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监控毕业设计(论文).doc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监控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监控毕业设计(论文).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监控毕业设计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监控毕业设计 摘 要:随着煤矿工业的发展,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其中重要的部分。为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对煤矿的安全设计十分重要。根据平岗煤矿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安全生产技术,对高庄煤矿进行了安全设计。设计针对煤矿常见的安全问题,如水、火、煤尘、瓦斯、顶板等灾害,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设计具体的灾害预防措施及安全保障措施,以达到防止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发生概率,降低事故造成伤害的目的。根据平岗煤矿开拓方式和地质构造,选择了合理的通风系统,对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风,井下通风设施和构筑物等进行设计,选择了安全逃生路线,分析了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针对高庄煤矿的
2、粉尘灾害,从防尘措施、防爆措施和隔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安全设计。对于瓦斯灾害防治,设计采取了以瓦斯抽放为主及一些防爆、隔爆安全措施。在火灾防治方面,分别设计了煤自然火灾防治措施及外因火灾防治措施。通过对高庄煤矿水文地质资料的分析,设计了相应的水灾防治安全措施。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监测与监控体系,对各种灾害形式进行严密的监控,在灾害发生前将事故处理,确保生产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同时达到无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的理想状态。同时还设计了顶板灾害、运输系统灾害、电气事故灾害的安全措施。关键词: 安全条件 粉尘防治 瓦斯防灭火 安全监测目 录摘 要1目录2第1章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51.1 井田概况51
3、.1.1地理位置51.1.2地形地貌.61.1.3水文.61.1.4气候.61.1.5矿区开采现状71.2 安全条件71.2.1地质特征71.2.2煤层特征81.3 矿井生产情况81.3.1 工程性质81.3.2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91.3.3井上下主要运输设备91.3.4工业场地布置特征、防洪排涝、地面建筑及煤柱101.3.5供电及通讯101.3.6给水、排水和采暖通风及供热101.3.7技术经济11第2章 矿井通风142.1 概 况142.2矿井通风142.2.1现矿井各采区风量计算142.3现有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142.3.1现有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142.3.2
4、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风142.3.3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布置142.3.4安全逃生途径142.3.5通风设备及反风152.3.6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16第3章 粉尘灾害防治173.1 粉 尘173.2 防尘措施183.2.1防尘措施183.2.2采掘工作面除尘183.2.3井下消防183.2.4防爆措施193.3 隔爆措施203.3.1隔爆措施203.3.2隔爆水棚(水袋)203.4 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21第4章 瓦斯灾害防治224.1 瓦 斯224.2 防爆措施224.2.1防止瓦斯积聚224.2.2巷道局部积聚瓦斯的处理224.2.3防止瓦斯爆炸或窒息224.3隔爆措施234.3.1隔爆
5、措施234.3.2隔爆水袋23第5章 矿井防灭火245.1 概 况245.2 井下外因火灾防治245.2.1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防火措施245.2.3井下电缆245.2.4井下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245.2.5井下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255.2.6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及装备255.2.7井下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及防火构筑物255.2.8消防灭火装备255.2.9开采方面的措施255.3 监控监测系统255.3.1概况255.3.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结构265.3.3传感器选择26第6章 矿井防治水286.1 矿井水文安全条件分析286.1.1矿井开采水文地质情况286.1.2矿井充水因素及特
6、征286.2 矿井防治水措施286.2.1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286.2.2井下探放水措施296.2.3地表水防治措施及工程296.3 井下防治水安全设施306.3.1排水设施306.3.2选型计算306.3.3防水设施30第7章 井下其它灾害防治317.1 顶板灾害防治及装备317.1.1矿山压力显现基本因素分析317.1.2一般顶板冒落灾害的防治措施及装备317.2 爆炸材料库317.3 电气事故防治措施及设备327.3.1供电线路及地面变电所事故防治措施327.3.2防止电气设备引起的瓦斯燃烧、瓦斯爆炸和触电等事故的措施32第八章 专题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34 8.1 概述.
7、34 8.1.1安全检测、监控系统设置要求.34 8.2 安全检测、监控和专属设备选择34 8.2.1监测监控内容确定.34 8.2.2矿井监测系统选型确定.34 8.2.3 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35 8.3 监测设备各类传感器布置35 8.3.1中心站布置.35 8.3.2避雷器设置.35 8.3.3分站布置.35 8.3.4传感器布置.358.4 矿井各类传感器装备.358.5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368.5.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选择的合理性、先进性.368.5.2KJ90型矿井监控系统设计有很多新颖实用功能.36结论36致谢38参考文献.39第1章 矿井概述1.1 井田概况1
8、964年5月,中南煤田地质局126勘探队提交了河南宝丰韩梁煤田高庄勘探区精查地质勘探报告。武汉煤矿设计研究院于1965年6月提交了“高庄矿初步设计”,经(58)煤郑管基字137号文件批准,设计利用储量8293.4万t,其中,四3、四22和四21(戊8、戊9和戊10)煤层2754.4万t,二1(已16-17)煤层5339.0万t。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45万t,服务年限64年。矿井分两个水平先后进行建设,一水平1958年开始兴建,1968年12月底投产,1972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45万t,开拓方式为立井与斜井联合开拓,开拓深度+85m,主要开采四(戊)煤段煤层。1975年,二水平由河南省煤炭管理局以
9、(75)豫煤生字第301号文批准扩建,1978年由平顶山矿务局建井二处开始施工延深,1984年底投产,1980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75万t。由于矿井地质条件复杂,1991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45万t,实际生产能力30万t,主要开采二1(已16-17)煤层。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与斜井联合开拓,开采方法为走向长壁陷落法。矿井开采的一水平四(戊)煤段煤层,已于1985年全部结束报废;二水平开采的二(己)煤段煤层,共分为三个采区:已一采区(包括已一采区上山和已一采区下山)、已三采区和已四采区,开采标高为+50m-180m,最低可采厚度0.7m。目前,三个采区正规采面已全部回采结束,现主要回收井巷煤柱与残留的
10、边角煤。截止2006年底,累计动用储量4734.1万t,采出煤量1169.3万t,二1(己16-17)煤层保有资源/储量226.8万t,其中,可采储量90.8万t。此外,已报废的一水平四2(戊9-10)煤层尚存资源/储量224.1万t,其中,可采储量125.7万t。1.1.1 地理位置矿井位于平顶山市西部石龙区境内,平顶山煤田西部韩梁矿区中部。东距平顶山市55km,南距鲁山县、东距宝丰县分别约为16和20km,见图11。地理位置坐标:东经11249191125814,北纬335105335615。主井口坐标:X=3753206.483,Y=38394672.816,Z=211.500;副井口坐
11、标:X=3753176.356,Y=38394713.99,Z=211.500。井田走向长约5km,宽约2.5km,面积12.5km2。北部以李坪断岭正断层为界与韩庄井田相邻,南部以谢河正断层为界与大庄井田相邻。西部至青草岭逆断层,东部至火山碎侵入切割的煤层边界为界。确切范围以采矿许可证所控制的坐标为准。矿区内有平顶山矿区专用线平韩铁路通过,平韩铁路在宝丰与焦(作)枝(城)铁路、漯(河)宝(丰)铁路接轨。矿区东部有平洛高速,西部有207国道,与邻近市县及乡镇均有公路畅通,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1)。区内已实现了有线、移动、计算机等多种通信网络系统,加快了同外界的联系。1.1.2地形地貌本区属缓坡
12、状起伏的低山丘陵区,山脊宽缓圆滑,坡度较缓,沟谷开阔。地势总体呈西部与东部高中间低、北高南低。井田西部边界以外的青草岭娘娘山为中低山区,标高250520m,最高点娘娘山海拔+528.4 m。主要有震旦系石英岩和寒武系灰岩组成,井田范围内主要为石炭二叠系组成的丘陵区,标高多在250m左右。1.1.3 水文区内为低山丘陵地貌,受地形的影响,冲沟较发育。常年性地表水体欠发育,流经井田石龙河,在矿区内长7.5km,河床宽2080m,由北向南横穿井田中部,流入大庄井田注入沙河,该河九十年代前为常年性河流,最大流量为1200m3/s,最小流量为0.1676m3/s,由于受气候、煤炭开采抽放大量地下水及工农
13、业生产、生活用水的大幅度增加,九十年代之后变为季节性河流,洪水期有水。井田内最高洪水位标高+201.67m(1956.7),枯水期主要排泄矿井与工业废水。目前石龙河流域已修起大小不等的多座水库,对防洪和灌溉起到了积极作用。1.1.4 气候区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据宝丰气象站气象资料:气 温:最高气温43.4(1966年7月19日),最低气温-19.1(1969年1月31日),历年平均气温为14.2。月均气温一般在2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霜期一般自10月下旬起至次年4月上旬止,长达近半年。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1461.6mm(2000年),最小降水量424
14、.7mm(1966年),年平均降水量742.6mm,月最大降水量481.3mm(2000年7月)。最大连续降雨天数9天(1964年4月13日21日)。雨季集中在7、8、9三个月。蒸发量:年最大蒸发量2825mm(1959年),最小蒸发量1490.5mm(1964年)。月最大蒸发量408.9mm(1959年7月),月最小蒸发量40.7mm(1957年1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湿度和风速:平均绝对湿度13.5mm,平均相对湿度67%。冰冻期一般是11月到来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14cm(1977年1月30日)。最大风速24m/s,平均风速2.8m/s。冬季多西北风,夏秋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1.1.5
15、矿区开采现状 高庄矿目前为残采收尾时期,生产布局为己一采区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己四采区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全矿全部采用炮采,炮掘;每个采煤工作面都有独立的通风系统,机巷进风,风巷回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进行通风,风筒为500mm的胶质、抗静电、阻燃风筒,通风机的安装使用和风筒的管理符合规程规定;井下爆破材料库、充电房和变电所都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均符合规程规定。高庄矿主要通风机型号为BDK65A和BDK60C对旋式主要通风机,电机功率为250KW2(现在为单段运行)。风叶角度为35度。针对我矿残采收尾阶段,采掘战场逐渐减少的生产局面,为做
16、到安全、合理、经济的供风,我矿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制订了可靠的主要通风机调整方案,于2007年10月对主要通风机工况进行了合理的调整。调整后主要通风机工作风量3084m3/min,矿井总进风量为2817m3/min,矿井需风量为2647.5m3/min,风压为930Pa,矿井有效风量为2711m3/min,矿井有效风量率88%。外部漏风率为8.6%,符合规定。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主要通风机的工作风量与通风网络相匹配,完全满足我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1.2 安全条件1.2.1地质特征地质及范围高庄矿属缓坡状起伏的低山丘陵区,山脊宽缓圆滑,坡度较缓,沟谷开阔。地势总体呈西部与东部高中间低、北高南低。
17、井田西部边界以外的青草岭娘娘山为中低山区,标高250520m,最高点娘娘山海拔+528.4 m。主要有震旦系石英岩和寒武系灰岩组成,井田范围内主要为石炭二叠系组成的丘陵区,标高多在250m左右。北部以李坪断岭正断层为界与韩庄井田相邻,南部以谢河正断层为界与大庄井田相邻。西部至青草岭逆断层,东部至火山碎侵入切割的煤层边界为界。确切范围以采矿许可证所控制的坐标为准。根据生产过程中揭煤的地质资料,开采范围内地质条件复杂,受青草岭逆断层、李坪段岭正断层、谢河正断层的影响,小型断裂构造极为复杂,断层纵横交错,对煤层破坏十分严重,给正常回采带来很大困难。煤层开采情况高庄矿区矿井开采的一水平四(戊)煤段煤层
18、,已于1985年全部结束报废;二水平开采的二(己)煤段煤层,共分为三个采区:已一采区(包括已一采区上山和已一采区下山)、已三采区和已四采区,开采标高为+50m-180m,最低可采厚度0.7m。目前,三个采区正规采面已全部回采结束,现主要回收井巷煤柱与残留的边角煤。截止2006年底,累计动用储量4734.1万t,采出煤量1169.3万t,二1(己16-17)煤层保有资源/储量226.8万t,其中,可采储量90.8万t。此外,已报废的一水平四2(戊9-10)煤层尚存资源/储量224.1万t,其中,可采储量125.7万t。1.2.2煤层特征己16-17煤层是矿井目前开采的唯一煤层,位于山西组下段,距
19、戊10煤层161.5-217.3米。该煤层是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位于大占砂岩S4标志层之下,煤层厚度0.1-21.14米。煤层结构简单,顶板多为砂岩或砂质泥岩。底板多为泥岩,亦见有砂质泥岩。己16-17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据81个见煤点统计计算结果,煤层可采性指数Km=0.89,煤层变异系数R=71.9%,属不稳定煤层。因此,在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时己16-17煤层的稳定程度定为IIId。1.3 矿井生产情况1.3.1 工程性质井田境界高庄矿位于平顶山市石龙区境内,韩梁矿区中部,距平顶山市55km,井田走向长度3.0Km,倾斜宽度2.5Km,面积7.5Km2。开采己组煤层。可采储量截止二00八年已动
20、采了四个采区,剩余地质储量为147.1万t,可采储量为63.9万t。己四采区为的主采区。表(1-1)平岗煤矿分水平各类煤柱损失量汇总表 万t煤柱分类+100标高以上+100-600m标高合计断层保煤柱219.669.8289.4工业广场保护煤柱42.987.6130.5主要井巷保护煤柱273.9674.7948.6合计536.4832.11368.5表(1-2)工业资源储量、设计储量、设计可采储量汇总表 单位:万t储量类型+100标高以上+100-600m标高合计工业资源储量3417.88979.312397.1设计资源储量3209.18961.51187.1设计可采储量1848.6558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监控 毕业设计论文 矿井 通风 安全 监测 监控 毕业设计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9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