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身自由权保护的研究与发展毕业论文.doc
《论人身自由权保护的研究与发展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人身自由权保护的研究与发展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 宁 学 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论人身自由权保护的研究与发展 姓名 学号 20100503043学院 人文学院 专业与学制 法律事务 三年 班别 10法律 指导老师 日期 2013年3月 28 日邕江大学人文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 论人身自由权保护的研究与发展 2013年 2 月 16日至 2013 年3 月 28日共 5周 院 系: 文学院 专业班级: 10级 法律班 学 号: 20100503043 姓 名: 指导老师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院长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课题来源主要说明人身自由权在我国法律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课题的目的、意义及要求课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能全面保护公民的人身
2、自由权课题的意义的确认法律对人身权权利保护的性质并从宪法加强对人身自由权的直接保护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的要求是在法律上人人平等,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课题主要内容及进度人身自由权是一项基本的人身权利,在宪法,行政法等得到认可,但我国民事立法当中未规定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具有民事权利认格权属性,我国的人身自由权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公法上的政治权利,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私权,我们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我们的人身自由权,保护我们的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中文摘要人身自由权是一项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它首先在宪法、行政法等公法中得到确认,同时人身自由权也具有民事权利认格权属性,人身自由权主要包括身体自由权和意志自由
3、权两项具体的权利。从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入手,虽然我国民事立法当中未规定人身自由权,但是我国的宪法中对人身自由权有规定。我国的人身自由权,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公法上的政治权利,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私权。我们应该毫不迟疑的拿起私法武器捍卫我们的人身自由权。保护我们的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在受到侵害时获得民事赔偿。【关键词】:人身自由权,权利保护,侵犯赔偿目录目录5引言6一、人身自由权的概念6二、人身自由权的性质6三、侵害人身自由权责任构成要件8(一)要有侵害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存在8(二)在侵权行为人主观上应有过错8(三)侵害人身自由权的因果关系8四、人身自由权保护的现状8五、结语9引言人身自由
4、权作为具体人格权的的一种权利,人身自由权包括身体自由和精神自由。且不涉及财产内容的权利,它是人自由体面生存的的根基,是人身自由全面发展的的前提,是人享有幸福生活的依托。它是人身权里的一种权利,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按照我国宪法第37条至第40条的有关规定提到公民人身自由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对人身自由的保护呈现日益加强的趋势。毫无疑问,人身自由不仅是一种道德权利,而且是一种法律上的权利。人身自由主要是以法律上所规定的的权利方式来实现的。一、人身自由权的概念人身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包括身体自
5、由和精神自由1。身体自由权是指公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为和不作为的权利。精神自由权是指公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从事正当的思维活动,是法律的规定范围内自主思维的权利,是公民自由支配自己内在思维活动的权利。是进行正确的民事活动的前提,法律应当予以保障。自由,应是指在法律范围内,自然人在自己意志支配下,独立为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的状态。自由权,是指公民的个人意志和行为不受他人干涉的状态2。自由权的内容极为广泛,通常认为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国家宪法所规定的政治性权利,如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结社以及宗教信仰自由等,另一部分为民法所保护的民事权利如婚姻自由、住宅自由和迁移
6、自由、人身自由等。人身自由权包括身体自由和精神自由。人身自由权也称作行动自由权,是指自然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作为和不作为,不受非法限制、剥夺、妨碍的权利。身体自由权所包含的,是自然人自由支配自己外在身体行动的权利。非法限制、妨碍或剥夺自然人的身体自由,即为侵权行为。以非法强制治疗的方法,限制受害人的身体自由,就是侵害了身体自由权。这是因为身体自由为自然人的基本民事权利,一经非法剥夺和限制,即属侵害他人行动的自由。人身自由权的概念人身自由权通称“自由权”。严格地说,“自由权”这一概念不能成立。权利是权利主体实现自己的意志的资格,也就是实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权利的本质就是自由。
7、每一种权利都是一种自由。“自由权”就是自由的自由,或为支配自由的自由,显然无法说通。人身自由权是权利主体在法律范围内自主支配行动的权利,是行动自由权,应称行动权。行动是主体的物质性人身要素,行动权是物质性人格权。行动资格是物质性人格要素。人身是各人身要素的总和,是全部人身权的客体,不是行动权的客体。“人身”在汉语中可解释为人的身体,但人的身体是身体权的客体,也不是行动权的客体。因此,把权利人自主支配行动的权利称为人身自由权并不确切,但这一名称已十分普及。从法理上说,“行动权”可分为政治即非民事行动权和民事行动权。传统民法把“自由权”分为公法自由权和私法自由权,大致相当。政治行动权是政治领域的人
8、格权,包括言论自由权、出版自由权、结社自由权、集会游行示威自由权、宗教信仰自由权,不属民事权利。民法中的行动权指民事行动权。二、人身自由权的性质 我国目前对人身自由权的认识尚有争议,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一)、政治权利说。持该说者认为,自由权,我国的民法通则并未对其有明文规定,这些学者坚持民法实证主义立场,认为作为法定权利的人格权,其范围仅应包括民法典中有明确列举的具体的各项人格权。而没有在民法典中列举,仅在宪法中作了宣示性规定的自由权,其不应该是一种人格权意义上的私权利而是一种政治权利。(二)、一般人格权说。在王利明教授主编的人格权法新论中将人身自由列入“一般人格权”一章,认为人身自由权不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人身自由权保护的研究与发展 毕业论文 人身 自由权 保护 研究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2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