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论述与分析毕业设计论文.doc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论述与分析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论述与分析毕业设计论文.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鹤煤六矿通风系统安全论述与分析 站 别 鹤 壁 站 年级专业 矿井通风专科 学生姓名 小碗熊 指导教师 2013 年 10 月 5 日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站名 鹤 壁 站 年级专业矿井通风 学生姓名 一、设计(论文)题目:鹤煤六矿通风系统安全论述与分析 二、设计(论文)任务与要求任务:根据矿井基本条件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矿井总风量的计算和分配;矿井通风阻力计算;选择通风设备等。要求:将足够的新鲜空气有效的送到井下工作场所,保证生产和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通风系统简单、风流稳定、易于管理,具有抗灾能力;发生事
2、故时,风流易于控制,人员便于撤出;有符合规定的井下安全与环境监测系统或检测措施;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好。三、设计(论文)时间:2013年 10 月 5 日至 2013年 11 月 5 日指导教师 (签名)成教院院长 (签名)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评定书站名 鹤 壁 站 年级专业 矿井通风 学生姓名 一、设计(论文)题目:鹤煤六矿通风系统安全论述与分析 二、设计(论文)共 30 页,附图 2 张三、审阅意见及评语 根据学院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意(不同意)该生参加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 (签名) 职 称 工作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决议站
3、名 鹤 壁 站 年级专业 矿井通风 学生姓名 该生于 2013 年 11 11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论文)题目:鹤煤六矿通风系统安全论述与分析 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组长) 委 员(成员) 答辩学生向答辩委员会(小组)提交如下资料:设计(论文)说明书 共 页 设计(论文)图纸 共 页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共 页 根据学生所提供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和指导教师意见以及在答辩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作出如下决议: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语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成绩: 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主席(组长) (签名) 委员(成员) (签名) 年 月 日摘
4、要随着煤矿工业的发展,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其中重要的部分。为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对煤矿的安全设计十分重要。根据鹤煤六矿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安全生产技术,对鹤煤六矿进行了安全设计。设计针对煤矿常见的通风安全问题,如水、火、煤尘、瓦斯等灾害,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设计具体的灾害预防措施及安全保障措施,以达到防止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发生概率,降低事故造成伤害的目的。根据鹤煤六矿开拓方式和地质构造,选择了合理的通风系统,通风设备,对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风,井下通风设施和构筑物等进行设计,选择了安全逃生路线,根据矿井通风各种数据如:各风井等积孔及负压,矿井通风阻力分布情况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提
5、出建议。针对鹤煤六矿具体情况,在火灾防治方面,设计了煤自然火灾防治措施。在通风系统方面,设计了保证通风系统稳定的措施。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监测与监控体系,对各种灾害形式进行严密的监控,在灾害发生前将事故处理,确保生产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同时达到无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的理想状态。关键词: 需风量设计 通风安全 瓦斯防灭火 安全监测目录摘 要I目录II第1章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11.1 矿井简介11.2 矿井通风与瓦斯11.3 矿井瓦斯抽放21.4 矿尘 21.5 矿层自燃性31.6 煤层顶底板岩性31.7 矿井涌水31.8 矿井供电41.9 矿井提升和运输5第2章 矿井通风82.1 现行风量设计8
6、2.1.1 采煤工作面需风量82.1.2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102.1.3 其它地点需风量及总计112.2 现有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122.2.1 现有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122.2.2 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风122.2.3 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布置122.2.4 安全逃生途径122.2.5 通风设备选取及反风132.2.6 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142.2.7 矿井阻力测定及分析142.2.8 保证矿井通风系统风量稳定措施14第3章 矿井防灭火193.1 概 况193.2 工作面防灭火措施193.3 开采方面的措施19第4章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214.1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重要性214
7、.2 安全监测、监控和传输设备选择214.2.1 监测监控内容确定214.2.2 矿井监测系统选型确定214.2.3 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214.3 监测设备各类传感器布置224.3.1 传感器布置224.3.2 馈电传感器及其它布置234.4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22结论24致谢25参考文献26第1章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1.1矿井简介 六矿始建于1958年7月, 1964年3月投产,原批准核定生产能力75万吨/年。2008年改扩建后,设计生产能力提高到140万吨年。目前矿井尚有地质储量14201.3万吨,可采储量8551.3万吨。矿井位于河南省鹤壁矿区中南部,南以六、八矿张庄向斜
8、轴为界,北、西至F40正断层及二1煤层露头为界,东止二1煤层-800m等高线,南北走向长6.5km,东西顷向宽2.7km,面积约为18km2。本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层,平均煤厚8.13m,层位稳定,为本区良好标志层。本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夹矸0.010.75m,夹矸岩性多位炭质泥岩。六矿井田为一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平均倾角20左右,深部暂定边界标高-800m。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即-150m、-300m、-600m水平。目前生产水平为二水平,水平标高-300m,二水平上山采区已基本结束,现生产主要为二水平下山采区,南艺209和211两个采
9、区,北艺212和214两个采区。目前井下布置有四个采煤工作面,分别为:2121、2808、2143、2112和2116四个采煤工作面,其中2112为备用工作面。六矿现有3个岩巷队,3个煤巷队,主要开拓掘进地区为:212地区、211地区、214地区及三水平延伸工程、三水平辅助工程。掘进工艺为:岩巷为打眼放炮破岩,锚网喷支护,扒岩机装矸,矿车出矸,煤巷为打眼放炮,型棚支护,运输机出煤。目前矿井安全出口有小庄风井(斜井)、东风井(有梯子间)、中央风井(有梯子间)、老副井(有梯子间)、新副井(有应急罐笼),共5个。1.2矿井通风与瓦斯六矿矿井通风方式为两艺对角抽出式,通风方法为机械通风,副井及主井进风
10、,小庄风井、东风井为出风井,2010年通风能力核定为140万吨/年。矿井总进风量为15422 m3/min,总回风量为16307 m3/min,各回风井均有2台同等能力主扇,一台运转一台备用。矿井最大通风流程为9650m,矿井有效风量率为87.98%,进回风井、各类巷道均无风速超限现象。六矿矿井瓦斯等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09年矿井瓦斯鉴定结果绝对瓦斯涌出量为52.50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3.92 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18.97m3/min,相对涌出量为8.64m3/t,本年度回采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0.34 m3/min,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5.2
11、9 m3/min。1.3矿井瓦斯抽放六矿为难抽煤层(透气性系数0.018m2/Mpa2.d),抽放方式为本煤层抽放、穿层孔抽放、顶板高位钻孔(裂隙带)抽放、采空区抽放。百米钻孔抽放量一般为0.017m3/hm.min。六矿于1970年建立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目前抽方系统包括地面抽放系统和井下瓦斯抽放系统。 地面抽放系统地面瓦斯泵房现共装有2BE1-353-1型水环式真空泵二台,皆为双回路供电,室内装有KJ系列抽放瓦斯监控子系统,监测抽放管道和环境瓦斯浓度、压力、流量、负压和温度等参数,并有光学、机械仪表与之相互验证,泵房进出口管道安装有水封式防回火、防爆设施。地面瓦斯抽放系统敷设主管道9050米
12、,带抽井下10个抽放地区,钻孔总长182308米,抽放瓦斯纯量911m3/min。井下抽放系统井下现有4处抽放泵站: 11采区泵站、14采区泵站、北四泵站、12采区泵站。共有3台SK-60型水环式真空泵,4台2BE1-303-0型水环式真空泵。移动泵站内皆为双回路供电,均设有KJ系列抽放瓦斯监控子系统,监测抽放管道及环境瓦斯浓度、负压、流量和温度等参数,并有光学、机械仪表与之相互验证。井下移动泵站担负2143、2808、2121工作面的采空区埋管和顶板高位裂隙抽放工作。目前井下抽放瓦斯纯量 58m3/min。矿井本年度抽放量计划745万m3,钻孔工程量计划17万m,第三季度瓦斯抽放率为32%。
13、1.4矿尘六矿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为15.9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防尘工作,各分口矿长负责本口的全面防尘工作,保证防尘所需人员、资金和装备;各业务科室科长对所分管单位的防尘工作负直接责任;通防科负责对矿井粉尘防治工作进行业务管理及监督指导;各采、掘区队,机电、运输、通风、抽放、钻探等单位负责本职工作范围内的粉尘防治工作,实行分片包干,明确职责。矿井一水平建有静压水池,主管路为4寸钢管,支管为2寸钢管,工作面为2寸钢管和2寸胶管。各采区、各采煤工作面、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均敷设有防尘清水管路及防尘水幕,各转载点设有喷雾,防尘系统功能健全,符合规程要求。在尘源的防治与管理上,对关键地点,关键作
14、业环节重点管理。主要防尘措施有:湿式打眼、煤壁注水、放炮使用水炮皮、放炮前后洒水、放炮喷雾、防尘水幕等,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尘措施,做好尘源的防治工作。钻探队严格按冲尘循环图表进行冲尘,主要运输巷及主要进风巷每月冲尘不少于3次,主要回风巷每月不少于2次,其它地区每月不少于1次。主要皮带巷、采区皮带巷每周不少于1次。同时,加强测尘管理。矿井严格按粉尘防治规范要求,配备了专职测尘员,进行粉尘测定工作。保证井下每个测尘点粉尘(全尘、呼吸性粉尘)每半月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每季测定一次;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半年测定一次。1.5煤层自燃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为三类(不易自燃),最短自燃发火期为 87天
15、。为防止自燃发火,要加强防灭火技术管理,认真防灭火工作责任制,加强以预防性注浆为主的防灭火基础工作。同时,加强防灭火的预测预报工作,加大对防灭火工作的检查、考核力度,规范井下消防管路,从根本上消灭自燃发火。1.6煤层顶底板岩性本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层,煤层稳定,其顶板为黑色泥岩或砂质泥岩,老顶为灰色细、中粒砂岩(俗称大占砂岩),为本区良好标志层。煤层地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老底为灰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支护形式岩巷为锚网喷支护,煤巷为型棚支护,采煤工作面为DZ-22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型梁支护。1.7矿井涌水根据矿井充水特征,本区矿床为裂隙充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为二1 煤层
16、顶底板砂岩含水层和C3L8灰岩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以消耗静储量为主,单位涌水量小于2L/s.m。矿井充水方式为直接充水,出水后采掘受影响程度中等。对-300m -450m水平矿井涌水量预计结果为初期最大水量238.7m3/h,后期水量190.96 m3/h。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定为中等型。六矿矿井排水系统由两个独立的排水系统组成,分别是一水平排水系统和二水平排水系统,均为一级排水,由井下直接排至地面。具体情况如下:一水平排水系统:该水泵房主要担负排出一水平矿井涌水的任务。泵房内装备3台D450606型水泵,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配用电机均为YB560M24型隔爆高压电动机,功率710
17、KW。沿副井筒安装200mm排水管路2趟(1趟工作、1趟备用),排水高度约为311米,内、外水仓总容积为2942m3。二水平排水系统:该水泵房主要担负排出二水平(300m水平)及以下地区矿井涌水的任务。泵房内装备3台MD2806510型水泵,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配用电机为YB630M24型,功率900KW。排水管路为2趟250mm管路,沿中央轨道下山和副井筒安装,排水高度约517米,水仓总容积为4050m3。矿井地质报告书提供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为190 m3/h,最大涌水量为238.7 m3/h。2009年实测矿井正常涌水量 218.5 m3/h(其中一水平8.5 m3/h,二水
18、平210m3/h);实测最大涌水量233.5m3/h(其中一水平9.5m3/h,二水平224 m3/h)。在一、二水平均为1台水泵和1趟管路工作,备用水泵和备用管路未投入的情况下, 20h内能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或最大涌水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且排水能力较大。1.8矿井供电六矿矿井用电设备装机总容量为21500KW,矿井运行设备总容量12800KW,2009年矿井产量136.01万t/a,实际用电容量4725.79万KWh,矿井综合电耗37.68KWh/t。六矿下井电缆共为6路,2路沿副井筒敷设下井至一水平主排水泵房,每路长530m;2路沿主井筒敷设下井至二水平主排水泵房,每路长12
19、60m;2路沿新副井筒敷设至中央变电所,每路长900m。六矿矿井生产用电电源全部来自于鹤煤(集团)公司供电处所管辖的矿区区域变电站(大湖变电站),该变电站电源为110KV双回路,站内安装2台SFS831500/110型变压器,总容量为23150063000KVA,其供电能力完全可以满足矿井需要。1.9矿井提升运输1、副井提升六矿副井提升机为JKMD2.84型落地式多绳提升机,立井提升,提升高度432m,设计提升速度为8.4m/s。双钩提升,配有单层双车和双层2车罐笼各1个,电动机为YR63010/1180型交流电动机,功率630KW。主要担负提矸、提升材料和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任务。单层提矸、提
20、升材料和双层乘人。该提升系统绞车房高低压供电电源均为双回路,装设有防过卷、防过速、过负荷和欠电压、限速、深度指示器失效、闸间隙保护以及减速功能保护等,并按规定进行试验,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2、主井提升六矿主井提升系统绞车为JKD3.254型塔式多绳摩擦提升机,立井提升,提升高度442m,设计提升速度为5.99m/s,1995年安装投入运行。双钩提升,提升容器为一对JG12/1104型箕斗, 配备电动机为YR63016/1430型,功率为2630KW,一次提升量为12t,井底有缓冲煤仓。2004年12月安装定重装载装置。该提升系统绞车房高低压供电电源均为双回路,装设有防过卷、防过速、过负荷和欠
21、电压、限速、深度指示器失效、闸间隙保护、满仓保护以及减速功能保护等,并按规定进行试验,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六矿目前运输系统基本情况为:矿井南、北翼开采,共布置4个工作面(南翼1个、北翼3个)。煤流运输系统为工作面顺槽运输、上(下)山运输、大巷运输、经井底车场2个煤仓后,由给煤机转运至上仓皮带进入井底煤仓。具体情况如下:1、二水平南翼大巷主要采用轨道运输,轨道型号为30Kg/m,轨距600mm。运输设备为7台CDXT8型蓄电池电机车、MD3.3/6型底卸式矿车和MG1.1/6型固定式矿车。其中原煤运输设备为3台电机车和MD3.3/6型底卸式矿车,每列运煤车由10辆矿车组成,采区煤仓至井底煤仓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井 通风 系统安全 论述 分析 毕业设计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0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