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毕业论文.doc
《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毕业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所属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理论物理 班 级:08-2班 学 号:20080901428 完成日期:2013年5月20 新 疆 大 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班 级:理论物理08-2 姓 名: 论文(设计)题目: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 论文(设计)来源:自定 要求完成的内容:查找相关资料 理解题目,讨论热容量正负的判断 分析负热容量系统的特性 讨论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 数据分析,讨论结果 总结 发 题 日 期:2012/12/26 完 成 日 期:2013年5月20日 实习实训单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 点:
2、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论 文 页 数: 26 页 图纸张数: 3 张 指 导 老 师: 教 研 室 主 任:李锦(副教授 ) 院 长(系主任): 摘要 赵凯华先生在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和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中都曾提到负热容量系统是不稳定的,但由于篇幅限制,对此没有作更详细的说明1, 2。 在本文中,以史瓦西黑洞为例对其热力学性质进行了讨论,由热力学方法讨论了史瓦西黑洞的负热容量及其稳定性条件。关键词:负热容量;黑洞;热平衡 AbstractMr. Zhao Kaihua has mentioned that thermal negative heat capacity of the syst
3、em is unstable in the books of new concepts of physics series-Mechanics, and thermal physics, but did not make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1, 2 it due to the space limitations of the book. In this article, the Schwarzschild black hole, for example its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discussed by thermod
4、ynamic methods, and also discussed the negative heat capacity of Schwarzschild black hole and its stability conditions.Keywords: negative heat capacity; black hole; thermal equilibrium目录 声明.I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II 摘要.III第一章 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1 引言.1 1.1 热容量和负热容量.21.2 黑洞的描述.21.2.1 黑洞的产生. .2 1.2.2 黑洞的发现进展.21.2.3 黑洞的
5、物理意义.3 1.3 黑洞的种类.4 1.4 史瓦西黑洞的描述.5 1.5 史瓦西黑洞的负热容量.6 1.6 黑洞热容量的推导.8第二章 黑洞的热平衡.10 2.1 热平衡与热辐射.10 2.2 熵,内能和热容量的推导.10 2.3 光子气体与热平衡稳定.14 2.3.1 热平衡稳定条件.16 2.4 黑洞热的平衡是不稳定的.18 结论.19 参考文献.20 致谢.21 第一章 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 引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遇到的热容量都是正的,我们在本论文中分析和解决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情况,还有负热容量和黑洞的关系。黑洞的热容量是负的,那就为什么黑洞的热容量是负的?黑洞的热平衡是否稳定?在
6、这个论文中讨论和解决了这些问题。赵凯华先生“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和“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中都增提到负热容量系统是不稳定的,但由于篇幅限制,对此没有更详细的说明1, 2。正的热容量是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放热时温度会降低。负热容量比如黑洞,黑洞的热容量是负的,吸收热容量时温度会降低,放热时温度升高。这样的系统即为负热容量系统,下面以黑洞为例讨论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在宇宙中存在着很多奇妙的星体,其中最使人入迷的就是黑洞。从字面上来看,黑洞就是漆黑的洞。那再来看看物理学家是怎么形容的,处于时间与空间之间的黑洞,使时间放慢脚步,使空间变得有弹性,同时吞进所有经过它的一切。1969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
7、提惠勒将这种贪得无厌的空间命名为“黑洞”。从物理学家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黑洞的特殊性,在它的身上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性质呢?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疑问,比如:爱因斯坦、霍金等的重量级的物理学家。在了解黑洞之前我们来了解两个概念。黑洞区:通常指任何信号都到达不了类光无穷远的时空区。事件视界:黑洞区的边界。 黑洞是根据现代物理理论和天文学理论,所预言的在宇宙中存在的一种天体区域。在现代物理学中,黑洞是最错综复杂的物体之一。黑洞是一个质量相当大、密度相当高的天体,它是在核能耗完后而发生引力的塌缩形成的。根据牛顿力学理论甚至光也无法逃逸出此区域,故名把这个天体称为“黑洞”。在这个区域有强大的引力,其表面任何
8、物体都不容易脱离其束缚,连光线也被其强大引力拉回,所以黑洞不会发光,不能用天文望远镜看到,但天文学家可通过观察黑洞周围物质被吸引时的情况,找到了黑洞的位置,发现和研究它。 本文就详细地对黑洞的概念、形成、种类和性质、特征进行了讨论。以寻找出巨大黑洞供给人们的开发和利用,并讨论了研究黑洞的意义3,最后讨论黑洞的热平衡是不稳定的。 1.1热容量 a)一般系统的热容量系统在某一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个系统在该过程中的“热容量”。 如果在一定的过程中,当温度升高T时,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Q,系统的热容量C,单位是()。 那么在该过程中该系统的热容量为4, 5: .
9、 (1.1-1) b)负热容量系统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热力学系统,其热容量都是正的,即应该为“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放出热量时温度降低”。而某些系统,如黑洞,其热容量是负的5,吸收热容量时温度降低,放出热容量时温度升高,这样的系统即为负热容量系统。下面以黑洞为例讨论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 1.2 黑洞的描述 1.2.1 黑洞的产生 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 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至成为一个体积很小、密度趋向很大。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一定小于史瓦西半径),巨大的引
10、力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从而切断了恒星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黑洞”诞生了6。1.2.2黑洞的发现进展最早是德国天文学家K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于1916年提出的。我们至今把形成黑洞的界限成为史瓦西解。恒星的等质量黑洞半径称为史瓦西半径。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科学家在西雅图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报告说,在一个由恒星组成的小型矮星系中,他们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100万倍。这是超大质量黑洞早于星系形成的更有力证据,也有助于天文学家进一步研究宇宙早期黑洞和星系是如何生成的。研究发表在近日自然杂志网站上。 (1)最大的黑洞 迄今发现宇宙中最大质量黑洞的质
11、量是太阳的180亿倍,是此前纪录保持者的6倍,它的质量相当于一个小型星系。这个庞然大物潜伏在OJ287类星体,该类星体距离地球35亿光年。2008年,天文学家通过观测一个较小黑洞(该黑洞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1亿倍)的轨道所受这个庞然大物黑洞的引力场作用,从而测量这个超大黑洞的质量6。 (2)最小的黑洞最小的黑洞仅是太阳质量的3.8倍,其直径为24公里,仅比纽约曼哈顿岛大一些。尽管这个被称为“XTE J1650-500”的黑洞算是小个头,但它却是极具破坏性的“引擎”。它与其它黑洞一样从伴星那里偷取气体,使自己升温,基于XTE J1650-500黑洞的质量,它释放X射线的强度呈周期性变化。天文学家通
12、过观测这种微小的变化,能够测量这颗黑洞的质量6。1.2.3黑洞的物理定义 拉普拉斯等人把黑洞看作光无法逃离的暗星4, 5。广义相对论采用也是这一看法,把黑洞定义为信号不能跑出去的时空区域5。光信号是所有信号中速度最快的,光不能逃离的时空区域,任何其他信号当然也不能逃离。 黑洞是由广义相对论预言和描述的一种特殊天体。其基本特征是:它是一个封闭的世界(通俗地讲,这是一个空间范围)5。由于它的万有引力非常强,任何东西(甚至包括光子)都逃脱不了它的束缚,使视界内的任何物质(包括光子)都不能跑到视界之外5。由于外界接收不到从它发出的任何光波我们观察不到它而呈黑色,这就是“黑”。而在它周围的外界物质和辐射
13、在强引力作用下可以被吸积到视界之内,故又类似一个“洞”。所以称它为黑洞。早在1798年拉普拉斯即预言存在类似于黑洞的天体4,5。我们知道,任意星体均有一个宇宙速度,即逸出这一星体的最小逃逸速度。星体在演变过程中,由于引力坍缩,半径变小,密度变大,因而所需逃逸速度变大,当逃逸速度达到并超过光速是,则该星体变为黑洞。黑洞可能占宇宙能量之半。 科学家发表的一篇报告中指出7,黑洞这种看不见的宇宙坟场所释放的能量可能高达宇宙诞生以来所有总量总和的一半,但这项理论尚须进一步的验证。多年来,天文学家早已猜测黑洞会辐射能量,但其量无法与恒星相比。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其实黑洞所辐射的能量可与恒星相匹敌7。1.3黑
14、洞的种类 当黑洞的视界面半径和黑洞质量满足条件时就会形成史瓦西黑洞5。史瓦西黑洞为静态球对成黑洞(如图1所示)4,5。此外,还有R-N黑洞(带电的史瓦西黑洞),克尔黑洞(转动的稳态黑洞)和克尔-纽曼黑洞(最一般的稳态黑洞)4。除去热辐射外,带电和转动的黑洞还具有活跃的非热量子效应,其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通过这类非热辐射,各种黑洞的角动量或电荷减少,迅速退化为不转动,不带电的史瓦西黑洞。史瓦西黑洞看作是黑洞的激发态,各种转动带点的黑洞可看作黑洞的激发态4, 5。 图1史瓦西黑洞 8 1.4史瓦西黑洞 1.4.1史瓦西黑洞的描述 史瓦西黑洞是1916年由史瓦西(Schwarzchild)提出来的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负热容量系统的热平衡 毕业论文 热容量 系统 平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3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