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研究毕业论文.doc
《电能质量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能质量研究毕业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 31.电能质量研究中新技术的应用背景 42.电能质量 62.1电能质量的定义 62.2电能质量问题的分类 62.3电能质量的具体指标 8 2.3.1电网频率 92.3.2电压偏差 92.3.3三相电压不平衡 92.3.4公用电网谐波 102.3.5公用电网间谐波 102.3.6波动和闪变 113.电能质量检测、分析、研究、监控中的新技术 123.1电能质量检测中的新技术 123.1.1当前电能质量检测的情况 123.1.2 新技术应用 133.2电能质量分析中的新技术 143.3电能质量研究中的人工智能新技术 173.3.1 专家系统 183.3.2 神经网络 183.3.3 模
2、糊逻辑 193.4电能质量监控中的新技术 20总 结 22致 谢 24参考文献 25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诸如半导体整流器、晶闸管调压及变频调整装置、炼钢电弧炉、电气化铁路和家用电器等负荷迅速发展,由于其非线性、冲击性以及不平衡的用电特性,使电网的电压波形发生畸变成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以及三相不平衡,甚至引起系统频率波动等,对供电电能质量造成严重的干扰或“污染”。电网中正面对越来越多的电能质量问题,这使得电能质量的研究十分紧迫。电能质量检测是获得电能相关数据的最直接手段,也是电能质量其他后续高级应用研究的前端。 关键词: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检测 1.电能质量
3、研究中新技术的应用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诸如半导体整流器、晶闸管调压及变频调整装置、炼钢电弧炉、电气化铁路和家用电器等负荷迅速发展,由于其非线性、冲击性以及不平衡的用电特性,使电网的电压波形发生畸变成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以及三相不平衡,甚至引起系统频率波动等,对供电电能质量造成严重的干扰或“污染”。电网中正面对越来越多的电能质量问题,这使得电能质量的研究十分紧迫。 另一方面 ,电能质量正逐步受到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共同关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半导体、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应运而生,出现大量的微机控制装置和生产线.对电能质量提出了
4、新的要求;而电力市场的发展,使供电企业进一步认识到:用户的需要也是自身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因电能质量不良而使用户设备停机或出次品的情况.仍应看作电能质量不合格。当然,电能质量不良有多种情况,用户对电能质量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一船来说,供电企业可对不同的电能质量划分等级、分别定价、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但由于我国目前还未能实现优质优价。因此,进一步改善电能质量的工作基本上要求在用户侧解决。随着各种用电设备对电能质量敏感度的变化,电能质量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分类更细要求更高。在新的电力市场环境下,电能质量已成为电能这种商品的消费特性,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供电部门服务品质。所以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对电能质量
5、的监管和治理。 这些背景下,电能质量的研究迫切需要一些新技术来推动,通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使电能质量从检测、分析和监控等方面得到提高,从而有利发现问题和规律、改善供电质量和服务。 2.电能质量 2.1电能质量的定义 电能质量即电力系统中电能的品质。理想的电能应该是完美对称的正弦波。一些因素会使波形偏离对称正弦,由此便产生了电能品质问题。一方面我们研究存在哪些影响因素会导致电能质量问题,一方面我们研究这些因素会导致哪些方面的问题,最后,我们要研究如何消除这些因素,从而最大程度上使电能接近正弦波。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从严格意思上讲,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有电压、频率和波形。
6、从普遍意义上讲是指优质供电,包括电压质量、电流质量、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其可以定义为:导致用电设备故障或不能正常工作的电压、电流或频率的偏差,其内容包括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三相不平衡、暂时或瞬态过电压、波形畸变(谐波)、电压暂降、中断、暂升以及供电连续性等。2.2电能质量问题的分类 (1)电压不平衡,是指三相电压的幅值或相位不对称。不平衡的程度用不平衡度(电压负序分量和正序分量的均方根值百分比)来表示,典型的三相不平衡是指不平衡度超过2%,短时超过4%。在电力系统中,各种不平衡工业负荷以及各种接地短路故障都会导致三相电压的不平衡。 (2)过电压,是指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幅值大于
7、标称值的电压。典型的过电压值为1.11.2倍标称值。过电压主要是由于负载的切除和无功补偿电容器组的投入等过程引起,另外,变压器分接头的不正确设置也是产生过电压的原因。 (3)欠电压是指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幅值小于标称值的电压。典型的欠电压值为0.80.9倍标称值。其产生的原因一般是由于负载的投入和无功补偿电容器组的切除等过程。另外,变压器分接头的错误设置也是欠电压产生的原因。 (4)电压骤降是指在工频下,电压的有效值短时间内下降。典型的电压骤降值为0.10.9倍标称值,持续时间为0.5个周期到1分钟。电压骤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如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故障;大容量电机的启动和负载突增也
8、会导致电压骤降。 (5)电压骤升是指在工频下,电压的有效值短时间内上升。典型的电压骤升值为1.11.8倍标称值,持续时间为0.5个周期到1分钟。电压骤升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如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等故障;大容量电机的停止和负载突降也是电压骤升的重要原因。 (6)供电中断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系统的一相或多相电压低于0.1倍标称值。瞬时中断定义为持续时间在0.5个周期到3秒之间的供电中断,短时中断的持续时间在360 秒之间,而持久停电的持续时间大于60秒。 (7)电压瞬变又称为瞬时脉冲或突波,是指两个连续的稳态之间的电压值发生快速的变化,其持续时间很短。电压瞬变按照电压波形的不同分为两类:一
9、是电压瞬时脉冲,是指叠加在稳态电压上的任一单方向变动的电压非工频分量;二是电压瞬时振荡,是指叠加在稳态电压的同时包括两个方向变动的电压非工频分量。电压瞬变可能是由闪电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投切电容器组等操作产生的开关瞬变。 (8)电压切痕是一种持续时间小于10ms的周期性电压扰动。它是由于电力电子装置换相造成的,它使电压波形在一个周期内有超过两个的过零点。由于其频率非常高,用常规的谐波分析设备无法测出,因此以前一直末把此项作为电压质量的一个指标。2.3电能质量的具体指标2.3.1电网频率我国电力系统的标称频率为50Hz ,GB/T15945-2008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中规定:电力系统正常
10、运行条件下频率偏差限值为0.2Hz,当系统容量较小时,偏差限值可放宽到0.5Hz,标准中没有说明系统容量大小的界限。在全国供用电规则中规定供电局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电网容量在300万千瓦及以上者为0.2HZ;电网容量在300万千瓦以下者,为0.5HZ。实际运行中,从全国各大电力系统运行看都保持在不大于0.1HZ范围内。2.3.2电压偏差 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中规定: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土7%;220V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2.3.3三相电压不平衡 G
11、B/T15543-2008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中规定: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电压不平衡度限值为:电网正常运行时,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2%,短时不得超过4%;低压系统零序电压限值暂不做规定,但各相电压必须满足GB/T 12325的要求。接于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引起该点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一般为1.3%,短时不超过2.6%。2.3.4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93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中规定:6220kV各级公用电网电压(相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是0.38kV为5.0%,610kV为4.0%,3566kV为3.0%,110kV为2.0%;用户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应保证各级电网谐波电压在限
12、值范围内,所以国标规定各级电网谐波源产生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是:0.38kV为2.6% , 610kV为2.2%,3566kV为1.9%,110kV为1.5%。对220kV电网及其供电的电力用户参照本标准110kV执行。2.3.5公用电网间谐波GB/T 24337-2009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中规定:间谐波电压含有率是1000V及以下100Hz为0.2%,100800Hz为0.5%,1000V以上100Hz为0.16%,100800Hz为0.4%,800Hz以上处于研究中。单一用户间谐波含有率是1000V及以下100Hz为0.16%,100800Hz为0.4%,1000V以上110kV,Pl
13、t=0.8。以及单个用户的相关规定。3.电能质量检测、分析、研究、监控中的新技术3.1电能质量检测中的新技术电能质量检测是获得电能相关数据的最直接手段,也是电能质量其他后续高级应用研究的前端。 3.1.1当前电能质量检测的情况 对电能质量进行监测是获得电能质量信息的直接途径,虽然这方面的检测仪器已不少,但大多数只局限于持续性和稳定性指标的检测,而传统的基于有效值理论的检测技术由于时间窗太长,仅测有效值已不能精确描述实际的电能质量问题,因此需发展满足以下要求的新检测技术:能捕捉快速(ms级甚至ns级)瞬时干扰的波形。因为许多瞬间扰动很难用个别参量(如有效值)来完整描述,同时随机性强,因此需要采用
14、多种判据来启动量和装置,如幅值、波形畸变、幅值上升率等。需要测量各次谐波以及间谐波的幅值、相位,需要有足够高的采样速率,以便能测得相当高次谐波的信息。建立有效的分析和自动辨识系统,使之能反映各种电能质量指标的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随着电力的市场化和电能质量的法规化,供电质量将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开发出考虑电能质量监测的新的SCADA系统是配电能量管理系统的新研究方向。这一领域的难点将是对电流、电压的同时持续测量,对质量指标的分类辨识和统计,数据量大,因此需要开发强大的数据库来进行有效管理。 3.1.2 新技术应用 当前,电能质量在硬件和软件上应用了主要有数字信号处理(DSP),虚拟仪器
15、等新技术以及新的如小波变换的算法。 在电能质量及其数字检测方法中介绍了有关电能质量的基本概念和衡量标准,并给出了适合数字测量的分析方法和闪变检测仿真波形。在DSP在电能质量补偿器中的应用中讨论了DSP器件在电能质量补偿器中的检测应用,重点介绍用该器件实现物理硬件和控制软件方面的实际开发。在嵌入式电能质量监测器的设计中根据电能质量检测对于系统实时性和支持复杂算法的特殊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双CPU的嵌入式实时系统解决方案。主要讨论设备的硬件系统设计和基于双CPU系统的软件设计思想。设计经过实际的调试和运行,电路功能正常,证明了该设计的合理性和可用性。相对于以往的设计,具有实时性好、体积小和成本低的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能 质量 研究 毕业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9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