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doc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题目: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指 导 教 师: 联 系 老 师: 年 月 日XXXX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 专业: 指导教师: 学院: 学 号: 班级: 姓 名: 一、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内容:课题的研究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基本要求:1、 完成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 2、 由单片机系统构成传感网络节点。 3、 完成由无线传输方式实现通信功能。 4、 电池供电。重点研究的问题:无线传感网络节点通信协议。二、主要参考资料 1 李朝青.无线发送/接受IC芯片及其数据通信技术选编(2)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2、第一版.2 王为青,程国钢,单片机Keil Cx51应用开发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3 沈红卫.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系统设计与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4 ltechfield/systech/gprs-system/g03-O1.htm.5Jeong-HyunPark.WirelessInternetAccessforMobileSubscribersBasedontheGPRS/UMTSNetworkJ.CommunicationsMagazine,2002,40:38-49.6 陈智育.嵌入式系统中的Flash文件系统J.北京: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
3、应用,2002(1):19-22.7 温泉,李炳煜,焦毅.基于GPRS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解决方案J.北京: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3):15-17,20.8 凌洁, 基于GPRS网络的电力流动收费系统解决方案J.安徽: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1月.9 于洋,基于无线射频通信及GPRS技术的热网监控系J.北京: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年03月.10 盖成志,基于GPRS的远程水文监测J.西安:中国西部科技,2009/09.三、进度要求第一周:搜集资料,规划方案,准备开题答辩第二周:电路设计方案的确定,采购元器件第三周:熟悉单片机的集成开发环境第四周: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4、第五周:数据采集电路设计第六周:熟悉通信网络协议第七周:完成编写单片机串口与通信模块程序的源代码和调试第八周:完成串口的调试,总结查看前一段的毕设工作,准备期中检查第九周:节点系统程序设计第十周:完成对软件部分的调试第十一周:基本实现节点的功能第十二周:完成总体调试并实现各种功能第十三周:完成论文初稿第十四周:修改论文查找错误第十五周:修改论文准备答辩第十六周:毕业设计答辩摘 要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以通信为中心无线网络。通过使用无线传感网络人们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大范围、自动化的采集和传输。它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国防军事、环境监测、物流领域、高效农业、智能交通、医疗保健、制造业等领域。本设计是基于A
5、T89C51单片机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设计,通过DS18B20的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并经过AT89C51单片机的处理传送出去。整个设计采用了仿真电路和程序编写。第一部分是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概况和未来,第二部分是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第三部分是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软件设计。关键词: DS18B20,AT89C51,射频,低功耗Abstract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s a communications-centric, non-wireless network infrastructur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y using the i
6、nformation that people can achieve rapid, large-scale, automated col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national defens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ogistics, high efficiency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health care, manufacturing and other fields.In this paper, based on AT89C51 micro
7、controller design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 DS18B20 collected by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emperature and after processing send out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The design uses only the simulation circuit and programming.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t
8、he future. The second section describes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 hardware design. The third section describes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 software design.Key words: DS18B20, AT89C51, RF, low power consumption目录摘 要IABSTRACTII引言11 绪论21.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背景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21.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程31.4无线传感器
9、技术的应用与研究41.5论文研究的内容5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52.1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52.2无线传感器节点结构62.3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设计方案论证72.3.1 方案展示72.3.2 最终确定的方案102.3.3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工作原理102.4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硬件设计102.4.1 传感器单元102.4.1.1 DS18B20102.4.1.2 DS18B20的使用方法122.4.1.3 DS18B20内部结构框图122.4.1.4 DS18B20的通信协议142.4.1.5 DS18B20控制方法162.4.1.6 DS18B20具体电路172.4.2 处理器模块172.
10、4.2.1主控制器AT89C51的基本结构182.4.2.2 AT89C51引脚及其功能182.4.3 电源模块192.4.4 射频模块202.4.4.1 无线射频芯片CC2500202.4.4.2 射频单元与单片机的连接212.4.5 串口设计212.4.5.1 串口的任务212.4.5.2 串口的波特率222.4.5.3 串口有关的寄存器222.4.5.4 串口的电路设计233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软件设计233.1 开发环境233.2 节点软件设计243.2.1 设计功能243.2.2 数据采集部分的主程序设计253.2.3 读出温度子程序263.2.4 显示温度子程序274 无线传感网络
11、节点的通信设计294.1 射频通信设计294.2 网络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通讯设计294.3 数据通信包设计325 仿真结果与分析335.1 Proteus335.2 仿真输出345.2.1 软件程序仿真结果345.2.2 电路仿真结果345.3 仿真结果分析36结论37致谢38参考资料39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普遍重视的新型网络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对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与传统的网络技术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已经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引起
12、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军界、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 绪论1.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背景传感器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GB7665-87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而近年来对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单个传感器已经基本不能满足同益增长的复杂要求。所以将多种传感器构建成网络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传感器网络通常是由许
13、多空间分布的装置组成的一种计算机网络,这些装置使用传感器监控不同位置的条件(比如温度、声音、振动、压力、运动或污染物)。通常这些装置很小很便宜,以便可以大量制造和部署,因此它们的资源(能源、存储、计算速度和带宽)严重受限。每个装置都具备一个无线电收发器、一个很小的微控制器和一个能源(通常为电池)。这些装置互相帮助,将数据传输到一台监控计算机。传感器网络是由一组传感器以Ad Hoe方式构成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给观察者。对于传统网络,大部分是以有线方式构建,这是因为有线方式的传输带宽,传输速度快,误码率低,构建简单等优点。但是这
14、些优点对于传感器来说并不重要,这是因为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率低,要求带宽窄,而误码率问题可以通过纠错与编码方式降低。所以,在传感器网络方面采用有线传输模式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注意到传感器是为了监控不同位置的条件,比如温度、声音、振动,压力、运动的信息,所以其安装位置一般来说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特别对于一些特定环境中,例如古建筑、恶劣的污染坏境,布线困难或者无法布线的情况,采用无线方式传感器网络是较为合适的。山于传感器种类繁多,其数据特性也各不相同。所以构造一个万能的传感器网络技术上非常复杂,代价也很高。因此构造一些较小的,灵活的子网络,再由这些子网络构造一个大的网络成为较为通用的做法。当前无线
15、传输设备小型化,低功耗化,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构建成为可能。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独立出现的计算机网络,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节点,这些节点集成了传感器、微处理器、无线接口和电源四个模块。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中业已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借鉴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来。但是基于光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的用途和优点,开发专用的通信队议和路由算法已经成为了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内急待研究的课题。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以下特点:(1)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了大面积的空间分布:比如在军事应用方面,可以将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在战场上跟踪敌人的军事行动,智能化的终端可以被大量地装在宣传品、子弹或炮弹壳中,在目标地
16、点撒落下去,形成大面积的监视网络。(2)源受限制:网络中每个节点的电源是有限的,网络大多工作在无人区或者对人体有伤害的恶劣环境中,更换电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势必要求网络功耗要小以延长网络的寿命,而且要尽最大可能的节省电源消耗。(3)网络的自动管理和高度协作性: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处理由节点自身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无线链路中传送的数据量,只有与其他节点相关的信息才在链路中传送。以数据为中心的特性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又一个特点,由于节点不是预先计划的,而且节点位置也不是预先确定的,这样就有一些节点由于发生较多错误或者不能执行指定任务而被中止运行。为了在网络中监视目标对象,配置冗余节点是必要
17、的,节点之间可以通信和协作,共享数据,这样可以保证获得被监视对象比较全面的数据。(4)以数据为中心: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人们只关心某个区域的某个观测指标的值,而不会去关心具体某个节点的观测数据。以数据为中心的特点要求传感器网络的设计必须以感知数据管理和处理为中心。(5)网络的动态拓扑、多跳路由: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动态的网络。一个节点可能会因为电池能量耗尽或其他故障从运行网络中退出;也可能由于工作的需要而被添加到网络中。这些都会使网络的拓扑结构随时发生变化,因此网络应该具有动态拓扑组织功能。由于网络中节点通信距离有限,如果希望与其射频覆盖范围之外的节点进行通信,则需要通过中间节点进行路。1.3
1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程无线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是由传感器网络开始的,从年代上,传感器网络大致可以分为四代。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将传感器采用点对点的通信方式,这样所连接的传感器便构成传感器网络的雏形,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第一代传感器网络。20世纪80年代,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感器网络同时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并可通过串行或并行等接口与控制器相关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这是第二代传感器网络。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网络,人们用其组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被
19、运用,第三代传感器网络逐渐形成。第四代传感器网络采用大量的具有多功能多信息获取能力的传感器,在通信方式上采用自组织无线接入,从而构成了现代意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术期,最早用于军事上战场信息的收集。最早的代表性论述出现在1999年,题为“传感器走向无线时代”。随后在美国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下世纪面临的一个发展机遇。2002年10月24日,美国英特尔公司发布了“基于微型传感器网络的新型计算发展规划”。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的推动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康奈
20、尔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大学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在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同年,美国商业周刊未来技术专版,在论述四大新技术时,无线传感器网络也被列入其中。美国今同防务杂志更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将引起一场划时代的军事技术革命和未来战争的变革。2004年IEEE Spectrum杂志发表一期专集:传感器的国度,论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和可能的广泛应用。在国内,现代意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首次正式出现在1999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领域方向研究的“信息与自动化领域研究报告”中,并
21、作为该领域提出的5个重大项目之一。随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深入,2001年中国科学院依托上海微系统所成立了微系统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心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向陆续部署了若干重大研究项目和方向性项目。2005年初,中国科学院召开了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讨会,共商无线传感器网络下一步的工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支持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中列入了“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并在自订沿技术中重点支持“自组织传感器网络技术”。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年将网络传感器中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列入计划,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会将水下移动传感器网络的关
22、键技术列为研究重点。1.4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采集的环境数据也越来越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为随机性的研究数据获取提供了便利,并且还可以避免传统数据收集方式给环境带来的侵入式破坏。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生物种群研究、气象和地理研究、洪水、火灾检测,比较常见的应用有:可通过跟踪珍稀鸟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觅食习惯等进行濒临种群的研究等;可在河流沿线分区域布设传感器节点,随时监测水位及相关水资源被污染的信息;在山区中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容易发生的地方布设节点,可提前
23、发出预警,以便做好准备,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恶性事故的发生;可在林区铺设这些传感器节点来监测森林火警,一旦有危险,可立刻发出警报,消防人员也可以利用个人数字助理(PDA)生成监测区域的温度梯度场,以确定高温区域:类似的应用还包括化工厂的事故监控等。在这类应用中,对传感器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必须降低传感器的制造成本。医疗护理,罗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无线传感器创建了一个智能医疗房间,使用微尘来测量居住者的重要征兆(血压、脉搏和呼吸)、睡觉姿势以及每天24小时的活动状况。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检测人体生理数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医院药品管理以及远程医疗等方面同样发挥出色的作用。在病人身上安置体温采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信息工程 毕业设计 无线 传感 网络 节点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