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柏多糖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毕业论文.doc
《石上柏多糖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上柏多糖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学院: XXXX 专业: XXXXXX 年级:2009级 题目:石上柏多糖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X指导教师姓名:XXX 职称:XX XXX年XX月XX日XX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1Abstract11.前言21.1.肝脏21.2.肝损伤21.2.1肝细胞损伤21.2.2
2、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21.3.中药-石上柏21.3.1石上柏的传统功效21.3.2.石上柏的化学成分31.3.3.石上柏的药理作用51.3.4.石上柏的临床作用52实验原理53实验材料与仪器53.1.实验动物53.2.实验药品53.3.实验仪器54实验方法64.1. 石上柏多糖的提取方法64.2.不同浓度的四氯化碳对小鼠的肝损伤64.2.1.模型复制64.2.2.指标测定64.3.石上柏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64.3.1模型复制64.3.2指标测定75实验结果75.1. 不同浓度的四氯化碳对小鼠的肝损75.2. 石上柏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86实验分析与讨论96.1. CCl
3、4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96.2.肝损伤与转氨酶96.3.不同浓度的四氯化碳对小鼠的肝损106.4. 石上柏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10致 谢10参考文献11石上柏多糖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摘要: 目的 研究石上柏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小鼠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正常组腹腔注射油,对照组腹腔注射一定浓度的四氯化碳,实验组腹腔注射相同浓度的四氯化碳和石上柏。禁食不禁水,16小时后取血测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结果 血清中AST和ALT的活性, 对照组最强,实验组其次,正常组最小。 结论 不同浓度的四氯化碳对小鼠肝损伤不同,浓度越大损
4、伤越严重。石上柏多糖对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而且高浓度的保护作用更好。关键词:四氯化碳;石上柏多糖;肝损伤;小鼠The protective effect ofpolysaccharide of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acute liver injury in rats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of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PSD) on carbon tetr
5、achloride-induced acute liver injury in mice. Methods The mice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Normal Group is given oil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The Control Group is given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Th
6、e Experimental Group is given the same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and some PSD (50mg/kg and 150 mg/kg). Eighteen hours after injection, serum samples were isolated from muse tails to determine the ALT and AST levels. Result The activity of ALT and AST in serum, Control Group is the highes
7、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llowed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ormal group is the lowest. Conclusio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create resulted in different extends of liver injury in mouse.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the more serious liver injury is. PSD plays an important
8、role in protecting hepatocytes against harmful effects of CCl4, an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high concentrations is better.Key Word: CCl4; Polysaccharide of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Liver injury; rats1.前言1.1 肝脏肝脏的功能有进行新成代谢、解毒、调节免疫等。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另外肝脏还具有分解与产生细胞因子的功能,而细胞因子有机的平衡是肝细胞功能正常的必要条件,细胞因子有机平衡失常是
9、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因此,调节细胞因子的有机平衡为抗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手段1。目前,对于细胞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B肿瘤坏死因子3;C肝细胞生长刺激物4;D白细胞介素15-6。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是许多毒素介导的肝细胞损伤的主要作用机制,如CCl4、胆汁淤积和酒精性肝细胞损伤,因此,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的生物功能就成为抗肝细胞损伤的研究热点。现今,自由基的清除剂主要有A乙酰半胱氨酸7;B维生素E8 ;C 熊脱氧胆酸9;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2 肝损伤1.2.1 肝细胞损伤肝细胞损伤是各型肝病的共同的病理基础, 表现为肝坏死、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
10、及肝癌等,治疗与纠正肝细胞损伤是各型肝病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认为肝细胞损伤是多因素多步骤的结果, 因此, 对肝细胞损伤的药物干预包括多环节不同种类的药物, 对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某些细胞因子、自由基清除剂和一些内、外源性保护因子及具有膜稳定作用的某些药物。肝损伤模型是四氯化碳肝损伤及酒精肝损伤,它们的建立和应用为深入研究肝细胞损害的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进行治疗药物筛选提供了更为方便和理想的实验模型。1.2.2 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最早使用的一种经典的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是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其应用最多最广、最成熟,同时此模型还能准确反映肝细胞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学
11、变化,重复性较好10 ,因此一直是筛选具有保肝降酶作用药物的常用模型之一11 ,与病毒性肝炎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诸方面的改变和表现出来的症状及肝功能检测的指标等方面具有相似性12。一般认为CCl4 损伤肝组织机制是CCl4 经肝细胞色素P450代谢激活后生成三氯甲基自由基(CCl3 )和氯自由基(Cl) ,引起生物膜脂质过氧化,造成膜结构和功能损伤,蛋白质等物质合成代谢发生障碍,导致肝细胞损伤坏死,胞浆内转氨酶渗入血液,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或坏死。CCl4 在体内对肝细胞亲和力大,自由基的形成及引发的链式反应是CCl4损伤肝组织的主要机制13。CCl4引起肝损伤的机制是由于CCl4在肝诱导微粒体细
12、胞色素P-450酶激活下产生活性自由基CCl3与Cl,这些自由基可与动物肝细胞内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也可攻击肝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肝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使细胞膜通透性升高,导致细胞膨胀坏死14。致使膜转运和储存钙离子功能异常,细胞浆内无机Ca2+升高,因而导致细胞死亡15。1. 3 中药石上柏1.3.1 石上柏的传统功效 石上柏属药用植物在我国民间被广泛应用,其为广东常用道地药材,并来源于石上柏科植物深绿石上柏( 多德石上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 的全草,又名大叶菜、深绿石上柏、地侧柏等,主产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及台湾
13、等地。本品味甘、涩,性温平,石上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抗癌止血、消肿、抗炎、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降血糖及扩张血管等功效。石上柏水提物显示出较好的抗癌活性。属于传统的抗肿瘤中药。1.3.2 石上柏的化学成分现代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石上柏主要含生物碱类、黄酮类、甾醇、皂苷、氨基酸等成分1617。生物碱类成分主要为N甲基酪胺OL吡喃鼠李糖苷(NmethyltyramineOLrhamnopyranoside )、橡胶树双黄酮(heveaflavone )、(E)大麦芽碱6O(4羟基肉桂酰)D 吡喃葡萄糖基(13)L吡喃鼠李糖苷、(E)大麦芽碱(6O肉桂酰D 吡喃葡萄糖基)(13 )L吡喃鼠李糖
14、苷(E)hordenine(60cinnamoylDglucopyranosyl )(13)Lrhamnopyranoside、大麦芽碱OL吡喃鼠李糖苷(hordenineOLrhamnopyranoside )。黄酮类成分主要有7,4,7”,4”四O甲基穗花杉双黄酮(7,4, 7”,4”tetraOmethyl amentoflavone )、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 )、4甲氧基罗伯斯特黄酮(40methyl ether)。其他类成分有深绿石上柏酸、芹菜素、异茴芹素、谷甾醇、硬脂酸等。另外,从查阅的文献来看,对深绿石上柏的研究呈增长趋势。自1981年巫忠德等18从深绿石上柏
15、中分离得到莽草酸以来,人们已经从深绿石上柏中提取分离得到包括生物碱、木脂素、甾醇、双黄酮、有机酸等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表1 深绿石上柏的主要化学成分 化学成份 分子式 结构 文献 芹菜素 ( apigenin) 异回芹素 ( isopimpinellin) 穗花杉双黄酮 ( amentoflavone) 橡胶树双黄酮 ( heveaflavone) N甲基酪胺OL吡喃鼠李糖 (NmethyltyramineOLrhamnopyranoside) ()里立脂素A ()lirioresinol A( ) 里立脂素B ()lirioresinol B ( + ) 尧花醇 ( + )wikstr
16、omol( ) 去甲络石昔()notracheloside( + ) 罗汉松脂素 ( + )matairesinol 3 hydroxy1(3methoxy4hydroxyphenyl)propan1one3hydroxy1(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 propan1one大叶菜酸 ( doederleinic acid) 莽草酸 ( shikimic) C15H10O5 19 C13H10O5 19 C30H18O10 20 C33H24O10 20 C15H23NO5 21 C22H26O8 20 C22H26O8 20 C20H22O7 20 C26H32O1
17、2 20 C20H22O6 20 C10H12O4 20 C11H14O5 20 C7H8O4 19 C7H10O5 18 图1.深绿石上柏的化学成分结构1.3.3 石上柏的药理作用石上柏是较好的抗肿瘤中药,极具开发前景。故目前石上柏的药理研究多围绕抗肿瘤作用。本品所含生物碱对小鼠细胞瘤S180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将石上柏制剂给实验性癌症小鼠灌胃,连续给药12天,对肿瘤虽无抑制作用,但能明显延长动物的生存日数; 解剖后发现,用药组小鼠肾上腺皮质囊状带肥大;脑、心、肺和肾组织正常 22 。石上柏水提取物对小鼠的逆性病毒反转录酶的50%抑制浓度(IC50)为10g /mL,对动物DNA聚合酶的IC5
18、0为9.0g /mL23。赖晓明等24以石上柏等药材组方的鼻炎灵制剂与5氟尿嘧啶(5Fu) 合并用药,对人鼻咽癌裸鼠移植性肿瘤模型CNE2有疗效而且与单独使用相同剂量的5Fu相比有一定的疗效加强作用。黄才等25采用DE52柱层析法部分纯化大鼠中的蛋白激酶C,结果表明石上柏的醇提物对蛋白激酶C有强烈的抑制作用,IC50为2.2 g /mL,提示石上柏抗肿瘤活性可能与此机制有关25。通过应用成积儒等26免疫酶法检测石上柏水提取液对促癌物正丁酸巴豆油联合作用激活EB病毒VCA及EA抗原的表达,结果发现石上柏药物质量浓度为1 mg /mL时阻断B958细胞VCA表达(最高达72.04% ),阻断Raj
19、i细胞表达EA(阻断率为51.98% ),证实石上柏水提取液有阻断EB病毒在细胞内抗原的表达作用,为临床使EB病毒抗体阳性者转阴、阻断EB鼻咽癌与病毒的关联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方玉春等27用人肺癌细胞A549、大鼠嗜铬瘤细胞PC12及人乳腺癌细胞MCF7检测了石上柏醇提取物的抗细胞的毒副作用,结果石上柏的甲醇提取物有相应的细胞毒活性。1.3.4 石上柏的临床应用石上柏有抗癌解毒、消肿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鼻咽癌、肺癌、肝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食管癌、胃癌及宫颈癌等。民间常以单味配红枣、瘦肉等煎服,用于治疗生殖、消化、呼吸系统的多种肿瘤。本品煎服一般无不良反应,偶有个别患者食欲减退、出现
20、头晕、脱发和皮疹,可能与煎煮时间短有关,故本品最好的煎煮时间应在2h以上。单味应用时,可加瘦猪肉30g或红枣79枚同煎。石上柏用量不宜过大,用量过大可发生面色潮红、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全身小肌群抽搐等石上柏生物碱中毒症状28。2实验原理腹腔四氯化碳能诱导小鼠肝损伤,小鼠肝细胞损伤后,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会大量进入血液,通过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试剂盒测量血清中的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得出肝损伤的程度。3 实验材料与仪器3.1 实验动物小鼠20只 体重2530g3.2 实验药品及材料AST和ALT试剂盒 医用酒精、石上柏、四氯化碳纤维素酶(8000/ g) 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制。果胶酶(0100
21、95/ mg),Fluka公司产品。糜蛋白酶(40000000p/g)和中性链蛋白酶(515/mg),Sigma 公司产品。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3.3 实验仪器酶标仪4 实验方法4.1 石上柏多糖的提取方法加酶提取,采用单酶、双酶、复合酶进行提取。a、单酶及双酶提取法, 石上柏粉末5g ,按120 (W/ V) 比例加入蒸馏水,分别加入果胶酶、果胶酶+ 纤维素酶, 使其终浓度为0.1% ,pH6 ,置45水浴中酶解2小时。迅速升温至98100灭酶后继续保温提取2小时,重复3 次,离心过滤,浓缩,乙醇沉淀。b、复合酶提取法, 石上柏粉末5g ,按120(W/V) 比例加入蒸馏水,加入中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上柏多糖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毕业论文 石上柏 多糖 损伤 保护 作用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