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清洗机器人毕业论文.doc
《管道清洗机器人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清洗机器人毕业论文.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火炮在发射后会在身管内残留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受高温、高压的与管壁黏贴非常牢固极不易清除,会导致身管内壁的腐蚀,进而影响炮的准确性、可靠性并影响身管的使用寿命。这些残留物主要依靠人工和机械的方法清除,设备笨重、智能化程度低,士兵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清不高,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化高科技战争的作战要求。清洗机器人,该机器人与火炮身管构成一个柔性统,可实现清洗的智能化及管内状况的可视化,不仅极大地减轻士兵的劳动而且可以有效提高火炮身管的维护保养水平和寿命,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具的军事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管道清洗 机器人 单片机 自动控制AbstractDue to high te
2、mperature and pressure, the remaining substances in the bore after the gun is launched will adhere to the bore firmly and cant be removed easily, which will result in erosion of the bore and have an impact on the verac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gun launching as well as its operating life. These subs
3、tances are removed with manual and mechanical cleaning mainly, which cant meet and accommodate with the campaign need of modernization high-tech wars because of unwieldy equipment, low intelligentization, over laboring intension of soldiers, low efficiency and cleaning extent.Robot and bore achieves
4、 in intelligentization of cleaning and visualization of inner bore, which not only greatly lessens laboring tension of soldiers, but advances maintenance level and operating life of bore as well. It is of bright future in expansive application and of great military and economic benefit in enhancing
5、battle effectiveness of the army. Key words: bore cleaning; robot;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automation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课题研究背景及关键技术11.1.1课题的研究背景11.1.2课题的关键技术21.2国内外管道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31.2.1管道机器人的研究现状31.2.2管道机器人的发展方向51.3课题的研究意义5第二章 炮管擦洗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72.1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72.2移动功能模块设计82.2.1运动方式分析与选择82.2.2自适应机构设计92
6、.3擦洗功能模块设计112.3.1炮膛擦洗过程分析与研究112.3.2轴向往复式擦洗头设计112.4控制功能模块设计132.4.1主控制系统132.4.2传感器132.4.3驱动系统13第三章 管道清洗机器人详细设计153.1移动功能模块设计与分析153.1.1传动机构设计153.1.2连接件设计163.2擦洗功能模块的设计183.2.1旋转式清洗头设计183.3控制系统的设计183.3.1主控制芯片193.3.2 ATmega128介绍203.3.3电机控制技术213.4最小系统电路设计233.4.1时钟/复位模块设计233.4.2电源模块设计233.5人机接口电路设计243.5.1 LCD
7、显示模块243.5.2键盘电路253.5.3蜂鸣器电路253.5.4串口通信模块263.6电机控制电路设计26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284.1系统软件架构284.1.1 PWM调速程序设计28结论315.1论文总结315.2工作展望31参考文献32致谢33附录34第一章 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关键技术1.1.1课题的研究背景现代国防工业日新月异,武器装备制造及维护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军事实力。火炮是重要的武器装备,身管是火炮的重要组成部分,身管依靠火药在药室内剧烈燃烧而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以一定方式一定速度发射弹丸,并赋予弹丸初速度、射向以及飞行时的稳定性。它的工作条件是极为恶劣和苛刻的,它
8、不仅要承受高温高压火药气体的作用,还要接受高速运动弹丸的作用。火炮的结构和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火炮系统的战斗性能,身管质量直接影响着使用安全,射击效果和火炮寿命l。火炮在发射过程中不仅会在炮膛内残余大量的物质,而且火炮炮弹带与身管内壁间亦会产生大量的粘附物,这些物质受高温、高压的作用与管壁黏贴的非常牢固,尤其是线膛炮的“阴线”角落位置的残留物,极不容易清除,对火炮身管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积留”超过一定程度后,极易产生炸管等事故。为了提高火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大型火炮在启封、发射炮弹后和封存时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清洗工作。首先,启封时需要清除防锈油,以保证火炮的正常工作。其次,在发射炮弹后需要进
9、行炮膛清洗,因为弹丸运动脱落的残余物(成分办主要是铜、锌、铅、铝、铝氧化物等)以及膛内火药燃烧残留物如烟灰等石墨残余物会钻附在火炮身管的内壁,这些残余物容易导致火炮身管内壁发生腐蚀,进而影响炮弹发射的准确性、可靠性,影响火炮的使用寿命。最后,在火炮封存时需要清洗炮膛内壁并涂抹防锈油,以防止封存后火炮炮膛内壁腐蚀。因此,在火炮的启封、发射后和封存时进行清洗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炮管生产厂或修复厂,目前采用的是一种拉杆式清洗机床,通过电机和连杆机构带动拉杆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拉杆与炮管等长,拉杆上安装了清洁用的毛刷,该设备实现了火炮身管擦洗的自动化工作,但必须将炮管从坦克上拆下运至修复厂才能使用,设备
10、占地面积大、重量大,移动不便,无法在部队营地和野外使用。目前在部队都是通过数名战士推拉通条来进行炮膛擦洗工作,不仅耗费人力,效率低,且清洁程度不高,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化高科技战争的作战要求。通过国内外相关炮管清洗与管道清洗技术方面的专利与文献的检索,结合国内现有炮管擦拭设备的实际应用调研,现有关于炮管擦拭的方法、装置和专利,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专利号CN86207922便携式擦炮设备,主要由少齿插销轴式行星机构卷扬筒组成,靠人力驱动卷扬筒和钢丝绳来牵引专用擦炮塞子经过整个炮膛进行擦拭,该办法自动化程度低。申请号200410024477.x专利自动擦炮机,包括驱动电机及控制器、擦拭体
11、及驱动机构等,驱动电机轴通过齿轮组连接的拉绳纹筒,通过两个电机的转向控制,拉绳拖拽着擦拭体在炮膛内往返擦洗,该方法若电机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拉绳脱钩,另外需要两台直流电机导致设备重量较大。申请号200710139419.5的专利“一种步进式擦炮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采用步进电机提供驱动力,螺杆和内螺纹筒进行步伐式前进或后退,该方法机构较复杂。因此,采用机器人来擦洗炮管。1.1.2课题的关键技术本课题关键技术包括机械设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等。(1)机械设计技术机械设计技术是智能炮管清洗机器人设计的基础,是其它技术应用的前提,机械结构、加工等的优劣直接决定机器人的性能。经典的机械技术借助
12、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已经形成新一代机械制造技术。当前机械设计技术朝着面向市场、面向生态与环境要求、面向制造和经营管理需求的方向发展。在机械工程领域,往往根据机械设计理论、方法和标准、规范等建立反映工程设计问题和符合数学规划要求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自动优化方案。(2)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状况下,利用附加装置(自动控制装置)使生产过程或生产机械(被控对象)自动地按照某种规律(控制目标)工作,使被控对象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和转速等)或加工工艺按照预定要求变化的技术。它包含了自动控制系
13、统中所有元器件的构造原理和性能,以及控制对象或被控过程的特性等方面的知识;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控制用计算机(能作数字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控制机)的构造原理和实现方法。自动控制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是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3)机器视觉技术24机器视觉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技术,机器视觉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机器视觉的研究经历了从实验室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发展阶段。从简单的二值图像处理到高分辨率、多灰度的图像处理,从普通的二维信息处理到三维视觉机理以及模型和算法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半导体行业的自动化水平的飞速提升,不断促进着机器视觉系统的实用化研究。机器
14、视觉的定义是利用一个用以代替人眼的图像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然后将此图像转换为一个数据矩阵,并利用一台用于代替人脑的计算机来分析图像并完成一个与视觉有关的任务。机器视觉系统一般采用CCD传感器摄取检测图像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再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各种目标图像的特征值,并由此实现模式识别等功能。然后再根据其结果显示图象,输出数据,发出指令,配合执行机构完成位置调整,信息筛选,数据统计等自动化流程。与人工视觉相比较,机器视觉的最大优点是精确、快速、可靠,以及数字化。机器视觉涉及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
15、的迅速发展有力的促进了机器视觉技术的进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是机器视觉的重要组成。自数字计算机问世以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空前的发展,在工程应用上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两个方面。模式识别技术是指用计算机实现人的模式识别能力,其作用和目的是根据某一具体事件的特征,将其正确地归入某一类别。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在医疗诊断、各类自动检测与控制、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国内外管道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1.2.1管道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当前,管道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多采用管道机
16、器人来完成。管道机器人是一种可沿管道内壁行走的机械,它可以携带一种或多种传感器以及操作装置(CCD传感器、位置和姿态传感器、超声传感器、涡流传感器、管道清理装置、管道裂纹及管道接口焊接装置、防腐喷涂装置、简单的操作机械手等),通过操作人员的控制来进行一系列的管道检测和维修作业。一个完整的管道机器人系统,应由移动载体(行走机构)、管道内部环境识别检测系统、信号传递和动力传输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其中移动载体是管道检测移动机器人的核心部分。管道检测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是复杂、封闭的各种管道,包括水平直管、各角度弯管、斜坡管、垂直管以及变径管接口等,它的运行距离一般也较长5。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
17、家在管道机器人技术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其中,日本机器人的发展经过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摇篮期,七十年代的实用期,到八十年代进入普及提高期,并且开始在各个领域内广泛推广使用机器人。日本管道机器人众多,其中东京工业大学航空机械系ShigeoHirose和Hideta一kaohno等于1993年开始研究管道机器人,他们先后研制成功适用于50mm管道的Thes一I、Thes一H型管道机器人和适用于150管道的Thes一Hl型管道机器人6。以下介绍几种国内外的管道机器人。(1)无线贴壁螺旋式机器人图1-1为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根据东京工业大学航空机械系的研究成果所研制的无线贴壁螺旋
18、机器人。该机器人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通过万向节连接。前部分为驱动单元,由三个互成120度的支撑脚组成,每个支撑脚上各有一个具有倾斜角的轮子。后部分为支撑部分,通过中间的电机驱动使前部分在管内 旋转,从而带动机器人运动。前部分轮子的倾斜角可以随着阻力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机器人的负载较大时,轮子的倾斜角将产生变化,从而减小行走速度,增加推进力。机器人的前端可以转载清洗刷,实现对管道的清洗。图1-1无线贴壁螺旋式机器人(2)电机驱动轮式机器人图1-2是韩国Soosung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炮管自动清洗机器人(韩国专利号:10-2006-0033030,欧洲专利号:EP1845330AI)。该机器人由
19、80a和80b两个紧贴管壁的轮子旋转驱动整体前进和后退,其中m为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100减速后驱动80a和80b,同时通过行星轮系驱动500绕着中心轴200旋转,在500上装有刷子,并由610提供清洁油实现对管内壁的清洗图1-2电机驱动轮式机器人国内在管道机器人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多数停留在实验室阶段。(3)管径自适应式管道机器人图1-3为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管径自适应管道机器人。该机器人由成120度三组平行四边形轮腿机构驱动7,该三组轮腿紧贴管壁,在实现驱动机器人运动的同时能根据管道内径变化进行自动调整,目前该机器人已用于煤气管道的探测和维护。图1-3管径自适应式机器人1.2.2管道机器
20、人的发展方向随着核工业、化工工业的不断发展,迫使人们研究管道机器人来对这些恶劣环境下的管道、罐状容器进行检测和维修,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管内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机器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高低。管道机器人技术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门技术的融合。因此管道机器人的发展也必然建立在这些技术的高速发展之上。管道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8:(l)微型和微小型技术这是一项由技术驱动的新领域,尽管微型、小型尺寸的机器人实用化还要等几年,但是这个时代即将到来,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2)先进的传
21、感技术传感器相当于管道机器人的感觉器官,只有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才能有效的采集环境信息,从而提高机器人运动的效率和准确性。(3)高效的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主要是指对于传感器采集进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包括语音识别与理解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等,从而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4)网络机器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完全能够将各种机器人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并通过网络对机器人进行有效的控制。这种技术包括网络遥操作控制技术、众多信息组的压缩与扩展方法及传输技术等。(5)多智能体协调控制技术用于实现决策和操作自治性的、由多智能体组成的群行为控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关键技术,这里包括任务的解释和表达、学习、实时推理
22、和广义反应能力、监控和异况处理。1.3课题的研究意义现代武器及其弹药技术大大增加了由炮膛内污垢导致武器系统问题的可能性。本课题所研制的智能炮管清洗机器人具有快捷智能清除炮膛内污垢的特点。即使是在战场或野外条件下,该机器人也能迅速、有效的完成炮膛清洗的清洗工作。可以通过不同程序选择对炮膛的维护流程及清洁效果进行标准化控制,大大降低士兵的劳动强度,节省士兵的时间以用于完成其他任务。该机器人清洁效果比传统方法有显著的提高,而且可以有效提高火炮的维护保养水平和身管寿命,从而对提高我军战斗力具有较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第二章 炮管擦洗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2.1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火炮的擦拭保养对于延长身管寿命
23、,提高射击精度意义重大。炮管擦洗机器人是管道机器人的一个全新应用方向,其任务是快速、高效对火炮内膛进行擦洗保养炮膛维护保养在不同任务阶段,有不同的擦洗要求:战场作战过程中的身管维护。由于火炮连续射击,一般要求在射击20100发后对炮膛进行擦洗,然后再进行射击;平时训练过程中的维护。由于射击次数不多,但射击间隔时间较长,则需要在射击间隔时间里对炮膛进行简单的擦洗、上油;封存与使用状态转换过程中的维护。火炮从封存状态到使用状态的擦洗难度和工作量非常大;不同的擦洗要求,需要不同的擦洗模块,本文考虑对炮管擦洗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以便适应不同任务阶段的火炮擦拭保养需求。炮管擦洗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的管道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道 清洗 机器人 毕业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0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