29-160反石门内,见7煤四次,煤厚点分别为2.0
11、m、0.3m、0.3m、0.2m。6煤揭煤点8个, 可采有7个点,不可采有1个点;7煤揭煤点7个, 可采有4个点,不可采有3个点;从现上水平27采区工作面采掘情况看:2763-3工作面与2774-3工作面煤层赋存较好,从-80m水平已控制到-160m水平;2763-3工作面平均煤厚约2.0m,2774-3工作面平均煤厚约1.3m。但2764-3工作面与27613工作面(27613工作面实为6煤)经探掘后煤层赋存较差,出现小范围不可采带。从上述情况看,本采区6煤为可采煤层,7煤为局部可采煤层。1.3 构造本区构造比较复杂,整个采区为单斜构造,被F1断层所切割,形成上下两盘煤,采区西翼在-50线附
12、近被F5平推断层所切割,东翼在49线附近被F6断层所切割,并伴有F26、Fa、Fb逆断层切割,同时F2层间断层有时也切割煤层,形成不可采带,整个采区北部受区域性层间断层F2的切割。现将各断层分叙如下:(1) 牛形层间断层F1:系区域性层间大断层,一般表现为正断层造成地层缺失,被F26、F27断层切割;F1断层有时切割6、7煤层,在50线附近被F6断层切割后,使6、7煤层形成上下两盘;并且F1断层造成6、7煤层在-50线附近深部缺失。(2) 茶公头层间断层F2:它与F1断层近于平行,东西纵贯全区,走向北西,局部转向北东,近于北倾。倾角较地层倾角大。(3) F5平推断层:走向近于南北至西北,倾向东
13、至北东,倾角70度,落差为50m至64m,在-80水平有井巷控制,5102、-5083、-5001钻孔控制。(4) F6断层:位于50线至49线附近,走向近于南北向,走向长约500m,倾向东,落差大于200m,在本区切割F1断层和切割6、7煤层。(5) F26逆断层:位于50线两侧,走向东西,长约150m,倾向北,倾角约65度,落差约130m,本区5086钻孔,-80巷道有一处揭露,切割F1断层。(6) F27逆断层:位于50线两侧,走向北西,长约160m,倾向北东,倾角70度,落差约90m。本区5001、5085钻孔及-80巷道各有一处揭露,并切割F1断层。(7) Fa逆断层:位于F6断层上
14、盘,被F6断层所割,走向近于南北向,倾向北东,落差约为50m,在-80水平有井巷控制。(8) Fb逆断层:位于F6断层上盘,被F6断层所割,走向近于南北向,倾向北西,落差约为30m,在-80水平与-160水平有井巷控制。1.4 水文及瓦斯:(1) 31采区水文情况:水文从上部揭露的情况看,井田内岩层含水性弱,断层导水性较弱,一般仅见潮湿、滴水现象。31采区涌水量预测:用比拟法计算涌水量:公式Q3=Q2L3/L2Q3:31采区预测涌水量; Q2:27采区涌水量;L3:31采区走向长度600m; L2:27采区走向长度400m;参数选用:Q2:实测27采区一般涌水量 Q2:15 m3/h;L3:6
15、00m; L2:400m 。计算结果:Q3=Q2L3/L215600/40022.5m3/h31采区一般涌水量22.5 m3/h。最大涌水量为3Q3=322.567.5 m3/h。预计本采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 31采区瓦斯涌出量情况:本矿井为低沼气井,根据现已掘的27-260m水平瓦斯涌出量情况来看,27采区瓦斯涌出量小于0.2,没有多大变化,预计在31采区延伸水平瓦斯涌出量也不会有大的增加,但在巷道揭露煤层时,必须要加强通风瓦斯检查管理。该区6、7煤层为低灰、低硫高发热量优质无烟煤,煤层无自燃现象1.5 储量计算:本次储量计算6煤层分三块,块段煤厚点取本采区范围内的钻孔见煤点厚度、巷道
16、见煤点厚度及最低可采厚度的平均值,对特厚点如5003钻孔-95.58m见煤厚6.35m则取本块段钻孔煤厚点与本块段巷道煤厚点的平均值参与计算。块段平面积是在电脑内的1:1000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直接查询求得,倾角采用块段内平均倾角。容重采用原黄沙区段勘探报告资料6煤为1.5T/m3、7煤取1.49T/m3,储量计算结果见附表。1.6 存在的问题:(1) 本31采区地质说明书是根据现有27-160m水平揭露的地质情况所提供的,其深部已无钻孔资料控制,只能作为探采地质说明书。建议在本区进行补勘后再延伸;或作两步延伸,边探边掘:先延伸至-210m水平,并在-210m水平掘一探煤石门,探明本区构造后再
17、延伸至-260m水平。(2) F26断层下盘的6煤层是否已下至-260m水平还有待揭露,而F26断层下盘7煤层,局部有可采的可能,可布置一定工程量进行探掘。(3) 本区内Fa断层上盘的6、7煤层因无控制点,而49线钻孔又不理想,没有计算其6、7煤层储量,但可布置一定工程量进行探掘。(4) 采区北部F2断层切割6、7煤层有待进一步证实。表1 31采区储量计算一览表煤层号块段号平 面积 倾 角( 度)斜面积 煤厚(m)容重(T/m3)储量(万吨)可采储量(万吨)611836246264331.891.507.56.42918948137330.951.51.91.73876647128530.95
18、1.51.81.6合计11.29.4第二章 采区地质、工业和可采储量2.1 采区地质、工业和可采储量计算2.1.1. 采区地质、工业储量计算 Q地 = Q工 = L6.1 l6.1M6.16.1+ L6.2l6.2M6.26.2+ L6.3l6.3M6.36.3 =7.5+1.9+1.8 =11.2(万吨)式中:Q地 地质储量 Q工 工业储量L 采区煤层走向长600m l 采区倾斜长m l= 煤层倾角为43 M 煤层厚度 煤的容重 2.1.2. 采区可采储量计算 Q可采 = L6.1 l6.1M6.1r6.1c+ L6.2l6.2M6.2r6.2+ L6.3l6.3M6.3r6.3c = 7.
19、50.85+1.90.85+1.80.85 = 9.4 (万吨) 式中:因M = m故取值同上一样 c取0.85 第三章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31采区采用双翼布置,集中生产。采区按倾斜划分为二个区段,分别为 -160m-200m,-200m-260m,现主要开采-160m-200m,-200-260待勘后延伸。整个采区按二个工作面同时生产,矿井年工作日为330天。(1)采区年生产能力A= A日年工作日= 216.7 330=7.2万吨/年 式中:A日=khn工作面长度日推进度采高容重工作面回采率=0.81.12600.81.81.50.95=216.7吨/日k工作面产量不均衡系数,取0.8h
20、采区内掘进出煤系数,取1.1n采区内同时生产工作面个数,取2(2)采区服务年限采区服务年限=可采储量/年生产能力=9.4/7.2=1.3年第四章 采区巷道布置41设计的原则和要求(1) 工程设计有利于采区在整个服务年限内的均衡生产;(2) 根据围岩性质和地质构造选择巷道位置,工程布置有利于巷道的支护与维护,保证巷道在整个服务年限内的完好可用性;(3) 合理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巷道,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做到总工程量尽可能小;(4) 工程布置有利于掘进和回采工作面的通风;(5) 由于-260m水平的开拓延期在2年以上,因此,本采区开采时,必须有独立的通风、排水、提升、行人系统。 4.2方案设计4.
21、2.1.采区巷道布置:为了使采区巷道布置有利于掘进和回采,尽快地投入生产,减少初期投产工程量,缩短施工工期,根据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况,结合本矿井现行生产情况,在技术上可行,安全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前提下,该采区设计为二个方案。方案一:31轨道上山(方位5、倾角+30)布置在采区的近中部,距六煤层的法线距离为3040m的中、细粒砂岩的底板岩层中。根据-160m东南底板大巷及160m通风上山的位置,为使上下车场符合规程要求,同时有足够的储车能力,上部车场布置为逆向平车场,绞车房在-160m东南运输巷底板巷反石门左侧的位置。通风上山布置在采区中部距轨道上山约15m的西边。采区回风巷与-160m东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矿工程 毕业设计 论文 煤矿 31 采区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