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弱势群体关怀工作存在的问题毕业论文.doc
《社区弱势群体关怀工作存在的问题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弱势群体关怀工作存在的问题毕业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 纲一、 引言二、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一)发展因素(二)政策因素(三)自然因素(四)个人因素三、解决我国弱势群体社会关怀保障问题的重要性(一)弱势群体的保障是改革开放重要一环(二)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是党中央的要求(三)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四)关注弱势群体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四、解决弱势群体社会关怀保障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对策(一)加强医疗体制改革(二)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三)健全救助制度(四)加强培训,扩大就业(五)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六)发挥非政府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帮互制度五、结束语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已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特
2、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弱势群体的出现就是其一, 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也向社会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前弱势群体的存在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相当突出。本文就当前社区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究其中原因,找出了解决策略。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社区弱势群体关怀工作存在的问题我国社会保障概念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式,防范风险并为丧失劳动能力和暂时无收入者提供最低生活。社会保障的目的,诉求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让人
3、民都享受社会发展带给大家的福利,保障其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这样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可是随着我国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因复杂的社会因素、地理因素、个体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条件制约,缺乏较强的竞争力,不能或只能很少地占有社会资源,因此只能获得甚至不能获得较好的社会职业,使其收入分配较少或很少,只能过着水平较低的、主要是维持生存的生活,同时缺乏抵抗种种风险的能力,也缺乏依靠自己努力来改善其境遇的可能性,并在政治上、文化上和心理上都处于社会边缘。显然与我国社会发展、社会进步不一致,因此,加强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高速发展不可
4、少的部分,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必须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保障问题从经济角度解决生活上的的问题谈如下的看法。一、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一)发展因素1我国政府推行“城镇二元化”发展模式,农村资金、劳动力大量急剧流向城市,城市迅速繁荣,农村则积弱成弊,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同时社会快速扩大城市规模,势必产生一些无地少地人员,尽管得到一定补助,由于缺少投资经营方法,一时难以走向市场,从重庆地区城市无地人员统计,他们大部分存于银行,无法应对通货澎胀,资金渐渐贬值,他们只能靠打工、摆摊养家糊口。2城市中大量下岗失业高龄人员,这些最突出的人员是七十年代未和八十年代初工作,大部分是知青返城就业人员和
5、恢复高考制度分配在企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因单位改制下岗,都是接近退休年龄,年龄偏大,工作难找,又要向社会保险站交纳保险费(个人和单位的都要由下岗者交)。这些人从学校毕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返城就业工作十多年,又要接受下岗再磨练。(二)政策因素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轨制或多轨制养老保险制度造成贫富不均,产生新的弱势群体。如目前在重庆地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平均工资达到三千五百元,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工资不到一千五百元,而农村六十岁每年发六百元生活费。(三)自然因素1居住在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者,经济发展跟不上形势。2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者。(四)个人因素1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者,因病返贫
6、者。2因个人素质缺乏竟争力。二、解决我国弱势群体社会关怀保障问题的重要性(一)弱势群体的保障是改革开放重要一环从我国弱势群体形成分析,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其规模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社会地位低,参入社会竟争力不强,因此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改革开放能否顺利进行和人民能否安居乐业的大事。(二)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是党中央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十二届人大”会议,都提出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共同至富走向小康社会”,“让人民都享受改革开放带来最大的红利”。如果不关注弱势群体,让他们在温饱中挣扎,自生自灭,政府的目标就成了一句空话。(三)解决弱势
7、群体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弱势群体从经济上讲就是可支配资金少,他们在贫穷中生活,他们获得的收入大部分存入银行,不敢大胆消费。原因是他们面对养老、医疗、子女教育三大高费用的问题,别无选择。解决了他们社会保障问题,他们就可以放心消费,把资金走向市场。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四)关注弱势群体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从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与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高度上看,关注弱势群体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改革。深知不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不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社会是不可能稳定的。可以说
8、,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一个社会弱者受到歧视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稳定型的社会,更谈不上是协调发展的社会。三、解决弱势群体社会关怀保障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对策(一)加强医疗体制改革中国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医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不可否认的是,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国家卫生的投入、医疗卫生体系的健全等方面密不可分。如2013年重庆市的丰都县在新农合的补助上,从最初的人均20元人民币,提高到200元人民币,受益人次数达120万人次,基本上是人均一次,这确实是个可喜的消息,可是医疗体制改革,涉及太多层面的利益关系,
9、要有所突破确实不容易,你报销比例提高,可医药费上涨更快,检查的门路越多,附加费也在提高,如2004年,在重庆市县级医院,顺产一个小孩只要600多元,一个剖腹产不到2000元,2013年顺产一个小孩要3000元,剖腹6000元算最少的。可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从以下入手:1、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扩大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县城医院的规模,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让老百姓可就近进行一切医疗服务,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减少去大城市就诊麻烦,又大量节约车费。2、提高医药费报销比例,基本合理的药费控制在95%以内,特别因难户全免,这样能有效地防止弱势群体小病挺,慢性
10、病拖,大病靠等,要让他们看得起病,住得起医院。3、实行大病救助机制,对大病基本全额报销,这样有效控制因病返贫再次出现弱势群体。4、政府要设立非营利性的公立医院,从源头严格控制药品价格,或者国家成立专门的常规药生产,直接投入市场。对老百姓常规检查进行全免费。同时要成立专门监督部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让医疗卫生朝良性、有序地发展。(二)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1、要坚决取消养老体制双轨制(更确切地说还是多轨制),防止分配不公,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平,人为制造新的贫富差异。社会财富是企业产生的,如果人为把企业界退休工资压得过低,在职企业界人员一定产生转行的可能,造成创造财富人员不安定,还会产生对社会的不满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 弱势群体 关怀 工作 存在 问题 毕业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0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