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doc
《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文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指导教师姓名: 教授 学电气工程学院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名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论文提交日期:2006年12月30 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07年 3 月 日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2007年3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论文评阅人: 2007年3月 中国 论文作者姓名 学号 单位 论文中文题名 电力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研究及应用 论文中文副题名 无 论文英文题名 On-line Component Based Load Modeling with Applications 论文英文副题名 None 论文语种 汉语 论文摘要语种 汉、英
2、 论文页数 50 论文字数 3 (万)论文主题词:电力系统 、 负荷建模、 统计综合法、电动机比例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名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 指导教师姓名 导师单位 答辩时间 2007 年 3 月 日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不实,本人负全部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07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中国
3、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或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论文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研究生院办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07年 月 日摘 要电力负荷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荷模型已经成为制约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结果准确和可信赖程度的关键。传统的统计综合法由于不能在线实时,难以在工程上推广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统计综合法的发展。本文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了在线统计综合法。主要研究内容:1提出了在
4、线统计综合法。把所有电器分为两类设备:电动机类负荷和阻抗类负荷;把所有用户分为两类行业:工业负荷和非工业负荷。其基本步骤是:对所有用户分行业分行业典型用户调查建立分行业电动机比例表在线获得负控系统数据在线计算用户功率低压母线综合考虑110KV线路的折算110KV母线综合。这种方法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且为其实际运行提供了可行性。2电动机比例的调查是建模结果合理与否的关键。阐述了电动机比例在负荷建模中的重要性,负荷调查的方法、过程、以及如何实施,从而为实现调查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阐述了调查统计时计算负荷电动机比例,为得出切合实际的电动机比例奠定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比例表,说明电动机比
5、例的可靠性。3介绍了用户功率与EMS相关信息的在线获取,通过传输数据的改变,以决定是否进行比例的调整。结合负控系统传输的用户数据,对比所建立的电动机比例表,求取每个行业每个用户的电动机类负荷和阻抗类负荷的功率。介绍了把加权聚合理论应用于在线统计综合建模中,介绍了单一行业用户的聚合和不同行业的聚合,通过采用已知典型参数对低压母线进行综合建模。通过在福建电网的实施,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关键词:电力系统 负荷建模 在线统计综合法 电动机比例ABSTRACTPower load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power system .Load modeling has bec
6、ome a crux factor, which is restricted veracity and trustiness of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results. Conventional Component-Based Modeling Approach hasnt on-line、real time so it isnt used in project extensively, which limits the development of component Based Load Modeling Approach to some extent. Due
7、 to these limitations, the paper presents On-line Component-Based Load Modeling. The work of this paper as follows:1. The paper presents On-line Component-Based Load Modeling. Load equipments are classified that induction-motor load and impedance load; all users are classified that industry load and
8、 other load .Its basic steps are that : users classifiedthe investigation of typical usersfounds the motor-rate of different tradesgets the data of load control on-linelycounts users power on-linelythe synthesis of low voltage generatrixthe count of 110kvs line consideredthe synthesis of 110kv gener
9、atrixs.2. The investigation of motor-rate is the crux factor of load modeling rationality. The paper expound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motor rate in load modeling, the rogatory methods of load , the course , and how to implement. The paper expounds that how to investigate motor-rate for getting reliab
10、le motor-rate. 3. The paper introduces that how to get information of users power and EMS, and to decide to amend the motor-rate by data transmitted. and Combines the data transmitted with motor-rate counts induction-motor power and impedance power of every trades every user, and introduces that agg
11、regation theory is used in on-line Component-Based load modeling, and the aggregation of identic trade and the aggregation of different trades by using typical parameters. The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Fujian Power Grid, the results show the feasibity of the method.Key words: Power Sys
12、tem; Load Modeling; On-line Component Based Load Modeling Approach; Motor Rate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引言112电力负荷建模的重要意义2121 负荷模型对潮流计算的影响2122 负荷模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2123 负荷模型对电压稳定的影响313电力负荷建模的总体原则3131可用性原则3132实用性原则3133 针对性原则314电力负荷建模的研究现状4141负荷模型研究概述4142 负荷模型参数的获取715 本文所做的工作8151 传统统计综合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8152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916 本文数据的来源9第二章
13、负荷建模的在线统计综合方法1021传统统计综合方法10211 传统统计综合法的基本原理10212 传统统计综合法的优点和缺点1222在线统计综合法12221在线统计综合法12222 在线统计综合法基本思路13223在线统计综合法的基本步骤1423 本章小结16第三章 负荷中感应电动机比例的调查研究及负荷特性分析1731 概论1732 统计调查方法1833 电力负荷调查过程1934 电力负荷调查的实施2035具体调查步骤2036 算例研究及分析25361 工业用户25362 非工业用户28363 电动机比例3037 本章小结31第四章 低压母线负荷模型的综合3241 引言3242 用户的电动机类
14、负荷和阻抗类负荷3243 用户功率与EMS相关信息的在线获取3344权重参与法3445低压母线负荷建模37451 单一行业的聚合37452 不同行业的聚合3946 负荷建模实例及分析40461 电动机比例40462 低压母线电动机模型参数4147本章小结41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251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4252 后期工作展望42附 录 一44参考文献47致谢50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电力系统的特点是电能不能大量的储存,正常运行时电能的生产、传输、消耗要求保持动态平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电气的联系而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系统中任何一个元件发生故障可以瞬间波及全网,从而可能对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负面影
15、响,严重时系统可能失去稳定,由此可造成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首要任务。研究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的动态特性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而采取各种加强和控制措施,或者从中得到可以避免发生严重后果的运行经验,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由于安全运行的限制,在研究电力系统在扰动后的行为时,不能采用直接在实际系统中进行各种试验的方法,通常在模拟系统上来研究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数字仿真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系统在各种扰动下的稳定性、考察各种稳定措施的效果以及稳定控制的性能提供了一个经济、方便的手段。目前,数字仿真已成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的主要工具,数字
16、仿真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影响运行和规划中决策的正确性,是电力系统设计、规划、运行的基础。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取决于所采用的模型的准确性,通过电力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发电机组和输电网络的模型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人们可以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选择既满足精度要求又尽可能简单的模型,如:IEEE推荐的发电机典型模型有六种,励磁系统有四种,调速系统有两种等等;与此相反,各种电力系统计算所采用的负荷模型却仍相当简单,往往只能从基本物理概念出发采用理想化的模型,如:恒功率模型、恒电流模型、恒阻抗模型,或者三者的结合。研究标明,负荷模型的过分粗略已成了制约计算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负荷模型的不准确而得出
17、的系统分析结果,可能给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建立负荷实际的动态负荷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发电机建模相比,负荷建模有其特别的困难。高压母线上的综合负荷由众多动态用电设备和静态用电设备以及输配电网络和并联补偿电容等构成,这些设备分散在一定的区域内,与高压母线的电气距离各不相同,其特性和运行状态各异,而且负荷的构成和运行状态随时间气候等因素变化而变换,不同地区的负荷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因素使得建模非常困难。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大量研究使负荷建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但离问题的解决仍有一定的距离,负荷建模目前仍是电力界公认的难题。12 电力负荷建模的重要意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18、,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仿真结果有重要影响,这表现在不同的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暂态稳定、电压稳定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临界情况下,计算结果可能发生质的变化。121 负荷模型对潮流计算的影响目前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中,负荷通常采用恒功率模型。该模型在电网运行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是可行的而且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即节点电压在额定值附近波动时潮流解不存在是否收敛的问题,通常都是有解的。但对于运行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即节点电压远离额定值,相角偏差也较大时,则潮流计算可能会发散导致无解。当采用指数模型的幂函数负荷则会改善其收敛性,原因是负荷在电压偏离额定值较远时,吸收的功率(有功和无功)会有很大的变化而非恒
19、定2。国内普遍应用的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计算潮流时,采用40的恒阻抗和60的恒功率负荷模型同样存在上述问题。122 负荷模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电力系统在大扰动的情况下,发电机输入的机械功率和输出的电磁功率失去平衡,引起转子速度和相角的变化,机组间发生相对摆动,进而影响发电机的剩余转矩,而负荷对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极限的影响很大。负荷模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是通过负荷功率随电压、频率的变化影响作用在发电机上的电磁功率,进而影响对各发电机起加速或减速的剩余转矩。在故障初期电压下降较大而频率变化较小,故只考虑负荷的电压特性对功率的影响。在故障后期频率变化较大,所以须考虑频率特性对功率的影响,即负荷
20、模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系统第一摆稳定性上。文献3,4,5,6,7研究分析了负荷模型对暂态稳定计算时的不同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暂态稳定分析中考虑精确的负荷模型还是非常必要的。123 负荷模型对电压稳定的影响对于电压稳定领域的研究,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对于电压失稳机理的认识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负荷在电压稳定问题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负荷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压稳定的结果。如文献8指出,在重现1983年瑞典电压崩溃的仿真计算中,开始采用简单的静态负荷模型无法解释电压崩溃的过程,当意识到稳定计算中常用的负荷模型已经不能正确反映低压的特性时,最后采用记及感应电动机、照明、空
21、调等用电设备的比较详细的负荷模型时才给整个崩溃过程以合理的解释。文献9,10进一步指出,确定负荷动态特性在电压稳定问题的主导地位,建立适合于电压稳定性研究的负荷模型将是电压稳定理论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13电力负荷建模的总体原则11131可用性原则电力负荷建模具有时变性、随机性、分布性、多样性、非连续性等特点,多年来虽然人们做了大量努力,但要对所有负荷点、所有时间点建立“精确”模型可能是不现实的。虽然不能做到定量完全精确,但至少要做到定性正确。所以,在目前只能考虑建立“可用”的负荷模型,对该模型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反映负荷的实际本质特征。132实用性原则电力负荷建模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应用。这就要求
22、模型在能够反映负荷本质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单,最好与现有电力系统计算程序能够衔接。同时要求方法也要尽量简单,最好少做系统性的大规模试验尤其是稳定试验。133 针对性原则国外对电力负荷建模已有大量研究,美国等国家进行了大量实际负荷参数的研究,给出了推荐参数。但不同国家的管理体制和负荷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国外的做法不一定就能够照搬,国外的数据也不一定能够照用。我国开展负荷建模工作,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但另一方面针对我国的实际,立足国内,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负荷建模之路。14电力负荷建模的研究现状141负荷模型研究概述1. 静态负荷模型12,13在电力系统的潮流分析、静态稳定分析以及研究长期动态过程中,
23、以及负荷以静态成分为主(如商业、民用)的情况下,一般采用静态负荷模型。长期以来,人们对静态负荷特性研究较为透彻。常用的有多项式和幂函数11两类,另外还有在这两种模型基础上的变形或组合。2. 物理动态负荷模型a 感应电动机12 感应电动机在电力负荷(尤其是工业负荷)中占有较大比重,对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控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在不少电力系统计算软件包中均包含感应电动机模型,因此成为电力系统模型中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感应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暂态过程比转子绕组的电磁暂态要快的多,而更比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快得多。因此,就感应电动机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而言,是否记及定子的暂态过程影响不大,采用三阶模型就能很好地反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 负荷 建模 在线 统计 综合 方法 研究 应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