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助听器设计.doc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助听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助听器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学院毕业论文论 文 题 目: 助听器设计 专 业 领 域: 09电气自动化 指 导 教 师: 牛玉森 作 者 姓 名: 班 学 号: 二O一一年 九 月 二十五 日摘 要助听器 (hearing aid)一切有助于听力残疾者改善听觉障碍,进而提高与他人会话交际能力的工具、设备、装置和仪器等。集成电路的问世又迅速地取代了“晶体管助听器”,集成电路IC于1964年问世,其体重小,低耗电,稳定性更高。近年来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助听器也逐步向智能化、体内化发展:1982年“驻极体麦克风”的问世实现助听器微型化,灵敏度及清晰度更是达到了新的水平;而1990年随着“电脑编程助听器”的问世,助听器增益
2、初步智能化调整,又让助听器达到了另一新水平。1997年,“数字助听器”的增益智能化调整,使用极为方便,性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今天我们所用的大部分助听器都是“数字电脑编程”的,根据我们每个人听力损失的程度不同来调整,对我们的助听效果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让我们听得更多关键词:集成电路,IC,低耗电,稳定性,数字,增益 目 录摘 要I第一章 引 言11.1助听器介绍11.2助听器的种类11.3助听器的选配3第二章 助听器原理结构62.1原理图62.2结构框图72.3助听器的工作原理72.3.1COMS电路的特点82.3.2负反馈电路92.4助听器的性能指标9第三章 主要元器件功能作用113.1本次设计
3、所用到的元器件型号及规格113.2 CD4069 参数资料11第四章制作134.1 制作焊接13第五章总结155.1 总结15致 谢16参考文献17第一章 引 言1.1助听器介绍hearing aid是一个有助于听力残疾者改善听觉障碍,进而提高与他人会话交际能力的工具、设备、装置和仪器等。助听器有电力的和非电力的两类,后者目前已被废弃。前者又有电子管式和晶体管式两种。晶体管式助听器最为灵巧轻便,于1950年问世后已取代电子管式而被普遍采用。 义上讲凡能有效地把声音传入耳朵的各种装置都可以看作为助听器,狭义上讲助听器就是一个电声放大器,通过它将声音放大使聋人听到了原来听不清楚,听不到的声音,这种
4、装置就是助听器。1.2助听器的种类盒式助听器又叫口袋式或袖珍式。体积似香烟盒,挂在胸前小袋内或衣袋内。主机经一根导线连接耳机插入外耳道内使用,其主要缺点是导线较长,既不美观又不方便。但因体积较大,可装置多种功能调节开关,提供较好的声学性能,并易制成大功率型,以满足严重耳聋儿童的需要。以儿童和老人使用较多,占需求量的510%。中国生产的助听器以此型为主,因元器件较大容易制造,使用普通5号电池(或7号电池)很方便,价格也最便宜眼镜式助听器同时能满足屈光不正和耳聋患者的需要,旧式的是将传声器(话筒)、放大器、受话器(耳机)、电池盒及各种功能开关全部安装在眼镜腿内;而近年则将普通眼镜的一只腿末端与耳背
5、式助听器连接在一起,便于维修和更换。对于一耳全聋另一耳正常或一耳全聋另一耳部分聋者,创所谓信号交联式助听器。其用途主要是帮助单耳全聋者接受全聋侧的声刺激,以利安全与对话,眼镜式助听器实现此功用较方便。本类型助听器除用于气传导方式外,也最适于制成骨导助听器。缺点是眼镜与助听器相互牵制,售价最贵。 外形似眼镜,对使用耳背式助听器感到不美观的人有一定的掩饰作用。其他各方面性能均较差,是一种已经被淘汰的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形似香蕉曲度,伏于耳后,一般长约45cm。受话器开口与一硬质塑料管制成的导声钩连接,把它挂在耳廓上缘根部,由此钩经软塑料管和耳模耳塞放进耳甲腔及耳道口助听,有些国家此型助听器发展最快
6、,许多厂家可提供3050种不同规格产品,功能逐渐增多。现已能制成大功率型或适用于低频残听为主的聋哑儿童所需的特殊型耳背式助听器。由于性能优良,机壳可制成各种肤色,伏于耳后为头发所隐蔽,往往不为外人发现,很能满足聋人心理要求。在某些国家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普及型助听器,一般使用率达到60%左右。定制式助听器定制式助听器是“耳内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及“深耳道式助听器”的统称。定制式助听器的最大特点是:根据我们每个人的耳朵的形状去定做,适合个人的耳朵。这样配戴更舒服,容易取戴;能充分利用外耳的声音收集功能;比较不引人注目;可以正常的方式来接听电话。其中“深耳道式助听器”外形最小,利用外耳收集声音
7、的功能更接近我们真耳,更不易被人发现。其可以抑制耳鸣的效果也最佳。但定制式助听器的价位也相对较高尤其是“深耳道式助听器”(同品牌、同型号、同功率的情况下,最小的外形其价位也就越高针对“定制式助听器”而言!) 开放式助听器 开放式耳背机,又称为Open Fit hearing aid。与传统的耳背机不同,轻巧纤细的导声管,富有一定的弹性,佩戴起来更加舒适。功率较传统耳背机低,验配范围一般在80dB以下。适合轻度、中度损失用户。在欧美风行多年,带来助听器佩戴的新风潮。 第一款开放式助听器诞生于2003年。目前国内许多品牌均推出自己的开放式助听器,但由于款式的新颖以及工艺的难度,目前价位并不低。标准
8、耳道机 定制机以小巧、隐蔽的特性,一直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但定制机的制作,需要验配师现场取耳样,送工厂定制机壳,往往需要2-3周时间,用户才能拿到机子。也正基于便利性的考量,许多公司纷纷基于定制机做出改良,经历结构工程师上达千次的试模,并深研人体耳道结构,制作出符合大多数人耳道使用的标准耳道机(Modular CIC 或 Standard CIC) 。 目前市场上有斯达克推出的AMP系列、新声推出的BEE以及MCIC系列。目前AMY和MCIC 已经在国内可见销售。 1.3助听器的选配凡是有残余听力的患者除无医学上的不宜症状外都可以选配助听器。配戴助听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听力,帮助沟通与学习。
9、但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同的人即使听力损失程度一样,使用助听器效果也不完全一样;同样的听力损失,同样的机型,使用助听器效果也会完全不一样。这是因为: (1)所谓“选配”即助听器需要测试耳朵听力损失程度,根据听力损失来配,不能随便购买。 (2)助听器需要验配。验配是指在助听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听力状况的助听器。助听器需要验配是因为每个人的听力损失千差万别,即使性质或程度相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对助听器声音的感受也不一样。 (3)再者助听器本身也有千差万别。每一类、每一款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4)刚使用助听器所听到的声音和原有听力听到的声音存在差异,需要适应一个阶段。一般需要13个
10、月的适应期。 (5)助听器放大所有声音,听力患者长期生活在“安静”中,一旦听到外界的各种声音,一时不能适应,觉得吵而厌烦。因此配戴者必须再次学会排除不需要的背景声音。最初阶段,需要有耐心,助听器的配戴时间应慢慢加长,音量一开始应调小些,待习惯后再逐渐加大。 (6)混合性耳聋、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对声音的分辨力较差,除需使用高清晰度及带特殊电路的助听器外,还需要一个训练过程,越早配戴助听器所需的适应时间越短。 对于有残余听力的聋儿,应及早配戴助听器,尽早进行语言训练,使之聋而不哑。1.4助听器适合人群助听器的适用人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据纯音听力图语言频率平均损失计算, 阈值在 030dB者无需使用
11、助听器。3045dB者属可用可不用者,据情决定选配。45(或40)90dB都应建议配用,多数能获得满意结果。90110dB的效果欠佳,但对婴幼儿童应建议在23岁前使用大功率助听器,对利用残余听力发展口语能力有重要意义。 自幼为聋哑人,即便其听力为5570dB,而年龄超过812岁再开始使用助听器者多数不会获得满意效果。最迟应在5、6岁前使用助听器才能取得效果。 若双耳损失一致,动态范围相近,双耳助听效果最好。 双耳听力损失差异大于30dB,应用一耳助听器,可为语言辨别率高和动态范围大的一侧配戴。 一耳听力损失小于40dB,而另一耳为6070dB左右应为后者配用。 一耳听力损失6070dB,而另一
12、耳听力损失远大于此值,应为前者配用。 若双耳听力曲线起伏不一致,应为较平坦一侧配用。 对老年聋、噪声聋、药物中毒性聋等重振现象阳性患者,说明他们以内耳毛细胞病变损害为主,响度变化的忍耐度减低,应推荐使用带有自动增益控制(AGC)(或AVC、ARC)及PC装置的助听器。 长期反复发作的功能性聋(癔病聋或神经官能症耳聋)使用助听器效果较好。 双耳全聋不能配用助听器,但有些国家的学者主张全聋儿童在1、2岁前使用大功率助听器,采用全面交往法有助于发展语言交际能力。一耳全聋,另一耳正常,一般不用助听器,但近来有些国家的一些听力专家主张使用“对侧信号交联(CROS)式”助听器,即在全聋耳上配戴助听器的传声
13、器,而受话器则使声音导入健耳,有助于收听坏耳一侧来的声信号。双耳听力损失达到70dB以上时,应当配用双耳耳级助听器。为避免引起反馈啸叫,有些国家使用所谓双耳对侧交联(BICROS)式助听器。第二章 助听器原理结构2.1原理图6V2.2结构框图反馈 电源 输入级 放大级 输出级 进入人耳 2.3助听器的工作原理助听器名目繁多,但所有助听器包括传声器(话筒)、放大器和受话器(耳机)这三个主要部分。传声器为声电换能器,将外界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放大器后使声压放大到1万乃至几万倍,再经受话器输出这个放大后的声信号。助听器还应包括电源以推动机器工作。由于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听觉损伤机能差异也不同,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自动化 毕业论文 助听器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