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分析毕业论文(可编辑).doc
《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分析毕业论文(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分析毕业论文(可编辑).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分析毕业论文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分析学生姓名院系名称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名称生 物 科 学班 级2008级 2 班学 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2年5月10日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分析学生:XXX 指导教师:黄春萍 摘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由于重金属对人体独特的危害性,重金属污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重金属具有显著的生物毒性,在环境中不会降解、消失,且能蓄积在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全面分析了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几种主要来源途径,如大气中重金属沉降,农用物资的不合理使用,污水灌溉,含重金属的矿业、工业废弃物的堆积,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等
2、。同时,本文综合论述了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对策,如工程治理方法、化学治理方法、生物修复对策、农业治理措施以及一些新技术等,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应采用不同的修复对策,以达到控制或缓解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关键词:重金属 污染源 修复对策Pollution source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environmentStudent: Yang Xueqin Tutor: Huang Chunping Abstract: Nowaday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serious, heavy met
3、al pollution is causing widespread public concern due to its unique hazards to human beings. Heavy metals apparent biological toxicity cant be degraded or disappear, instead it can store up in organisms and do much harm to human body through food chain. The article analyzes some of the main sources
4、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such as heavy metal sedimentation, irrational use of agricultural material, irrigation by waste water, accumulation of waste heavy metal from mineral or industrial source, and acid waste water from metal mines. Meanwhil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ome of counting measures to
5、 heavy metal pollution, such as engineering, chemical, biological, agricultural treatment and some latest technology, different measures should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polluting sources in order to control or reduce metal pollution Key words: Heavy metals; Sources of pollution; Rehabilitation counte
6、rmeasures目 录1 重金属的定义及其污染特征11.1 重金属的定义11.2 重金属污染的特征22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2.1 Hg的危害32.2 Cd的危害32.3 Pb的危害32.4 As的危害43 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44 重金属污染源分析54.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64.2 污水灌溉74.3 农用物资的不合理使用74.4 污泥施肥84.5 含重金属的固体废弃物堆积94.6 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95 重金属污染修复对策105.1 工程治理方法105.2 化学治理方法105.3 生物修复对策115.4 农业治理措施125.5 土壤中天然矿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物新方法126 结论127 展
7、望13参考文献15致谢17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与日俱增,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水、空气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其中,由于工业“三废”的排放、污水灌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矿业的发展等因素,使得重金属在环境中大量的累积,这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从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各地已频繁爆发重金属污染事件,例如1955?1977年发生在日本的由镉污染引起的“痛痛病”事件导致207人死亡1,2009年开始我国各地相继爆发的大规模的血铅事件等,无一不带给我们血的教训,这不仅为我们敲响了环保的警钟,其背
8、后的诱因更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究和深思。针对重金属污染的高发态势,我国通过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把重金属污染的防治确定为我国现阶段环保工作的重点内容2。与此同时,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的分析,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大热点,对比科学研究成果,相信一定能找到修复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方式,使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 1 重金属的定义及其污染特征1.1 重金属的定义 重金属的定义到目前还没有严格统一的提法,但一般是指密度在4.0mg/m3以上的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mg/m3以上的约45种元素。在环境污染研究中所指的重金属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Hg、Cd、Pb、Cr以及类金属A
9、s、Se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还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Zn、Cu、Co、Ni、Sn等元素3。 重金属是一种有色金属,是构成地壳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遍布于土壤、大气、水体和各种生物中。重金属大多属于过渡性元素,在自然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活性、价态和毒性效应,可通过水解反应生成沉淀物,也可以与无机、有机配位体反应,生成络合物和螯合物。与其他污染物相比,重金属在环境中不会降解、消失,它不但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反而能够通过迁移、转化富集于农作物或其他植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4。 1.2 重金属污染的特征 所谓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这主要由采
10、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3。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水污染、土壤污染中,还有一部分是表现在大气和固体废物中。例如日本的水俣病和痛痛病分别由汞污染和镉污染所引起,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 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进行净化,使其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如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成为长期的次生污染源,或者被鱼和贝类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5。 微量浓度的重金属即可产生毒性(一般为110毫
11、克/升,Hg、Cd为0.010.001毫克/升),并且某些重金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更大的威胁5。另外,重金属化合物的毒性差异较大,与其化合物形态、价态等有关,如金属有机化合物(如有机汞、有机铅、有机砷、有机锡等)比相应的金属无机化合物毒性要强得多;可溶态的金属又比颗粒态金属的毒性要大;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要大等等。 2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人体可通过饮水、食物、生产生活等活动接触和摄入重金属元素。进入人体的重金属元素有些是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但Hg、Cd、Pb、As等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有明确的毒
12、害作用,Cu、Zn、Cr等重金属元素过量摄入也会对机体产生危害。2.1 Hg的危害 Hg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人体内蓄积。以低分子烷基汞的代表甲基汞为例,它属于高神经毒性物,具有很强的毒性。甲基汞既可直接进入血液,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巯基(-SH)结合,随血液分布于人体各组织部位;也可透过血脑屏障侵入脑组织,严重损害小脑和大脑两半球。甲基汞易在大脑的感觉区和运动区蓄积,致使患者产生视觉、听觉障碍;另外,它还可引起肝、肾损害和致畸效应3。 2.2 Cd的危害 金属Cd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一般不具有毒性,其化合物毒性与其种类有关。Cd可在人体内蓄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Cd主
13、要是积蓄在肾脏,可以引起人体泌尿系统的肾功能发生变化;二是,Cd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干扰免疫球蛋白的生成与正常的排列结构;三是,Cd能使红细胞脆性增加,大量破坏红细胞而引起贫血;四是,Cd还能导致机体钙代谢失调与骨软化症,如日本发生的痛痛病3。 2.3 Pb的危害 Pb可在人体和动物组织中蓄积,其化合物的毒性差异较大。Pb主要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与体内多种器官产生亲和反应,主要毒性效应是损害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引发贫血、神经机能失调、肾损伤等症状,此外,慢性Pb中毒还可以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无机铅和有机铅均有致畸作用,可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胎儿肢体畸形3。 2.4 As的危害
14、As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基本无毒,但As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毒性,毒性大小取决于As在体内蓄积的程度和化合物形态。如摄入量超过排泄量,As就会在人体的各组织部位蓄积,与细胞中的酶系统结合,使酶的生物作用受到抑制失去活性,从而引起慢性As中毒。As还有致癌作用,长期摄入无机砷可引起肺癌和皮肤癌。此外,无机砷化物不仅可以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损伤和染色体畸变,还可以抑制酶和DNA修复3。 3 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重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得以飞速发展。重金属资源的开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大量的重金属资源开发活
15、动势必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乡镇、个体矿山的开发,由于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环保意识缺乏等原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甚至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重金属矿产开采和使用的整个过程及其所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水)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首先,在矿石的开采、冶炼、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废气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往往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大气。其次,重金属矿产的开发可通过不同途径对土壤造成污染,例如矿渣和尾矿的堆放、大气沉降、农田灌溉等。最后,由于大多数矿区所处的地区生态环境较好,矿体和矿渣中的有害重金属,在洗矿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
16、废水直接排入周边水体,造成水源的污染。此外,更为严重的是在自然过程大气沉降、地表径流等和人为作用农田灌溉等 下,重金属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不断进行着迁移转化,从而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6。 近年来,我国重金属矿业的飞速发展导致大量的重金属被排入环境中,尤其是因企业违法排污和各种事故而引发的重大重金属污染事件也是接连发生。这些通过人为、自然等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中的重金属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发生30多起重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2010年相继发生了江苏大丰、四川隆昌、湖南嘉禾、甘肃瓜州、湖北崇阳等多起血铅事件。同时,作为“有色金属之乡”的湖南,采选、冶炼、化工等企业多分布于湘江
17、流域,造成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另外,据调查显示,化工、冶炼、皮革、IT等行业较为集中的珠三角和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其重金属污染现状也是触目惊心的4。 2011年2月,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通过,成为我国第一个“十二五”国家规划。规划列出了14个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重点省份、138个重点防治区域和4452家重点防控企业,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具体目标,即到2015年,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的水平,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也做了重要讲话,强调了重金属污
18、染的治理问题2。 实际上,由于重金属污染治理耗资巨大,其监管和资金投入将成为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对于重金属污染的高发态势,虽然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设立了相关的试点,但由于技术相对落后,也没有足够的受过专业训练的检测员分布到全国各地进行检测,所以即使有了资金也达不到好的效果,这就造成了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现状的困局,还需要国家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整治,以期能用较短的时间使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7。 4 重金属污染源分析 造成环境污染的重金属有多种来源途径,首先是成土母质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且不同的母质、成土过程所形成的土壤含有重金属量差异很大。其次,人类频繁的工农业生产活动,也能造成
19、重金属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的污染,其中重金属最主要的几种来源途径是大气中重金属沉降,农用物资如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的不合理使用,污水灌溉,污泥施肥,含重金属的矿业、工业废弃物的堆积,金属矿山酸性废水污染等8。4.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 大气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能源、运输、冶金和建筑材料等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的排放及汽车轮胎磨损所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它们主要分布在工矿的周围和公路、铁路的两侧。除Hg以外,大多数重金属基本上是以气溶胶的形式进入大气,然后通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8。 据相关报道,煤含Cr、Pb、Hg、Ti等重金属,石油中含有相当量的HgO.0230mg/k
20、g,这类燃料在燃烧时,部分悬浮颗粒和挥发金属随烟尘进入大气,其中大多数会沉降在距排放源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600吨的Hg是通过煤和其它石化燃料燃烧而排放到大气中去的。又如瑞典中部某市区的铅污染,它主要来自于市区铜矿工业厂、硫酸厂、油漆厂、采矿和化学工业产生的大量废物,由于风的输送,这些细微颗粒的铅,从工业废物堆扩散至周围地区;南京某生产铬的重工业厂,铬污染叠加已超过当地背景值4.4倍;俄罗斯的一个硫酸生产厂也是由工厂烟囱排放造成S、V、As的污染9。 汽车运输可对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主要以Pb、Zn、Cd、Cr、Cu等的污染为主,它们主要来自于含铅汽油的燃烧和汽车轮胎磨
21、损产生的粉尘等。它们成条带状分布,以公路、铁路为轴向两侧重金属污染强度逐渐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公路、铁路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很强的叠加性。例如在宁?杭公路南京段两侧的土壤形成的Pb、Cr、Co污染带,沿公路延长方向分布,自公路两侧污染强度逐渐减弱10。 经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以工矿烟囱、废物堆和公路为中心,向四周及两侧扩散,并且它与重工业发达程度、城市的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率、交通发达程度有直接关系,由城市?郊区?农村,距城市越近,污染的程度就越严重。此外,重工业越发达,污染相对就越严重11。 此外,大气汞的干湿沉降也可以引起土壤中汞的含量增高。大气汞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土壤
22、后,被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和有机物吸附或固定,富集于土壤表层,或被植物吸收而转入土壤,造成土壤汞的浓度升高8。 4.2 污水灌溉 污水灌溉是灌区农业的一项古老技术,一般是指把污水作为灌溉水源,用于灌溉农田、森林和草地等。污水按来源和数量可分为城市生活污水、石油化工污水、工业矿山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等8。近年来,污水灌溉已成为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污灌面积迅速扩大,以北方旱作地区污灌最为普遍,约占全国污灌面积的90%以上。南方地区的污灌面积仅占6%左右,其余在西北和青藏。 生活污水中重金属含量很少,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工矿企业污水未经分流处理而排人下
23、水道,并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从而致使污灌区土壤重金属Hg、Cd、Cr、Pb、Cu、Zn、As等含量逐年增加,造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12。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的重金属,以不同的方式被土壤截留固定。其中,约95%的Hg被土壤矿质胶体和有机质迅速吸附,一般累积在土壤表层,自上而下递减。 污水中的Cd很容易被水中的悬浮物吸附,其含量随着距排污口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因此Cd形成的污染范围较小。As多以3价或5价状态存在,进入土壤后既可被铁、铝氢氧化物及硅酸盐粘土矿物吸附,也可以和铁、铝、钙、镁等生成复杂的难溶性砷化合物。Pb的迁移性弱,很容易被土壤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吸附,污灌区Pb的累积分布特点是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重金属 污染源 分析 毕业论文 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8245.html