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国际粒子加速器的前沿.doc
《理工论文国际粒子加速器的前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国际粒子加速器的前沿.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粒子加速器的前沿 国际粒子加速器的前沿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国际粒子加速器的前沿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国际粒子加速器的前沿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 要人类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索是粒子加速器发展的驱动力.粒子加速器从20世纪30年代问世以来,不断向更高能量和更好性能挺进.随着研究的深入,粒子加速器一步步从低能发展到高能,从弱聚焦发展到强聚焦,从打静止靶发展到
2、粒子束对撞.更高的能量和更高的亮度是用于高能物理研究的加速器发展的两大前沿.作为多学科研究的平台,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和散裂中子源等基于加速器的大科学装置也在蓬勃发展.各种低能加速器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新方法、新技术、新原理层出不穷.文章将讨论国际粒子加速器的前沿.关键词粒子加速器,能量,亮度,多学科平台,应用,新加速原理Frontiers of particle accelerators in the worldZHANG Chuang(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
3、g 100049, China)AbstractHuman research on the microcosm is the motive force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cleaccelerators, which have been advancing towards higher luminosity and better performance. Along with deeper progress in research, accelerators have moved step by step from low to high energy
4、, from weak to strong focusing and from fixed target to beam collision. Higher energy and higher luminosity are two frontiers of accelerators for particle physics. As multidiscipline platforms,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ies, free electron lasers and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s have been developing
5、 rapidly. A variety of low|energy accelerators have been applied throughout a wide range of the economy. New methods,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principles have emerged in an endless stream. The international frontiers of particle accelerator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Keywordsparticle accelerators,
6、 energy, luminosity, multidiscipline platform, application, new principle for particle acceleration1 粒子加速器和物质微观结构研究在20世纪物理学的舞台上,粒子加速器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粒子加速器问世之前,人们用于研究原子核结构的粒子束有两种,一种是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另一种则是来自天外的高能宇宙射线.前者固然简单方便,但放射线粒子的流强太低,能量不高,因而产生核反应的几率很小.宇宙射线粒子的能量可高达1021eV,但其强度太弱,适宜于做定性的研究.就这样,粒子加速器作为一种利用电磁场将带电
7、粒子加速到高能量的人工装置,在上世纪30年代初由于核物理研究之需要应运而生.加速器作为“显微镜”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其分辨能力(德布罗意波长)与产生束流的能量E相关:=hphcE,式中p为粒子动量,为相对论速度,h = 4.1410-24 GeVs为普朗克常数.从这个式子里,我们可以看出,用于探测物质结构的“探针”束流的能量愈高,其研究的分辨率也就愈高.因此,要探索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研究更微小的粒子,就需要更高能量的加速器.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研究的对象愈微小,需要的设备愈庞大.研究不同尺度的微小对象所需要的“探针”束流的能量和相应的观测工具列于表1中.表1 微小对象的尺度和相应的观测方
8、法观测对象尺度/cm探针能量实验工具细胞/细菌 10-310-50.110eV光学显微镜分子 10-71keV电子显微镜、同步辐射等原子10-8 10keV同步辐射等原子核10-12100MeV低中能加速器强子10-131 GeV高能加速器夸克、轻子1TeV对撞机对撞机比普通的打静止靶加速器可以更有效地达到高相互作用能量.对撞机提高了有效作用能,但要获得能与打静止靶加速器相比拟的反应事例率,必须提高对撞亮度(定义为事例率与反应截面的比值),这对加速器物理和技术提出了诸多挑战.更高的能量和更高的亮度是用于高能物理研究的加速器发展的前沿.2 高能量前沿人类向物质结构更深层次的探索,要求粒子加速器提
9、供更高能量的束流.在高能量前沿有4个发展方向,一是强子对撞机,二是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此外还有-对撞机和子对撞机.2.1 强子对撞机表2列出了世界上现有的或讨论中的强子对撞机的主要参量,它们是美国FNAL实验室的质子-反质子对撞机Tevatron1,美国BNL实验室的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RHIC2,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3和正在讨论中的超大型强子对撞机VLHC4.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LHC的建设已进入最后阶段,加速器和探测器的设备已经安装就位(图1),计划在2008年5月开始调试运行.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建造的探索物质微观结构最大的研究装置.LHC安装在周长为27km
10、的隧道中,共有1232块超导偏转磁铁、392块超导四极磁铁和许多其他磁铁和设备.它可以把质子束加速到7TeV并进行对撞,安装有ATLAS,CMS,LHCb和ALICE 4个各有特点又相互补充的大型探测器,将用来研究电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性破缺和质量起源,观测新粒子的产生和新的物理现象,探索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的物理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有望揭开一系列科学谜团.在我国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国科学家也积极参加了LHC上的实验,参加了加速器设计、探测器部件的研制和数据分析的准备工作,是CMS,ATLAS和LHC|B实验组的成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2 正负电子直线对
11、撞机环型电子对撞机向更高能区发展遇到了同步辐射能量损失随束流能量的4次方增长的困难,因此,直线对撞机作为新一代高能对撞机而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上共提出了多个直线对撞机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鉴于直线对撞机昂贵的造价,国际高能物理界于2004年8月达成了建造国际直线对撞机(ILC)的共识. 在此后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各国科学家通力合作,完成了ILC的参考设计报告5.根据参考设计,ILC将建造在总长约40公里的地下隧道里,由两台大型超导直线加速器组成,分别将正负电子加速到250GeV的能量,对撞时质心系能量达到500GeV,以后还可扩展到1TeV;基本建设和加速器设备的造价估算为67亿美
12、元,需要2000名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持续工作5年以上.图2是ILC的总体布局.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经过预加速到5GeV,注入进周长约6.7km的电子阻尼环里.电子束在阻尼环里大约要回旋1万圈,使束团的尺寸变得更小、更致密,再送到主电子直线加速器.主加速器是一台由8000多个超导加速腔组成的总长为12km的庞大机器,加速梯度高达31.5 MV/m,把电子束加速到250GeV的超高能量.在加速到大约150GeV时,电子束被送进一个波荡器后再回到主加速器,继续加速到250GeV并经过最终聚焦后与正电子束对撞.正电子的产生要更复杂一些.150GeV的电子束在波荡器里辐射出的的光子,轰击到一个钨靶上产生正
13、负电子对,把正电子束流收集起来,加速到5GeV,注入到正电子阻尼环里.类似地,正电子束在阻尼环束团的尺寸变得更小后,送到主正电子直线加速器,一直加速到最终能量250GeV.按照参考设计,每个束团里的200亿个粒子的正负电子束被聚焦在6.4m5.7nm的微小截面里,以每秒钟14000次的频率在对撞点相撞,质心系能量达到500GeV,对撞亮度为21034cm-2s-1.在对撞区有两台巨大的探测器.这两台探测器将采用有所不同但互相补充的先进技术, 国际粒子加速器的前沿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国际粒子加速器的前沿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
14、,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国际粒子加速器的前沿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从而能够记录下每一次对撞产生的每一个粒子,并能对难以确认的物理发现进行必要的交互性校验.2.3 -对撞机在直线对撞机中,用激光与高能正负电子作康普顿散射,再让所产生的高能光子对撞,这就是研讨中的光子对撞机6.图3为-对撞机的示意图.和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布局相比较,-对图3 -对撞机示意图撞机多了一个专用的-对撞区,其他的正负电子源、阻尼环、预加速器、束长压缩器、主加速器和最终聚焦节等部
15、分都没有变.两束入射极化激光分别与极化正、负电子束作康普顿背散射产生两束高能光子,此后正、负电子束被磁场偏走,而光子束在对撞点相互作用.两束高能光子对撞最令人激动的物理工作是直接测量黑格斯玻色子衰变为两个的宽度.这是一种在不产生更高能量粒子的情况下精确检验标准模型、超弦模型、人工色模型以及其他模型的有效方法.采用光子对撞机还可研究黑格斯粒子衰变为bb-或ZZ的反应等等.2.4 +-对撞机另一种正在研究中的高能轻子加速器是+-对撞机7.子和电子一样,也是一种轻子.由于 子的质量约比电子大200倍,同步辐射损失小,容易在环形加速器中被加速到更高能量.子是一种不稳定粒子,其静止寿命约为2s.由于相对
16、论效应,在被加速到高能量时粒子寿命将以相对论能量因子倍提高,因而仍有可能得到足够的的对撞时间.在子对撞机中,子衰变时会产生大量中微子,可用以研究中微子物理.因此,+-对撞机同时又是中微子工厂.图4是一台质心能量Ecm=4TeV的+-对撞机布局示意图.直线加速器产生强流质子打靶产生高通量的介子束衰变后得到发射度很大的+-子束流,经螺线管磁场俘获、压缩后,由离子冷却装置减小其发射度,传输到常规和超导直线加速器串级快速加速到2TeV后,注入周长约8km的+-储存环积累、对撞,设计亮度为11035cm-2s-1.由于相对论效应(=20000),这时+-的寿命增加到40ms,对撞次数约为N= /T015
17、00,可以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图4 一台Ecm=4TeV的+-对撞机布局示意图(T0为旋转周期).+-对撞机可以是e+-e-对撞机的竞争对手,更可能是它以后的高能加速器,两者具有互补性.3 高亮度前沿在前驱的加速器上发现了新粒子、新现象之后,需要建造新的高性能加速器或高亮度对撞机,以便在这已知又知之不多的能区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在高亮度前沿主要有高亮度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粒子工厂、强流质子加速器和中微子工厂3个方面.3.1 正负电子对撞机粒子工厂在正负电子对撞机粒子工厂方面,两台B介子工厂,即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PEP-II和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的KEKB8,在1
18、997年相继建成后已投入运行,经过努力,目前亮度已超过设计指标,达11034cm-2s-1量级,成为目前世界上亮度最高的对撞机,正在大量“生产”B介子,深入进行B系统中的CP破坏等方面的研究.图5是KEKB隧道的照片.图5 KEKB加速器隧道PEP-II 和 KEKB的成功激励科学家向更高的亮度进军,提出了亮度为10351036cm-2s-1的超级B工厂的方案,以便满足粒子物理研究的需求,并与LHC上的B介子实验LHC-B竞争.意大利的介子工厂DENE于1997年建成,在质心系能量2510MeV下工作,其对撞亮度离设计指标61032cm-2s-1约有4倍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提高亮度,科学家提出了
19、“横腰”(crab waist)的对撞区方案,现正在调试中9.在-粲能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于1988年建成后一直是性能在国际上领先的对撞机,在1.89GeV时的亮度为11031cm-2s-1.但从2004年开始,这一领先已让位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正负电子对撞机CESRc.面对CESRc/CLEOc的挑战,中国科学家调整了BEPC重大改进(BEPCII)的方案,决定采用双环方案,即在BEPC隧道里安装两个储存环,正负电子在各自的环里运动,只在对撞区交叉对撞,其设计亮度比BEPC高两个数量级,为11033cm-2s-1,是CESRc设计值的37倍.表3列出了BEPC和BEPCII的主要
20、参量10,图6是双环的BEPCII储存环的隧道.3.2 强流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在强流加速器方面,继美国的连续电子束CEBAF建成之后,世界上有多个强流质子加速器在研制中.日本强子装置J-PARC已基本建成,它包括一台400 MeV的质子直线加速器,一台3 GeV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和一台50GeV强流质子同步加速器,开展K介子稀有衰变和CP破坏、子物理、中子物理以及中微子振荡等方面的研究.3GeV的RCS又是一台束流功率为1MW的散裂中子源.我国建成的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HIRFL-CSR)11是一台高性能的重离子加速器,它用HIRFL的分离扇回旋加速器作为注入器,将重离子输送到主环C
21、SRm和实验环CSRe进行积累、加速、冷却、储存、图7 HIRFL-CSR的布局实验,质子能量分别为2.8GeV和2.0GeV,重离子能量分别为4001100MeV/u和400770MeV/u,采用电子冷却使束流发射度和能散度大大减小,实验亮度大大提高.图7是HIRFL-CSR的布局.HIRFL-CSR将放射性束、高品质重离子束技术相结合,具有束流能量范围宽(低、中能和高能低端)、束流种类多(丰中子、丰质子放射性核束,特别是远离稳定线极短寿命的滴线核束,同质异能态束,以及高离化态重离子束等)、束流品质高、准连续运行和能量灵活可调等优点,在未来十年中将具有明显的先进性. 3.3 中微子工厂日本超
22、级神冈等近年的实验揭示了中微子振荡的统计存在,世界上各大高能物理实验室纷纷提出建造中微子工厂的计划.典型的中微子工厂是一台2050 GeV 的子储存环,它每年能生产10201021个中微子,从而能在更大的统计上开展中微子振荡和其他中微子物理研究.图8为CERN的中微子工厂布局图12.从图中可见,中微子工厂和+-对撞机在子的产生上是类似的,而在中微子工厂的储存环中,安排了多个直线节,以便在不同方向上产生高通量的中微子.4 多学科平台在第1节中我们已经谈到,研究分子和原子层次的物质结构需要keV到数十keV量级的粒子(射线)作为探针,而形形色色的分子和原子又是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等诸多学科的重要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工 论文 国际 粒子 加速器 前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