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水资源现状分析毕业论文.doc
《萧山水资源现状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萧山水资源现状分析毕业论文.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题 目 萧山水资源现状分析 专 业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目录第一章 绪论11.1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11.1.1研究内容11.1.2研究目的11.2研究现状11.3研究方法1第二章 国内外水资源现状22.1世界水资源现状22.2我国水资源42.2.1中国水资源流域划分52.2.2中国水资源估量52.3浙江水资源72.3.1浙江水资源的基本特点82.3.2浙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现状82.3.3浙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102.3.4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14第三章 调研方法153.1本课题研究方法153.2问卷内容设置1
2、53.3被调查人员情况16第四章 调研结果及分析174.1世界水日了解分析184.2萧山南门江的认知204.3家庭水循环调查224.4萧山城市生活用水244.5节水意识28第五章 解决建议与对策355.1促进水资源区域平衡355.2倡导节水农业,保障农业节水技术体系的推广和升级375.2.1国外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385.2.2国外节水灌溉发展趋势405.3推行工业重复用水及城市废水再利用405.3.1从国内外废污水处理再利用现况看工业废水处理再利用的可行性415.3.2处理再利用具有普遍性425.4应用咸水淡化技术425.4.1咸水淡化技术种类435.5健全用水法律法规455.6多渠道开源和
3、综合治理污水465.7增强全民节水意识50第六章 结束语51参考文献52致谢53摘要萧山虽地处江南水乡,但同样面临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人水和谐,一个凸显的课题。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的1/3我区的水资源状况可以概括为:本地区水量少而过境水量丰富。萧山本地水资源主要靠降雨带来,多年平均形成径流的地表水资源量为7.56亿立方米,外地流入0.92亿立方米,本地区产水人均占有量多年平均只有756立方米。而我国的人均占有量为2320立方米,萧山还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水资源相当匮乏。萧山区的地下水资源同样贫乏。由于地质构造、地貌条件不同,造成我区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地区差异较大,开发利用较少,全年地下水资源为
4、1.026亿立方米,目前开采利用的仅697.93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农村生活用水和少量工业用水。相对应的是,萧山的过境水量较多,有富春江、浦阳江、钱塘江,目前主要靠钱塘江过境水量来满足萧山经济社会的发展。本论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及浙江萧山的水资源状况。详细介绍萧山区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资源分布及处理现状,提出了萧山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关键词:萧山,水资源,居民用水,用水紧张,用水来源第一章 绪论1.1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1.1.1研究内容江南水乡的萧山现阶段的水资源现状。萧山居民用水主要来源。萧山居民的人均用水量。萧山区政府对现阶段水资源问题的措施和政策。1.1.2研究目的对现阶段萧山的水资
5、源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矛盾,进行分析,找到缓解的方法。1.2研究现状萧山位于杭州湾钱塘江南侧,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60%、山地20%、水面20%。萧山地处水乡但水资源较贫乏。萧山区本地水资源主要靠降雨带来,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73毫米,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18682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7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756立方米,约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34,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2%,世界人均占有量的8。1.3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献索引法和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和研究手段,采用观察,问卷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研究
6、。第二章 国内外水资源现状2.1世界水资源现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珍贵资源。地球上虽然“三分陆地七分水”,水资源总量达14亿立方公里,但海洋咸水占97.2%,淡水仅占2.8%,储量仅3.7亿亿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蕴藏在南极冰原和北极冰山中,人类生产和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淡水仅为105万亿立方米。90年代以来,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污染日益严重,水、旱灾害愈演愈烈,使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遭到破坏,并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增长越来越快,许多国家陷入缺水困境,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然而,水资源开发的多部门性,各部门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政出多门,阻碍
7、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至1994年3月,大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洁净饮用水供应。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有6000到3.5万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或因缺水造成的后果而死亡,其中非洲的形势最严重。另一方面,人们并未普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破坏的严重程度。为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解决日益严重的水问题,不仅要有技术上的措施,而且必须要注重社会宣传教育。除了在政策、法律,管理体制方面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外,还要开展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正是出于上述原因,联合国第届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1世纪议程第十八章保护淡水资源质量和供应:水资源开发,
8、管理和利用综合性办法中所提出的建议,确定了旨在使全世界都来关心并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世界水日”决议。人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水危机很可能会比粮食危机或石油危机更早到来。全球淡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衡,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缺水。英国独立报称,世界上的大河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枯竭断流,给人类、动物及地球的未来造成毁灭性的后果。雪上加霜的是,全世界最长的20条河流均遭到大坝拦截。1/5的淡水鱼群已经或濒临绝迹。 2006年3月16日,第四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在墨西哥开幕。联合国在向大会提交的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中
9、说,我们已严重改变了全球河流的自然规律。 而同样出自联合国的一项名为“综合评估世界淡水资源”的研究报告说:如果人们继续像现在这样不加节制的话,30年后贫水人口数将可能达到2/3。据媒体报道,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城市中有60%的饮用水管道蚀损严重,流失了许多水量。联合国一项调查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供水管网的漏耗水量已接近其总供水量的58%;在管理措施较好的新加坡,也存在着8%的管网漏耗率;美、英两国管网漏耗率均为12%;中国这一数字是20%。毫无疑问,淡水本应当是一种稀缺资源,然而,在相当数量的国家和人群里,这个观念尚未真正形成。在世界水资源面临枯竭的严峻形势下,第五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于耳其伊斯坦布
10、尔开幕。来自全球的数千名代表与会讨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此次水资源论坛吸引了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科学家和非政府组织代表与会,其中包括4位国家元首。东道国土耳其总统居尔在演讲时呼吁世界各国将水资源利用问题当作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议题来看待,希望能引起各国最高层官员的注意。论坛秘书长塔巴萨兰表示,会议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全世界都了解,有效用水的必要和紧迫性。他引用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为论坛召开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倘若全球不提高水资源利用有效性,到2030年,全球半数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的环境中。塔巴萨兰提及的报告全称为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未来相当长
11、一段时间内,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缺乏会对人口流动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区域,这一现象将尤为严重。该组织预计将有2400万到7亿人会因缺水而背井离乡。去年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称,全球人口数量将在2050年达到91亿,在目前数量(65亿)上激增40。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球淡水用量飞速增长。全球用水量在20世纪增加了7倍,其中工业用水量增加了20倍。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全球用水量每年都以4%-8%的速度持续递增,淡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如按当前的水资源消耗模式继续下去,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5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将超过4
12、0个。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世界淡水资源的60%,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 如图1所示1,图1全球水资源分布图2.2我国水资源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
13、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 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
14、群众的健康。 2.2.1中国水资源流域划分中国按河流水系划分成十大流域: 黑龙江流域、辽河流域 、海河流域 、黄河流域 、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南诸河流域、海南诸河流域、内陆河流域。 2.2.2中国水资源估量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降水总量。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
15、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2。 土壤水通量。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4.2万亿立方米(约占降水总量的67%),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3.5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系指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
16、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比河川径流量多的1009亿立方米水量,是平原、山间河谷与盆地中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部分水量。在不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下,这部分水量以潜水蒸发的形式消耗,通过地下水开采,可以从蒸发中夺取部分水量加以利用。经过计算,平均年潜水蒸发量在北方平原地区为844亿立方米,在南方平原地区为119亿立方米。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
17、地步呢?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
18、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
19、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但是广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如此的窘境吗?没有。 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两吨。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 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如此缺水又如此挥霍,那么我们靠什么维持这种虚假的富有呢? 以河北省为例,据望周刊的报道,这
20、个人均水资源比以色列还少的地区,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盖着极度缺水这一重要事实。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已无法补充。再有15年,石家庄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现在,华北平原已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西部的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 专家说:我们是用惨重的代价维持苟安,虚假的绿色使我们依然悠然自得。内情与外观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浒中常用的一句话好个不知死的! 以色列的自然条件比我国西部的许多地方更为恶劣,但以色列不但居家过日子极重节水马桶上都有两个按钮,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在生产中,享誉世界的节水农业不但使
21、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之一的以色列成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同时,它出口节水农业技术与设备的收入更超过出口农产品的收入。我国近年来安排大量的西部省区领导人去以色列访问,但除了进口一些以色列的节水设备以外并无大的收益。据说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水价过低,使节水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无利可图。 我国目前城市自来水水价偏低,成本和水价偏离,政府实行亏损补贴。在农村,一吨水电力提灌价4至9分,自流灌溉价每吨4厘至6厘,300吨黄河水的价格顶不上一瓶矿泉水。低水价实际上鼓励了水资源的高消费。 水费涨价,刻不容缓,这是利国利民利后代的大事。另一方面,太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给全国人民上一堂扎扎实实的节水课。图2全国水资源分布图
22、2.3浙江水资源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愁水”。随着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做好浙江的水资源战略研究,对有限而又宝贵的水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和节约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浙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的发言对浙江水资源的基本特点、浙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等现状作些概要分析,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浙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2.3.1浙江水资源的基本特点降雨丰沛,但人均水资源量偏少。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600毫米,水资源总量937亿立方米,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量的3倍。但我省人均水资源量约2010立方米,比全
23、国人均水平低8%左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左右。降雨集中,洪水径流量大。受季风气候影响,浙江省降水主要为春夏之交的“梅雨季”和夏秋之交的“台风季”,其中梅汛降水范围广、时间长,台风降雨强度大,加上江河源短流急,控制性工程拦蓄能力不足,60%左右的水以洪水形式流入大海。而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丰枯年水量悬殊相差近3倍,且呈现明显的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既易洪又易旱。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与人口、经济布局差异度大。我省降水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浙西南是降水高值区,而东北部濒海平原及舟山群岛降水相对较少。人口、经济主要集聚在东部地区,与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不相匹配。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防御水旱灾害任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萧山水资源现状分析 毕业论文 山水 资源 现状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