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毕业论文气井的递减曲线分析及应用.doc
《石油工程毕业论文气井的递减曲线分析及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工程毕业论文气井的递减曲线分析及应用.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名 称: 气井的递减曲线分析及应用 院 (系): 石油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油工10810班 学 生 姓 名: 白世楷 指 导 教 师: 廖锐全 辅 导 教 师 : 廖锐全 时 间:2011年3月28日2011年6月5日 目录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I毕业设计开题报告III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意见XI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语XII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XIII中文摘要 XIV外文摘要 XV1 前言12 绪论22.1 国内外天然气储量3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2.3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42.4 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
2、达到的技术要求52.5 存在的主要问题53 递减规律分析方法介绍143.1 Arps递减曲线163.2 Fetkovich递减模型273.3 Blasingame递减模型173.4 A-G典型曲线分析263.5 规整化压力积分方法284 涩北一号气田储层地质特征及开发概况74.1 储层地质特征74.2 开发概况84.3 实例计算305 结论与认识39参考文献39致谢42附录.43气井的递减曲线分析及应用1 前言随着世界石油工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速度逐渐加快,天然气的产量也得到快速增长,使天然气变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的天然气储量、产量增长非常快,
3、原油产量的增幅为8%,而天然气产量增幅却达到了64%,远远超过了石油;截至2010年,世界天然气剩余储量为177.101210m3,现在已经探明的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的热当量已经超过了石油;可以看出,天然气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如果我们可以做到气藏合理高效的开发,那么在开采成本降低的同时,天然气的采收率将会更高。2 绪论2.1 国内外天然气储量2007年底,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接近180万亿立方米,按照目前储采比可以开采60年2与石油一样,天然气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少数气田。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三国拥有世界56%的天然气探明储量,而25个排名在前的气田的储量就接近总储量的一半。欧佩克国家的天然
4、气储量也占了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从1980年以来,世界天然气的剩余探明储量增长了一倍以上,其中增加最多的是中东。从2000年以来,虽然天然气年产量在上升,但探明储量仍增加了15%以上。与石油一样,近年来天然气探明储量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已投产或已进行评价和开发的气田的储量上调。虽然最近数十年新发现气田的规模在缩小(新发现油田亦如此),但新发现的储量仍然超过了开采量。据美国地质调查所估算,全球常规天然气剩余最终可采资源有436万亿立方米,包括探明储量、储量增长以及尚未发现的资源。截至2007年,累计开采量达到了原始资源总量的13%。但是,包括煤层甲烷、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要大得多
5、,可能超过900万亿立方米,其中有25%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全世界的天然气资源足以满足所预测的到2030年的需求,并且还有余量。我国天然气分布非常不均衡,存在着天然气的储运问题。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总储量约为3.81013m3,并且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还有大量分散、气量不稳定的煤层气资源。但是我国天然气储层大多属于中、低渗透层,而且低渗、特低渗储层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些储层非均质明显,孔隙度低、连通性差,水敏、酸敏性突出,水锁贾敏效应严重,自然产能低,要达到经济而有效的开发,必须进行气层改造。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油气田开发的全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产期、稳产期和递减期。上产期是指油气田投
6、入开发初期,由于新井不断投入生产,油气田生产设施也不断完善,因此油气产量不断上升。通常上产期的时间较短,该阶段一般只能采出地质储量的5%-10%。稳产期的长短主要受油气田地质条件和开发系统设置的影响,一般情况油气田储量规模越大,油气田开发的稳产期就越长。稳产期的开发效益最好,一般能采出可采地质储量的50%左右。稳产期结束后,油气田开发进入递减期。通常递减期要比上产期和稳产期的时间长得多,一般情况,油气田产量递减期都在1030年以上,递减期可以采出可采地质储量的40%-50%,因此对递减期的产量递减规律研究十分重要。气井产量递减的主要原因是,在没有外部能量补充的条件下,地层驱动能量会不断衰竭。
7、图1-1 油气田产量变化模拟图当油田开发进入产量递减阶段、低压小产量阶段或因工程因素影响以后,无论人们采取何种措施, 都无法改变产量下降的趋势。由于气田和气井产量都将不可避免地呈现递减,因此研究产量递减规律对做好气田和气井动态预测和天然气生产规划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油气田进入递减阶段之后, 根据已获得的生产数据, 采用不同的方法, 判断其所属的递减类型,确定递减参数(Q i , Di , n等) , 建立相关的经验公式,了解油藏生产动态规律,进而对油藏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产量递减阶段不同的递减规律对产量和最终采收率的影响不同。气井产量递减规律研究,是开发工作者们一直在寻求、探讨的问题。递
8、减期不仅时间长,而且可采地质储量也很高,只有掌握递减期的产量递减规律,才能正确预测气井产能变化,对气井配产、气藏开发方案调整、地面工程建设、气井增产措施决策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2.3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所谓产量递减分析,就是当油气田(井)进入递减阶段以后,寻求产量变化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进行未来产量预测。国外对油气田产量递减规律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近年来,生产数据分析技术取得巨大进展,其中最重要的 3 项进展包括:分析生产数据时考虑流动压力;借助边界控制等效生产时间函数使定产量和定压力等效;利用拟时间修正随压力变化的天然气物性。这些进展使分析过
9、程更加细致,分析结果更加可靠。生产动态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新的无因次变量,在不稳定试井理论与传统的产量递减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递减典型曲线拟合的方法,分析日常生产数据,最终计算储层渗透率、表皮系数(裂缝半长)、井控半径、井控储量等参数。而产量递减曲线分析主要有传统的Arps递减曲线方法、典型的Fetkovich方法和现代的Blasingame、Agarwal-Gardner(AG)、Normalized Pressure Integral(N.P.I)、FMB等方法。 早在1945年J.J.Arps年根据矿场实际资料的统计研究把油气井的产量递减规律归为指数、双曲和调和递减三种类型,并提出
10、了确定产量递减参数和未来产量预测的图版拟合方法,这一分析方法为以后的产量递减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后卡彼托夫对Arps方法又进行了扩展,称之为广义卡彼托夫方法。为了更好地进行动态产量预测,人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递减参数的计算方法上。Arps 递减曲线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假定井以恒定井底流压、渗透率和表皮系数生产,如果井底流压、渗透率和表皮系数发生变化,那么井的递减趋势也会发生改变。并且 Arps递减曲线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只能用于分析油藏边界确定,并且已达到拟稳定流动状态的生产井。 1973年,Fetkovich提出了无因次的产量-时间典型曲线,它只能用来分析气井在定井筒压力的生产状况
11、。Fetkovich对Arps递减曲线进行了扩展,第一次将使用典型曲线(原来仅用于试井分析)的概念扩展到生产数据分析。Fetkovich法使用同样的Arps递减部分来分析边界控制流,使用定压力典型曲线分析瞬变产量。和“Arps”一样,Fetkovich法计算预期的最终可采储量,但受到现有生产条件的限制。Fetkovich递减曲线法考虑了瞬间或无限作用流动状态以及边界控制流动状态。通过定义一个外界泄油区半径与井筒半径的比值re/rwa来反映瞬间流动状态,结合Arps递减常数b来反映拟稳定流动状态的特点。 “现代”方法,如Blasingame和Agarwal-Gardner所提出的方法与Fetko
12、vieh相似,因为他们也使用典型曲线进行生产数据分析。主要区别在于现代方法综合了流动压力数据和生产数据,并使用解析解来计算油气地质储量。这样,就可以在不受生产条件限制的情况下预测可采储量。而对于传统技术来说,如果不采用一个经验采收率,就不能够确定油气地质储量。 Blasingame递减曲线法的基本思路是以采油指数或采液指数形式综合表示压力/产量生产数据,并且通过引入拟等效时间屏蔽产量、压力波动影响,将其等效为定流量生产数据,因此它没有定井底压力的限制,应用范围更广。然后再利用类似试井的典型曲线拟合方法进行拟合。Agrawal-Gardner递减曲线典型图版的适用条件和计算功能与Blasinga
13、me典型图版相同。Agrawal等人在建立图版时,直接利用了拟压力规整化产量(q/pp)、物质平衡拟时间tca和不稳定试井分析中无因次参数的关系。 前面介绍的Blasingame、Agrawal-Gardner分析方法都是利用压力规整化产量的形式对生产数据进行整理,NPI(规整化压力积分)方法则是利用产量规整化压力的积分形式。NPI方法是由Blasingame提出来的,主要是通过积分后建立一种比较可靠的、不受数据分散影响的分析方法。3 递减规律分析方法3.1 Arps递减曲线Arps 通过经验公式将递减规律分为三种,即指数递减、双曲线递减和调和递减。在分析时要求气井生产时间足够长,能发现产量递
14、减趋势,适用于定井底流压生产情况;国内气田在主要生产期一般采用定产降压的方式,一般到中后期才能识别产量递减趋势。从严格的流动阶段来讲,递减曲线代表的是边界控制流阶段,不能用于分析生产早期的不稳定流阶段当气田的产量进入递减阶段后,其递减率表示为: (3-1) qt气田递减阶段t的产量,104m3/mon或108m3/a; D递减率,mon-1或a-1; dqt/dt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变化率。 Arps给出的产量与递减率的关系为: (3-2) Di初始递减率,无量纲; Qt初始递减产量104m3/mon或108m3/a; n递减指数。 递减指数是判断递减类型、确定递减规律的重要参数。 3.1.1当n
15、=0时为指数递减。 由于n=0,则D=Di,产量始终按一个递减率di递减。将(3-2)式分离变量积分 (3-3) (3-4) 由公式|(3-3)和(3-4)可得 (3-5) 由公式(3-5)可得到递减末期的(qt=0)最大累计产量 (3-6) 3.1.2当n=1时为调和递减。 由于n=1,则 (3-7) 又qt/qiD,所以,调和递减产量与递减率成正比,产量越小,递减率也就越小,产量递减的趋势逐渐变缓。 将公式(3-7)分离变量积分,有 (3-8) 或 (3-9) 其累积产量为 (3-10) 或 (3-11) 对比公式(3-9)和(3-11),不难得到 (3-12) 3.1.3当0n1时为双曲
16、线递减。 将公式(3-1)带入公式(3-2)中,再分离变量积分,可得 (3-13) 其累积产量的关系式为 (3-14) 累积产量与产量的关系式为 (3-15)图3-1传统的Arps产量递减曲线Arps 后来引入了无因次产量qDd 和无因次时间tDd概念,并将传统的递减曲线绘制在qDd - tDd 双对数坐标中,由此统一了曲线形式,建立了递减曲线典型图版(见图3-2)。从图版中可以看出,曲线的形式与初始产量qi和初始递减率Di无关,能够适用于所有井的递减分析。无因次产量: (3-16)无因次时间: (3-17)对于指数式递减: (3-18)对于调和式递减: (3-19)对于双曲递减: (3-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 工程 毕业论文 气井 递减 曲线 分析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