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oc
《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oc(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摘要监狱安全是监狱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往所有进出车辆,需要在监狱出入口由武警人员或狱警人员对通行车辆及驾驶员身份进行人工检查。为提高监狱进出入车辆安全防范质量,减轻人员管理压力,本文设计了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本系统是基于J2EE体系构建的,采用Client/Server加Browse/Server应用模式,充分发挥两种模式优势,提供标准开放的接口用以与其它程序、平台、应用系统等进行交互。本系统可以实现门禁管理、出入审批、多种生物识别等基本功能。关键词:监狱,出入一体化,门禁管理,出入审批代写论文网提供由写手上传Abstract Prison se
2、curity is a top priority of prison management. All vehicles entering and leaving in the past, need to be checked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by the armed police officers in jail or prison guards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son security into and out of the vehicle, reducing pressure on perso
3、nnel management, we design the integration of prison and out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he system is based on J2EE architecture built using Client / Server plus Browse / Server application mode,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modes, standard and open interfaces to other programs,
4、 platforms, applications, etc. to interact. The system can achieve access control, access approval, a variety of biometric and other basic functions. Keywords: prison, out of the integration, access control, access approval目录第一章 绪论91.1 选题背景91.2 选题意义91.3 研究方法101.4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01.1.1 1.4.1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复合应用
5、101.1.2 1.4.2多种门禁控制和策略111.1.3 1.4.3 手掌静脉识别的应用11第二章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122.1 生物识别技术122.2多种门禁控制和策略162.2.1 门禁的作用162.2.2 门禁系统概述172.2.3 门禁系统的发展172.2.4 门禁系统的功能182.2.5 门禁系统的分类192.2.6 门禁系统组成212.3 手掌静脉识别222.1.8 2.3.1 手掌静脉识别的必要性222.1.9 2.3.2 静脉识别方案分析22第3章 现状与需求分析253.1现状分析253.2 需求概述26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274.1 建设目标274.2 总体设计原则284
6、.3 技术选型294.3.1开发平台选型294.3.2数据库平台选型294.3.3技术架构设计304.3.4 技术路线总结32第5章 门禁管理设计345.1 概述345.2 需求分析345.3 方案设计355.3.1方案概述352.1.10 5.3.2 流程设计365.4.4 RDC-900L 车辆卡(图案可定制)465.4.5 RDC-2450S 标准卡(图案可定制)485.5设备选型49第6章 外来人员审批系统设计516.1业务模型设计516.1.1业务模型图516.1.2职能区域526.1.3 管理过程526.2信息登记536.2.1自动信息采集546.2.2手动信息录入576.2.3信
7、息自动对比与操作586.3信息审核596.4放行许可626.5通行验证636.6通行证回收636.7查询统计646.8车辆出入管理656.8.1信息登记656.8.2放行许可676.8.3查询统计676.9刑释人员管理686.10时限预警68第7章 出入识别系统系统设计707.1业务流程设计707.1.1现场部署图707.1.2外来人员出入流程727.2几种识别技术比较747.2.1 IC卡747.2.2指纹识别747.2.3面部识别767.2.3.1面部识别的优点767.2.3.2面部识别的缺点767.2.4静脉识别777.2.5掌纹识别777.2.6综合比较787.3功能模块设计797.3
8、.1刷卡认证797.3.2静脉识别797.3.2.1概述797.3.2.2 特点807.3.2.3 产品组成817.3.3人脸识别827.3.4 LCD屏幕显示功能837.3.5门禁管理837.4设备部署模块847.4.1 A岗所需设备847.4.2 B岗所需设备847.4.3 C岗所需设备847.4.4 A、B、C门所需设备84第8章 总结858.1 结论858.2 展望86致谢87参考文献88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它担负着国家交给的管理、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必不可少的职能部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保证职能的履行,简化监狱纷繁复杂的管理工
9、作,促进监狱的不断发展,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四防一体化”是司法部、武警总部提出的监狱安防工作的总体要求,即将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位一体进行统筹建设,结合监狱实际采取有效具体措施:进一步严密人防部署,按照封闭控制、不留空隙的要求,进一步严密监狱警戒部署;进一步筑牢物防屏障,切实完善监狱周边、监控、通讯等警戒设施;进一步加强技防手段,按照信息共享、同步感知的要求,采用信息化手段对监狱各类资源的综合调度;进一步增强联防合力,按照密切协作、联动处置的要求,加强目标联防体系建设。在此背景下,适时的提出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技术综合开发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依托计算机网络,实现了纸质证件的信息化
10、管理,为监狱工作人员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提供时时在线的多种快捷和安全的身份核查服务。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极大提高了监狱安全管理业务办理速度和处理效率,从而进一步树立了监狱系统在广大群众中的良好形象。1.2 选题意义通过建设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将实现各类证件的统一管理,一站式登记管理、电子化审批管理、统一门禁控制、统一授权管理、事后快速追踪,集成多种采用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使监狱系统更好地履行对监狱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协调、监督、服务等方面的职责,有利于监狱更好地控制出入,提高办事效率,维护广大监狱工作人员的利益,使监狱外来人员出入工作实现自动化的管理轨道。同时,有助于监
11、狱信息安全建设,使其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全面提高监狱的管理水平。 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的使用将加强监狱的安全管理,维护监狱的正常工作秩序和交通秩序,确保安全高效运转。 1.3 研究方法为了顺利完成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大量文献的查阅是必不可少的。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和门禁系统设计相关的很多文献。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集了很多相关的文献,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进行了归纳总结。此外,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严格的门禁系统。为了能够顺利完成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我参考了很多企业和单位的设计方案,对于门禁系统的布局和原理也做了深入的了解。通过
12、自己类比,得出门禁系统设计的注意点,然后着手设计监狱出入一体化安全管理系统。这样可以保证事半功倍。1.4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1.1 1.4.1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复合应用分析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如何进行复用及实现其管理管理,监狱门禁具有多重安防措施,例如至少包含掌静脉识别、人脸识别、智能卡识别等三种以上的方法时,统一的人员管理就有意义。各个应用的建设缺乏统一的技术平台,用户管理、系统登录等自成体系,每套系统都有独立的用户身份管理,带来了系统使用和管理的复杂度和成本增加。对于系统管理员,人员的新增、调离或退休都需要到各个系统中都要进行重新配置。若操行不及时或遗漏,就会带来系统安全隐患。1.1.
13、2 1.4.2多种门禁控制和策略解决普通铁门、三棍闸、立式旋转门等不同门门禁的控制,实现多种门禁策略的配置。1.1.3 1.4.3 手掌静脉识别的应用研究采用近红外线感应器获取手掌静脉的分布图,储存样板,进而在计算机中建立每一个人独特的手掌静脉数据库。通过对手掌静脉的分布图进行算法分析,分析如何将其应用到门禁控制中,实现门禁控制。第二章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2.1 生物识别技术生物特征可分为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包括面部特征、指纹、手型、掌纹、虹膜、视网膜、体味、耳廓、基因(DNA)、体热辐射以及手部/面部静脉血管模式等, 这些特征不随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而改变。基于行为特征
14、的识别包括击键动力学分析、签名识别、说话人识别、步态识别等, 这些都与后天环境养成的行为习惯有关。2(1)基于生理特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1指纹识别指纹识别是使用最早也是最成熟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指纹是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的呈有规则定向排列的纹线。采集得到的指纹图像是手指表面脊和谷的映像组合。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指纹,但是其不足是: 某些人或群体的指纹特征很少, 难以成像。指纹识别主要包括指纹图像增强、特征提取、指纹分类和指纹匹配几个部分。(1) 指纹图像增强目的在于提高可恢复区域的脊信息清晰度, 同时删除不可恢复区域,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规格化、方向图估计、频率图估计、生成模板、滤
15、波。(2) 特征提取美国国家标准局提出用于指纹匹配细节的四种特征为脊终点、分叉点、复合特征(三分叉或交叉点) 以及未定义。但目前最常用细节特征的定义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 提出的细节模型, 它将指纹图像的最显著特征分为脊终点和分叉点, 每个清晰指纹一般有40100个这样的细节点。指纹特征的提取采用链码搜索法对指纹纹线进行搜索,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依赖于这些局部脊特征及其关系来确定身份。另外, 指纹图像的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也可采用基于脊线跟踪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沿纹线方向自适应地追踪指纹脊线, 在追踪过程中, 局部增强指纹图像, 最后得到一幅细化后的指纹脊线骨架图和附加在其上的细节点信息。由于该算法
16、只在占全图比例很少的点上估算方向并滤波处理, 计算量相对较少, 在时间复杂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3) 指纹分类常见的有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4、基于奇异点的分类方法5、基于脊线几何形状的分类方法6、隐马尔可夫分类器的方法7、基于指纹方向图分区和遗传算法的连续分类方法8。(4) 指纹匹配指纹匹配是指纹识别系统的核心步骤, 匹配算法包括图匹配、结构匹配等, 但最常用的方法是用FBI提出的细节模型来做细节匹配, 即点模式匹配。2虹膜识别虹膜是位于眼睛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 总体上呈现一种由里到外的放射状结构,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细节特征, 医学上认为这些特
17、征在出生之前以随机组合的方式确定下来, 一旦形成终生不变。虹膜识别技术是利用虹膜终身不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来识别身份的, 自然界不可能出现2个一样的虹膜, 其准确性是各种生物识别中最高的。其识别技术主要有: 图像获取、模式识别匹配。图像获取非常重要, 需要设计合理的光学系统, 以得到用于识别的清晰虹膜图像。模式识别匹配主要有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器3个部分。预处理实现在图像中虹膜定位、归一化和去噪等功能; 特征提取是整个识别算法的核心, 采用有效的特征对虹膜进行描述; 分类器完成基于虹膜特征向量的分类任务。其不足是图像获取设备复杂、价格较高、黑眼睛的虹膜读取较难。3人脸识别人脸识别的准确性虽然不
18、如虹膜、指纹等的识别, 但是由于其直观性和无侵害性而最为人们所接受。根据人脸表征方式的不同, 通常将人脸正面识别技术分为三大类: 基于几何特征的识别方法、基于代数特征的识别方法和基于连接机制的识别方法。4其它生理特征识别(1)视网膜识别视网膜是一些位于眼球后部十分细小的神经,它具有四通八达的毛细血管网, 此即临床医生观察眼底诊病的眼底血管图。视网膜是人眼感受光线并将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重要器官。有人认为视网膜具有比虹膜更唯一的生物特征。视网膜识别技术要求激光照射眼球的背面以获得视网膜特征。这些血管逐级分支以成网, 绝无完全相同的两个眼底血管图,如果某个体眼底血管有先天或后天变异, 血管或
19、眼底发生病变, 则更增添了鉴别的特殊标志, 因此, 在法庭医学上将眼底视网膜血管图视为个人识别的优选方法之一。视网膜读取器感知人眼后面的视网膜脉络模式时, 使用者的眼睛与设备应在15mm 之内, 并且在读取图像时, 眼睛必须处于静止状态, 经过预处理和特征抽取可获得400 多个特征点, 构成匹配模式和完成确认。视网膜是一种极其稳定的生物特征, 因为它是“隐藏”的, 不会被伪造, 使用时不需要和设备进行直接的接触。缺点是视网膜扫描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健康的损坏, 也很难降低它的成本。同时视网膜扫描对于戴着隐形眼镜或闭着眼睛的照片都不能进行精确识别, 眼镜的反光同样会影响视网膜识别。(2)手型识别手
20、型识别是利用人手独有的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这些特征包括: 手的外部轮廓、内部的线条、手的几何特性、手指的长度和大小等。手型图像采集容易,处理也比较简单, 在所有生物特征识别方法中手型认证的速度是最快的。然而手型特征并不具有高度的唯一性, 不能用于识别, 但是对于一般的认证应用, 它足可以满足要求。(3)掌纹识别与指纹识别相比, 掌纹识别的可接受程度较高、特征明显, 但准确性较低。手掌上最为明显的35条掌纹线, 称为主线. 在掌纹识别中, 可利用的信息有:几何特征(包括手掌的长度、宽度和面积)、主线特征、皱褶特征、掌纹中的三角形区域特征以及细节特征。目前的掌纹认证方法主要是利用主线和皱褶特征。(
21、4)DNA 识别DNA (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里存在着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 根据DNA 具有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和同一个体的一致性原理, 可以利用DNA 来进行身份识别。除了对某些双胞胎个体的鉴别可能失效外, 这种方法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DNA 模式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和组织都一样, 不必像指纹必须从手指上提取。DNA 识别的主要问题是使用者的伦理问题和实际的可接受性。DNA 识别必须在实验室中进行,实时性差、耗时长, 这就限制了DNA 识别技术的使用;另外, 某些特殊疾病可能改变人体DNA 的结构。(5)指背关节皮纹识别9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技术手指背关节皮纹识别,这种识
22、别模式可以克服手型识别的缺陷和不足。手指背关节皮纹识别具有普遍性、非侵犯性、易被接受等优点。该技术还能和手型识别融合,构成双模态识别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身份识别的强度。(2)基于行为特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91签名识别签名识别作为一种行为识别技术, 目前主要用于认证。签名认证按照数据的获取方式可以分为离线(off2line) 认证和在线(on2line) 认证两种。离线认证是通过扫描仪获得签名的数字图像; 在线认证是利用数字写字板或压敏笔来记录书写签名的过程, 从而获得手写签名的图像、笔顺、速度和压力等信息。离线数据容易获取, 但是它没有利用笔划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因此在线签名容易被伪造。签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狱 出入 一体化 安全管理 系统 研究 实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